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0982U -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0982U
CN213770982U CN202022731848.5U CN202022731848U CN213770982U CN 213770982 U CN213770982 U CN 213770982U CN 202022731848 U CN202022731848 U CN 202022731848U CN 213770982 U CN213770982 U CN 213770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uffer
villa
elevato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18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家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 Electric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a Electr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a Electr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na Electr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18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0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0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0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包括电梯井和外轿厢,所述电梯井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变向轮,且变向轮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外侧下端设置有设置有对重板,且对重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的中部下端设置有驱动轮。该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设置有内层轿厢,当该电梯到达所需楼层高度时内层轿厢由于在移动中暂停,从而使得内层轿厢出现失重状态,通过该内缓冲器与缓冲垫板之间的接触从而使得失重状态后的自由落体所带来的顿挫感,被该内缓冲器与缓冲垫板之间的接触转换为内缓冲器内部的弹性形变,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感,减少在移动时出现的震动。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市场上的电梯在安装在别墅中,由于占地面积有限,使得电梯使用中常常出现到达一定楼层停顿时出现顿挫感,且运行时常常出现震动,导致使用者使用感受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电梯在安装在别墅中,由于占地面积有限,使得电梯使用中常常出现到达一定楼层停顿时出现顿挫感,且运行时常常出现震动,导致使用者使用感受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包括电梯井和外轿厢,所述电梯井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变向轮,且变向轮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外侧下端设置有设置有对重板,且对重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的中部下端设置有驱动轮,且驱动轮的后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外轿厢设置于驱动电机的正下端,且外轿厢的正下端设置有轿厢缓冲器,所述内层轿厢设置于外轿厢的内部中央,且内层轿厢的左右两端外侧设置有侧边插板,所述侧边插板的顶部设置有软胶头,所述外轿厢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内缓冲器,且内缓冲器的正上端设置有缓冲垫板,所述内缓冲器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缓冲防滑片。
优选的,所述对重板沿着电梯井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有一组,且外轿厢通过曳引绳与对重板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通过驱动电机与曳引绳构成传动机构,且对重板与曳引绳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的内部中央设置有内层轿厢,且内层轿厢的左右两端外侧设置有侧边插板,所述侧边插板的顶部设置有软胶头。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通过侧边插板与内层轿厢构成卡合结构,且侧边插板与软胶头之间为胶水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通过内缓冲器与内层轿厢构成弹性结构,且内缓冲器与缓冲垫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内缓冲器,且内缓冲器的正上端设置有缓冲垫板,所述内缓冲器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缓冲防滑片。
优选的,所述外轿厢与轿厢缓冲器之间相互贴合,且轿厢缓冲器设置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设置有侧边插板,侧边插板与软胶头之间为胶水连接,当电梯到达楼层高度进行停顿时,通过外轿厢的左右两侧内壁和内层轿厢的左右两侧外壁的侧边插板相互卡合,使得该内层轿厢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减少顿挫感的出现,提高使用舒适感。
外轿厢通过内缓冲器与内层轿厢构成弹性结构,当该电梯到达所需楼层高度时内层轿厢由于在移动中暂停,从而使得内层轿厢出现失重状态,通过该内缓冲器与缓冲垫板之间的接触从而使得失重状态后的自由落体所带来的顿挫感,被该内缓冲器与缓冲垫板之间的接触转换为内缓冲器内部的弹性形变,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感,减少在移动时出现的震动。
外轿厢与轿厢缓冲器之间相互贴合,当时使用时内层轿厢的位移被转换为外轿厢的位移,而外轿厢的位移通过轿厢缓冲器传递给电梯井,通过该电梯井转递给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轿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2、外轿厢;3、对重板;4、曳引绳;5、驱动电机;6、驱动轮;7、变向轮;8、轿厢缓冲器;9、辅助轮;10、内层轿厢;11、缓冲垫板;12、侧边插板;13、软胶头;14、内缓冲器;15、缓冲防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包括电梯井1、外轿厢2、对重板3、曳引绳4、驱动电机5、驱动轮6、变向轮7、轿厢缓冲器8、辅助轮9、内层轿厢10、缓冲垫板11、侧边插板12、软胶头13、内缓冲器14和缓冲防滑片15,电梯井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变向轮7,且变向轮7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辅助轮9,辅助轮9的外侧下端设置有设置有对重板3,且对重板3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曳引绳4,曳引绳4的中部下端设置有驱动轮6,且驱动轮6的后侧固定有驱动电机5,外轿厢2设置于驱动电机5的正下端,且外轿厢2的正下端设置有轿厢缓冲器8;
对重板3沿着电梯井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有一组,且外轿厢2通过曳引绳4与对重板3构成升降结构,通过该左右两侧的对重板3能够使得电梯的正的运行平稳,减少出现仅单边有对重板3出现的电梯向一侧倾斜的情况;
外轿厢2通过驱动电机5与曳引绳4构成传动机构,且对重板3与曳引绳4之间为固定连接,安装者通过开启驱动电机5使得驱动电机5前端的驱动轮6带动曳引绳4进行左右移动,通过使用曳引绳4改变对重板3的高度使得外轿厢2进行上声或是下降;
外轿厢2的内部中央设置有内层轿厢10,且内层轿厢10的左右两端外侧设置有侧边插板12,侧边插板12的顶部设置有软胶头13,外轿厢2通过侧边插板12与内层轿厢10构成卡合结构,且侧边插板12与软胶头13之间为胶水连接,安装者通过将带有软胶头13的侧边插板12分别固定在外轿厢2的左右两侧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左右两侧外壁,当电梯到达楼层高度进行停顿时,通过外轿厢2的左右两侧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左右两侧外壁的侧边插板12相互卡合,使得该内层轿厢10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减少顿挫感的出现,提高使用舒适感;
外轿厢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内缓冲器14,且内缓冲器14的正上端设置有缓冲垫板11,内缓冲器14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缓冲防滑片15,外轿厢2通过内缓冲器14与内层轿厢10构成弹性结构,且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为活动连接,安装者通过将内缓冲器14分别固定在外轿厢2的底部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底部外壁,将缓冲垫板11分别对称的安装在外轿厢2的底部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底部外壁,当该电梯到达所需楼层高度时内层轿厢10由于在移动中暂停,从而使得内层轿厢10出现失重状态,通过该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的接触从而使得失重状态后的自由落体所带来的顿挫感,被该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的接触转换为内缓冲器14内部的弹性形变,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感,减少在移动时出现的震动;
外轿厢2与轿厢缓冲器8之间相互贴合,且轿厢缓冲器8设置有两组,由于该轿厢缓冲器8在外轿厢2外侧底部,当时使用时内层轿厢10的位移被转换为外轿厢2的位移,而外轿厢2的位移通过轿厢缓冲器8传递给电梯井1,通过该电梯井1转递给地面。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首先将内缓冲器14分别固定在外轿厢2的底部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底部外壁,将带有软胶头13的侧边插板12分别固定在外轿厢2的左右两侧内壁和内层轿厢10的左右两侧外壁,通过开启驱动电机5使得驱动电机5前端的驱动轮6带动曳引绳4进行左右移动,通过使用曳引绳4改变对重板3的高度使得外轿厢2进行上声或是下降,,当该电梯到达所需楼层高度时内层轿厢10由于在移动中暂停,从而使得内层轿厢10出现失重状态,通过该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的接触从而使得失重状态后的自由落体所带来的顿挫感,被该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的接触转换为内缓冲器14内部的弹性形变,而外轿厢2的位移通过轿厢缓冲器8传递给电梯井1,通过该电梯井1转递给地面,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感,减少在移动时出现的震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包括电梯井(1)和外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变向轮(7),且变向轮(7)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辅助轮(9),所述辅助轮(9)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对重板(3),且对重板(3)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曳引绳(4),所述曳引绳(4)的中部下端设置有驱动轮(6),且驱动轮(6)的后侧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外轿厢(2)设置于驱动电机(5)的正下端,且外轿厢(2)的正下端设置有轿厢缓冲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板(3)沿着电梯井(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有一组,且外轿厢(2)通过曳引绳(4)与对重板(3)构成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通过驱动电机(5)与曳引绳(4)构成传动机构,且对重板(3)与曳引绳(4)之间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的内部中央设置有内层轿厢(10),且内层轿厢(10)的左右两端外侧设置有侧边插板(12),所述侧边插板(12)的顶部设置有软胶头(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通过侧边插板(12)与内层轿厢(10)构成卡合结构,且侧边插板(12)与软胶头(13)之间为胶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内缓冲器(14),且内缓冲器(14)的正上端设置有缓冲垫板(11),所述内缓冲器(14)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缓冲防滑片(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通过内缓冲器(14)与内层轿厢(10)构成弹性结构,且内缓冲器(14)与缓冲垫板(11)之间为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轿厢(2)与轿厢缓冲器(8)之间相互贴合,且轿厢缓冲器(8)设置有两组。
CN202022731848.5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Active CN213770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1848.5U CN213770982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1848.5U CN213770982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0982U true CN213770982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1848.5U Active CN213770982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0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3229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
CN213112073U (zh) 电梯减震控制箱
CN213770982U (zh) 一种减震适用于别墅小井道的钢带电梯
CN209522445U (zh) 一种电梯机械吊装用缓冲装置
CN109516341A (zh) 一种电梯的备用减速结构
CN206466863U (zh) 新型电梯用安全轿厢
CN210795452U (zh) 一种垂直电梯轿底减震机构
CN210236830U (zh) 一种小型电梯门系统
CN214534229U (zh) 一种电梯用缓冲桩
CN207467945U (zh) 电梯安全结构
CN217996432U (zh) 一种用于乘客电梯的减震降噪装置
CN106586784A (zh) 一种新型电梯用安全轿厢
CN217577921U (zh) 一种能够减轻下梁的中间部弯曲应力的电梯
CN216512292U (zh) 一种不设有配重结构的新型电梯
CN213231114U (zh) 一种电梯底坑
CN210594856U (zh) 一种电梯轿门结构
CN216038062U (zh) 一种大载重高性能载货电梯
CN218809739U (zh) 一种高速电梯减震结构
CN218223259U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加工定位装置
CN210884831U (zh) 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
CN211687853U (zh) 一种无机房载货电梯轿底轮装置
CN212356123U (zh) 一种电梯滑梯缓冲防护结构
CN211169415U (zh) 一种无对重设计的浅底坑经济型电梯
CN216190261U (zh) 一种电梯门防撞机构
CN217808195U (zh) 一种小底坑小顶层的无机房钢带式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