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99992U -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99992U
CN213799992U CN202022888434.3U CN202022888434U CN213799992U CN 213799992 U CN213799992 U CN 213799992U CN 202022888434 U CN202022888434 U CN 202022888434U CN 213799992 U CN213799992 U CN 213799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pair
cross beam
parallel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84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igh Tech Zone Ruoshui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igh Tech Zone Ruoshui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igh Tech Zone Ruoshui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igh Tech Zone Ruoshui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84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99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99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99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主横梁、副横梁、鞍座本体装置在弹性支撑架上;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鞍座大多是尖三角形鞍座,在骑行过程中,前鼻部位会压迫骑行者的会阴部位,同时在双腿往复蹬踏的过程中会摩擦大腿根内侧,长时间骑行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以及传统鞍座的支持面比较小,坐在上面会感觉硌臀部,非常难受。
传统鞍座主要依靠双手和臀部支撑全部体重,无法相互交替承担体重,形成轮换休息,长时间骑行臀部和手臂都会产生酸痛感,影响骑行体验。这些都是骑行实践过人人都感受到的客观问题,亟需一种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科学设计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
所述弹性支撑架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
所述主横梁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
所述副横梁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直径的定位孔,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副横梁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
所述主横梁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所述长尾管夹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的固定位置;
所述一对鞍座本体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个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本体都包括一对鞍座脚、一个鞍座面和一个座垫软体;
所述一对鞍座脚完全相同,整体设置为呈“拱桥墩”形状;所述一对鞍座脚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成前低后高,在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前部位置固定设置一个田径跑道形状的椭圆通透孔,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外侧活动设置一个轴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月牙形固定块,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内侧固定设置一圈凸起的定位挡,用于限定所述轴承和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的位置;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方后部位置固定设置一块凹槽;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上部两侧都固定设置圆弧形加强块,两个所述鞍座脚内侧上部固定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加强块组合成圆拱形穹顶;
所述鞍座面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鞍座脚的顶部,所述座垫软体固定设置于所述鞍座面的顶部,组成所述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面与对应的所述座垫软体都固定设置成前部中点向内侧大弧度挖空,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前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弧形空缺;
所述主横梁穿设于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的所述轴承中,与所述弹性支撑架、所述副横梁组合成一个完整微向前倾斜的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上都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一个螺丝孔。
每个所述鞍座脚的内侧圆拱形穹顶通过一根弹性索与所述副横梁的对应位置弹性连接。
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
当骑行者臀部左右分别坐于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上,左右腿向前下方蹬踏时,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会以所述主横梁为轴通过两个所述轴承随腿的运动向前下方翻转,而不在蹬踏的腿和臀部依然坐在对应的所述鞍座本体上支撑部分体重,如此往复交替。
骑行者可以通过调换所述月牙形固定块与所述轴承的位置来三档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达到最佳骑行状态。
骑行者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对锁固定块,将所述主横梁、所述副横梁、所述鞍座本体在所述弹性支撑架上的位置,来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同时调节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弹性减震力度,达到最舒适的骑行状态。
所述弹性索可以限定所述鞍座本体的翻转幅度,并及时自动将所述鞍座本体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方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鞍座本体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月牙形固定块调换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月牙形固定块调换并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对锁固定块调节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对锁固定块调节并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例: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11、主横梁6、副横梁5、一对鞍座本体;
所述弹性支撑架11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
所述主横梁6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6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11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6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分别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两侧;
所述副横梁5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6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5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6直径的定位孔7,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5固定在所述主横梁6上;所述副横梁5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11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所述主横梁6和所述副横梁5都可以在所述弹性支撑架11上移动;
所述主横梁6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10,所述长尾管夹10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11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8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8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9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6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11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的固定位置;
所述一对鞍座本体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个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本体都包括一对鞍座脚4、一个鞍座面2和一个座垫软体1;
所述一对鞍座脚4完全相同,整体设置为呈“拱桥墩”形状;所述一对鞍座脚4的每个所述鞍座脚4下部设置成前低后高,在每个所述鞍座脚4的下前部位置固定设置一个田径跑道形状的椭圆通透孔43,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43的外侧活动设置一个轴承12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月牙形固定块13,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43的内侧固定设置一圈凸起的定位挡,用于限定所述轴承12和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13的位置,每个所述定位挡形成的第二椭圆形通透孔44的内径略大于所述主横梁6的外径;每个所述鞍座脚4的下后部位置固定设置一块凹槽42,用于卡架在所述副横梁5上;每个所述鞍座脚4的上部两侧都固定设置圆弧形加强块41,两个所述鞍座脚4内侧上部固定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加强块41组合成圆拱形穹顶;
所述鞍座面2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鞍座脚4的顶部,所述座垫软体1固定设置于所述鞍座面2的顶部,组成所述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面2与对应的所述座垫软体1都固定设置成前部中点向内侧大弧度挖空,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前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弧形空缺;
所述主横梁6穿设于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每个所述鞍座脚4下部设置的所述轴承12中,与所述弹性支撑架11、所述副横梁5组合成一个完整微向前倾斜的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13上都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一个螺丝孔14,用于调换时固定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7、图9所示,每个所述鞍座脚4的内侧圆拱形穹顶通过一根弹性索3与所述副横梁5的对应位置弹性连接。
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
当骑行者臀部左右分别坐于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上,左右腿向前下方蹬踏时,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会以所述主横梁6为轴通过两个所述轴承12随腿的运动向前下方翻转,而不在蹬踏的腿和臀部依然坐在对应的所述鞍座本体上支撑部分体重,如此往复交替。
骑行者可以通过调换所述月牙形固定块13与所述轴承12的位置来三档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达到最佳骑行状态。
骑行者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对锁固定块8,将所述主横梁6、所述副横梁5、所述鞍座本体在所述弹性支撑架11上的位置,来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同时调节所述弹性支撑架11的弹性减震力度,达到最舒适的骑行状态。
所述弹性索3可以限定所述鞍座本体的翻转幅度,并及时自动将所述鞍座本体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全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3)

1.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
所述弹性支撑架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
所述主横梁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
所述副横梁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直径的定位孔,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副横梁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
所述主横梁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所述长尾管夹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的固定位置;
所述一对鞍座本体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个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本体都包括一对鞍座脚、一个鞍座面和一个座垫软体;
所述一对鞍座脚完全相同,整体设置为呈“拱桥墩”形状;所述一对鞍座脚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成前低后高,在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前部位置固定设置一个田径跑道形状的椭圆通透孔,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外侧活动设置一个轴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月牙形固定块,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内侧固定设置一圈凸起的定位挡,用于限定所述轴承和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的位置;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方后部位置固定设置一块凹槽;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上部两侧都固定设置圆弧形加强块,两个所述鞍座脚内侧上部固定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加强块组合成圆拱形穹顶;
所述鞍座面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鞍座脚的顶部,所述座垫软体固定设置于所述鞍座面的顶部,组成所述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面与对应的所述座垫软体都固定设置成前部中点向内侧大弧度挖空,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前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弧形空缺;
所述主横梁穿设于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的所述轴承中,与所述弹性支撑架、所述副横梁组合成一个完整微向前倾斜的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上都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一个螺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鞍座脚的内侧圆拱形穹顶通过一根弹性索与所述副横梁的对应位置弹性连接。
CN202022888434.3U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Active CN213799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8434.3U CN21379999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8434.3U CN21379999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99992U true CN213799992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5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8434.3U Active CN21379999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999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345A (zh) * 2020-12-06 2022-06-07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345A (zh) * 2020-12-06 2022-06-07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67726A1 (en) Bicycle saddle
CN213799992U (zh)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US11702170B2 (en) Extreme labor-saving bicycle
CN106809305B (zh)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JP5915625B2 (ja) 乗り物
CN114590345A (zh)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CN108354374A (zh) 一种方便调节倾角的跪椅
JP2005052317A (ja) 椅子
WO2014078185A1 (en) Bicycle seat
KR100935441B1 (ko) 자전거 안장
GB2524471A (en) A bicycle saddle
JP6107614B2 (ja) 乗り物
CN104787156A (zh) 可左右摆动的仿生自行车车座结构
JP4160405B2 (ja) 自転車乗り用座席
CN107878608B (zh) 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
JP2023118637A (ja) 左右独立可動型自転車用サドル
ITUB20155354A1 (it) Sella ergonomica per biciclette formata da due semisedute affiancate e di forma speculare, che possono basculare in modo indipendente per seguire i movimenti delle cosce del ciclista durante la pedalata
CN215323001U (zh) 双摆动自行车鞍座
TWM326912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eat tube of bike
JP3232214U (ja) 歩行支援機
CN204641961U (zh) 可左右摆动的仿生自行车车座结构
CN213200007U (zh) 一种躺式自行车
KR102283421B1 (ko) 골반교정 및 예방을 겸비한 기능성 자전거 안장
CN111467751A (zh) 一种俯卧式行走三轮健身车
CN2737231Y (zh) 马鞍式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