CN213822435U -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 Google Patents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2435U
CN213822435U CN202021765907.4U CN202021765907U CN213822435U CN 213822435 U CN213822435 U CN 213822435U CN 202021765907 U CN202021765907 U CN 202021765907U CN 213822435 U CN213822435 U CN 213822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ole
vibration motor
installation space
connect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59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许燕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659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2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2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2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包括底壳、按摩片和振动电机,底壳具有安装空间以及与安装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部,安装空间内设有缓冲垫,按摩片与底壳相连接并覆盖开口部;振动电机安装于安装空间内,且沿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上,振动电机夹持定位于缓冲垫与按摩片之间;缓冲垫和/或按摩片上设有用以对振动电机周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利用缓冲垫和按摩片对振动电机的夹持定位,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振动电机沿按摩片的表面移动,提高振动电机的安装稳定性,以减少振动电机振动时对其电性连接线路的牵引,进而降低线路受损机率。

Description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领域,尤其涉及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群频繁出现颈椎劳损的亚健康。按摩仪作为缓解疲劳的主要设备,已经广泛地被用户接受。
然而,目前的按摩仪类产品,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就容易出现线路损坏而导致按摩组件内的振动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按摩仪的使用寿命较短,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按摩组件以及包括该按摩组件的按摩仪,以解决线路易损坏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组件,包括:
底壳,具有安装空间以及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底壳的内壁相抵接;
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开口部;
振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沿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电机夹持定位于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按摩片之间;
其中,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按摩片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振动电机相对所述按摩片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按摩片,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凸或卡环,所述卡凸或卡环抵持于所述振动电机的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底壳的背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贯穿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或者,所述缓冲垫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设置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凸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底壳于所述贯穿孔处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片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底壳设有卡扣配合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扣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包括上述的按摩组件。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包括主体和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底壳、按摩片、振动电机和连接柱,所述底壳具有安装空间以及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底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开口部,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沿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电机夹持定位于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按摩片之间,所述连接柱用以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主体,且所述连接柱能够轴向伸缩运动,以在所述振动电机振动时,所述底壳能够相对所述主体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软胶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背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柱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设置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凸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底壳于所述贯穿孔处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固定有环状连接件,所述连接柱上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环状连接件的内壁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环状连接件其中之一至少设有定位槽,其中之另一至少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主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壳罩,所述壳罩在设置所述按摩组件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主体相连接时,所述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结构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底壳在所述连接柱的支撑下与所述壳罩保持间隔,当所述振动电机带动所述底壳相对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连接柱于所述凹陷部处运动并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面保持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包括底壳、按摩片和振动电机,底壳的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缓冲垫,利用缓冲垫和按摩片对振动电机的夹持定位,缓冲垫或按摩片上的限位结构,从而限制振动电机沿按摩片的表面移动,有效提高振动电机的安装稳定性,以减少振动电机振动时对其电性连接线路的牵引,进而降低线路受损机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组装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中,按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按摩组件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示出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组装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的按摩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圆圈A部分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的按摩仪中,连接柱、底壳和环形连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组件100,能够安装至按摩仪,并用以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对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按摩。该按摩组件100包括底壳10、按摩片20和振动电机30。
结合图2所示,底壳10具有安装空间10a以及开口部10b。开口部10b与安装空间10a相连通。振动电机30可以从该开口部10b装配至安装空间10a内。按摩片20与底壳10相连接,并覆盖该开口部10b,从而将振动电机30封盖在安装空间10a内。按摩片20较为柔软,作为按摩组件100与按摩部位直接接触的结构件,按摩片20能够提高按摩组件100的按摩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片20可以采用硅胶材质制得,也可以采用比较柔软的泡棉制得。对于按摩片20的材质,还可以为金属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该实施例中,安装空间10a内设有缓冲垫101,缓冲垫101与底壳10的内壁相抵接。振动电机30安装于安装空间10a内,且沿振动电机30的振动方向上,振动电机30夹持定位于缓冲垫101与按摩片20之间。由于缓冲垫101能够起到隔振效果,从而避免了振动电机30振动时与底壳10之间硬性碰撞而影响振动电机30使用寿命及振动效果。此外,通过缓冲垫101和按摩片20对振动电机30的夹持定位,使得振动电机30振动时,不容易沿其振动方向相对按摩片20移动,从而减少与振动电机30电性连接的线路受振动影响而损坏的机率。
缓冲垫101可以采取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等弹性变形能力较强的材料。由于振动电机30夹持定位于缓冲垫101与按摩片20之间,从而在振动电机30振动时,采取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垫101能够被振动电机30挤压变形,继而保持与振动电机30的弹性接触,振动电机30便被紧密地夹持在缓冲垫101与按摩片20之间,避免振动电机30沿其振动方向相对按摩片20大幅度振动而损坏与振动电机30电性连接的线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垫101和/或按摩片20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振动电机30相对按摩片20移动,继而进一步地提高振动电机30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振动电机30工作时,不容易在底壳10的安装空间10a内随意移动,从而降低了与振动电机30电性相连接的线路发生脱落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于缓冲垫101和/或按摩片20。以图1示出的按摩组件100的按摩片20上设置限位结构为例,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按摩片20上的卡凸21。结合图2所示,卡凸21抵持于振动电机30的周侧,以对振动电机30进行限位,防止振动电机30沿按摩片20的表面移动。可以理解的,由于振动电机30夹持定位在缓冲垫101和按摩片20之间,因此,在缓冲垫101上设置卡凸,对振动电机30的周侧进行限位时,也能够防止振动电机 30相对按摩片20移动,从而提高振动电机30的安装稳定性,降低与振动电机 30电性连接的线路的受损机率,提高按摩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卡凸21的设置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只要能够对振动电机 30的周侧起到限位效果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卡环,也即限位结构呈环状结构,从而从周侧限制振动电机30沿按摩片20的表面移动。
按摩片20与底壳10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可能。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片20与底壳10两者之间通过卡扣配合。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按摩片20上设有卡扣件22,底壳10设有卡扣配合件11,卡扣件22与卡扣配合件11相配合,以将按摩片20与底壳10相连接。这种卡扣配合的方式,装配效率快,有效提高按摩组件100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件22与卡扣配合件11的数量相等,且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多组对应的卡扣件22与卡扣配合件11,以增强按摩片20与底壳10连接稳定性。对于卡扣件22与卡扣配合件11的设置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按摩片20与底壳10的连接需要即可。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片20和底壳10之间还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相连接,以增强按摩片20与底壳10之间连接稳定性。对于按摩片20 与底壳10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5所示,按摩组件100包括连接柱40,连接柱40用以将底壳10与按摩仪的主体200(参阅图9和图4所示)相连接,从而将按摩组件100安装至主体200。底壳10的背向开口部10b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10c,连接柱40可拆卸地连接于贯穿孔10c处。该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柱40与底壳10的可拆卸连接,以便将底壳10从连接柱40上拆离,从而方便对底壳10内的振动电机30 进行维护。
结合图6和图7所示,缓冲垫101连接于连接柱40的端部。由于缓冲垫101 与底壳10的内壁相抵接,因此,将缓冲垫101与连接柱40的端部相连接,可以利用缓冲垫101限制连接柱40从底壳10的贯穿孔10c轻易拔出,继而提高连接柱40与底壳1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缓冲垫101一体成型于连接柱40的端部,从而简化缓冲垫101与连接柱40 之间的连接流程,使得按摩组件100的整体结构件的数量较少,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缓冲垫101能够在振动电机30和底壳10之间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且采用的材质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也即能够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变形。因此,该实施例中,在装配一体成型有缓冲垫101的连接柱40时,可以通过挤压缓冲垫101以使得缓冲垫101能够从贯穿孔10c穿过,从而使得连接柱40设置有缓冲垫101的一端穿设于贯穿孔10c。在缓冲垫101置入底壳10的安装空间10a后,缓冲垫101恢复形变而保持与底壳10的内壁相抵,从而对连接柱40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连接柱40轻易地从底壳10的贯穿孔10c处脱离。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连接柱40上形成有第一卡槽41,贯穿孔10c的孔壁卡接于第一卡槽41,从而利用第一卡槽41与贯穿孔10c的孔壁的配合,提高连接柱40与底壳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这种连接方式,无需其它连接件,装配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第一卡槽41为环形槽,环绕连接柱40的周侧设置,以在连接柱40与底壳 10相配合时,第一卡槽41收容贯穿孔10c的孔壁,也即贯穿孔10c的孔壁卡接于第一卡槽41。
需要说明的是,在缓冲垫101与连接柱40的端部相连接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槽41的靠近底壳10一侧的侧壁是由缓冲垫101从连接柱40的周侧凸出延伸形成,贯穿孔10c的孔壁卡接于第一卡槽41时,缓冲垫101便可以保持与底壳 10的靠近贯穿孔10c处的内壁相抵,使得缓冲垫101即能够在振动电机30和底壳10之间起到缓冲效果,同时也能够对连接柱40起到较好限位效果,使得连接柱40不容易从贯穿孔10c处脱离,提高连接柱40与底壳10的连接稳定性。
结合图5和图7所示,连接柱40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40a,通孔40a贯穿连接柱40的两端面。当连接柱40连接于底壳10的贯穿孔10c处时,通孔40a 与底壳10的安装空间10a相连通,与振动电机30电性连接的线路能够沿通孔 40a穿出,以与按摩仪的主体200内用以为振动电机30供电或控制振动电机30 工作的电元件电性连接。
贯穿孔10c的孔壁与连接柱40其中之一设置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凸棱。结合图5和图6所示,贯穿孔10c的孔壁设置有凹槽102,连接柱40设置有凸棱401。通过凹槽102与凸棱401相互配合,限制连接柱40相对底壳10于贯穿孔10c处转动。这样便可以减少因连接柱40与底壳10相对转动而导致振动电机30相连接的线路受损的机率。
为了便于理解按摩组件100与按摩仪的主体200的装配关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摩仪,结合图8和图9所示,该按摩仪包括主体200 和按摩组件100。按摩组件100与主体200相连接,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按摩组件100与按摩部位相接触以对按摩部位进行振动按摩,其中,按摩组件100 可以是上述所描述的按摩组件100,在此不做赘述。
在连接柱40连接底壳10与主体200的实施例中,连接柱40能够轴向伸缩运动,以在振动电机30振动时,底壳10能够相对主体200运动,以适应按摩组件100的振动按摩性能需要。
结合图10所示,连接柱40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40b,褶皱结构 40b为软胶材质,这种褶皱结构40b使得底壳10相对主体200处于浮动的连接状态,从而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连接柱40能够相对其轴向偏摆,以使得底壳 10上的按摩片20能够与按摩部位的肌肤保持较好的贴合,继而提高按摩舒适度。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主体200上固定有环状连接件210,连接柱40上的远离底壳1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卡槽42,环状连接件210的内壁210a卡接于第二卡槽42,从而实现连接柱40与主体200的稳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二卡槽42为环形槽,环绕连接柱40的周侧设置,以在连接柱40与环状连接件210相配合时,第二卡槽42收容环状连接件210的内壁 210a,也即环状连接件210的内壁210a卡接于第二卡槽4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40与环状连接件210其中之一至少设有定位槽,其中之另一至少设有定位凸起。例如,图11示出的连接柱40和环状连接件210中,连接柱40设有定位槽43,环状连接件210设置有与定位槽43相配合的定位凸起211,从而利用定位凸起211与定位槽43相互配合,限制连接柱 40相对主体200转动,以降低与振动电机30相连接的线路的受损机率。
结合图10所示,主体200包括壳罩201,壳罩201在设置按摩组件100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201a。连接柱40与主体200相连接时,连接柱40的至少部分结构可移动地收容于凹陷部201a,以减少连接柱40暴露至主体200外的面积,从而对于能够变形的连接柱40而言,这种将连接柱40尽可能收容至凹陷部201a 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因连接柱40而导致与振动电机30相连接的线路的受损机率。
该实施例中,底壳10在连接柱40的支撑下与壳罩201保持间隔,以减少底壳10与壳罩201发生撞击的机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当振动电机30 带动底壳10相对主体200运动时,连接柱40于凹陷部201a处运动并与凹陷部 201a的内壁面保持间隙,从而避免按摩仪佩戴使用过程中,连接柱40撞击凹陷部201a的内壁面而产生较大噪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具有安装空间以及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底壳的内壁相抵接;
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开口部;
振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沿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电机夹持定位于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按摩片之间;
其中,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按摩片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振动电机相对所述按摩片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按摩片,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凸或卡环,所述卡凸或卡环抵持于所述振动电机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所述底壳的背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壳的所述贯穿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连接柱的两端面,当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底壳的所述贯穿孔处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与所述振动电机电性连接的线路能够沿所述通孔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或者,所述缓冲垫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设置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凸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底壳于所述贯穿孔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片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底壳设有卡扣配合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扣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
9.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按摩组件。
10.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底壳、按摩片、振动电机和连接柱,所述底壳具有安装空间以及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底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按摩片与所述底壳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开口部,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沿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电机夹持定位于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按摩片之间,所述连接柱用以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主体,且所述连接柱能够轴向伸缩运动,以在所述振动电机振动时,所述底壳能够相对所述主体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软胶材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连接柱的两端面,并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与所述振动电机电性连接的线路能够沿所述通孔穿至所述主体内,以使得所述振动电机能够通过线路与位于所述主体内的电元件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背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柱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设置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凸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底壳于所述贯穿孔处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固定有环状连接件,所述连接柱上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环状连接件的内壁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环状连接件其中之一至少设有定位槽,其中之另一至少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主体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壳罩,所述壳罩在设置所述按摩组件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主体相连接时,所述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结构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底壳在所述连接柱的支撑下与所述壳罩保持间隔,当所述振动电机带动所述底壳相对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连接柱于所述凹陷部处运动并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面保持间隙。
CN202021765907.4U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Active CN213822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907.4U CN213822435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907.4U CN213822435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2435U true CN213822435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5907.4U Active CN213822435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2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22435U (zh)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CN112675019A (zh) 颈部按摩仪
CN212491148U (zh) 颈部按摩仪及其电极组件
CN212491142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1327791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1750962U (zh) 振动按摩仪
CN213694127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111385401B (zh) 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2494805A (zh) 颈部按摩仪
CN215780983U (zh) 按摩组件及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13822436U (zh) 按摩仪
CN213759377U (zh) 按摩组件、拓展部件及按摩仪
JP3722067B2 (ja) 電磁振動体を用いた電池駆動機器
CN213822438U (zh) 按摩仪
CN214318851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3878619B (zh) 一种剃须刀头部浮动结构及剃须刀
CN21328425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530969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4713369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2089611A (zh) 振动按摩仪
CN218603544U (zh) 一种摄像终端
CN215837616U (zh) 一种声波洁面仪用按摩头装置及声波洁面仪
CN110891224B (zh) 防水扬声装置
CN210568965U (zh) 水泵安装结构、冷风扇
CN214105155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