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0382U -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00382U CN213800382U CN202021949344.4U CN202021949344U CN213800382U CN 213800382 U CN213800382 U CN 213800382U CN 202021949344 U CN202021949344 U CN 202021949344U CN 213800382 U CN213800382 U CN 213800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ositioning device
- plate
- reversing
- driv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包括: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凹模导套,所述凹模导套设置在固定架的上部;换向部,包括凹模座、凹模,所述凹模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述换向部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一,所述凹模设置在凹模导套正下方,所述凹模与凹模导套同心设置,所述凹模座下方设有连接杆;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凹模导套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代替人工对工件进行换向,提供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T型铁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T型铁芯为伺服电机定转子的一种部件,当T型铁芯完成冲压步骤后需要装箱打包,运往下一步骤,而由于T型铁芯为不规则形状,直接使用机械手抓取放入箱内是无法整齐排列放置的,也无法使用对规则形状工件设计的摆正机构,现有技术只能采用人工将T型铁芯逐个摆放的方式进行装箱,效率低下且增加了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自动为T型铁芯换向摆正的换向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自动为T 型铁芯换向摆正的换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凹模导套,所述凹模导套设置在固定架的上部;
换向部,包括凹模座、凹模,所述凹模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述换向部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一,所述凹模设置在凹模导套正下方,所述凹模与凹模导套同心设置,所述凹模座下方设有连接杆;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凹模导套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立板一、中板、立板二,所述底板与中板通过立板一连接,所述立板二设置在中板上方,所述凹模导套设置在立板二上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设置在底板下方;
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一,所述中板上设有通孔二,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一与通孔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为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杆与旋转驱动机构一之间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在底板与中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两侧设有转动架,所述中板两侧设有轴杆,所述转动架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杆与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架一、转动架二,所述转动架一一侧设有旋转驱动机构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与固定部之间设有同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同步带、同步轮一、同步轮二,所述同步轮一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二上,所述同步轮二设置在转动架一一侧的轴杆上,同步带配合在同步轮一与同步轮二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安装板,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安装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孔固定在转动架上,所述固定孔为长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转动架下部横向延伸出连接部一,所述固定板与连接部一同方向一端为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上方设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1、旋转机构与凹模配合,使T 型铁芯实现在转动中换向定位,相比传统摆正机构,对T型铁芯初始位置状态要求低,且在换向过程中容错率高、换向速度快,代替人工对T型铁芯进行换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通过将固定部与换向部侧向旋转,实现使用传送带对本换向定位装置进料,相比机械手、夹爪等机构,进料效率高,进料容错率高,也可以实现远距离送料;3、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各个部件,和调整感应器位置高度,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T型铁芯,可以快速适配产品型号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换向定位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固定部与换向部示意图;
图3为换向部爆炸图;
图4为固定部与换向部侧视图;
图5为本换向定位装置整体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换向定位装置整体侧视图;
图7为本换向定位装置进料状态示意图;
图8为T型铁芯示意图;
图9为T型铁芯在本换向定位装置内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9,其中:1、固定部;11、固定架;111、底板;1111、通孔一;112、立板一;113、中板;1131、通孔二;114、立板二;115、轴杆;12、凹模导套;2、换向部;21、凹模座;211、连接杆;22、凹模;23、旋转驱动机构一;231、联轴器;3、感应器;31、安装板;32、固定孔;4、转动架;41、轴承;42、转动架一;43、转动架二;44、连接部一;45、限位块;5、旋转驱动机构二;51、固定板;52、连接部二;6、同步机构;61、同步轮一;62、同步轮二;7、T型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本换向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部1,包括固定架11、凹模导套12,所述凹模导套12设置在固定架 11的上部;
换向部2,包括凹模座21、凹模22,所述凹模22设置在凹模座21上,所述凹模座21下方设有连接杆211,所述连接杆211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一23,所述换向部2设置在固定架11内,所述凹模22设置在凹模导套12正下方,所述凹模22与凹模导套12同心设置;
感应器3,所述感应器3设置在凹模导套12两侧。
所述固定架11包括底板111、立板一112、中板113、立板二114,所述底板111与中板113通过立板一112连接,所述立板二114设置在中板113上方,所述凹模导套12设置在立板二114上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23设置在底板 111下方;
所述底板111上设有通孔一1111,所述中板113上设有通孔二1131,所述连接杆211穿过通孔一1111与通孔二1131设置。
具体的,通过一些现有的技术方式,将T型铁芯7竖直放置进凹模导套12 内,T型铁芯7的下表面与凹模22的上表面接触,此时T型铁芯7与凹模22并没有吻合,T型铁芯7在凹模导套内的方向处于随机方向,感应器3感应到T型铁芯7已经进入凹模导套12后,旋转驱动机构一23开始工作,通过连接杆211 带动凹模座21与凹模22开始旋转,由于T型铁芯7与凹模导套12之间存在摩擦,T型铁芯7不会与凹模22同步转动,当凹模22转动到与T型铁芯7吻合的位置后,T型铁芯7的下端会落入凹模22内,感应器3检测到T型铁芯7的落下,旋转驱动机构一23改变工作状态,旋转至设定好的位置后停止,使T型铁芯7旋转至设定的位置,完成换向,再由机械臂夹取放置到箱内,完成出料。
由本换向定位装置代替人工换向,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且机械结构较人工换向更加精确,误操作率低。本换向定位装置可全自动完成换向操作,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效减少铁芯冲压行业装箱作业的员工数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23为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杆211与旋转驱动机构一23之间设有联轴器231,所述联轴器231设置在底板111与中板113之间。
具体的,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可以精确停止在设定的换向方向上。
联轴器231的设置可以补偿旋转驱动机构一23与连接杆211之间的相对位移,且联轴器231方便拆卸,易于维护。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部1两侧设有转动架4,所述中板113两侧设有轴杆115,所述转动架4上设有轴承41,所述轴杆115与轴承 41连接。
所述转动架4包括转动架一42、转动架二43,所述转动架一42一侧设有旋转驱动机构二5,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与固定部1之间设有同步机构6。
所述同步机构6包括同步带、同步轮一61、同步轮二62,所述同步轮一61 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二5上,所述同步轮二62设置在转动架一42一侧的轴杆 115上,同步带配合在同步轮一61与同步轮二62上。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本换向定位装置向侧面倾斜的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本换向定位装置通过传送带对T型铁芯7进行进料操作。进料时,旋转驱动机构二5工作,转动同步轮一61,通过同步带使同步轮二62 转动,通过轴杆115带动固定部1与换向部2绕轴杆115向侧面旋转倾斜,倾斜至凹模导套12与传送带衔接后停止,传送带将T型铁芯7竖直送入凹模导套 12内,然后旋转驱动机构二5反向工作,使固定部1与换向部2复位至竖直状态,进行T型铁芯7的换向步骤。
相比使用机械臂向凹模导套12内进料,通过传送带进料更加高效,可以实现从较远距离将T型铁芯7输送至本换向定位装置,也较使用机械臂进料的成本更低。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为步进电机。
具体的,步进电机可以精确控制旋转的角度,使本换向定位装置不会与传送带发生碰撞,且复位后可以精准保持竖直状态。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转动架4上设有安装板31,所述感应器3设置在安装板31上方。
所述安装板31通过固定孔32固定在转动架4上,所述固定孔32为长形通孔。
具体的,可以通过固定孔32,调节安装板31的安装高度,从而调节感应器 3的高度,使本换向定位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高度的T型铁芯7。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设置在固定板51 上,所述转动架4下部横向延伸出连接部一44,所述固定板51与连接部一44 同方向一端为连接部二52,所述连接部一44上方设有限位块45。
具体的,连接部一44与连接部二52的设置可以使本换向定位装置横向连接在传送带机架上,无需单独设置在地面上,可以准确保持本换向定位装置倾斜后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过近而撞上传送带,或者过远而使T型铁芯7无法进入凹模导套12。
限位块45可以限定本换向定位装置的最大倾斜角度,避免旋转驱动机构二 5出现故障时撞上传送带而导致整个装置损坏。
本文中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换,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1),包括固定架(11)、凹模导套(12),所述凹模导套(12)设置在固定架(11)的上部;
换向部(2),包括凹模座(21)、凹模(22),所述凹模(22)设置在凹模座(21)上,所述凹模座(21)下方设有连接杆(211),所述连接杆(211)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一(23),所述换向部(2)设置在固定架(11)内,所述凹模(22)设置在凹模导套(12)正下方,所述凹模(22)与凹模导套(12)同心设置;
感应器(3),所述感应器(3)设置在凹模导套(1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包括底板(111)、立板一(112)、中板(113)、立板二(114),所述底板(111)与中板(113)通过立板一(112)连接,所述立板二(114)设置在中板(113)上方,所述凹模导套(12)设置在立板二(114)上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23)设置在底板(111)下方;
所述底板(111)上设有通孔一(1111),所述中板(113)上设有通孔二(1131),所述连接杆(211)穿过通孔一(1111)与通孔二(113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23)为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杆(211)与旋转驱动机构一(23)之间设有联轴器(231),所述联轴器(231)设置在底板(111)与中板(1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两侧设有转动架(4),所述中板(113)两侧设有轴杆(115),所述转动架(4)上设有轴承(41),所述轴杆(115)与轴承(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4)包括转动架一(42)、转动架二(43),所述转动架一(42)一侧设有旋转驱动机构二(5),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与固定部(1)之间设有同步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6)包括同步带、同步轮一(61)、同步轮二(62),所述同步轮一(61)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二(5)上,所述同步轮二(62)设置在转动架一(42)一侧的轴杆(115)上,同步带配合在同步轮一(61)与同步轮二(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为步进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4) 上设有安装板(31),所述感应器(3)设置在安装板(3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1)通过固定孔(32)固定在转动架(4)上,所述固定孔(32)为长形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5)设置在固定板(51)上,所述转动架(4)下部横向延伸出连接部一(44),所述固定板(51)与连接部一(44)同方向一端为连接部二(52),所述连接部一(44)上方设有限位块(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49344.4U CN213800382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49344.4U CN213800382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00382U true CN213800382U (zh) | 2021-07-27 |
Family
ID=7695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49344.4U Active CN213800382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00382U (zh) |
-
2020
- 2020-09-08 CN CN202021949344.4U patent/CN2138003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01295A (zh) | 自动铆接机 | |
CN210575520U (zh) | 基于双转盘的电感线圈打扁裁切沾锡全自动化设备 | |
CN203738794U (zh) | 稳定性强而且可精确定位的机械手 | |
CN110733870A (zh) | 钢筋连接套加工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 |
CN211939767U (zh) | 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机 | |
CN113290387A (zh) | 阀芯全自动成型加工装备 | |
CN109366046A (zh) | 一种四工位转台连续焊接控制系统 | |
CN111001681A (zh) | 一种基于磁通量变化的同轴度自动检测与纠偏机构 | |
CN213800382U (zh) | 一种换向定位装置 | |
CN114709963A (zh) | 一种碳刷活动端安装装置 | |
CN212397897U (zh) | 一种压铸件翻转输送定位机构 | |
CN112079088B (zh) | 一种t型铁芯换向摆正方法及换向定位装置 | |
CN212245192U (zh) | 一种全自动分拣输送装置 | |
CN115945884B (zh) | 一种新型的挡圈自动装配设备 | |
CN114614636B (zh)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片生产的定心装置 | |
CN111715805B (zh) | 一种压铸件翻转输送定位机构 | |
CN114101516A (zh) | 一种微型电机壳冲压件搬运装置 | |
CN112837923A (zh) | 基于双转盘的电感线圈打扁裁切沾锡全自动化设备 | |
CN115383497B (zh) | 自动上料拉槽机 | |
CN214802190U (zh) | 一种智能自动化橄榄去皮结构 | |
CN217010536U (zh) | 一种碳刷安装定位装置 | |
CN221538798U (zh) | 罗拉轴承自动压装设备 | |
CN114101517B (zh) | 一种微型电机壳冲压件搬运装置的工作方法 | |
CN210253601U (zh) | 一种拉拔机用夹具 | |
CN217585673U (zh) | 一种模组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