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8829U -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28829U CN213728829U CN202022005614.2U CN202022005614U CN213728829U CN 213728829 U CN213728829 U CN 213728829U CN 202022005614 U CN202022005614 U CN 202022005614U CN 213728829 U CN213728829 U CN 213728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ressing plate
- plate
- boss
- accommoda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上部的下压板、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上压板、设置在下压板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的第一冲头、设置在上模座和下压板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向上移动的弹性件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底部的上凸台、连接在上凸台左侧的上容纳凹槽、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下凸台及连接在下凸台右侧的下容纳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4-5,为一种板状工件,图4为工件上需要加工一排孔的示意图,图5为在图4工件一排孔的基础上增加另一排孔(后续简称二排孔)的示意图,两排孔之间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互不干涉。
根据产品的需求,需要生产如图4所示的工件或者如图5所示的工件,传统的方法是采购两套模具进行生产,此种方式模具成本高,生产线转产换模费时费力,影响产品成本和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用于上述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的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能够用于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上部的下压板、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上压板、设置在下压板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的第一冲头、设置在上模座和下压板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向上移动的弹性件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底部的上凸台、连接在上凸台左侧的上容纳凹槽、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下凸台及连接在下凸台右侧的下容纳凹槽;
所述第一冲头切换至非加工状态时,上凸台位于下容纳凹槽内,下凸台位于上容纳凹槽内;所述第一冲头切换至加工状态时,上凸台抵靠设置在下凸台上,上容纳凹槽与下容纳凹槽相对。
所述上凸台和上容纳凹槽之间通过上导向斜面过渡连接,下凸台与下容纳凹槽之间通过下导向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安装板及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限位压块,上压板设置在限位压块底部。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固定板、止挡板及退料板,上垫板设置在上模座底部,第一冲头底部向下穿出退料板。
所述弹性件位于若干个驱动结构的外侧。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下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板、设置在下模板下部的下垫板及设置在下垫板下部的下模座。
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相对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能够用于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的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的情况,无需采购两套模具,加快生产线转产换模,有利于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上模座1上部的下压板2、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上压板3、设置在下压板2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1的第一冲头4、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压板2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2向上移动的弹性件5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3和下压板2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2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
所述第一冲头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横向间隔排布。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3底部的上凸台6、连接在上凸台6左侧的上容纳凹槽7、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下凸台8及连接在下凸台8右侧的下容纳凹槽9;
参见图1,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非加工状态时,横向移动上压板3并使上凸台6位于下容纳凹槽9内,下凸台8位于上容纳凹槽7内,下压板2和第一冲头4相对于上模座1向上移动,第一冲头4处于收纳状态,第一冲头4不能用于加工二排孔23。
参见图2,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加工状态时,以图1的上压板3位置为参考,朝右侧横向移动上压板3并使上凸台6抵靠设置在下凸台8上,上容纳凹槽7与下容纳凹槽9相对,即下压板2和第一冲头4相对于上模座1向下移动,第一冲头4处于伸出状态,使第一冲头4能够用于工件18二排孔的加工。
本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能够用于工件18需要加工二排孔23的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23的情况,无需采购两套模具,加快生产线转产换模,有利于降低工件18的生产成本。
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并位于第一冲头4后方的第二冲头,第二冲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横向间隔排布,第二冲头用于加工一排孔22。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台6和上容纳凹槽7之间通过上导向斜面10过渡连接,下凸台8与下容纳凹槽9之间通过下导向斜面11过渡连接,上导向斜面10和下导向斜面11的设置用于引导上压板3和下压板2之间的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加工状态时,上导向斜面10设置在下导向斜面11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装置包括安装板12及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安装板12底部的限位压块13,上压板3设置在限位压块13底部,限位压块13用于限定上压板3上部的位置。
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分别位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2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
所述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用于限定下压板2的左右位置以及用于引导下压板2的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安装座24上对应上压板3设置有贯通其上部、右侧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安装座25上对应上压板3设置有贯通其上部、左侧和右侧的第二导向槽,上压板3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和第二导向槽内,用于引导上压板3的横向移动。
所述上压板3的右端向右伸出第二安装座25,上压板3右部设置有两个按左右间隔排布且贯通上压板3前部和后部并用于插装限位销27的通孔26,第一冲头4切换至非加工状态或者加工状态后,在对应通孔26内插装限位销27,限位销27抵靠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5的右侧,保证上压板3不会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横向跑位。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4、固定板15、止挡板16及退料板17,上垫板14设置在上模座1底部,构成上模装置,冲压一排孔22和二排孔23时,第二冲头和第一冲头4底部向下穿出退料板17。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5位于若干个驱动结构的外侧。
所述弹性件5的设置保证下压板2始终保持上顶上压板3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
所述上模座1上对应弹簧设置有贯通其上部的安装槽,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弹簧下端与安装槽底面抵靠接触,弹簧上端与下压板2底面抵靠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18的下模板19、设置在下模板19下部的下垫板20及设置在下垫板20下部的下模座21,构成下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19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4和第二冲头相对的凹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上模座(1)上部的下压板(2)、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上压板(3)、设置在下压板(2)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1)的第一冲头(4)、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压板(2)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2)向上移动的弹性件(5)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3)和下压板(2)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2)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3)底部的上凸台(6)、连接在上凸台(6)左侧的上容纳凹槽(7)、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下凸台(8)及连接在下凸台(8)右侧的下容纳凹槽(9);
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非加工状态时,上凸台(6)位于下容纳凹槽(9)内,下凸台(8)位于上容纳凹槽(7)内;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加工状态时,上凸台(6)抵靠设置在下凸台(8)上,上容纳凹槽(7)与下容纳凹槽(9)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6)和上容纳凹槽(7)之间通过上导向斜面(10)过渡连接,下凸台(8)与下容纳凹槽(9)之间通过下导向斜面(11)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装置包括安装板(12)及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安装板(12)底部的限位压块(13),上压板(3)设置在限位压块(1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4)、固定板(15)、止挡板(16)及退料板(17),上垫板(14)设置在上模座(1)底部,第一冲头(4)底部向下穿出退料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位于若干个驱动结构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18)的下模板(19)、设置在下模板(19)下部的下垫板(20)及设置在下垫板(20)下部的下模座(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9)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4)相对的凹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5614.2U CN213728829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5614.2U CN213728829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28829U true CN213728829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4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05614.2U Active CN213728829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28829U (zh)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22005614.2U patent/CN2137288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56714U (zh) | 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
CN213728829U (zh) |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 |
CN109909372B (zh) | 一种汽车用高性能微电机外壳无废料侧面冲切模具 | |
CN205200330U (zh) | 安全带固定螺母加强板级进模 | |
KR102225202B1 (ko) | 2열 다이세트 및 트랜스퍼 금형장치 적용 범용프레스 | |
CN210939674U (zh) | 一种冲切工装的共用模架 | |
CN211613985U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冲切一字长槽模具 | |
CN210754655U (zh) | 一种连续模的侧冲孔机构 | |
CN213826673U (zh) | U型安装板冲孔落料模 | |
CN102248063B (zh) | 一种冲孔模具的冲孔机构 | |
CN220127372U (zh) | 一种盲文冲压模具 | |
CN211757967U (zh) | 一种多面冲压步进模具 | |
CN105436310A (zh) | 安全带固定螺母加强板级进模 | |
CN114951481B (zh) | 后副车架后梁前后片成对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
KR20030005637A (ko) | 피어싱 프레스 | |
CN213826672U (zh) | 小压板冲孔落料模 | |
CN219851663U (zh) | 纵梁连接块冲孔装置 | |
CN215902540U (zh) | 一种导毛边冲压模具 | |
CN213223927U (zh) | 重型空心稳定杆冲孔工装 | |
CN214977125U (zh) | 一种成型冲孔复合模具 | |
CN212190868U (zh) | 一种多级打弯模具结构 | |
CN210131975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洗衣机连接板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9233683U (zh) | 车用托盘支架的冲压成型模具 | |
CN212494873U (zh) |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5431065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横梁的冲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