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3914U -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3914U
CN213783914U CN202022092753.3U CN202022092753U CN213783914U CN 213783914 U CN213783914 U CN 213783914U CN 202022092753 U CN202022092753 U CN 202022092753U CN 213783914 U CN213783914 U CN 213783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upper cover
fixedly connected
power device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2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小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92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3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3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3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侧壁底端卡接底座侧壁顶端,所述上盖顶部中心固接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包括十字连接架和风筒,所述风筒固接在上盖顶部中心,所述风筒贯穿上盖顶部,所述风筒顶部内壁同心来连接十字连接架,所述十字连接架中心螺栓连接排风扇的固定部,所述排风扇垂直下方螺纹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侧壁螺纹连接风筒底部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凝盒和冷凝降温片结构,可以更大效能的扩散冷气、带走热量、实现降温,对水泵的要求更低;此外过滤盒还可以有效隔绝灰尘,保持功率器件运作环境的清洁无尘,延长功率器件的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功率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功率器件在工作时都有一定的损耗,大部分的损耗变成热量,在长期使用功率器件情况下,如果功率器件的降温效果不好的话,会产生高温,甚至会出现损坏融化的现象发生,就算不出现损坏现象,也会在高温的状态下迅速减少使用寿命。为使功率器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加装散热装置。现的功率器件的散热结构中,使用最常见的就是S型水道散热器,通过冷却液与水道的接触将热量带走,冷却液温度上升,以达到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现有的散热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在上述S型水道的散热过程中,存在散热的先后顺序,导致功率器件散热不均衡,影响功率器件的散热效果。如果不采取措施,散热不均衡的问题将持续恶化;S型水道整个路径迂回环绕,阻力较大,水的能量损失大,因此对水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侧壁底端卡接底座侧壁顶端,所述上盖顶部中心固接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包括十字连接架和风筒,所述风筒固接在上盖顶部中心,所述风筒贯穿上盖顶部,所述风筒顶部内壁同心来连接十字连接架,所述十字连接架中心螺栓连接排风扇的固定部,所述排风扇垂直下方螺纹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侧壁螺纹连接风筒底部内壁;
所述上盖侧壁底部弹簧连接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腔和卡块,所述卡腔嵌于上盖侧壁底部,所述卡腔底部右端铰接销栓,所述销栓铰接卡块的底部,所述卡块左侧壁和卡腔左侧壁同一水平位置固接两个固定栓,所述两个固定栓固接弹簧两端,所述卡块活动接触顶杆装置;
所述顶杆装置包括活动腔和顶杆,所述顶杆左端固接顶圈,所述顶圈左侧固接弹簧件,所述弹簧件左端固接限位圈,所述弹簧件内部套接顶柱,所述顶柱右端固接顶圈,所述顶柱左端贯穿限位圈,所诉限位圈同心固接于活动腔内壁左端,所述活动腔开于底座侧壁顶部、所述活动腔贯穿底座侧壁,所述顶柱活动接触卡块;
所述底座底部固接冷凝结构,所述冷凝结构包括进水管、冷凝盒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竖直段贯穿底座底部,所述进水管与底座过盈配合,所述进水管水平段右端固接冷凝盒,所述冷凝盒右侧固接出水管水平段左端,所述出水管竖直段贯穿底座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凝盒开有若干贯穿且不连通冷凝盒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插接冷凝降温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侧壁顶端固接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的长度等于卡块顶面的宽度,所述卡接条竖直下方固接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长度为卡块顶面宽度的二倍。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左右两端开有线孔,所述线孔贯穿底座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端固接吸风结构,所述吸风结构与排风结构一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凝盒和冷凝降温片结构,可以更大效能的扩散冷气、带走热量、实现降温,对水泵的要求更低;在底部吸风结构和顶部排风结构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加强空气流动、实现散热,还可从底部将冷凝结构的冷气扩散开,实现更大效果的降温;此外过滤盒还可以有效隔绝灰尘,保持功率器件运作环境的清洁无尘,延长功率器件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排风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上盖、2底座、20线孔、21卡接条、22限位条、3排风结构、 30十字连接架、31排风扇、32过滤盒、33风筒、4卡接装置、40卡腔、41 卡块、42弹簧、43固定栓、44销栓、5顶杆装置、50活动腔、51顶杆、52 顶圈、53弹簧件、54限位圈、55顶柱、6冷凝结构、60进水管、61冷凝盒、 62出水管、63冷凝降温片、7吸风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侧壁底端卡接底座2侧壁顶端,当上盖 1和底座2卡接后,这两个结构内部会形成封闭的空腔。上盖1顶部中心固接排风结构3,排风结构3包括十字连接架30和风筒33,风筒33固接在上盖1 顶部中心,风筒33贯穿上盖1顶部,风筒33顶部内壁同心来连接十字连接架30,十字连接架30中心螺栓连接排风扇31的固定部,排风扇31垂直下方螺纹连接有过滤盒32,过滤盒32侧壁螺纹连接风筒33底部内壁。过滤盒32 还可以有效隔绝灰尘,保持功率器件运作环境的清洁无尘,延长功率器件的工作寿命。排风结构3可以将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从空腔内排出。
上盖1侧壁底部弹簧连接卡接装置4,卡接装置4包括卡腔40和卡块41,卡腔40嵌于上盖1侧壁底部,卡腔40底部右端铰接销栓44,销栓44铰接卡块41的底部。销栓44有利于卡块41的收缩和弹出。卡块41左侧壁和卡腔 40左侧壁同一水平位置固接两个固定栓43,两个固定栓43固接弹簧42两端,卡块41活动接触顶杆装置5;当上盖1受到下压作用力气时,卡块41会在卡接条21的挤压下收缩到卡腔40内,当卡块41下滑到卡接条21下面时,在弹簧42的作用下卡块41会被弹出并被卡接条21卡住,由此实现上盖1与底座2的卡接。
顶杆装置5包括活动腔50和顶杆51,顶杆51左端固接顶圈52,顶圈52 左侧固接弹簧件53,弹簧件53左端固接限位圈54,弹簧件53内部套接顶柱 55,顶柱55右端固接顶圈52,顶柱55左端贯穿限位圈54,所诉限位圈54 同心固接于活动腔50内壁左端,活动腔50开于底座2侧壁顶部、活动腔50 贯穿底座2侧壁,顶柱55活动接触卡块41;当需要检查功率器件开启上盖1 时,从外向内按压顶杆51,在顶圈52和顶柱43的作用下,卡块41会被挤压收缩到卡腔40内,再上提上盖1即可实现上盖1与底座2分离。
底座2底部固接冷凝结构6,冷凝结构6包括进水管60、冷凝盒61和出水管62,进水管60竖直段贯穿底座2底部,进水管60与底座2过盈配合,进水管60水平段右端固接冷凝盒61,冷凝盒61右侧固接出水管62水平段左端,出水管62竖直段贯穿底座2底部。
冷凝盒61开有若干贯穿且不连通冷凝盒61的插接孔62插接孔62插接冷凝降温片63。采用冷凝盒61和冷凝降温片63结构,可以更大效能的扩散冷气、带走热量、实现降温,同时对水泵的要求更低。
底座2侧壁顶端固接卡接条21,卡接条21的长度等于卡块41顶面的宽度,卡接条21竖直下方固接限位条22,限位条22的长度为卡块41顶面宽度的二倍。
底座2底面左右两端开有线孔20,线孔20贯穿底座2的底面。
底座2两端固接吸风结构7,吸风结构7与排风结构3一样。在底部吸风结构7和顶部排风结构3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加强空气流动、实现散热,还可从底部将冷凝结构63的冷气扩散开,实现更大效果的降温。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当上盖1和底座2卡接后,这两个结构内部会形成封闭的空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功率器件置于底座2内部,需要连接的线路可以从线孔20穿过,待线路连接好后,将上盖1盖在底座2上,当上盖1受到下压作用力气时,卡块41会在卡接条21的挤压下收缩到卡腔 40内,当卡块41下滑到卡接条21下面时,在弹簧42的作用下卡块41会被弹出并被卡接条21卡住,由此实现上盖1与底座2的卡接。当功率器件运作产生热量时,冷凝盒61和冷凝降温片63可以更大效能的扩散冷气、带走热量、实现降温;同时在底部吸风结构7和顶部排风结构3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加强空气流动、实现散热,还可从底部将冷凝结构63的冷气扩散开,实现更大效果的降温。此外,过滤盒32还可以有效隔绝灰尘,保持功率器件运作环境的清洁无尘,延长功率器件的工作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上盖(1)侧壁底端卡接底座(2)侧壁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顶部中心固接排风结构(3),所述排风结构(3)包括十字连接架(30)和风筒(33),所述风筒(33)固接在上盖(1)顶部中心,所述风筒(33)贯穿上盖(1)顶部,所述风筒(33)顶部内壁同心来连接十字连接架(30),所述十字连接架(30)中心螺栓连接排风扇(31)的固定部,所述排风扇(31)垂直下方螺纹连接有过滤盒(32),所述过滤盒(32)侧壁螺纹连接风筒(33)底部内壁;
所述上盖(1)侧壁底部弹簧连接卡接装置(4),所述卡接装置(4)包括卡腔(40)和卡块(41),所述卡腔(40)嵌于上盖(1)侧壁底部,所述卡腔(40)底部右端铰接销栓(44),所述销栓(44)铰接卡块(41)的底部,所述卡块(41)左侧壁和卡腔(40)左侧壁同一水平位置固接两个固定栓(43),所述两个固定栓(43)固接弹簧(42)两端,所述卡块(41)活动接触顶杆装置(5);
所述顶杆装置(5)包括活动腔(50)和顶杆(51),所述顶杆(51)左端固接顶圈(52),所述顶圈(52)左侧固接弹簧件(53),所述弹簧件(53)左端固接限位圈(54),所述弹簧件(53)内部套接顶柱(55),所述顶柱(55)右端固接顶圈(52),所述顶柱(55)左端贯穿限位圈(54),所诉限位圈(54)同心固接于活动腔(50)内壁左端,所述活动腔(50)开于底座(2)侧壁顶部、所述活动腔(50)贯穿底座(2)侧壁,所述顶柱(55)活动接触卡块(41);
所述底座(2)底部固接冷凝结构(6),所述冷凝结构(6)包括进水管(60)、冷凝盒(61)和出水管(62),所述进水管(60)竖直段贯穿底座(2)底部,所述进水管(60)与底座(2)过盈配合,所述进水管(60)水平段右端固接冷凝盒(61),所述冷凝盒(61)右侧固接出水管(62)水平段左端,所述出水管(62)竖直段贯穿底座(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61)固接若干连通冷凝盒(61)的冷凝降温片(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侧壁顶端固接卡接条(21),所述卡接条(21)的长度等于卡块(41)顶面的宽度,所述卡接条(21)竖直下方固接限位条(22),所述限位条(22)的长度为卡块(41)顶面宽度的二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面左右两端开有线孔(20),所述线孔(20)贯穿底座(2)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两端固接吸风结构(7),所述吸风结构(7)与排风结构(3)一样。
CN202022092753.3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Active CN213783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2753.3U CN21378391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2753.3U CN21378391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3914U true CN213783914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2753.3U Active CN21378391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3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3914U (zh)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终端保护结构
CN111365940B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03533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驱动结构散热装置
CN212747436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半焊接板式换热器
CN210519298U (zh) 变流器水气换热器
CN113423245A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电气柜
CN214499643U (zh) 一种液压站
CN112638122B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箱
CN213399270U (zh) 一种污染物处理过程动态监控装置
CN214792680U (zh) 热媒冷却器
CN219752657U (zh) 一种缝纫机的控制器机箱
CN219315314U (zh) 一种干洗机用的散热组件
CN215447507U (zh) 一种高效闭式蒸发空冷器
CN218968183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夹取装置
CN216282163U (zh) 新能源汽车喷淋式高效冷凝器
CN212400058U (zh) 一种用于哈夫节的成型模具
CN216372960U (zh) 一种高效冷却成形的塑料模具
CN219433897U (zh) 一种家用电器热交换器外壳
CN216048366U (zh) 一种分布式可联动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292801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发动机外壳
CN215916878U (zh) 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
CN212722053U (zh) 一种底盘测功机地坑温控装置
CN114683518B (zh) 一种油品包装生产用具有除静电功能的挤出中空吹塑机
CN216592860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用防冻型冷却器
CN117704719B (zh) 一种焦化分馏塔顶空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