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7685U -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7685U
CN213777685U CN202022516026.5U CN202022516026U CN213777685U CN 213777685 U CN213777685 U CN 213777685U CN 202022516026 U CN202022516026 U CN 202022516026U CN 213777685 U CN213777685 U CN 213777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communicated
water
heat exchange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60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160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7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7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7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包括余热供给系统、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水槽和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水槽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水槽;余热供给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通过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在结构复杂的第一换热器中通入不会结巴的换热介质,利用该换热介质将余热供给系统产生的热量吸收,将热量传递至结构简单的第二换热器中,在第二换热器中与容易结巴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该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且易于清洗,从而避免生产中断或无法进行生产以及设备因结巴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铝生产及化工冶炼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换热器,由于管道中用于换热的介质的多样性以及换热器结构的复杂性,会导致换热器以及管道的内部容易出现结巴情况。
现有技术中,氧化铝生产的余热换热回收系统中,又必须使用流道较为复杂的换热器来进行热量的回收,通过结构较为复杂的换热器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热量置换到生产系统中应用,以减小热能浪费的情况发生;
然而,在热量吸收置换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介质在换热器的内部容易出现结巴的情况,进而导致其换热效率降低,影响换热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在结巴情况较为严重时,只能更换新的换热器来维持生产线路的正常运行,而换热器的更换则会对工厂的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工况的正常运行,且能够减小因结巴带来的损失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因结巴使热量的回收受到影响,而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包括余热供给系统、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水槽和流道复杂的第一换热器以及流道简单的第二换热器;
所述水槽的出水端通过水泵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槽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余热供给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导流管A和导流管B,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器A和换热器B,所述导流管A与所述换热器A并联,所述导流管B与所述换热器B并联,且所述导流管A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器A出水端均与所述导流管B以及所述换热器B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导流管A与所述导流管B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器A和换热器B,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器A以及所述换热器B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换热器A以及所述换热器B的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槽的进水端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包括水冷装置、蒸发器和闪蒸器;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器、热水池和冷水池,所述冷水池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水冷器设置在所述热水池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所述负压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中,所述热水池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连通;
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出液口、回液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且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之间,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回水口,所述蒸汽入口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回水口与锅炉除氧器连通;
所述闪蒸器上设置有上料口、下料口和第一出汽口,所述蒸发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闪蒸器的下料口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出料泵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的上料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罐A,所述冷凝水罐A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出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A和蒸发器B,所述闪蒸器包括闪蒸器A 和闪蒸器B;
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回水口与锅炉除氧器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A的上料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
所述蒸发器B的回水口与所述冷凝水罐A的液体进口连通,蒸发器B的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蒸发器B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所述冷凝水罐A的第二出汽口也与所述水冷器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A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A的下料口与所述闪蒸器B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A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B的第二出汽口与水冷器连通,所述闪蒸器 B的下料口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罐B,所述冷凝水罐B的结构与所述冷凝水罐A的结构相同,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蒸发器C,所述闪蒸器还包括闪蒸器C;
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 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C的上料口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回水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C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C的下料口与所述闪蒸器A的上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C的上料口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水罐 B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A的液体进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包括水冷装置、蒸发器、闪蒸器和冷凝水罐A;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器、热水池和冷水池,所述冷水池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水冷器设置在所述热水池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所述负压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中,所述热水池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连通;
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回水口,所述冷凝水罐A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出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蒸汽入口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液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
所述闪蒸器上设置有上料口、下料口和第一出汽口,所述蒸发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的下料口设置有第一出料泵。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罐B,所述冷凝水罐B的结构与所述冷凝水罐A的结构相同,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A和蒸发器B,所述闪蒸器包括闪蒸器A和闪蒸器B;
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回水口与所述冷凝水罐A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冷凝水罐A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蒸发器A以及所述蒸发器B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蒸发器B的回水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B 的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蒸发器B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所述冷凝水罐B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
所述蒸发器A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A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A的下料口与所述闪蒸器B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A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 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B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泵设置在所述闪蒸器B的下料口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在结构复杂的第一换热器中通入不会产生结巴的换热介质,利用该换热介质将余热供给系统产生的热量吸收,并将热量传递至结构较为简单的第二换热器中,在第二换热器中与容易结巴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该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且易于清洗,从而避免出现使生产中断或无法进行生产以及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记载的换热器A与换热器B串联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记载的换热器A与换热器B并联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记载的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余热供给系统;2、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1、水冷装置;211水冷器、 212、热水池;213、冷水池;214、负压管路;215、冷却塔;216、真空泵;22、蒸发器;2201、进料口;2202、出料口;2203、出液口;2204、回液口;2205、蒸汽出口;2206、蒸汽入口;2207、回水口;221、蒸发器A;222、蒸发器B; 223、蒸发器C;23、闪蒸器;2301、上料口;2302、下料口;2303、第一出汽口;231、闪蒸器A;232、闪蒸器B;233、闪蒸器C;241、第一出料泵;242、第二出料泵;251、冷凝水罐A;252、冷凝水罐B;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21、换热器A;322、换热器B;41、第一开关阀;42、第二开关阀; 51、导流管A;52、导流管B;6、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包括余热供给系统1、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水槽6和流道复杂的第一换热器31以及流道简单的第二换热器32;
水槽6的出水端通过水泵与第一换热器31的进水端连通,第一换热器31 的出水端与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水槽6的进水端连通;
余热供给系统1通过第一换热器31进行热交换,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 通过第二换热器32进行热交换。
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向水槽6内加入不结巴的换热介质,例如软水等,然后再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将水槽6内的换热介质充入第一换热器31中,与余热供给系统1产生高温废液或者废气进行热交换,使换热介质的温度升高,余热供给系统1向外排出的废液或者废气的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后的换热介质会进入第二换热器32中,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 提供的易结巴的蒸发浓缩液与上述的温度升高的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器32中进行热交换,使蒸发浓缩液的温度升高,且使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蒸发,以达到将余热供给系统排出的热量充分的回收利用,而换热介质在与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后,其温度降低并向水槽6中流去。
上述的工作过程中,第一换热器31中与余热供给系统1排出的废液或者废气进行热交换的是不结巴的换热介质,因此,结构较为复杂的第一换热器31 的内部不会出现结巴的情况,从而避免生产无法进行以及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而第二换热器32中换热介质与易结巴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以达到热量的回收利用,且第二换热器32的结构简单,易于清洗,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损失。
优化的,上述的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41,该第一开关阀41可以实现第一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32以及第二换热器 32与水槽6的连通/断开;
在需要清洗或者更换第二换热器32时,不需要将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的换热介质排出,仅需将第一开关阀41关闭,再将第二换热器32取下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即可,以使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维护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该余热供给系统1还包括导流管A51和导流管B52,导流管A51 和导流管B52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42,上述的第二换热器32包括换热器A321 和换热器B322;其中,
导流管A51与换热器A321并联,导流管B52与换热器B322并联,且导流管A51的出水端与换热器A321的出水端均与导流管B52以及换热器B322的进水端连通,即导流管A51内的换热介质可以经过导流管B52或者换热器B322 流至水槽6内,而换热器A321内的换热介质也可以通过导流管B52或者换热器 B322流至水槽6内;
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换热器A321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换热器A321的进水端以及端的第一开关阀41和导流管B52上的第二开关阀42 关闭,并将换热器A321取下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而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则可以依次经过导流管A51和换热器B322留回水槽6内;
当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换热器B322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换热器B322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的第一开关阀41和导流管A51上的第二开关阀42关闭,并将换热器B322取下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而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则可以依次经过换热器A321和导流管B52留回水槽6内,使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在清洗或者维护其中一个第二换热器32时,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依旧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
此外,上述的换热器A321和换热器B322还可以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即第一换热器31的出水端与换热器A321以及换热器B322的进水端连通,换热器 A321以及换热器B322的出水端均与水槽6的进水端连通;
在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换热器A321或者换热器B322中的一者,仅需将其进水端与出水端的第一开关阀41关闭,然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而另一者则依旧可以维持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7所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蒸发器22和闪蒸器23;其中,
水冷装置21包括水冷器211、热水池212和冷水池213,该冷水池213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水冷器211连通,水冷器211设置在热水池212的上方,且水冷器211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214,该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延伸至热水池212中,热水池212的出水端与冷水池213连通;
蒸发器22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蒸发室上设置有进料口2201、出料口 2202、出液口2203、回液口2204和蒸汽出口2205,出液口2203与回液口2204 连通,蒸汽出口2205与水冷器211连通,加热室设置在蒸发室内,且加热室位于出液口2203与回液口2204之间,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2206和回水口 2207,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回水口2207与锅炉除氧器连通;
闪蒸器23上设置有上料口2301、下料口2302和第一出汽口2303,蒸发器22的出料口2202与闪蒸器23的上料口2301连通,闪蒸器23的第一出汽口 2303与水冷器211连通,闪蒸器23的下料口2302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出料泵 241以及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闪蒸器23的上料口2301连通。
在工作时,上述的水冷装置21可以降低蒸发室以及闪蒸器23中的液体的沸点,使蒸发室以及闪蒸器23中的蒸发浓缩液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
工作人员可以由蒸发器22的进料口2201加入蒸发浓缩液,锅炉房中的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通过锅炉房新蒸汽管进入到蒸发器22的加热室中,并与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使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蒸发,蒸发浓缩液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蒸汽出口2205流向水冷器211中,而锅炉房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于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后,其温度降低并凝结成液态水,该液态水便会顺着回水口 2207流至锅炉除氧器中;
而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可以顺着出料口2202流至闪蒸器23中进行闪蒸,以使蒸发浓缩液的浓度继续升高,蒸发浓缩液在闪蒸器23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由第一出汽口2303流至水冷器211中;工作人员可以由第一出料泵241 提取浓缩后的蒸发浓缩液,未被提取的蒸发浓缩液则可以经过第二换热器32 与上述被加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使蒸发浓缩液的温度再次升高,并再次进入闪蒸器23中与蒸发器22流至闪蒸器23中的蒸发浓缩液混合后,在闪蒸器 23中进行闪蒸。
优化的,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罐A251,该冷凝水罐A251 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出口和第二出汽口,上述的蒸发器22包括蒸发器A221 和蒸发器B222,上述的闪蒸器23包括闪蒸器A231和闪蒸器B232;
上述的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蒸发器A221 的回水口2207与锅炉除氧器连通,蒸发器A221的出料口2202与闪蒸器A231 的上料口2301连通,蒸发器A221的蒸汽出口2205与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 2206连通;
蒸发器B222的回水口2207与冷凝水罐A251的液体进口连通,蒸发器B222 的蒸汽出口2205与水冷器211连通,蒸发器B222的出料口2202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242,冷凝水罐A251的第二出汽口也与水冷器211连通;
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口与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闪蒸器A231 的下料口2302与闪蒸器B232的上料口2301连通,闪蒸器A231的第二出汽口与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闪蒸器B232的第二出汽口与水冷器211 连通,闪蒸器B232的下料口2302与三通接头连通。
优化的,该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罐B252,冷凝水罐B252的结构与上述的冷凝水罐A251的结构相同,上述的蒸发器22还包括蒸发器C223,闪蒸器23还包括闪蒸器C233;
蒸发器A221的蒸汽出口2205与蒸发器C223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蒸发器A221的出料口2202与闪蒸器C233的上料口2301连通,蒸发器C223的蒸汽出口2205与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蒸发器C223的回水口2207 与冷凝水罐B252的液体进口连通,蒸发器C223的出料口2202与蒸发器A221 的进料口2201连通,闪蒸器C233的第一出汽口2303与蒸发器C223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闪蒸器C233的下料口2302与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闪蒸器C233的上料口2301连通;冷凝水罐B252的第二出汽口与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冷凝水罐B252的液体出口与冷凝水罐A251的液体进口连通。
优化的,上述的出液口2203处设置有循环泵,出液口2203通过循环泵与回液口2204连通,循环泵可以将蒸发浓缩液输送至回液口2204处,使蒸发浓缩液能够经过加热室,并与加热室内的水蒸气进行热交换。
优化的,上述的水冷装置21还包括冷却塔215和真空泵216;其中,
水冷器211上设置有排气管,真空泵216设置在排气管的出气端,该真空泵216能够将水冷器211中的空气向外排出,以保证水冷器211与蒸发室中的负压状态;
冷却塔215设置在热水池212的出水端,且冷却塔215的出水端与上述的冷水池213连通,该冷却塔215能够增加水的冷却时间以及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使热水池212流出的水能够快速的被冷却,从而有效的提高水冷装置21 的降温效果。
优化的,上述的热水池212内还设置有隔板,该隔板能够将热水池212分为蓄水池与溢水池,上述的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位于蓄水池内,且隔板的高度高于负压管路214出水端的高度,溢水池的出水端通过热水泵与冷却塔215 连通;
在工作过程中,该蓄水池内的水始终浸没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使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更好的维持水冷器211与蒸发室中的负压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
作为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的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通过第二换热器32与蒸发器A221以及蒸发器B222的进料口2201连通,易结巴介质经过蒸发器A221中时,锅炉房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蒸发器A221内的加热室对易结巴介质进行加热,以使易结巴介质中的水分被蒸发,被加热后的易结巴介质再由蒸发器A221进入到闪蒸器A231中进行闪蒸,且在闪蒸器A231中完成闪蒸后再进入闪蒸器B232内进行闪蒸,最后由第一出料泵241排出,上述与易结巴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蒸汽会凝结成液态水,该液态水则会通过蒸发器A221的回水口2207流至冷凝水罐A251中,冷凝水罐A251上的第二出汽口与蒸发器A221 的蒸汽入口连通;
进入到蒸发器B222的易结巴介质在蒸发器B222的蒸发室内,蒸发器A221 的蒸汽出口2205排出的蒸汽进入到蒸发器B222内,为蒸发器B222内的易结巴介质进行加热,使蒸发器B222内易结巴介质的温度升高,以使易结巴介质的水分蒸发,其产生的水蒸气则由蒸发器B222的蒸汽出口2205流至水冷器211内,蒸发室内的浓度升高的易结巴介质则可以由第二出料泵242向外排出,蒸发器 B222中与易结巴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蒸汽会凝结成液态水,该液态水则会通过蒸发器B222的回水口2207流至冷凝水罐B252中,冷凝水罐B252上的第二出汽口与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连通,上述的冷凝水罐A251中的液态水也会通过液体出口流至冷凝水罐B252中,并通过冷凝水罐B252向外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供给系统(1)、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水槽(6)和流道复杂的第一换热器(31)以及流道简单的第二换热器(32);
所述水槽(6)的出水端通过水泵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槽(6)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余热供给系统(1)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进行热交换,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管A(51)和导流管B(52),所述第二换热器(32)包括换热器A(321)和换热器B(322),所述导流管A(51)与所述换热器A(321)并联,所述导流管B(52)与所述换热器B(322)并联,且所述导流管A(51)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器A(321)出水端均与所述导流管B(52)以及所述换热器B(32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导流管A(51)与所述导流管B(52)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32)包括换热器A(321)和换热器B(322),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器A(321)以及所述换热器B(32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换热器A(321)以及所述换热器B(322)的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槽(6)的进水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蒸发器(22)和闪蒸器(23);
所述水冷装置(21)包括水冷器(211)、热水池(212)和冷水池(213),所述冷水池(213)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水冷器(211)设置在所述热水池(212)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211)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214),所述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212)中,所述热水池(212)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213)连通;
所述蒸发器(22)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2201)、出料口(2202)、出液口(2203)、回液口(2204)和蒸汽出口(2205),所述出液口(2203)与所述回液口(2204)连通,所述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且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出液口(2203)与所述回液口(2204)之间,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2206)和回水口(2207),所述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回水口(2207)与锅炉除氧器连通;
所述闪蒸器(23)上设置有上料口(2301)、下料口(2302)和第一出汽口(2303),所述蒸发器(22)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闪蒸器(23)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23)的第一出汽口(2303)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闪蒸器(23)的下料口(2302)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出料泵(241)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23)的上料口(23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水罐A(251),所述冷凝水罐A(251)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出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蒸发器(22)包括蒸发器A(221)和蒸发器B(222),所述闪蒸器(23)包括闪蒸器A(231)和闪蒸器B(232);
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回水口(2207)与锅炉除氧器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
所述蒸发器B(222)的回水口(2207)与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液体进口连通,蒸发器B(222)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蒸发器B(222)的出料口(2202)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242),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第二出汽口也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A(231)的下料口(2302)与所述闪蒸器B(232)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A(231)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闪蒸器B(232)的第二出汽口与水冷器(211)连通,所述闪蒸器B(232)的下料口(2302)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水罐B(252),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结构与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结构相同,所述蒸发器(22)还包括蒸发器C(223),所述闪蒸器(23)还包括闪蒸器C(233);
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蒸发器C(223)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闪蒸器C(233)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蒸发器C(223)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蒸发器C(223)的回水口(2207)与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C(223)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蒸发器A(221)的进料口(2201)连通,所述闪蒸器C(233)的第一出汽口(2303)与所述蒸发器C(223)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闪蒸器C(233)的下料口(2302)与所述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出水端与所述闪蒸器C(233)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液体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2203)处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出液口(2203)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回液口(220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蒸发器(22)、闪蒸器(23)和冷凝水罐A(251);
所述水冷装置(21)包括水冷器(211)、热水池(212)和冷水池(213),所述冷水池(213)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水冷器(211)设置在所述热水池(212)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211)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214),所述负压管路(214)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212)中,所述热水池(212)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213)连通;
所述蒸发器(22)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2201)、出料口(2202)和蒸汽出口(2205),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与所述进料口(2201)连通,所述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2206)和回水口(2207),所述冷凝水罐A(251)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出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回水口(2207)与所述液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汽入口(2206)连通;
所述闪蒸器(23)上设置有上料口(2301)、下料口(2302)和第一出汽口(2303),所述蒸发器(22)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闪蒸器(23)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23)的第一出汽口(2303)与所述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闪蒸器(23)的下料口(2302)设置有第一出料泵(2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水罐B(252),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结构与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结构相同,所述蒸发器(22)包括蒸发器A(221)和蒸发器B(222),所述闪蒸器(23)包括闪蒸器A(231)和闪蒸器B(232);
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回水口(2207)与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冷凝水罐A(251)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易结巴介质输送系统(2)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分别与所述蒸发器A(221)以及所述蒸发器B(222)的进料口(2201)连通;
所述蒸发器B(222)的回水口(2207)与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出口(2205)与所述水冷器(211)连通,所述蒸发器B(222)的出料口(2202)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242),所述冷凝水罐B(252)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连通;
所述蒸发器A(221)的出料口(2202)与所述闪蒸器A(231)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A(231)的下料口(2302)与所述闪蒸器B(232)的上料口(2301)连通,所述闪蒸器A(231)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221)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闪蒸器B(232)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222)的蒸汽入口(2206)连通,所述第一出料泵(241)设置在所述闪蒸器B(232)的下料口(2302)处。
CN202022516026.5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Active CN213777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6026.5U CN21377768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6026.5U CN21377768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7685U true CN213777685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6026.5U Active CN213777685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7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8953A (zh) 一种加热消泡装置
CN213777685U (zh)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系统
CN203083406U (zh) 喷淋式渣水换热器
CN209926955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余能利用装置
CN109945174B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系统
CN209254177U (zh) 一种水蒸气废气冷凝回收装置
CN207936823U (zh)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473103U (zh) 一种用于烟囱消白的防结垢烟气冷凝器
CN213481040U (zh)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系统
CN203249507U (zh)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9828799U (zh) 蒸汽锅炉系统
CN111578560B (zh) 直通式热泵
CN215261388U (zh) 一种用于优化进球的单流程表面式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
CN214582712U (zh)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4791062U (zh) 锅炉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CN212227437U (zh) 直热式热泵
CN219757053U (zh) 一种降膜与沉浸组合式换热的蒸汽型再生器
CN219889338U (zh) 一种bdo终聚喷淋管路系统
CN213396674U (zh) 一种防堵塞的换热设备
CN219841539U (zh) 一种焚烧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7479096U (zh) 一种蒸氨节能系统及蒸氨设备
CN220817791U (zh) 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再利用系统
CN212227436U (zh) 直通式热泵
CN218860366U (zh) 一种废水处理蒸发器
CN218154239U (zh) 一种利用污泥干化烟气余热加热垃圾池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