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0847U -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0847U
CN213770847U CN202022327163.4U CN202022327163U CN213770847U CN 213770847 U CN213770847 U CN 213770847U CN 202022327163 U CN202022327163 U CN 202022327163U CN 213770847 U CN213770847 U CN 213770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roller
pulley
hank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71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江帆
陆建华
黄仁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0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0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包括车头箱、传动组件、移丝组件、送纱组件、聚纱组件、打结组件、收卷组件、机架和纱框,所述传动组件带动纱框转动,所述移丝组件配合传动组件进行移丝,在纱框上形成若干扎满足宽度和厚度要求的绞纱,所述送纱组件、聚纱组件和收卷组件相互配合对成型的绞纱进行分股并且将绑绞线穿过每扎纱线进行绑绞,所述打结组件用于将绑绞好的绑绞线进行打结。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降落伞”型的绑绞方式替代人工绑绞,解决了工人手动绑绞导致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摇绞厂的人力成本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摇绞机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摇绞机操作方便,而且工作效率较高,所以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摇绞机是将筒纱卷绕在回转纱框上成绞的机器,现在的摇绞机一般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回转纱框以及驱动回转纱框转动的电机或摇柄等,筒纱卷绕到回转纱框上一定圈数后形成一绞绞纱。目前现有的摇绞工序仍停留在半自动化阶段,如传统长纱框摇绞机需要工人手动绑绞打结,需要手插入致密的绞纱中,劳动强度大,对手也会有一定损伤,而且需要一定的熟练度,人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采用“降落伞”型的绑绞方式替代人工绑绞。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包括车头箱、传动组件、移丝组件、送纱组件、聚纱组件、打结组件、收卷组件、机架和纱框,所述传动组件带动纱框转动,所述移丝组件配合传动组件进行移丝,在纱框上形成若干扎满足宽度和厚度要求的绞纱,所述送纱组件、聚纱组件和收卷组件相互配合对成型的绞纱进行分股并且将绑绞线穿过每扎纱线进行绑绞,所述打结组件用于将绑绞好的绑绞线进行打结。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和主轴,传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主轴电机通过带传动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安装在上面的纱框一起转动,实现纱线的成绞。
进一步的,所述移丝组件包括移丝电机、连杆机构、滑套、推杆、移丝杆和移丝环,所述移丝电机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中的一根连杆在滑套中滑动,滑套固定连接在车头箱上,并且连杆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移丝杆固定连接,移丝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移丝环,摇绞的纱线穿过移丝环在纱框上进行摇绞,移丝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移丝杆和移丝环沿纱框的主轴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送纱组件包括送纱电机、送纱辊、剪断装置和绑绞筒纱,所述绑绞线从绑绞筒纱伸出,经过剪断装置,由成对的送纱辊在送纱电机的驱动下带着绑绞线向前伸出,所述剪断装置在每框纱的每批次若干扎纱全部打结完成后剪断绑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聚纱组件包括连杆A、连杆B、连杆C、回转气缸、穿纱片和V型槽,所述回转气缸驱动由连杆A、连杆B和连杆C组成的连杆机构,使固定连接在连杆C上的穿纱片按一定轨迹插入纱框上的绞纱中,所述绑绞线通过收卷组件的导向装置穿过穿纱片上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C上安装有两片穿纱片,两个回转气缸驱动四个穿纱片作为一组聚纱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电机带轮、过渡带轮、收卷轴带轮和滚轮带轮,所述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过渡带轮和滚轮带轮,过渡带轮同时通过同步带连接收卷轴带轮,所述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滚轮带轮和过渡带轮同向转动,滚轮带轮再带动滚轮转动,过渡带轮再通过同步带带动收卷轴带轮转动来驱动收卷辊同步转动,所述收卷辊上缠绕有软管,软管的末端与负压装置相连通,软管的头部穿过各个滚轮后安置在导向装置中,所述收卷辊安装在收卷轴上,收卷轴内部中空,软管的末端从收卷轴的一端穿入收卷轴的内部中心孔,并且在收卷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负压生成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轴上设有一段螺纹段,并且该螺纹段上套接有螺母,螺母与机架固定连接,同时在螺纹段的前方设有长键槽,所述长键槽内安装有C字形滑键,C字形滑键卡入收卷轴带轮上的键槽并与其固连,同时嵌入收卷轴上的长键槽中,所述收卷轴带轮同时与轴承套固定连接,轴承套通过轴承套接于螺母,使得收卷轴带轮可绕螺母做定轴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辊通过轴套与收卷轴相连;所述负压生成器固定在法兰上,法兰与机架固定连接,并且收卷轴的底部伸入法兰与法兰的中心孔相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包括滚轮A、滚轮B、滚轮C和滚轮D,其中滚轮A和滚轮B相对设置,滚轮C和滚轮D相对设置,滚轮A与滚轮带轮相连,软管从滚轮A和滚轮B之间以及滚轮C和滚轮D之间穿过;所述过渡带轮包括同轴设置的过渡带轮A和过渡带轮B,所述过渡带轮A通过同步带A与电机带轮和滚轮带轮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B通过同步带B与收卷轴带轮相连;所述过渡带轮A中安装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内圈同时与过渡带轮B固定,使得当单向轴承外圈顺时针旋转速度大于内圈旋转速度时其能传递扭矩使内圈保持同步转速,当单向轴承外圈逆时针旋转速度大于内圈旋转速度时不传递扭矩。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出口处,其为一套装在软管的头部的管状物,用于指定软管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摇绞机与传统摇绞机相比,通过采用“降落伞”型的绑绞方式替代人工绑绞,解决了工人手动绑绞,导致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摇绞厂的人力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摇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摇绞机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摇绞机的移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摇绞机的送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摇绞机的聚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到图10是该摇绞机聚纱步骤示意图;
图11是该摇绞机的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收卷组件的收卷轴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该摇绞机绑绞打结步骤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车头箱,2、传动组件,2-1、主轴电机,2-2、主动带轮,2-3、从动带轮,2-4、皮带,2-5、主轴,3、移丝组件,3-1、移丝电机,3-2、连杆机构,3-3、滑套,3-4、推杆,3-5、移丝杆,3-6、移丝环,4、送纱组件,4-1、送纱电机,4-2、送纱辊,4-3、剪断装置,4-4、绑绞筒纱,5、聚纱组件,5-1、连杆A,5-2、连杆B,5-3、连杆C,5-4、回转气缸,5-5、穿纱片,5-6、V型槽,6、打结组件,7、收卷组件,7-1、电机带轮,7-2、过渡带轮A,7-3、过渡带轮B,7-4、收卷轴带轮,7-5、收卷辊,7-6、同步带A,7-7、同步带B,7-8、单向轴承,7-91、滚轮A,7-92、滚轮B,7-93、滚轮C,7-94、滚轮D、7-10、滚轮带轮,7-11、导向装置,7-12、软管,7-13、螺母,7-14、收卷轴,7-15、轴承,7-16、轴承套,7-17、滑键,7-18、法兰,7-19、负压生成器,7-20、轴套,7-21、O型圈A,7-22、O型圈B,8、机架,9、纱框,10、绑绞线,11、绞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该摇绞机包括:车头箱1,传动组件2,移丝组件3,送纱组件4,聚纱组件5,打结组件6,收卷组件7,机架8,纱框9。其中,传动组件2带动纱框9转动,移丝组件3配合传动组件2进行移丝,从而在纱框9上形成若干扎满足宽度和厚度要求的绞纱11。绞纱11成型后,通过送纱组件4、聚纱组件5和收卷组件7将绑绞线10呈“降落伞”型,然后由打结组件6将绑绞线10打结,最后将绑绞好的绞纱11从纱框9上取下进行后续的处理。
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2包括:主轴电机2-1、主动带轮2-2、从动带轮2-3、皮带2-4、主轴2-5。传动组件2固定连接在机架8上,由主轴电机2-1通过带传动驱动主轴2-5转动,主轴电机2-5带动安装在上面的纱框9一起转动,实现纱线的成绞。
如图3所示,移丝组件3包括:移丝电机3-1、连杆机构3-2、滑套3-3、推杆3-4、移丝杆3-5、移丝环3-6。移丝电机3-1连接有连杆机构3-2,连杆机构3-2中的一根连杆在滑套3-3中滑动,滑套3-3固定连接在车头箱1上,连杆机构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4,推杆3-4固定连接有移丝杆3-5,移丝杆3-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移丝环3-6,摇绞的纱线穿过移丝环3-6在纱框9上进行摇绞。移丝电机3-1带动连杆机构3-2使移丝杆3-5沿主轴2-5方向往复运动,由于移丝环3-6固定连接在移丝杆3-5上,穿过移丝环3-6的摇绞纱线同步沿主轴方向往复运动,纱框9的转速和移丝杆3-5的横移速度进行匹配,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一定宽度的绞纱11。
如图4所示,送纱组件4包括:送纱电机4-1、送纱辊4-2、剪断装置4-3、绑绞筒纱4-4。绑绞线10从绑绞筒纱4-4伸出,经过剪断装置4-3,由成对的送纱辊4-2在送纱电机4-1的驱动下带着绑绞线10向前伸出,剪断装置4-3在每框纱的每批次若干扎纱全部打结完成后剪断绑绞线10。
如图5所示,聚纱组件5包括:连杆A5-1、连杆B5-2、连杆C5-3、回转气缸5-4、穿纱片5-5、V型槽5-6。回转气缸5-4驱动由连杆A5-1、连杆B5-2和连杆C5-3组成的连杆机构,使固定连接在连杆C5-3上的穿纱片5-5按一定轨迹插入纱框9上的绞纱11中,绑绞线10通过收卷组件7的导向装置可以穿过穿纱片5-5上的孔。如图6所示,连杆C5-3上安装有两片穿纱片5-5,两个回转气缸5-4驱动四个穿纱片5-5作为一组聚纱组件。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一组聚纱组件5实施时,首先在两个回转气缸5-4的驱动下,四片穿纱片5-5同时插入已摇好的绞纱11中,然后通过收卷组件7和送纱组件4将绑绞线10穿过四片穿纱片5-5,然后两个穿纱片5-5为一组在一个回转气缸5-4的驱动下依次收回聚在V型槽5-6中,这样就形成了“降落伞”型的绑绞方式,最后由打结组件6进行打结剪断,这样采用“降落伞”型绑绞方式所打的结就算完成了。
如图11所示,收卷组件包括电机带轮7-1、过渡带轮7-2、收卷轴带轮7-4和滚轮带轮7-10,所述电机带轮7-1通过同步带A7-6连接过渡带轮A7-2和滚轮带轮10,过渡带轮A7-2和过渡带轮B7-3同轴设置,过渡带轮B7-3再通过同步带B7-7连接收卷轴带轮7-4。电机带轮7-1通过同步带A7-6带动滚轮带轮7-10和过渡带轮A7-2同向转动,一方面滚轮带轮7-10可以带动滚轮A7-91转动,另一方面过渡带轮A7-2带动过渡带轮B7-3同步转动,后经同步带B7-7和收卷轴带轮7-4来驱动收卷辊7-5同步转动。所述收卷辊7-5上缠绕有软管7-12,软管7-12的末端与负压装置相连通,软管7-12的头部穿过各个滚轮后安置在导向装置7-11中。导向装置设置在出口处,其为一套装在软管的头部的管状物,用于指定软管的运动方向。
如图12所示,所述收卷辊7-5通过轴套7-20安装在收卷轴7-14的一端上,收卷轴7-14内部中空,软管7-12的末端从收卷轴7-14的一端穿入收卷轴7-14的内部中心孔,并且在收卷轴7-14的另一端安装有负压生成器7-19。螺母7-13和法兰7-18同轴固定在机架8上,收卷轴7-14中的螺纹段与螺母7-13相旋合(原理与丝杆相同),同时收卷轴7-14底部与法兰7-18的中心孔相配合,其中O型圈A7-21套在收卷轴7-14上起密封作用。收卷轴带轮7-4与轴承套7-16固定,后经轴承7-15固定于螺母7-13上,使得收卷轴带轮7-4可绕螺母7-13做定轴转动。C字形滑键7-17卡入收卷轴带轮7-4上的键槽并与其固连,同时嵌入收卷轴7-14上的长键槽中。负压生成器7-19固定在法兰7-18上,O型圈B7-22起密封作用。
当收卷轴带轮7-4在同步带B7-7的带动下旋转的时候,其扭矩便能通过滑键7-17传递给收卷轴7-14使其旋转,又由于螺母7-13不动,所以收卷轴7-14在旋转的同时也能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轴向运动。此时的滑键7-17在收卷轴7-14的长键槽中滑动,收卷轴7-14的末端同样在法兰7-18的中心孔中滑动。收卷辊7-5因此也同时具备定轴转动和轴向运动,这样,软管便能在收卷辊7-5上进行螺旋式的有序缠绕,保证软管7-12收放卷的顺利进行。
由于保证了密封性,在该装置进行收放卷的过程中,只要负压生成器7-19产生负压,软管7-12随即产生负压,方便软管7-12头部抓取纱线。通过软管的收放操作以及负压抓取纱线,可以将绑绞线的线头从尾端拉到前端,并且穿过聚纱组件的穿纱片,进而为后续进行的聚纱操作提供便利,避免只能通过人工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果,并且减低了人力成本。
如图13所示,该摇绞机通过传动组件2和移丝组件3配合完成摇绞后,以一个回转气缸5-4驱动两片穿纱片5-5为一个单元,相邻两个单元为一组,可以独立完成对绞纱11的聚纱。若干个单元同时插入绞纱11中,然后收卷组件7的软管收放装置的导向装置穿过这些单元到达送纱组件4,然后收卷组件7的负压生成器和送纱组件4的送纱辊4-2共同作用将绑绞筒纱4-4的绑绞线10通过收卷组件7的软管穿过全部的穿纱片5-5,然后收卷组件7的软管收放装置和送纱组件4的送纱辊4-2共同作用将导向装置收回,这样穿过穿纱片5-5的只存在绑绞线10。然后若干个单元从靠近收卷组件7的一侧开始依次收回,收回的过程中送纱组件4的送纱辊4-2也要配合聚纱组件5一起作用。送纱辊4-2的作用是为了控制绑绞线10的张力,使每扎纱的绑绞线10都可以顺利地进入V型槽5-6聚集,提高后续打结的成功率,也避免了导向装置收回过程中绑绞线10因摩擦力被带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两个单元完成收回后,绞纱11的绑绞线10就完全聚集在V型槽5-6中,此时就可以通过打结组件6进行打结、剪断从而形成完整的采用“降落伞”型绑绞方式所打的结。聚纱动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打结,效率大大提高。第一道若干扎绞纱11全部完成绑绞打结后,纱框9转动一定角度,重复开始第二道若干扎绞纱11的绑绞打结,以此类推直至整框纱的绑绞打结全部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箱、传动组件、移丝组件、送纱组件、聚纱组件、打结组件、收卷组件、机架和纱框,所述传动组件带动纱框转动,所述移丝组件配合传动组件进行移丝,在纱框上形成若干扎满足宽度和厚度要求的绞纱,所述送纱组件、聚纱组件和收卷组件相互配合对成型的绞纱进行分股并且将绑绞线穿过每扎纱线进行绑绞,所述打结组件用于将绑绞好的绑绞线进行打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和主轴,传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主轴电机通过带传动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安装在上面的纱框一起转动,实现纱线的成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丝组件包括移丝电机、连杆机构、滑套、推杆、移丝杆和移丝环,所述移丝电机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中的一根连杆在滑套中滑动,滑套固定连接在车头箱上,并且连杆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移丝杆固定连接,移丝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移丝环,摇绞的纱线穿过移丝环在纱框上进行摇绞,移丝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移丝杆和移丝环沿纱框的主轴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组件包括送纱电机、送纱辊、剪断装置和绑绞筒纱,所述绑绞线从绑绞筒纱伸出,经过剪断装置,由成对的送纱辊在送纱电机的驱动下带着绑绞线向前伸出,所述剪断装置在每框纱的每批次若干扎纱全部打结完成后剪断绑绞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纱组件包括连杆A、连杆B、连杆C、回转气缸、穿纱片和V型槽,所述回转气缸驱动由连杆A、连杆B和连杆C组成的连杆机构,使固定连接在连杆C上的穿纱片按一定轨迹插入纱框上的绞纱中,所述绑绞线通过收卷组件的导向装置穿过穿纱片上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C上安装有两片穿纱片,两个回转气缸驱动四个穿纱片作为一组聚纱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电机带轮、过渡带轮、收卷轴带轮和滚轮带轮,所述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过渡带轮和滚轮带轮,过渡带轮同时通过同步带连接收卷轴带轮,所述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滚轮带轮和过渡带轮同向转动,滚轮带轮再带动滚轮转动,过渡带轮再通过同步带带动收卷轴带轮转动来驱动收卷辊同步转动,所述收卷辊上缠绕有软管,软管的末端与负压装置相连通,软管的头部穿过各个滚轮后安置在导向装置中,所述收卷辊安装在收卷轴上,收卷轴内部中空,软管的末端从收卷轴的一端穿入收卷轴的内部中心孔,并且在收卷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负压生成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上设有一段螺纹段,并且该螺纹段上套接有螺母,螺母与机架固定连接,同时在螺纹段的前方设有长键槽,所述长键槽内安装有C字形滑键,C字形滑键卡入收卷轴带轮上的键槽并与其固连,同时嵌入收卷轴上的长键槽中,所述收卷轴带轮同时与轴承套固定连接,轴承套通过轴承套接于螺母,使得收卷轴带轮可绕螺母做定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通过轴套与收卷轴相连;所述负压生成器固定在法兰上,法兰与机架固定连接,并且收卷轴的底部伸入法兰与法兰的中心孔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滚轮A、滚轮B、滚轮C和滚轮D,其中滚轮A和滚轮B相对设置,滚轮C和滚轮D相对设置,滚轮A与滚轮带轮相连,软管从滚轮A和滚轮B之间以及滚轮C和滚轮D之间穿过;所述过渡带轮包括同轴设置的过渡带轮A和过渡带轮B,所述过渡带轮A通过同步带A与电机带轮和滚轮带轮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B通过同步带B与收卷轴带轮相连;所述过渡带轮A中安装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内圈同时与过渡带轮B固定,使得当单向轴承外圈顺时针旋转速度大于内圈旋转速度时其能传递扭矩使内圈保持同步转速,当单向轴承外圈逆时针旋转速度大于内圈旋转速度时不传递扭矩。
CN202022327163.4U 2020-09-10 2020-10-19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Active CN2137708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8166X 2020-09-10
CN202021968166 2020-09-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0847U true CN213770847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7163.4U Active CN213770847U (zh) 2020-09-10 2020-10-19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0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21087B1 (de) Verfahren und Aufwickel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kontinuierlich zulaufenden Fadens
CN110284232B (zh) 一种捻线机
CN104210897B (zh) 一种自动收卷机
CN101245510B (zh) 直捻式捻线工艺
CN103717519A (zh) 络筒装置
CN109850677A (zh) 摇绞机
CN103482411A (zh) 卷绕管、形成在卷绕管上的多个卷装及多个卷装的制造方法
CN109338589A (zh) 一种应用于摇纱机的扎绞线打结装置
CN213770847U (zh) 一种长纱框自动摇绞机
CN110629399A (zh) 一种三维编织机的高性能走马锭
SK37598A3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simultaneous winding of a multi-wire coil with several wires and/or the simultaneous unwinding of the wires from such a wound multi-wire coil for subsequent stranding
CN219408635U (zh) 一种可减少纱疵的并线机合股装置
DE222790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oder mehrerer arbeitsgaenge bei der herstellung, garnvorbereitung oder der veredlung von garnen
CN212669896U (zh) 一种加捻装置和采用该加捻装置的加捻机
CN115649982B (zh) 摇绞机
CZ206895A3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wisted thread
CN209685012U (zh) 摇绞机
CN209178604U (zh) 一种应用于摇纱机的扎绞线打结装置
CN1273934A (zh) 一根连续送入的纱线的卷绕方法
DE102018008486A1 (de) Arbeitsstelle einer Doppeldrahtzwirn- oder Kablier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Teppichgarn
CN114162677A (zh) 一种用于自动摇绞机的打结装置
CN1619025A (zh) 一个自由端纺纱转杯中的纱线头的引入/移出装置
CN213770895U (zh) 一种用于自动摇绞机的打结装置
CN210596378U (zh) 捻线机罗拉
CN203158931U (zh)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