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1126U -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1126U
CN213711126U CN202021741536.6U CN202021741536U CN213711126U CN 213711126 U CN213711126 U CN 213711126U CN 202021741536 U CN202021741536 U CN 202021741536U CN 213711126 U CN213711126 U CN 21371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rotating shaft
vgt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1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欢
杨留成
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1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1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包括侧板和散热腔,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在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开设在中空管上,所述中空管内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的一端,所述散热腔开设在通孔一侧。该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设置有中空管、轴承和第二转轴通过滑块卡入卡垫中将两端的轴承安装进中空管中,由于滑槽、卡垫和滑块在中空管与轴承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卡垫和滑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能够有效对轴承和第二转轴进行限制,防止联轴器通过轴承带动第二转轴时晃动,导致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且便于安装轴承。

Description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而中间体结构是涡轮增压器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主要功能就是保持转子(涡轮、叶轮、轴) 稳定高速的旋转。
而目前汽车涡轮增压器上所使用的VGT中间体结构,在使用时内部容易出现晃动,结构不稳定,且在加入润滑油的过程中,润滑油与中间体接触部分容易出现撒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涡轮增压器上所使用的VGT中间体结构,在使用时内部容易出现晃动,结构不稳定,且在加入润滑油的过程中,润滑油与中间体接触部分容易出现撒漏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 中间体结构,包括侧板和散热腔,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在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中间体本体内,其中,
所述中间体本体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固定连接有滤清器,所述滤清器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在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开设在中空管上,所述中空管内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的一端,所述散热腔开设在通孔一侧。
优选的,所述侧板、第一转轴、散热片、联轴器、轴承和第二转轴在中空管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且两组侧板、第一转轴、散热片、联轴器、轴承和第二转轴构成联动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在第一转轴上呈螺旋状固定连接有四组,且散热片的高度小于第一转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圈横截面面积与滤清器末端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密封圈外圈横截面积与限位孔内圈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中空管,包括滑槽、卡垫、滑块,所述中空管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卡垫,所述卡垫内卡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滑槽、卡垫和滑块在中空管与轴承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卡垫和滑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1.设置有中空管、轴承和第二转轴,且中空管,包括滑槽、卡垫、滑块,首先,通过滑块卡入卡垫中将两端的轴承安装进中空管中,由于滑槽、卡垫和滑块在中空管与轴承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卡垫和滑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能够有效对轴承和第二转轴进行限制,防止联轴器通过轴承带动第二转轴时晃动,导致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且便于安装轴承;
2.设置有密封圈和限位孔,在加入润滑油的过程中,由于密封圈的内圈横截面面积与滤清器末端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密封圈外圈横截面积与限位孔内圈横截面积相等,能够对滤清器与中空管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滤清器与中空管连接处出现露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侧板;2、第一转轴;3、散热片;4、联轴器;5、通孔;6、中间体本体;7、通道;8、滤清器;9、密封圈;10、限位孔;11、中空管; 1101、滑槽;1102、卡垫;1103、滑块;12、轴承;13、第二转轴;14、散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包括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3、联轴器4、通孔5、中间体本体6、通道7、滤清器8、密封圈9、限位孔10、中空管11、轴承12、第二转轴13和散热腔14,所述侧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 2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在第一转轴2上呈螺旋状固定连接有四组,且散热片3的高度小于第一转轴2的高度,使侧板1在转动时更加稳定,所述侧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4,所述联轴器4固定连接在通孔 5内,所述通孔5开设在中间体本体6内,其中,
所述中间体本体6内开设有通道7,所述通道7内固定连接有滤清器8,所述滤清器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固定连接在限位孔 10内,所述密封圈9的内圈横截面面积与滤清器8末端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密封圈9外圈横截面积与限位孔10内圈横截面积相等,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漏油,所述限位孔10开设在中空管11上,所述中空管11内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中空管11,包括滑槽1101、卡垫1102、滑块1103,所述中空管11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01,所述滑槽1101内固定连接有卡垫1102,所述卡垫1102内卡合连接有滑块1103,所述滑块110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轴承12 上,所述滑槽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在中空管11与轴承12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对轴承12进行限制,提高稳定性,所述轴承1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3、联轴器4、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在中空管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且两组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 3、联轴器4、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构成联动转动结构,使两组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3在两组联轴器4、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的作用下能够同时转动,所述第二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4的一端,所述散热腔14 开设在通孔5一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时,首先,通过滑块1103卡入卡垫1102中将两端的轴承12安装进中空管11中,由于滑槽 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在中空管11与轴承12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能够有效对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进行限制,防止联轴器4通过轴承12带动第二转轴13时晃动,导致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且便于安装轴承12,其次,在加入润滑油的过程中,由于密封圈9的内圈横截面面积与滤清器8末端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密封圈9外圈横截面积与限位孔10内圈横截面积相等,能够对滤清器8与中空管11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滤清器8与中空管11连接处出现露油现象,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包括侧板(1)和散热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所述侧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4),所述联轴器(4)固定连接在通孔(5)内,所述通孔(5)开设在中间体本体(6)内,其中,
所述中间体本体(6)内开设有通道(7),所述通道(7)内固定连接有滤清器(8),所述滤清器(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固定连接在限位孔(10)内,所述限位孔(10)开设在中空管(11)上,所述中空管(11)内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4)的一端,所述散热腔(14)开设在通孔(5)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3)、联轴器(4)、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在中空管(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且两组侧板(1)、第一转轴(2)、散热片(3)、联轴器(4)、轴承(12)和第二转轴(13)构成联动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在第一转轴(2)上呈螺旋状固定连接有四组,且散热片(3)的高度小于第一转轴(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9)的内圈横截面面积与滤清器(8)末端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密封圈(9)外圈横截面积与限位孔(10)内圈横截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11),包括滑槽(1101)、卡垫(1102)、滑块(1103),所述中空管(11)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01),所述滑槽(1101)内固定连接有卡垫(1102),所述卡垫(1102)内卡合连接有滑块(1103),所述滑块(110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轴承(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在中空管(11)与轴承(12)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组,且两组滑槽(1101)、卡垫(1102)和滑块(110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
CN202021741536.6U 2020-08-19 2020-08-19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Active CN21371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536.6U CN213711126U (zh) 2020-08-19 2020-08-19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536.6U CN213711126U (zh) 2020-08-19 2020-08-19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1126U true CN21371112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1536.6U Active CN213711126U (zh) 2020-08-19 2020-08-19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1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5297U (zh) 一种集成水冷式涡轮增压器冷却系统
CN213711126U (zh)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vgt中间体结构
CN102808688A (zh) 可切换式涡轮增压系统
CN108757062B (zh) 一种顺序增压系统受控增压器涡轮端密封结构
CN102979616A (zh) 一种应用于重型柴油机的两级涡轮增压器
CN201412217Y (zh) 具有进气增压功能的柴油发动机
CN210564758U (zh) 一种可调式喷嘴环的混流式涡轮增压器
CN208778091U (zh) 一种柴油机使用的可变截面的涡轮增压系统
CN214366867U (zh) 一种无切口密封环及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
CN217813680U (zh) 一种新型扩压腔结构及具有其的涡轮增压器
CN201874697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垫片装置
CN214384168U (zh) 高强度外表面涡轮增压器
CN215109050U (zh) 新型汽车涡轮增压耐磨传动连杆组件
CN216044014U (zh) 连接密封性强且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涡轮增压器连接装置
CN219081696U (zh) 一种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及v型发动机
CN213360240U (zh) 一种小型汽油机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结构
CN215633217U (zh) 内燃机车增压器机油滤清器
CN203891944U (zh) 增压发动机废气余能利用装置及系统
CN214118255U (zh) 带内置隔油冷却涡轮增压器转子结构
CN214997897U (zh) 一种防漏油密封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CN218030310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组合轴封套
CN110284958B (zh) 一种用于v型内燃机的二级增压系统
CN211692936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
CN217926008U (zh) 一种高强度增压器涡轮壳体
CN216555799U (zh) 一种汽车尾气排气管连接薄壁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1

Address after: 344000 Basic Industrial Park in Yuansha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ongxiang District,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zhou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8, Meiyu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UXI FANA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