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6761U -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6761U
CN213736761U CN202022752124.9U CN202022752124U CN213736761U CN 213736761 U CN213736761 U CN 213736761U CN 202022752124 U CN202022752124 U CN 202022752124U CN 213736761 U CN213736761 U CN 213736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stacking bin
feeding mechanism
sha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21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亮
鄢俊杰
毕研娜
王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UPING YONGHE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UPING YONGHE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UPING YONGHE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UPING YONGHE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21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6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6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6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堆料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包括堆料仓本体,堆料仓本体设置于坑池中,且部分露于地面,堆料仓本体露于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送料口,送料口上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在堆料仓本体内倾斜向下设置,送料口外一侧设置有卷扬机构,卷扬机构与送料机构固定连接且使送料机构上下摆动,送料机构下方设置有供送料机构左右摆动的转动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堆料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堆料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而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页岩可提炼出多种矿物质,有些含油的页岩还可以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化工原料。
目前,市场上的空心砖、页岩砖均是以煤矸石和页岩为原料进行高温烧制的砖块,这些砖块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而这些生产所需的煤矸石和页岩原料一般是在厂房内存放和转移的,加之这些原料料被雨水淋湿后会粘接在一块,不能露天堆放,就需要建设厂房存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常规的堆料仓只可对地面处的预留位置进行存放,实际存放面积较小,但堆料仓的空间很大,由于运输车的高度有限,当原料堆积的高度超过运输车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时,原料只能向四周堆积,而堆积的原料上方却留出很多空间,导致堆料仓空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堆料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包括堆料仓本体,所述堆料仓本体设置于坑池中,且部分露于地面,所述堆料仓本体露于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处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在堆料仓本体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送料口外一侧设置有卷扬机构,所述卷扬机构与送料机构固定连接且使送料机构上下摆动,所述送料机构下方设置有供送料机构左右摆动的转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堆料仓本体设置于坑池中,部分露出地面,在堆料仓本体露出地面的部位开设送料口,送料口上设置通向堆料仓本体内部的送料机构,运输原料的车从地面行驶至送料口,将原料从送料口送进送料机构,原料通过送料机构落入堆料仓本体内。当原料在堆料仓本体内堆积的高度接近送料机构远离送料口的一端时,通过设置在送料口外一侧的卷扬机构将送料机构远离送料口一端向上拉起,以便于增加原料堆积的高度。当原料在堆料仓本体的固定位置堆积至某个高度,原料无法再堆积至更高时,通过转动机构使送料机构转动,从而使原料均匀送至堆料仓本体内的其他部位。这样的设计,避开了运输车高度有限,不能使原料堆积得很高的缺陷,使原料堆积的高度增加,提高了堆料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斗、支撑单元和输送框,所述送料斗设置于送料口上,所述支撑单元设置于送料口下方且与堆料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框倾斜设置于支撑单元上且与送料斗搭接,所述输送框与支撑单元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单元固定设置于堆料仓侧壁上,用于支撑输送框,送料斗与输送框搭接,运输车将原料倒进送料斗,原料通过自身的重力落入输送框,再从输送框落入堆料仓本体内,实现原料向堆料仓本体内部的输送。
可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于送料机构下方且一端与堆料仓本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竖直设置于固定板上,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料仓侧壁固定设置水平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支撑架,支撑架支撑输送框,实现输送框在堆料仓本体内的悬空设置。
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板和液压缸,所述转动板设置于固定板上且一面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一侧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缸体与堆料仓墙体铰接,伸缩杆与转动板一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上设置转动板,转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转动板还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转动板一侧铰接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驱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支撑架同时转动,而支撑架又带动输送框同时转动,从而使输送框处于堆料仓本体内的不同位置,使原料倾倒均匀。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朝向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固定板垂直,所述转动板上对应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固定轴穿过转动孔与转动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上固定设置一固定轴,转动板上对应开设转动孔,转动板通过转动孔套接固定板上,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实现水平转动。
可选的,所述卷扬机构包括卷扬机本体、滑轮组件和卷扬绳,所述卷扬机本体设置于送料口外的地面上,所述滑轮组件固定设置于堆料仓本体侧壁的顶端,所述卷扬绳一端卷绕在卷扬机上,另一端卷绕过滑轮组件与送料机构远离送料口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送料口外的地面上设置卷扬机本体,卷绕在卷扬机本体上的卷扬绳一端与输送框远离送料口一端固定连接,卷扬绳拉持住送料机构远离送料口的一端,一方面使输送框远离送料口一端有一个向上的拉持力,使输送框的悬空设置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收缩卷扬绳,使输送框远离送料口的一端围绕输送框与支撑架的铰接端上下摆动,从而实现输送框远离送料口的一端高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堆料仓本体顶部横向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两端均与堆料仓本体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辊轴位于输送框上方,所述卷扬绳绕过辊轴与输送框远离送料口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料仓本体顶部设置辊轴,辊轴的两端通过轴心与堆料仓顶部转动连接,卷扬绳从卷扬机本体一端卷绕过滑轮组件,再进入堆料仓本体内部,卷绕过辊轴,最终与输送框连接。卷扬绳通过辊轴,使输送框受到垂直向上的力,从而实现输送框远离送料口一端高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堆料仓本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送料口,若干个送料口上均设置有送料机构和卷扬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料仓本体侧壁上设置若干个送料机构,切合实际中堆料仓本体为大型厂房的结构设计,使堆料仓本体的每一个地方都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堆积的原料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堆料仓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降低扬尘的炮雾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料仓本体顶部设置炮雾机,在输料过程中实施喷淋,有效降低了输料过程中尘土飞扬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堆料仓本体设置于坑池中,部分露出地面,在堆料仓本体露出地面的部位开设送料口,送料口上设置通向堆料仓本体内部的送料机构,运输原料的车从地面行驶至送料口,将原料从送料口送进送料机构,原料通过送料机构落入堆料仓本体内。通过设置在送料口外一侧的卷扬机构将送料机构远离送料口一端向上拉起,实现了增加原料堆积的高度的目的;通过设置在送料机构下方的转动机构,实现了送料机构的转动,从而使原料均匀送至堆料仓本体内的其他部位。这样的设计,避开了运输车高度有限,不能使原料堆积得很高的缺陷,使原料堆积的高度增加,提高了堆料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2.通过将支撑单元固定设置于堆料仓侧壁上,用于支撑输送框,送料斗与输送框搭接,运输车将原料倒进送料斗,实现了原料通过自身的重力堆料仓本体内部的目的;
3.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转动板,转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转动板还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转动板一侧铰接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驱动转动板转动,实现了转动板带动支撑架同时转动,而支撑架又带动输送框同时转动,从而达到了使输送框处于堆料仓本体内的不同位置,使原料倾倒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堆料仓本体;11、送料口;12、第一铰接块;2、送料机构;21、送料斗;211、支架;22、支撑单元;221、支撑架;222、固定板;2221、固定轴;23、输送框;231、固定环;3、卷扬机构;31、卷扬机本体;32、滑轮组件;321、滑轮架;33、卷扬绳;331、环扣;34、辊轴;341、辊轴架;4、转动机构;41、转动板;411、转动孔;42、液压缸;421、第二铰接块;5、炮雾机;6、坑池;7、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参照图1,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包括堆料仓本体1,堆料仓本体1呈长方体设计,堆料仓本体1设置于坑池6中;坑池6中的堆料仓本体1部分露于地面7,露于地面7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送料口11,送料口11处设置有送料机构2,送料机构2在堆料仓本体1内倾斜向下设置,送料口11外一侧设置有卷扬机构3,卷扬机构3与送料机构2固定连接且使送料机构2上下摆动,送料机构2下方设置有供送料机构2左右摆动的转动机构4。
根据堆料仓本体1的大型结构设计,堆料仓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送料口11,若干个送料口11上均设置有送料机构2和卷扬机构3,堆料仓本体1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三个送料机构2,每个送料口11前均设置有可供运输车通行的道路,运输车可根据需要,到达每个送料口11前将原料送进送料机构2。
堆料仓本体1顶部设置有炮雾机5,用于降低输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炮雾机5与堆料仓本体1顶部可拆卸设置,且炮雾机5的出水口指向送料机构2。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扬尘问题,每个送料机构2均对应一台炮雾机5,堆料仓本体1所有炮雾机5可同时运行,也可单独运行。
参照图2,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斗21,送料斗21固定于送料口11上,送料斗21一端露于送料口11外,由设置于送料斗21下方的支架211进行支撑,另一端伸于送料口11内,且送料斗21相对于堆料仓本体1倾斜向下设置。送料口11下方设置有支撑单元22,且靠近堆料仓侧壁的一侧与堆料仓侧壁焊接。支撑单元22包括支撑架221和固定板222,固定板222水平设置于送料机构2下方且一端与堆料仓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架221竖直设置于固定板222上,支撑架221一端与固定板222转动连接,另一端铰接有输送框23。输送框23倾斜设置于支撑单元22上且与送料斗21搭接,用于输送物料。
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板41,转动板41设置于固定板222上,且靠近固定板222的一面与固定板222转动连接,远离固定板222的另一面与支撑架221固定连接。固定板222朝向转动板41的一面垂直设置有固定轴2221,固定轴2221与固定板222焊接,转动板41上对应开设有转动孔411,固定轴2221穿过转动孔411与转动板41转动连接。
转动板41一侧设置有液压缸42,堆料仓本体1侧壁和转动板41一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铰接块12,液压缸42缸体和伸缩杆均对应固定焊接有第二铰接块421,第一铰接块12和第二铰接块421均通过销轴实现铰接,从而实现液压缸42缸体与堆料仓本体1的铰接,伸缩杆与转动板41一侧的铰接。
参照图2和图3,堆料仓本体1顶部横向设置有辊轴34,辊轴34两端均与固定焊接在堆料仓本体1顶部的辊轴架341转动连接,辊轴34位于输送框23远离送料口11一端的上方。
卷扬机构3包括卷扬机本体31、滑轮组件32和卷扬绳33,卷扬机本体31设置于送料口11外的地面7上,且每个送料机构2配有两个卷扬机本体31,两个卷扬机本体31同轴连接,由设置在一侧的电机驱动。卷扬机本体31上方的堆料仓本体1顶部固定焊接有两滑轮架321;滑轮组件32由两个滑轮组成,两滑轮分别转动设置在两滑轮架321上。分别卷绕在两卷扬机本体31上的两卷扬绳33,卷绕过滑轮组件32,再绕过辊轴,与辊轴下方的输送框23固定连接。其中,输送框23上焊接有固定环231,卷扬绳33与输送框23远离输送框23与支撑单元22的铰接点的连接端设置有环扣331,环扣331与卷扬绳33通过打死结的方式固定连接,环扣331穿过固定环231与输送框23实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开启炮雾机5,将装有原料的运输车开至送料口11,将原料倒进送料斗21中,原料经过送料斗21,通过自身的重力落入输送框23里,再从输送框23落入堆料仓本体1内。经多次输送,原料慢慢堆积起来,待堆积的原料高度即将靠近输送框23时,通过卷扬机构3将卷扬绳33收紧一部分,使卷扬绳33拉动输送框23靠近地面7的一端向上,原料继续向更高层堆积,从而充分利用堆料仓本体1的竖直空间。
当原料在堆料仓本体1的固定位置堆积至与地面7平齐的高度时,启动液压缸42,液压缸42的伸缩杆推动转动板41,使转动板41绕着固定轴2221转动,从而使与转动板41固定连接的支撑架221转动,而支撑架221又带动输送框23转动,使输送框23换向另一个位置,继续输送原料,这样,堆料仓本体1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均匀填充原料,使原料在堆料仓本体1的堆积更加均匀且处于相同高度。堆料仓本体1上的若干个送料机构2可同时输料,也可单独输料。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包括堆料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仓本体(1)设置于坑池(6)中,且部分露于地面(7),所述堆料仓本体(1)露于地面(7)的侧壁上开设有送料口(11),所述送料口(11)处设置有送料机构(2),所述送料机构(2)在堆料仓本体(1)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送料口(11)外一侧设置有卷扬机构(3),所述卷扬机构(3)与送料机构(2)固定连接且使送料机构(2)上下摆动,所述送料机构(2)下方设置有供送料机构(2)左右摆动的转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斗(21)、支撑单元(22)和输送框(23),所述送料斗(21)设置于送料口(11)上,所述支撑单元(22)设置于送料口(11)下方且与堆料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框(23)倾斜设置于支撑单元(22)上且与送料斗(21)搭接,所述输送框(23)与支撑单元(2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22)包括支撑架(221)和固定板(222),所述固定板(222)水平设置于送料机构(2)下方且一端与堆料仓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21)竖直设置于固定板(222)上,一端与固定板(22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框(2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板(41)和液压缸(42),所述转动板(41)设置于固定板(222)上且一面与固定板(222)转动连接,另一面与支撑架(22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41)一侧设置有液压缸(42),所述液压缸(42)缸体与堆料仓墙体铰接,伸缩杆与转动板(41)一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2)朝向转动板(41)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轴(2221),所述固定轴(2221)与固定板(222)垂直,所述转动板(41)上对应开设有转动孔(411),所述固定轴(2221)穿过转动孔(411)与转动板(4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3)包括卷扬机本体(31)、滑轮组件(32)和卷扬绳(33),所述卷扬机本体(31)设置于送料口(11)外的地面(7)上,所述滑轮组件(32)固定设置于堆料仓本体(1)侧壁的顶端,所述卷扬绳(33)一端卷绕在卷扬机本体(31)上,另一端卷绕过滑轮组件(32)与送料机构(2)远离送料口(11)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仓本体(1)顶部横向设置有辊轴(34),所述辊轴(34)两端均与堆料仓本体(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辊轴(34)位于输送框(23)上方,所述卷扬绳(33)绕过辊轴(34)与输送框(23)远离送料口(11)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仓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送料口(11),若干个送料口(11)上均设置有送料机构(2)和卷扬机构(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仓本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降低扬尘的炮雾机(5)。
CN202022752124.9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Active CN213736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2124.9U CN2137367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2124.9U CN2137367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6761U true CN21373676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8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2124.9U Active CN2137367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6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3694A (zh) 一种物料包垛码机
CN213736761U (zh) 一种煤矸石和页岩的立体式堆料仓
CN103818671B (zh) 平进平出式垃圾转运站及其作业方法
CN103253526B (zh) 一种松散物料均匀布料装置
CN207329830U (zh) 一种砂石骨料散装机
CN211198137U (zh) 一种无纺布回料装置
CN206765100U (zh) 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
CN205739513U (zh) 一种履带式转载装置
CN105697016B (zh) 煤矿岩巷综掘机后部配套矸石快速运输和处置系统及方法
CN209796934U (zh) 一种干灰散装机
CN2297427Y (zh) 一种混凝土传输装置
CN206796207U (zh) 一种结合料场的砂石拌和站
CN112340482A (zh) 一种用于散装物料的牵引式前后双向溜槽装置
CN208748610U (zh) 一种斜坡浆砌石原料施工砌筑一体化装置
CN209156087U (zh) 10000马力废钢破碎生产线
CN207774647U (zh) 一种烧制石灰的加料装置
CN205397185U (zh) 环保型圆形料场推料机
CN206765103U (zh) 一种地下暗挖工程用混凝土搅拌站
CN217323087U (zh) 一种物料传输设备
CN219566903U (zh) 一种柱式升降、臂架俯仰的埋刮板卸船机系统
CN214242914U (zh) 一种电厂输煤远程智能堆取料控制设备
CN218429176U (zh) 一种矿山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
CN214652174U (zh) 悬挂式刮板平仓清仓机及平底仓
CN213923236U (zh) 一种用于散装物料的牵引式前后双向溜槽装置
CN203600425U (zh) 一种搅拌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