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2436U - 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2436U
CN213822436U CN202021765910.6U CN202021765910U CN213822436U CN 213822436 U CN213822436 U CN 213822436U CN 202021765910 U CN202021765910 U CN 202021765910U CN 213822436 U CN213822436 U CN 213822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groove
massager
connecting colum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59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林桂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659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2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2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2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主机和按摩组件,主机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以及位于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安装空间,主机的内侧所在表面的部分朝外侧凹陷并伸入安装空间,以形成凹槽,主机在凹槽的底部对应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的侧壁相连接;按摩组件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从凹槽伸出于主机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主机的内侧所在表面的部分朝外侧凹陷,形成凹槽,按摩组件的一部分容纳至凹槽内,从而按摩组件可以较少地突出于主机的内侧,以减少按摩仪的整体体积,实现小型化。

Description

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领域,尤其涉及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群频繁出现颈椎劳损的亚健康。按摩仪作为缓解疲劳的主要设备,已经广泛地被用户接受。
然而,目前的按摩仪中,按摩组件包括连接柱和按摩头,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按摩仪的主机和按摩头,按摩头会凸出主机的内侧较多,这样,为了适应人体颈部的形状,主机的环绕尺寸就需要做得更大,导致按摩仪的整体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小整体体积、实现小型化的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包括:
主机,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以及位于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之间的安装空间,所述主机的内侧所在表面的部分朝所述外侧凹陷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形成凹槽,所述主机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连接;以及
按摩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从所述凹槽伸出于所述主机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按摩件,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按摩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按摩件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支撑下保持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凹槽的侧壁均为硅胶材质,且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凹槽的侧壁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壁厚,大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厚度,且在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壁厚为0.6mm至1mm,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厚度为0.3mm至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朝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侧壁逐渐外扩,且所述第一按摩件至少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按摩件,所述第二连接柱能够沿其轴向伸缩移动,且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按摩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按摩件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支撑下保持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软胶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有环状连接件,并通过所述环状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其中之一设有凸棱,其中之另一设有凹槽,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卡扣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状连接件的内侧设有环形棱,所述环形棱卡接于所述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其中之另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连接部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摩件具有按摩面,所述第二按摩件的朝向所述按摩面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能够收容薄膜片,所述薄膜片的表面设有银浆导电层,所述薄膜片的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有凝胶组件,所述凝胶组件与所述银浆导电层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组件包括支架和凝胶片,所述凝胶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按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外周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按摩件上设有避位槽,所述凸耳伸出于所述避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片集成有发热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二按摩件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按摩头包括与所述薄膜片电性连接的FPC软排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FPC软排线穿过所述过线孔并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摩件的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以安装振动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按摩件和所述包裹部均为硅胶材质,且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按摩件和所述包裹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主机和按摩组件,主机的内侧所在表面的部分朝外侧凹陷形成凹槽,主机在凹槽的底部对应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的侧壁相连接,按摩组件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从凹槽伸出于主机的内侧,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按摩组件的一部分容纳至凹槽内,从而按摩组件可以较少地突出于主机的内侧,以减少按摩仪的整体体积,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按摩仪移除按摩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按摩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圆圈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圆圈B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环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第二连接柱及第二按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第二连接柱及第二按摩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第二按摩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仪,包括主机100 和按摩组件200。按摩组件200与主机100相连接,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按摩组件200与按摩部位相接触以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组件200可以是多个,多个按摩组件200可以是沿主机1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以利用多个按摩组件200进行多处按摩,提升按摩效果,例如,将按摩仪佩戴至人体颈部时,多个按摩组件200沿颈部的环绕方向排布,从而提升颈部按摩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按摩组件200中,至少有一个按摩组件200位于主机100的中部位置,以与人体颈椎部位相对应,从而满足对颈椎的振动按摩需要,缓解颈部疲劳。对于按摩组件200在主机100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按摩组件200能够对相应部位进行按摩即可。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按摩仪佩戴使用时,主机100的朝向按摩部位的一侧称为“内侧101”,主机100的背向按摩部位的一侧称为“外侧102”,即主机100具有相对的内侧101和外侧102。
主机100具有安装空间110,安装空间110位于内侧101和外侧102之间。主机100的内侧101所在表面的部分朝外侧102凹陷并伸入安装空间110,以形成凹槽100a。主机100在凹槽100a的底部对应处设置有连接部103,连接部103 与凹槽100a的侧壁100b相连接;
按摩组件200的一端与连接部103相连接,另一端从凹槽100a伸出于主机 100的内侧101。
该实施例中,由于按摩组件200的部分结构收容在凹槽100a处,且凹槽100a 是主机100的内侧101所在表面朝外侧102凹陷形成,因此,这种结构设置下,按摩组件200能够尽可能少地伸出主机100的内侧101,以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主机100能够更贴近人体颈部,进而可以将主机100环绕人体颈部的尺寸设置的更小些,以降低按摩仪的整体体积,实现小型化。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凹槽100a能够对按摩组件200的部分结构起到良好的收容效果,使得按摩组件200 在较少伸出主机100的内侧101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足够大,从而使得按摩组件200振动按摩时,能够做到较大的浮动行程,以维持良好的按摩效果。
对于连接部103的具体形态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连接部103能够适应性连接在按摩组件200和凹槽100a的侧壁100b之间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03整体上呈环状,结合图5所示,环状的连接部103的截面呈翻折的弧形,连接部103的内环与按摩组件200相连接,连接部103的外环与凹槽100a的侧壁100b相连接。再例如,结合图6所示,连接部103形成于凹槽100a的侧壁 100b的最位于主机100内部的一侧,确切的说,连接部103作为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一部分,以与按摩组件200相连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摩组件200的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可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按摩组件均为第一按摩头210,或者,多个按摩组件均为第二按摩头22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多个按摩组件中,其中一些按摩组件为第一按摩头210,另一些按摩组件为第二按摩头220。其中,第一按摩头210和第二按摩头220可以采取不同的结构。
下面将分别对第一按摩头210和第二按摩头220的结构加以说明。
结合图5所示,第一按摩头210包括第一连接柱211和第一按摩件212。第一连接柱211的一端与连接部10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按摩件212相连接。第一按摩件212在第一连接柱211的支撑下保持与主机100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连接柱211与凹槽100a的侧壁100b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降低第一按摩件 212和第一连接柱211凹槽100a的侧壁100b碰撞的几率,使得按摩仪工作时较为安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按摩件212内设置有振动电机213,以使得第一按摩件212在振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主机100运动,进而满足振动按摩需要。
第一连接柱211、连接部103和凹槽100a的侧壁100b均为硅胶材质,从而利用硅胶材质良好的变形能力,起到缓冲效果,以减少第一按摩件212振动时向主机100传递振动力,也即使得主机100能够相对稳定地佩戴于人体颈部,不容易相对人体颈部发生移位。从而避免了因主机100相对人体颈部移位而导致贴肤感较差的问题,以此提升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第一连接柱211、连接部103和凹槽100a的侧壁100b一体成型。采取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进而简化组装步骤,提高加工效率,此外,这种结构设置无需设置连接件,使得连接部103和凹槽100a的侧壁100b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第一连接柱211为中空柱状结构。第一连接柱211的壁厚大于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厚度。在沿远离第一连接柱211的方向上,连接部103的厚度逐渐减小,以利用连接部103平滑地将第一连接柱211与凹槽100a的侧壁100b相连接。该实施例中,壁厚较厚的第一连接柱211能够稳定地对第一按摩件212进行支撑,而凹槽100a的侧壁100b设置得较薄,使得该处相对第一连接柱211 来说比较容易产生变形,以更好地缓冲第一按摩件212传递至主机100的振动力,同时,使得第一按摩件212在第一连接柱211的支撑下能够在凹槽100a内摆动,以更好地与按摩部位相贴,提高第一按摩件212与人体颈部的贴肤感,继而获得较佳的按摩效果。
第一连接柱211的壁厚为0.6mm至1mm,例如0.6mm、0.7mm、0.8mm、 0.9mm或1mm。该壁厚范围内,第一连接柱211能够稳定地支撑第一按摩件212,确保第一按摩件212的按摩稳定性。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厚度为0.3mm至 0.5mm,例如0.3mm、0.4mm或0.5mm,将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厚度控制在该范围内,可以确保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弹性变形能力较为适中,既能够通过连接部103对第一连接柱211形成良好支撑,同时,凹槽100a的侧壁100b也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以在第一按摩件212和主机100之间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减少按摩仪工作时主机100的振动,从而提高主机100的佩戴稳定性,维持按摩仪对按摩部位的按摩效果。
在朝远离连接部103的方向上,凹槽100a的侧壁100b组件外扩,继而使得凹槽100a在靠近第一按摩件212的一侧具有更大的空间,从而第一连接柱211 相对自身轴线摆动时,第一连接柱211不容易撞击到凹槽100a的侧壁100b,使得按摩仪工作更为安静。
该实施例中,第一按摩件212至少部分结构收容于凹槽100a,在同等大小的第一按摩件212的情况下,这种结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按摩件212能够较少地从主机100的内侧101所在表面凸出,从而使得按摩仪佩戴使用时,主机100 能够更贴近人体颈部,进而可以将主机100环绕人体颈部的尺寸设置的更小些,以降低按摩仪的整体体积,实现小型化。
结合图4和图6所示,第二按摩头220包括第二连接柱221和第二按摩件 222。第二连接柱221能够沿其轴向伸缩移动,以使得第二按摩件222能够靠近或远离主机100,适应振动按摩需要。
结合图6和图9所示,第二按摩件222的朝向主机100的一侧设有包裹部 223,包裹部223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以安装振动电机224。
第二连接柱221、第二按摩件222和包裹部223均为硅胶材质,且第二连接柱221、第二按摩件222和包裹部223一体成型,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进而简化组装步骤,提高加工效率,此外,这种结构设置无需设置连接件,使得各结构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第二连接柱221与凹槽100a的侧壁100b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凹槽100a 能够为第二连接柱221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减少第二连接柱221撞击凹槽100a 的侧壁100b的几率,以此减少按摩仪的整体噪音。第二按摩件222通过第二连接柱221与连接部103相连接,第二按摩件222在第二连接柱221的支撑下保持与主机100间隔设置,以减少第二按摩件222运动时触碰主机100而产生噪音,且第二按摩件222不会受到凹槽100a的侧壁100b的干涉,以便灵活地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第二连接柱221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221a,褶皱结构221a为软胶材质。褶皱结构221a使得第二按摩件222相对主机100处于浮动的连接状态,从而在按摩仪佩戴使用时,第二连接柱221能够相对其轴向偏摆,以使得第二按摩件222能够与按摩部位的肌肤保持较好的贴合,继而提高按摩舒适度。
连接部103连接有安装板104,第二连接柱221连接有环状连接件201,并通过环状连接件201与安装板104可拆卸地连接。这种结构拆装方便,从而便于将按摩组件200从主机100上拆下维护。
连接部103与安装板104之间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具体地,连接部103 与安装板104其中之一设有凸棱104a,其中之另一设有凹槽103a,凸棱104a 与凹槽103a卡扣配合。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无需其它连接件,只需要将凸棱104a卡扣配合至凹槽103a,就将连接部103与安装板104连接在一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03与安装板104之间还可以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件相连接。对于连接部103与安装板10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连接柱221开设有环形槽221a,环状连接件201的内侧设有环形棱201a,环形棱201a卡接于环形槽221a,以便将环状连接件201快速连接于第二连接柱 221,继而在环状连接件201与安装板104相连接时,第二连接柱221将稳定地与安装板104相连,进而通过安装板104与主机100的连接部103相连接。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环状连接件201与安装板104上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穿孔2011、1041或螺栓等连接件穿过穿孔2011、1041,将环状连接件201 和安装板104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连接部103与安装板104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104b,其中之另一设有限位槽(图未示),限位凸台与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安装板104相对连接部103 转动,从而提高安装板104与主机100的连接稳定性。
结合图10所示,第二按摩件222具有按摩面222a,按摩面222a是指第二按摩件222在按摩时,朝向按摩部位所在一侧的表面。第二按摩件222的朝向按摩面222a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2221。如图6所示,容置槽2221内能够收容薄膜片2222,薄膜片2222的表面设有银浆导电层(图未示出),薄膜片2222 的背向第二连接柱221的一侧设有凝胶组件225,凝胶组件225与银浆导电层电性连接。该实施例中,银浆导电层给凝胶组件225供电后,凝胶组件225能够对按摩部位进行电刺激,以提升按摩效果。由于凝胶组件225比较柔软,且电刺激效果比较柔和,从而可以减少刺痛。
结合图11所示,凝胶组件225包括支架2251和凝胶片2252。凝胶片2252 连接于支架2251,并通过支架2251固定于第二按摩件222。支架2251能够对凝胶片2252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确保凝胶片2252相对平整地安装在第二按摩件222上。
支架2251的外周设有凸耳2251a,第二按摩件222上设有避位槽(图未示),凸耳2251a伸出于避位槽。从而在需要更换凝胶组件225时,只需要将凸耳2251a 从避位槽扣出即可,操作比较简便。
薄膜片2222集成有发热膜,以利用发热膜产生的热量对按摩部位进行热敷,提升按摩效果。
结合图6和图11所示,安装板104的背向第二按摩件222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2224,第二按摩头220包括与薄膜片2222电性连接的FPC软排线2223,安装板104上开设有过线孔1042,FPC软排线2223穿过过线孔1042并与接线端子2224电性连接。该实施例中,安装板104为接线端子2224提供了固定位,提高第二按摩件222内的如发热膜、银浆导电层等电性元件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以及位于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之间的安装空间,所述主机的内侧所在表面的部分朝所述外侧凹陷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形成凹槽,所述主机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的壁面相连接;以及
按摩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从所述凹槽伸出于所述主机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按摩件,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按摩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按摩件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支撑下保持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凹槽的侧壁均为硅胶材质,且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凹槽的侧壁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壁厚,大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厚度,且在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壁厚为0.6mm至1mm,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厚度为0.3mm至0.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在朝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侧壁逐渐外扩,且所述第一按摩件至少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按摩件,所述第二连接柱能够沿其轴向伸缩移动,且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按摩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按摩件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支撑下保持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成有沿轴向排布的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软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有环状连接件,并通过所述环状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其中之一设有凸棱,其中之另一设有凹槽,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卡扣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状连接件的内侧设有环形棱,所述环形棱卡接于所述环形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其中之另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连接部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件具有按摩面,所述第二按摩件的朝向所述按摩面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能够收容薄膜片,所述薄膜片的表面设有银浆导电层,所述薄膜片的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有凝胶组件,所述凝胶组件与所述银浆导电层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组件包括支架和凝胶片,所述凝胶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按摩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周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按摩件上设有避位槽,所述凸耳伸出于所述避位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片集成有发热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背向所述第二按摩件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按摩头包括与所述薄膜片电性连接的FPC软排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FPC软排线穿过所述过线孔并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件的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以安装振动电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按摩件和所述包裹部均为硅胶材质,且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按摩件和所述包裹部一体成型。
CN202021765910.6U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 Active CN213822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910.6U CN213822436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910.6U CN213822436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2436U true CN21382243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5910.6U Active CN213822436U (zh) 2020-08-21 2020-08-21 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2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25670A1 (en) Massage head unit, vibration assembly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CN213822436U (zh) 按摩仪
CN111939466A (zh) 按摩头和颈部按摩仪
CN212593025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82243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2326912U (zh) 一种按摩头及其深层肌肉按摩装置
CN212756425U (zh) 按摩头组件和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1441542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28425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8220591U (zh) 一种震动按摩头
CN215689732U (zh) 振动按摩组件及按摩仪
CN212593022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346731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9743292U (zh) 一种按摩头、按摩机构、按摩机芯及按摩仪器
CN214050186U (zh)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CN213822438U (zh) 按摩仪
CN213851930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451227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2700099U (zh) 支架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CN213553590U (zh) 按摩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CN211245197U (zh) 按摩仪
CN213285348U (zh) 按摩头组件和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15780983U (zh) 按摩组件及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15308141U (zh) 眼部按摩仪
CN214415431U (zh) 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