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2053U -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2053U
CN213712053U CN202022455175.5U CN202022455175U CN213712053U CN 213712053 U CN213712053 U CN 213712053U CN 202022455175 U CN202022455175 U CN 202022455175U CN 213712053 U CN213712053 U CN 213712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outlet
ratchet
water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5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刘启乔
邓小清
余开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5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2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2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2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其中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杆及棘轮按压结构,所述棘轮按压结构通过接受按压驱使阀杆移动以控制阀体水路通断,还包括:转动件,其止转地滑动配合于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且其沿周向设有遮挡部;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孔;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作用转动时,所述遮挡部以不同的比例遮盖所述进水孔;出水器采用了上述的流量调节阀,由于无需设置用于调节流量的转动瓷片,因此降低了出水器和流量调节阀的制造成本及装配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一般通过转动或是按压的方式对水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其中,通过按压方式控制水路通断的阀门是在阀门内设置有棘轮按压结构(即圆珠笔结构),棘轮按压结构主要包括棘轮底座、棘轮座和动棘轮,棘轮底座与棘轮座止转地滑动配合,棘轮座可以沿着棘轮底座上的滑槽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动棘轮与棘轮座斜面配合,同时在动棘轮上还设置有凸块,棘轮座在移动时驱使动棘轮转动,动棘轮在转动之后可以通过凸块在棘轮底座上不同高度的停靠位上停靠,通过上述的结构,只需要按下棘轮按压结构的棘轮座,动棘轮的高度位置就会进行切换,这种高度位置的切换就可以控制阀杆的位置变化,从而控制水路的通断。
但上述的按压式阀门若需要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则需要在阀门内再装设瓷片,通过转动瓷片来控制过水面的大小,这会导致阀门制造成本增高,装配难度也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可以有效降低阀门制造成本及装配难度。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杆及棘轮按压结构,所述棘轮按压结构通过接受按压驱使阀杆移动以控制阀体水路通断,还包括:转动件,其止转地滑动配合于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且其沿周向设有遮挡部;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孔;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作用转动时,所述遮挡部以不同的比例遮盖所述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包括若干个沿转动件周向分布的阶梯状的出水挡板,且所有出水挡板的阶梯均沿同一方向递增;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所述出水挡板的数量一致;所述转动件转动至任一位置时,所述遮挡部均以同样的比例遮盖每一所述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包括若干个沿转动件周向分布的斜坡状的出水挡板,且所有出水挡板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所述出水挡板的数量一致;所述转动件转动至任一位置时,所述遮挡部均以同样的比例遮盖每一所述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阀壳、阀座和膜片;所述阀壳设有所述进水孔,其内设有膜片安装座;所述阀座固接于阀壳,其上设有出水孔及位于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的过水面;所述膜片装设于所述膜片安装座,其上设有先导孔,且其被配置为通过远离或抵接所述过水面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水孔与出水孔的连通;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阀壳及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按压结构包括棘轮底座、棘轮座、按压弹簧和动棘轮;所述棘轮底座固接于所述阀壳,且其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出水挡板的阶梯级数一致的停靠位;所述棘轮座止转地滑动配合于所述棘轮底座;所述动棘轮为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其与所述棘轮座斜面配合,并通过所述棘轮座的驱动在所述停靠位之间切换;所述按压弹簧两端作用于动棘轮与阀壳。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沿阀体轴向被所述棘轮底座和阀壳夹持限位;所述阀杆依次贯穿所述转动件、阀壳及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设有按压弹簧安装腔;所述阀杆贯穿所述按压弹簧安装腔;所述按压弹簧套设于阀杆且其一端抵接于所述按压弹簧安装腔底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膜片和所述膜片安装座,且其被配置为适于推动所述膜片抵接所述过水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器,其包括出水本体,所述出水本体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所述出水本体内装设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所述进水端接入外部供水并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进水孔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体水路连通。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转动件,转动件可以跟随棘轮按压结构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件上设置遮挡部,在转动件转动的同时,遮挡部的不同位置可以以不同的比例遮盖住阀体上的进水孔,从而改变进水孔的进水面积,进而调整进水流量的大小,同时棘轮按压结构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阀体水路通断的控制,即通过按压棘轮按压结构,既可以对流量进行调整,还可以对水路通断进行控制,一个操作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使得流量调节阀无需再设置多余的流量调节瓷片,整体制造成本下降,操作也更为方便。
2、遮挡部为阶梯状的出水挡板,每个阶梯的高度不同,当转动件转动的时候,不同的阶梯会依次经过进水孔的位置,从而改变对进水孔的遮盖比例,并且在没有出水挡板的位置,遮挡部对进水孔的遮盖比例为零;同时出水挡板和进水孔设置的数量一致,在转动到任一位置的时候,每个进水孔被遮盖的比例都是相同的,这可以保证流量调节阀的水流大小稳定。
3、遮挡部位斜坡状的出水挡板,由于为斜坡状,因此其遮挡高度一直都在变化,当转动件转动的时候,出水挡板的不同位置会经过出水孔,从而改变对进水孔的遮盖比例。
4、设置阀壳、阀座和膜片,形成先导阀结构,通过阀杆对先导阀结构的水路通断进行控制。
5、棘轮按压结构可以在按压后将阀杆固定在其中一个停靠位上,同时还可以驱使转动件转动,达到控制方案及转动件的目的。
6、转动件在阀体轴向上被限位,使其仅能跟随棘轮按压结构转动而无法在阀体轴向上移动。
7、设置按压弹簧安装腔用于安装按压弹簧,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8、设置膜片弹簧,利用膜片弹簧的弹力推动膜片具有一个较大的向下移动并抵接到过水面上的力,从而保证阀体水路的密封性。
9、提供一种出水器,该出水器通过采用上述的流量调节阀,可以通过按压操作实现水路通断的切换以及对出水流量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节阀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棘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动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棘轮底座、棘轮座和动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转动件、阀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流量调节阀处于水路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流量调节阀处于水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
图9为图1中的流量调节阀处于水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2;
图10为图1中的流量调节阀处于水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1、棘轮底座;111、卡头;112、定位凸起;113、第一停靠位;114、第二停靠位; 115、第三停靠位;116、第四停靠位;12、棘轮座;121、滑动块;122、棘轮斜面;13、动棘轮;131、棘轮凸块;14、阀杆;15、按压弹簧;16、夹持座;161、夹持座密封圈;21、阀壳;211、卡槽;212、定位缺口;213、进水孔;214、膜片安装座;22、转动件;221、止转筋条;222、转动件通孔;223、转动件凸柱;224、第一阶梯;225、第二阶梯;226、第三阶梯;227、缺口;23、膜片;24、阀座;25、膜片弹簧;31、第一V形密封圈;32、第二V形密封圈;33、阀壳密封圈;34、阀座密封圈;35、底座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节阀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其主要包括阀体、阀杆14、棘轮按压组件和转动件22。
其中,棘轮按压组件包括棘轮底座11、棘轮座12、按压弹簧15和动棘轮13。
如图2所示,棘轮底座11为一个内侧贯通并大致呈圆筒状的塑料构件,其内侧壁设有三组停靠结构,每一组停靠结构均包括第一停靠位113、第二停靠位114、第三停靠位115和第四停靠位116,三组停靠结构沿周向依次布设在棘轮底座11的内侧壁上。
以图2中A图所示的方向为例,并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描述,第一停靠位113具有一个向上倾斜延伸的上表面,这个上表面跟它左侧的凸起配合形成第一停靠位113。在第一停靠位 113的右侧是一个向下凹陷的缺槽,这个缺槽形成了第二停靠位114,第二停靠位114的深度(相对其两侧的凸块而言)为第一深度,其限定了动棘轮13的移动行程。第二停靠位114右侧为一个向上延伸的凸起,这一凸起与第二停靠位114左侧的凸起限定了第二停靠位114,并且该凸起的上表面也是向上倾斜的。显然的,除第一停靠位113之外,其余的停靠位均有着相同的结构,定义除第一停靠位113和第二停靠位114之外的其他停靠位的两个设置在棘轮底座11内侧壁的凸起也有着与第二停靠位114右侧的凸起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对另外两个停靠位的结构进行描述,具体可查看图2中的B图。
动棘轮13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为一个内部中空的圆筒状构件,其内部形成一个腔室,且其底部敞口。在动棘轮13的外周缘还设有三个棘轮凸块131,如图3的B图所示,三个棘轮凸块131均匀分布,并且均凸出于动棘轮13的外周侧壁,且每个棘轮凸块131的上表面(以图3所示的方向为准)均倾斜设置,如图3的A图所示,棘轮凸块131的上表面以顺时针方向向上倾斜,且每个棘轮凸块131的倾斜角度一致。同时,在动棘轮13的内侧壁上设有止转滑槽。
棘轮座12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主体部分为一个内部中空的圆筒状构件,其内部形成一个腔室,且其底部敞口,同时在该圆筒状构件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柱,这个连接柱用于外接按钮等构件。在棘轮座12主体的外周缘还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滑动块121,在棘轮座12主体的下端面形成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由多个棘轮斜面122组成。
如图7所示,动棘轮13插接在棘轮座12的腔室之中,并且动棘轮13上的棘轮凸块131可以与棘轮座12下端面的锯齿状结构适配,棘轮斜面122斜抵在棘轮凸块131后,棘轮座12的上下移动会在驱使动棘轮13随之上下移动的同时,驱使动棘轮13相对棘轮座12 转动。动棘轮13和棘轮座12还一同插接在棘轮底座11内,棘轮座12外侧的滑动块121的数量与棘轮底座11上除第一停靠位113之外的停靠位数量一致,并且滑动块121刚好可以与这些停靠位所在的槽部形成滑动配合,棘轮座12可以沿着这些形成停靠位的槽部进行滑动,同时当动棘轮13的棘轮凸块131的斜面抵接到棘轮底座11内侧壁的凸起的斜面时,动棘轮13会进行一步地转动,从而使得动棘轮13上的棘轮凸块131可以从一个停靠位到达另一个停靠位,并且当动棘轮13处于第一停靠位113的时候,动棘轮13处于较高的位置(如图7所示的状态),当动棘轮13处于第二停靠位114、第三停靠位115或第四停靠位116的时候,动棘轮13处于较低的位置(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的状态)。
阀体包括阀壳21、阀座24、膜片23、膜片弹簧25、夹持座16及若干密封圈。
阀壳21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主体部分为一个上下贯通的圆筒状构件,在该圆筒状构件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膜片安装座214,膜片安装座214可视为一个向下开口的安装槽,其中部位置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在膜片安装座214的周围形成过水通道(如图7所示)。在阀壳21的上侧部分,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211,同时在阀壳21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定位缺口212。在卡槽211的下方位于阀壳21的中部位置处还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213。在阀壳21的内侧壁处于进水孔213和卡槽211之间的位置,还沿周向设有一个台阶状结构。在阀壳21下侧位置的内侧壁还设有螺纹。
阀座24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部形成一个突出的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结构内部上下贯通形成出水孔,并且该圆柱状结构的上端面形成过水面,其外侧壁还设有螺纹。
膜片23为先导阀结构中用于进行水路通断控制的常规构件,其上设有先导孔以及位于中部的贯通孔。
夹持座16中部设有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其外周缘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膜片弹簧25被装设在膜片23与膜片安装座214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在膜片23和膜片安装座214的底壁上,用于为膜片23的向下移动施加一定的助力。
膜片23被装设在膜片安装座214上,其固定部分和其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具有弹性,因此其主体部分可以在其被固定在膜片安装座214上的时候具有上下移动的能力。
阀座24通过其外侧壁的螺纹螺接在阀壳21的底部位置,二者的连接处设置有阀座密封圈34,在阀座24的底部还安装有阀座密封垫,用于在阀座24跟其他部件连接时实现连接部位的密封。
夹持座16放置在阀壳21内侧壁的台阶状结构的台阶面上,其与阀壳2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夹持座16的密封圈安装槽上的夹持座密封圈161。
转动件22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一个板状结构及一个柱状结构,在板状结构上设置有遮挡部,在柱状结构上设置有止转筋条221。具体的,转动件22的柱状结构的内侧中空形成按压弹簧安装腔,且按压弹簧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贯通到板状结构的一侧表面上,形成转动件通孔222。在柱状结构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与柱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止转筋条221。在转动件22的板状结构上设置的遮挡部为阶梯状的出水挡板,具体如图5所示,出水挡板设置有三个,均匀地分布在板状结构的周缘位置上,同时每个出水挡板之间形成一个缺口227,这个缺口227也属于遮挡部的一部分,只是其遮挡面积为零。每个出水挡板上均设有三个高度渐次增高的阶梯,即图5中的第一阶梯224、第二阶梯225和第三阶梯226,每个阶梯均具有各自的遮挡面积。
转动件22被安装于夹持座16与阀壳21的膜片安装座214之间,并且被夹持座16和膜片安装座214所限位,使转动件22无法在阀体轴向上移动。转动件22的柱状结构贯穿夹持座16中部的通孔,并且伸入到棘轮按压结构的动棘轮13的内部腔室之中,且其上设置的止转筋条221还与动棘轮13内侧壁的止转滑槽插接配合,使得转动件22可以止转地滑动配合于动棘轮13,在动棘轮13因为对棘轮座12的按压操作而转动时,转动件22也会随之转动一定角度。转动件22被安装在阀体上后,其上的遮挡部位置刚好处于阀壳21的进水孔213 的位置,在转动件22转动的时候,遮挡部的不同位置会依次地经过进水孔213,并以各自的比例遮盖进水孔213,使进水孔213的进水面积发生改变。
阀杆14一端插设在动棘轮13的内部腔室中,另一端从转动件22的转动件通孔222贯穿而过,并贯穿膜片安装座214和膜片23,按压弹簧15套设在阀杆14上,且按压弹簧15 的底端通过抵接在转动件22的按压弹簧安装腔的底壁作用于阀壳21,其顶端通过抵接在阀杆14的端部位置作用于动棘轮13。
棘轮底座11通过其上设置的卡头111卡接到阀壳21的卡槽211上,同时棘轮底座11上的定位凸起112会插入到阀壳21上的定位缺口212中,当棘轮底座11固定在阀壳21上的时候,其会抵接在夹持座16的上表面,从而固定夹持座16。
在夹持座16与转动件22之间设置有第一V形密封圈31,在转动件22与阀杆14以及膜片安装座214之间设置有第二V形密封圈32。
在阀壳21的外侧还套设有阀壳密封圈33。
装配完成后,通过按压棘轮座12,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量调节阀在如图7、图 8、图9和图10之间的状态的切换。
具体的,如图7所示,此时动棘轮13抵接在第一停靠位113,因此其相对整个调节阀处于较低的位置,阀杆14封堵膜片23上的通孔,膜片23向下抵接在阀座24的过水面上,转动件22上每个出水挡板的第三阶梯226均遮盖在对应位置的进水孔213上,使得进水面积处于最小值,但此时由于过水面被封堵,整体水路处于断开状态。
之后如图8所示,按下棘轮座12,动棘轮13从第一停靠位113移动到第二停靠位114,因此其相对整个调节阀处于较高的位置,阀杆14上移使得膜片23上的通孔得以贯通,水压腔泄压,膜片23上移离开过水面,此时进水孔213到出水孔的水路被开启;在动棘轮13转动的同时,转动件22也转动了一个角度,使得出水挡板中的第二阶梯225遮盖在对应位置的进水孔213上,使得进水面积处于第二小的值。
之后如图9所示,按下棘轮座12,动棘轮13从第二停靠位114移动到第三停靠位115,因此其相对整个调节阀处于较高的位置,阀杆14也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膜片23保持远离过水面的状态,进水孔213到出水孔的水路保持开启状态;同时,转动件22也转动了一个角度,使得出水挡板中的第一阶梯224遮盖在对应位置的进水孔213上,使得进水面积处于第二大的值。
之后如图10所示,按下棘轮座12,动棘轮13从第三停靠位115移动到第四停靠位116,因此其相对整个调节阀处于较高的位置,阀杆14也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膜片23保持远离过水面的状态,进水孔213到出水孔的水路保持开启状态;同时,转动件22也转动了一个角度,使得出水挡板中的缺口227遮盖在对应位置的进水孔213上,使得进水面积处于最大值。
之后再次按压下棘轮座12,阀杆14下移封堵膜片23的贯穿孔,膜片23重新封堵过水面,水路被切断,流量调节阀整体恢复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
通过上述的操作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调节阀可以通过按压实现水路的启闭,同时还可以对进水流量进行调节,也就调整了出水的流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量调节阀还包括另一个实施例,其与上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件22上的遮挡部的结构不同。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该实施例中,遮挡部也是设置在转动件22的板状结构的外缘位置,其仅是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出水挡板的形状由阶梯状改为斜坡状,这种斜坡状的结构也可以起到与阶梯状的出水挡板相同的作用,其对进水孔213的遮盖比例也会随着转动件22的转动而发生改变。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器,该出水器包括一个出水本体,出水本体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段,其中进水端用于连接进水管路以接入外部供水,其出水端用于形成出水。在出水本体内装设有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流量调节阀,并且出水本体的进水端与流量调节阀的进水孔213连通,出水本体的出水端与流量调节阀的出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通过在流量调节阀中设置转动件22,使棘轮按压结构在控制阀体水路通断的同时还可以控制转动件22转动,并通过转动件22的转动调整进水面积,进而调整出水流量,使得流量调节阀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制造成本得到降低。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杆及棘轮按压结构,所述棘轮按压结构通过接受按压驱使阀杆移动以控制阀体水路通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件,其止转地滑动配合于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且其沿周向设有遮挡部;
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孔;
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作用转动时,所述遮挡部以不同的比例遮盖所述进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若干个沿转动件周向分布的阶梯状的出水挡板,且所有出水挡板的阶梯均沿同一方向递增;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所述出水挡板的数量一致;所述转动件转动至任一位置时,所述遮挡部均以同样的比例遮盖每一所述进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若干个沿转动件周向分布的斜坡状的出水挡板,且所有出水挡板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所述出水挡板的数量一致;所述转动件转动至任一位置时,所述遮挡部均以同样的比例遮盖每一所述进水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壳、阀座和膜片;
所述阀壳设有所述进水孔,其内设有膜片安装座;
所述阀座固接于阀壳,其上设有出水孔及位于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的过水面;
所述膜片装设于所述膜片安装座,其上设有先导孔,且其被配置为通过远离或抵接所述过水面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水孔与出水孔的连通;
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阀壳及膜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按压结构包括棘轮底座、棘轮座、按压弹簧和动棘轮;
所述棘轮底座固接于所述阀壳,且其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出水挡板的阶梯级数一致的停靠位;
所述棘轮座止转地滑动配合于所述棘轮底座;
所述动棘轮为所述棘轮按压结构的输出端,其与所述棘轮座斜面配合,并通过所述棘轮座的驱动在所述停靠位之间切换;
所述按压弹簧两端作用于动棘轮与阀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沿阀体轴向被所述棘轮底座和阀壳夹持限位;所述阀杆依次贯穿所述转动件、阀壳及膜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有按压弹簧安装腔;所述阀杆贯穿所述按压弹簧安装腔;所述按压弹簧套设于阀杆且其一端抵接于所述按压弹簧安装腔底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膜片和所述膜片安装座,且其被配置为适于推动所述膜片抵接所述过水面。
9.一种出水器,包括出水本体,所述出水本体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本体内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阀;
所述进水端接入外部供水并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进水孔连通;
所述出水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体水路连通。
CN202022455175.5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Active CN213712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5175.5U CN21371205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5175.5U CN21371205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2053U true CN213712053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5175.5U Active CN21371205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2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2206A (zh) * 2022-01-08 2023-10-31 孙厚杰 一种顶置乒乓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2206A (zh) * 2022-01-08 2023-10-31 孙厚杰 一种顶置乒乓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965C (zh) 阀驱动设备
CN111828687A (zh) 一种控制阀
EP1996846B1 (en) A rocker type diaphragm valve
CN213712053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及出水器
CN101218458A (zh) 先导式输出和阻止水与流量调节的阀装置
US20190154158A1 (en) Valve structure with elastic anti-leakage member
CN111828682A (zh) 一种控制阀
CN108505589B (zh) 一种流量自调节起泡器
CN211852983U (zh) 按键式开关阀芯
CN213711981U (zh) 一种阀芯
US6029687A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balance valve of cold/hot water mixing valve
CN214274571U (zh) 一种进水流量调节按压阀
US20120145934A1 (en) Switch device for water conduit valve
CN217108322U (zh) 一种电动切换阀
CN212536788U (zh) 限流单向阀
CN211231792U (zh) 一种比例阀
CN213332552U (zh) 一种简易轴流式单向阀
KR100967935B1 (ko) 절수형 밸브
CN210531727U (zh) 一种人性化可调温按压阀芯
CN213808985U (zh) 一种按压式开关阀芯
CN109667958B (zh) 调流止水的多功能阀芯
CN215444562U (zh) 一种高速开关插装电磁阀
CN215334630U (zh) 一种传动定位结构和出水装置
CN213271020U (zh) 一种液压式进水开关装置
CN211738109U (zh) 可调温的按键式开关阀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