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2344U - 焊接定位工装 - Google Patents

焊接定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2344U
CN213702344U CN202022635860.6U CN202022635860U CN213702344U CN 213702344 U CN213702344 U CN 213702344U CN 202022635860 U CN202022635860 U CN 202022635860U CN 213702344 U CN213702344 U CN 213702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main body
pull rod
positioning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58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高明臣
白莉霞
刘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58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2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2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2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定位工装,所述焊接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将待焊主体压紧于所述工作台;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适于穿过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第二待焊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待焊件和所述第二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防转机构通过与所述拉杆机构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拉杆机构转动;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引导所述拉杆机构穿过所述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所述第二待焊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焊接定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焊接定位工装需要保持较高的焊接稳定性,保证焊接精度和保压能力,对于一些体积较大,规格型号不同的非标焊接件,定位精度和保压效果不容易得到保证,影响生产效率,为此,一些焊接定位工装通过设置拉杆机构将待焊主体和待焊件牢固固定,但拉杆机构在装配过程中的装配难度较大,定位容易出现偏差,影响工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焊接定位工装,该焊接定位工装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焊接定位工装,所述焊接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将待焊主体压紧于所述工作台;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适于穿过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第二待焊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待焊件和所述第二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防转机构通过与所述拉杆机构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拉杆机构转动;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引导所述拉杆机构穿过所述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所述第二待焊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臂;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压臂的两端之间;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压臂的一端;压紧驱动器,所述压紧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所述压紧驱动器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紧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且分别将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压紧于所述工作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对所述待焊主体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定位台,用于对所述待焊主体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且分别对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定位;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机构的定位销的横截面为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拉杆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所述第二待焊件;防转部,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拉杆且适于与所述防转机构配合;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紧固于所述拉杆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一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一端;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紧固件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待焊件的一侧设有压环,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压环之间设有平垫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防转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扳手,所述扳手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且适于与所述拉杆机构配合;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扳手相连且伸出所述底座;轴向锁紧件,所述轴向锁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轴向位置;周向锁紧件,所述周向锁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周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锁紧件螺纹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轴向锁紧件通过止抵所述扳手,以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轴向位置;所述周向锁紧件螺纹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扳手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防转槽,所述周向锁紧件通过伸入所述防转槽,以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周向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引导架,所述引导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引导驱动器,所述引导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且与所述引导架相连,所述引导驱动器驱动所述引导架移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间隔设于所述引导架,所述拉杆机构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而被引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所述引导驱动器与所述引导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滑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滑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工作台包括:支架;台板,所述台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压紧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和所述引导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台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不含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左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防转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防转机构的左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的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焊接定位工装1、
工作台100、支架110、台板120、
压紧机构200、压臂210、支撑杆220、升降杆230、压紧驱动器240、连接轴231、
长圆孔211、
压紧控制开关250、
拉杆机构300、拉杆310、防转部320、第一紧固件330、第二紧固件340、
压环341、平垫圈342、平键343、
防转机构400、底座410、扳手420、防转槽421、把手430、轴向锁紧件440、
周向锁紧件450、
引导机构500、固定架510、引导架520、引导驱动器530、第一滑轮540、
第二滑轮550、第一销轴521、第二销轴522、引导块523、
待焊主体600、第一待焊件610、第二待焊件620、
定位机构700、定位台710、定位销7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该焊接定位工装1用于在焊接前对部件进行定位,以便于后续焊接,例如,将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定位在待焊主体600的两端,以便于后续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的焊接。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包括工作台100、压紧机构200、拉杆机构300和防转机构400。
压紧机构200安装于工作台100,用于将待焊主体600压紧于工作台100。拉杆机构300适于穿过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用于将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固定于待焊主体600的两端。防转机构400安装于工作台100,防转机构400通过与拉杆机构300配合,用于限制拉杆机构300转动,从而避免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转动。引导机构500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0,用于引导拉杆机构300穿过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
举例而言,引导机构500和防转机构400彼此邻近设置,从而当引导机构500将拉杆机构300引导至合适的安装位置时,防转机构400能够与拉杆机构300配合防转,同时拉杆机构300可以穿过第二待焊件620。引导机构500和防转机构400位于待焊主体600宽度方向的一侧,压紧机构200位于待焊主体60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压紧机构200通过压紧控制开关250控制调节。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在合适的安装位置时,拉杆机构300由引导机构500引导移动并由防转机构400防转,例如,拉杆机构300的一端穿过第一待焊件610伸入待焊主体600内,并搭在引导机构500上,然后拉杆机构300的所述一端继续穿向第二待焊件620,在拉杆机构300穿向第二待焊件620的过程中,拉杆机构300始终被第一待焊件610和引导机构500两点支撑,并由引导机构500引导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通过压紧机构200将待焊主体600固定在工作台100,保证后续拉杆机构300拉紧待焊主体600、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过程中的稳定,同时防止待焊主体600掉落,保证安全。引导机构500引导拉杆机构300穿过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使拉杆机构300的装配更加简便,拉杆机构300更容易穿过第二待焊件620,完成准确的装配,由此,无需手动对准拉杆机构300与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的装配位置,装配定位更加准确,同时降低了焊接定位工装1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拉杆机构300在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将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拉紧,使待焊主体600与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形成整体结构,并尽可能地减少焊缝宽度,保证焊接牢固。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压紧机构200包括压臂210、支撑杆220、升降杆230和压紧驱动器240。
支撑杆220的一端安装于工作台100,支撑杆220的另一端铰接于压臂210的两端之间。升降杆230的一端铰接于压臂210的一端。压紧驱动器240安装于工作台100且与升降杆230相连,压紧驱动器240驱动升降杆230升降。
其中,压紧驱动器240可以为压紧驱动气缸,由于升降杆230铰接于压臂210,压紧驱动器240驱动升降杆230升降,举例而言,升降杆230构造有连接轴231,压臂210构造有与连接轴231配合的长圆孔211,连接轴231伸入长圆孔211,在升降臂升降过程中,连接轴231在长圆孔211中移动,由于支撑杆220铰接于压臂210的两端之间,压臂210的一端升降带动压臂210的另一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压臂210可以压紧待焊主体6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压紧机构200为两个,两个压紧机构200间隔设置于工作台100且分别将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压紧于工作台100。
通过设置两个压紧机构200,使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均得到固定,并且压紧机构200对待焊主体600的压紧位置邻近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更有利于焊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焊接定位工装1还包括定位机构700。定位机构700安装于工作台100,用于对待焊主体600定位。
通过构造定位机构700,为待焊主体600提供支撑和定位,定位机构700与待焊主体600配合定位,使待焊主体600更稳定地固定于工作台100,并保证待焊主体600的位置准确,方便后续引导机构500将拉杆机构300引导至准确的装配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定位机构700包括定位台710和定位销720。
定位台710安装于工作台100,定位台710适于支撑待焊主体600,使待焊主体600放置更加稳定,并且定位台710与工作台100形成高度差,待焊主体600和工作台100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方便移动待焊主体600。
定位销720设于定位台710,用于对待焊主体600定位。例如,定位销720凸出于定位台710,并与待焊主体600的底部配合,使待焊主体600保持在准确的装配位置,并防止待焊主体600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定位机构700为两个,两个定位机构700间隔设置于工作台100且分别对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定位。
通过设置两个定位机构700,使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定位的支撑更加稳定,同时进一步保证了待焊主体600的位置准确性。举例而言,当压紧机构200为也两个时,其中一个压紧机构200与其中一个定位机构700对应设置,另一个压紧机构200与另一个定位机构700对应设置。如此,压紧机构200压紧待焊主体600时,定位机构700能够与为待焊主体600提供更好的支撑。
其中,至少一个定位机构700的定位销720的横截面为圆形,例如,一个定位机构700的定位销720的横截面为圆形,另一个定位机构700的定位销720的横截面为菱形。例如,首先将待焊主体600与横截面为圆形的定位销720配合,待焊主体600的另一端仍可转动,再将待焊主体600另一端与横截面为菱形的定位销720配合,进而方便待焊主体600装入定位销720的同时,保证了待焊主体600与定位机构700的牢固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拉杆机构300包括拉杆310、防转部320、第一紧固件330和第二紧固件340。
拉杆310适于穿过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防转部320设于拉杆310且适于与防转机构400配合。第一紧固件330紧固于拉杆310的一端,用于将第一待焊件610固定于待焊主体600的一端。第二紧固件340固定于拉杆310的另一端,用于将第二待焊件620固定于待焊主体600的另一端。
通过在拉杆310的两端设置第一紧固件330和第二紧固件340,从而能够将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与待焊主体600紧固,由此减少了第一待焊件610、第二待焊件620与待焊主体600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更有利于焊接牢固。
并且,防转部320的横截面可以构造为非圆形,拉杆机构300通过防转部320与防转机构400配合,防止拉杆机构300发生转动,提高了焊接定位工装1的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紧固件340螺纹配合于拉杆310的所述另一端,第二紧固件340的朝向第二待焊件620的一侧设有压环341,第二紧固件340和压环341之间设有平垫圈342。
举例而言,拉杆310的所述另一端还通过螺栓安装有平键343,压环341卡接于平键343和拉杆310,使压环341可以和拉杆310保持周向固定。压环341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设置第二紧固件340,将压环341向第二待焊件620施加压力。通过设置平垫圈342,第二紧固件340更好将紧固力传递至压环341,并且为压环341提供保护,进而第二紧固件340配合第一紧固件330,在待焊主体600的两端提供向待焊主体600的压力,使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与待焊主体600紧固,保证焊接位置准确性和焊接牢固性,由于第二紧固件340具有可拆性,方便了拉杆310向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穿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防转机构400包括底座410、扳手420、把手430、轴向锁紧件440和周向锁紧件450。
底座410安装于工作台100。扳手420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底座410且适于与拉杆机构300配合。把手430与扳手420相连且伸出底座410。轴向锁紧件440安装于底座410,用于固定扳手420在底座410上的轴向位置。周向锁紧件450安装于底座410,用于固定扳手420在底座410上的周向位置。
防转机构400通过底座410安装于工作台100,使防转机构400与工作台100保持固定,并且扳手420安装于底座410,扳手420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扳手420通过连接把手430,方便握持操作,操作者只需移动把手430即可实现扳手420位置的调节,拉杆机构300将第一待焊件610和第二待焊件620紧固在待焊主体600的两端后,可以通过把手430带动扳手420向拉杆机构30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扳手420夹持于拉杆310上的防转部320,实现防转。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轴向锁紧件440螺纹配合于底座410,轴向锁紧件440通过止抵扳手420,以固定扳手420在底座410上的轴向位置。
周向锁紧件450螺纹配合于底座410,扳手420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防转槽421,周向锁紧件450通过伸入防转槽421,以固定扳手420在底座410上的周向位置。
举例而言,轴向锁紧件440和周向锁紧件450相互垂直设置,并且轴向锁紧件440和周向锁紧件450均与扳手420的长度方向垂直。扳手420与拉杆机构300配合后,轴向锁紧件440通过止抵扳手420使扳手420与拉杆机构300保持稳定。周向锁紧件450螺纹配合于底座410且伸入防转槽421,防转槽421的内壁被周向锁紧件450止挡,使扳手420周向不发生转动,并且周向锁紧件450沿防转槽42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进而扳手420在轴向移动过程中不会与周向锁紧件450发生干涉,且扳手420移动过程中保持周向固定。由此,轴向锁紧件440和周向锁紧件450共同对扳手420紧固,保证了扳手420与拉杆310配合的稳定性,并实现防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引导机构500包括固定架510、引导架520、引导驱动器530、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
固定架510安装于工作台100。引导架520可移动地安装于固定架510。引导驱动器530安装于固定架510且与引导架520相连,引导驱动器530驱动引导架520移动。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间隔设于引导架520,拉杆机构300通过配合在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之间而被引导。
举例而言,固定架510与底座410并排设置且与工作台100保持固定,引导架520和引导驱动器530通过安装于固定架510而保持稳定传动。其中,引导驱动器530可以为引导气缸,引导驱动器530通过驱动引导架520,使引导架520移动至引导拉杆机构300的位置,引导架520通过设置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使拉杆机构300配合在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之间,起到引导的作用,拉杆机构300更容易穿过第二待焊件620,并保证准确对位,降低了拉杆机构300的操作难度,并且通过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引导拉杆机构300,使拉杆机构300移动更加顺滑,装配效率更高。此外,通过驱动引导架520缩回,可以便于将待焊主体600放置于工作台100及将待焊主体600移出工作台100。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引导架520包括第一销轴521、第二销轴522和引导块523。
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可移动地安装于固定架510。引导块523安装于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引导驱动器530与引导块523相连。
引导驱动器530驱动引导块523移动,引导块523通过与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相连,且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相对固定架510可移动,进而引导驱动器530带动引导架520移动,实现引导块523及其上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的位置调节。通过第一销轴521和第二销轴522共同相对固定架510配合移动,提高了引导块523位置调节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滑轮540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滑轮55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由此,拉杆310与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相对的表面接触,并且,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相对表面之间上方的距离较大,下方的距离较小,拉杆310可以更方便且更稳定地夹持在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之间,形成较稳定的支撑结构。第一滑轮540和第二滑轮550引导拉杆310移动过程更平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工作台100包括支架110和台板120。
台板120安装于支架110,压紧机构200、定位机构700、防转机构400和引导机构500均安装于台板120,压紧控制开关250设置在台板120的侧面。
支架110为台板120提供支撑,引导机构500和防转机构400在待焊主体600宽度方向的一侧安装于台板120,压紧机构200在待焊主体60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安装于台板120,充分利用台板120的空间。
下面举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的操作过程。
首先将待焊主体600与定位机构700的定位销720卡合,并平稳地放置在定位台710上,使待焊主体600定位。然后压紧机构200通过压臂210将待焊主体600压紧于工作台100,使待焊主体600与工作台100保持相对稳定。待焊主体600的一端与第一待焊件610预定位、待焊主体600的另一端与第二待焊件620预定位,拉杆机构300沿待焊主体600的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待焊件610和待焊主体600,并由引导机构500将拉杆机构300引导而穿过第二待焊件620,将第二紧固件340锁紧,实现待焊主体600与第一待焊件610、第二待焊件620的焊接位置稳定,然后控制防转机构400的扳手420伸出,与拉杆310的防转部320,完成第一待焊件610、待焊主体600和第二待焊件620之间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定位工装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将待焊主体压紧于所述工作台;
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适于穿过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第二待焊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待焊件和所述第二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
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防转机构通过与所述拉杆机构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拉杆机构转动;
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引导所述拉杆机构穿过所述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所述第二待焊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压臂;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压臂的两端之间;
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压臂的一端;
压紧驱动器,所述压紧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所述压紧驱动器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紧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且分别将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压紧于所述工作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对所述待焊主体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定位台,用于对所述待焊主体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且分别对所述待焊主体的两端定位;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机构的定位销的横截面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机构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待焊件、所述待焊主体和所述第二待焊件;
防转部,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拉杆且适于与所述防转机构配合;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紧固于所述拉杆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一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一端;
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待焊件固定于所述待焊主体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待焊件的一侧设有压环,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压环之间设有平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
扳手,所述扳手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且适于与所述拉杆机构配合;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扳手相连且伸出所述底座;
轴向锁紧件,所述轴向锁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轴向位置;
周向锁紧件,所述周向锁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周向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锁紧件螺纹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轴向锁紧件通过止抵所述扳手,以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轴向位置;
所述周向锁紧件螺纹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扳手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防转槽,所述周向锁紧件通过伸入所述防转槽,以固定所述扳手在所述底座上的周向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
引导架,所述引导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
引导驱动器,所述引导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且与所述引导架相连,所述引导驱动器驱动所述引导架移动;
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间隔设于所述引导架,所述拉杆机构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而被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架包括:
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
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所述引导驱动器与所述引导块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滑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
支架;
台板,所述台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压紧机构、所述防转机构和所述引导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台板。
CN202022635860.6U 2020-11-13 2020-11-13 焊接定位工装 Active CN213702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860.6U CN213702344U (zh) 2020-11-13 2020-11-13 焊接定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860.6U CN213702344U (zh) 2020-11-13 2020-11-13 焊接定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2344U true CN213702344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5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5860.6U Active CN213702344U (zh) 2020-11-13 2020-11-13 焊接定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2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2315B1 (en) Friction stir we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EP1683589B1 (en) Bending device for bending machine
KR200444640Y1 (ko) 자동화 멀티지그바이스
CN103521967A (zh) 法兰盘套装自动焊装机
CN213702344U (zh) 焊接定位工装
CN113020396B (zh) 一种自动切边机
KR20180137737A (ko) 파워바이스 더블 클램프용 지그
CN215469245U (zh) 一种固定设备
CN115740890A (zh) 一种不锈钢钣金件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工艺
CN111002051B (zh) 一种不锈钢工件加工工作台
US4662612A (en) Flame cutting apparatus for coping I-beams
JP2999551B2 (ja) 切断ダイセットの締め付け装置
CN210475964U (zh) 一种新型气动焊接夹具
CN112045424A (zh) 车滚复合数控机床
CN214922480U (zh) 一种轻量化零件用多角度夹紧装置
CN218836564U (zh) 一种钣金自动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FI117892B (fi) Kiinnitin autonkorin oikaisulaitteeseen
CN220719779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机
CN211489961U (zh) 一种夹具及具有该夹具的卧式端面齿拉床
CN218696367U (zh) 一种电机轴加工用气动夹具
CN220636755U (zh) 一种货用施工升降机驱动架的焊接工装
CN213042888U (zh) 一种芯片加工用的冲压装置
CN210523704U (zh) 一种搓齿机
CN220638939U (zh) 热熔胶钉装置
CN115301778B (zh) 一种板料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