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1418U - 自动化翻边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翻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1418U
CN213701418U CN202022197458.4U CN202022197458U CN213701418U CN 213701418 U CN213701418 U CN 213701418U CN 202022197458 U CN202022197458 U CN 202022197458U CN 213701418 U CN213701418 U CN 213701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ing
driving
driving member
tension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74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uy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uy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uy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Puy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74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1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1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1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翻边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设于机台上的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翻边装置、涨紧模具装置左右分布且配合,第一驱动装置与涨紧模具装置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翻边装置驱动连接。本设备主要由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组成;本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工件套置在涨紧模具装置上,涨紧模具装置工作将工件锁紧;接着,翻边装置工作,进行对刀;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工作,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翻边装置摆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翻边工艺;最后第一驱动装置、冲孔装置工作,对工件的翻边进行分度打孔。本设备可对多种规格风筒进行翻边加工、打孔,工作效率高、质量高。

Description

自动化翻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化翻边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金属筒体的边进行翻边,可以提高筒体的强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另外对轴流风机的金属筒体的边进行圆弧翻边结构的处理,可使其具有流线形,减小风机运行时流体的阻力,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风机制造行业往往对轴流风机的金属筒体二端的边进行处理,一般是一端为圆弧型结构,类似于喇叭口形状,另一端为“L”形翻边。
目前在风机制造行业所处理上述结构所采用的设备包括夹具和操纵杆,夹具可夹住金属筒体旋转,操纵杆的一端固定,在操纵杆上具有圆锥状的结构,通过圆锥状的结构压住旋转的金属筒体的边,使金属筒体的边圆弧扩张和“L”形翻边。
上述的操纵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不高、成品率低等不足,而且对于一些壁较厚的金属筒体处理较为困难,加工效率和精度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化翻边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设于机台上的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翻边装置、涨紧模具装置左右分布且配合,第一驱动装置与涨紧模具装置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翻边装置驱动连接;
涨紧模具装置配置为对工件进行夹紧;
翻边装置配置为对工件进行翻边处理;
第二驱动装置配置驱动翻边装置翻边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进行翻边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主要由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组成;本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工件套置在涨紧模具装置上,涨紧模具装置工作将工件锁紧;接着,翻边装置工作,进行对刀;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工作,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翻边装置摆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翻边工艺。本设备可对多种规格风筒进行翻边加工,本设备工作效率高、出产质量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主轴以及轴承座,主轴通过轴承座设于机台上,驱动组件设于机台上且与主轴驱动连接;翻边装置与主轴连接。
由此,本设备中的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驱动主轴在轴承座上旋转,从而带翻边装置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齿条、滑动组件以及第一齿轮,第一驱动件设于机台上,齿条通过滑动组件设于机台上,第一齿轮套设在主轴上,齿条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
由此,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齿条滑动,通过齿条对第一齿轮传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对主轴的驱动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边装置包括摆动座、传动组件、铰接座、第一翻边机构、第二翻边机构以及驱动电机,摆动作设于主轴上,第一翻边机构设于摆动座上,第二翻边机构通过铰接座设于摆动座上,第一翻边机构和第二翻边机构相互平行分布,驱动电机设于摆动座且与第一翻边机构驱动连接,第一翻边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翻边机构可分离传动连接。
由此,翻边装置的工作过程中:设备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翻边机构位于工件的内侧且贴紧工件的内壁,第二翻边机构位于工件的外侧且与工件的外壁相隔一段距离;驱动电机工作、传动组件工作,第二翻边机构摆动且与第一翻边机构实现传动,第二翻边机构位于工件的外侧且与工件的外壁贴紧;再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翻边机构摆动,完成翻边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铰接在摆动座上,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铰接座铰接,第二齿轮设于第一翻边机构上,第三齿轮设于第二翻边机构上;第二驱动件驱动,能够使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或分离。
由此,传动组件的驱动过程中:第二驱动件工作,使铰接座向第一翻边机构方向摆动,第二翻边装置上的第三齿轮与第一翻边装置上的第二齿轮啮合,使第一翻边装置、第二翻边装置对工件的内外侧进行夹紧且相互传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化翻边设备还包括冲孔装置,冲孔装置设于机台上,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五驱动件、冲头、底模,第五驱动件、底模均设于固定架上,第五驱动件、底模上下分布,冲头设于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工件的翻边位于第五驱动件、底模之间。
由此,通过冲孔装置配合第一驱动装置对工件的翻边进行圆周冲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涨紧模具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旋转座、涨紧模具、涨紧头以及锁紧机构,旋转座可旋转地设于机台上,涨紧模具设于旋转座的上端面,涨紧头位于涨紧模具的中心位,第三驱动件设于旋转座的下端,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穿透旋转座与涨紧头驱动连接;锁紧机构设于第三驱动件的一侧且与旋转座驱动连接。
由此,涨紧模具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第三驱动件工作,将涨紧头下拉,使涨紧头与涨紧模具的中心配合,使涨紧模具张开,从而对工件实施固定;最后,并由锁紧机构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锁紧组件,第四驱动件设于机台的下方,锁紧组件设于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锁紧组件与旋转座可分离配合。
由此,通过设置锁紧机构防止松动,锁紧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四驱动件工作,锁紧组件对旋转座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离合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伺服电机设于机台的下方,减速机设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第一链轮通过离合器设于减速机的驱动端,第二传动连接套设在旋转座外,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配合。
由此,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过程中: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对第一链轮进行驱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从而带动涨紧模具装置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化翻边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于机台上,控制装置与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
由此,控制装置配置为对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实施控制,其为PLC自动化控制,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的具体体现为:本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工作,整个个翻边加工的过程平稳有序,通过驱动翻边装置的方式对工件的下端边进行翻起,从而完成整个翻边加工工艺。本设备可对多种规格风筒进行翻边加工,本设备工作效率高、出产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翻边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中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组合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中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组合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中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组合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中翻边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组合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自动化翻边设备中涨紧模具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带有冲孔装置的自动化翻边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0-机台、1-涨紧模具装置、11-第三驱动件、12-旋转座、13- 涨紧模具、14-涨紧头、15-锁紧机构、151-第四驱动件、152-锁紧组件、16- 安装座、2-第一驱动装置、21-伺服电机、22-减速机、23-离合器、24-第一链轮、25-第二链轮、3-翻边装置、31-摆动座、32-传动组件、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二齿轮、323-第三齿轮、33-铰接座、34-第一翻边机构、35-第二翻边机构、36-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装置、41-驱动组件、411-第一驱动件、412-齿条、413-滑动组件、414-第一齿轮、42-主轴、43-轴承座、5-冲孔装置、51-固定架、52-第五驱动件、53-冲头、54-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包括机台0以及设于机台0上的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翻边装置3、涨紧模具装置1左右分布且配合,第一驱动装置2与涨紧模具装置1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4与翻边装置3 驱动连接;
涨紧模具装置1配置为对工件a进行夹紧;
翻边装置3配置为对工件a进行翻边处理;
第二驱动装置4配置驱动翻边装置3翻边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a进行翻边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主要由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组成;本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工件a套置在涨紧模具装置1上,涨紧模具装置1工作将工件锁紧;接着,翻边装置3工作,进行对刀;然后,第二驱动装置4工作,由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翻边装置摆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翻边工艺;本设备可对多种规格风筒进行翻边加工,本设备工作效率高、出产质量高。
结合图2-3,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组件41、主轴42以及轴承座43。主轴42通过轴承座43设于机台0的端面的中部位置,驱动组件41设于机台0的端面的左侧位置,驱动组件41与主轴42驱动连接;翻边装置3与主轴42连接。
本设备中的第二驱动装置4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组件41提供动力,驱动主轴42在轴承座43上旋转,从而带翻边装置3摆动。
结合图2-3,驱动组件41包括第一驱动件411、齿条412、滑动组件413 以及第一齿轮414。第一驱动件411设于机台0的端面的左侧位置,齿条 412通过滑动组件413设于机台0的端面上,第一齿轮414套设在主轴42 上,齿条412与第一驱动件411驱动连接,齿条412与第一齿轮414啮合。
驱动组件41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件411驱动齿条412滑动,通过齿条412对第一齿轮414传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14转动,从而实现对主轴42的驱动工作。
结合图5-6,翻边装置3包括摆动座31、传动组件32、铰接座33、第一翻边机构34、第二翻边机构35以及驱动电机36,摆动作设于主轴42上,第一翻边机构34设于摆动座31上,第二翻边机构35通过铰接座33设于摆动座31上,第一翻边机构34和第二翻边机构35相互平行分布,驱动电机36设于摆动座31且与第一翻边机构34驱动连接,第一翻边机构34通过传动组件32与第二翻边机构35可分离传动连接。
翻边装置3的工作过程中:设备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翻边机构34位于工件a的内侧且贴紧工件a的内壁,第二翻边机构35位于工件a的外侧且与工件a的外壁相隔一段距离;驱动电机36工作、传动组件32工作,第二翻边机构35摆动且与第一翻边机构34实现传动,第二翻边机构35位于工件a的外侧且与工件a的外壁贴紧;再由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翻边机构摆动,完成翻边加工。
结合图5-6,传动组件32包括第二驱动件321、第二齿轮322、第三齿轮323,第二驱动件321的固定端铰接在摆动座31上,第二驱动件321的驱动端与铰接座33铰接,第二齿轮322设于第一翻边机构34上,第三齿轮323设于第二翻边机构35上;第二驱动件321驱动,能够使第二齿轮322 和第三齿轮323啮合或分离。
传动组件32的驱动过程中:第二驱动件321工作,使铰接座33向第一翻边机构34方向摆动,第二翻边装置3上的第三齿轮323与第一翻边装置3上的第二齿轮322啮合,使第一翻边装置3、第二翻边装置3对工件a 的内外侧进行夹紧且相互传动。
结合图8,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自动化翻边设备还包括冲孔装置5,所述冲孔装置5设于机台0上,所述冲孔装置5包括固定架51、第五驱动件52、冲头53、底模54,所述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均设于固定架51上,所述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上下分布,所述冲头53设于第五驱动件52的驱动端,所述工件a的翻边位于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之间。通过冲孔装置5配合第一驱动装置对工件a的翻边进行圆周冲孔。
结合图7,涨紧模具装置1包括第三驱动件11、旋转座12、涨紧模具 13、涨紧头14以及锁紧机构15,旋转座12可旋转地设于机台0的下方且位于机台0的中部位置,涨紧模具13设于旋转座12的上端面,涨紧头14 位于涨紧模具13的中心位,第三驱动件11设于旋转座12的下端,第三驱动件11的驱动端穿透旋转座12与涨紧头14驱动连接;锁紧机构15通过安装座16设于机台0的下方且位于第三驱动件11的右侧,锁紧机构15与旋转座12驱动连接。
涨紧模具装置1的工作过程中,第三驱动件11工作,将涨紧头14下拉,使涨紧头14与涨紧模具13的中心配合,使涨紧模具13张开,从而对工件a实施固定;最后,并由锁紧机构15锁紧。
结合图7,锁紧机构15包括第四驱动件151、锁紧组件152,第四驱动件151设于机台0的下方,锁紧组件152设于第四驱动件151的驱动端,锁紧组件152与旋转座12可分离配合。
通过设置锁紧机构15防止松动,锁紧机构15的工作过程中:第四驱动件151工作,锁紧组件152对旋转座12锁紧。
结合图7,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减速机22、离合器23、第一链轮24、第二链轮25,伺服电机21设于机台0的下方,减速机22设于伺服电机21的驱动端,第一链轮24通过离合器23设于减速机22的驱动端,第二链轮25套设在旋转座12外,第一链轮24、第二链轮25传动配合。
第一驱动装置2的驱动过程中:伺服电机21通过减速机22对第一链轮24进行驱动,第一链轮24、第二链轮25传动,从而带动涨紧模具装置 1旋转。
结合图4,自动化翻边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于机台0上,控制装置与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 4电连接。
控制装置配置为对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实施控制,其为PLC自动化控制,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321、第三驱动件11、第四驱动件151均为油压缸。
本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S1、进料:结合图5,将工件a放置在涨紧模具13上。
S2、夹紧:结合图7,涨紧模具装置1中,第三驱动件11工作,将涨紧头14下拉,使涨紧头14与涨紧模具13的中心配合,使涨紧模具13张开,从而对工件a实施固定;最后,第四驱动件151工作,锁紧组件152 对旋转座12锁紧。
(此时,第一翻边机构34位于工件a的内侧且贴紧工件a的内壁,第二翻边机构35位于工件a的外侧且与工件a的外壁相隔一段距离)
S3、对刀:结合图6,翻边装置3中,驱动电机36工作、传动组件32 工作,第二翻边机构35摆动且与第一翻边机构34实现传动,第二翻边机构35位于工件a的外侧且与工件a的外壁贴紧。
S4、翻边:结合图3,第一驱动件411驱动齿条412滑动,通过齿条 412对第一齿轮414传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14转动,从而实现对主轴 42的驱动工作;驱动翻边装置3摆动,在翻边装置3的配合下,对工件a 完成翻边加工。
S5、冲孔(可选择工艺):结合图8,通过冲孔装置5配合第一驱动装置对工件a的翻边进行圆周冲孔;第一驱动装置2驱动涨紧模具装置1分度旋转,冲孔装置5对工件a的翻边进行分度圆周冲孔。
S6、出料:结合图2,第二驱动装置4复位;翻边装置3复位、工作停止;涨紧模具装置1复位;第二驱动装置4工作停止;将工件a取出即可。
本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工作,整个个翻边加工的过程平稳有序,通过驱动翻边装置3的方式对工件a的下端边进行翻起,从而完成整个翻边加工工艺。本设备可对多种规格风筒进行翻边加工,本设备工作效率高、出产质量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0)以及设于机台(0)上的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所述翻边装置(3)、涨紧模具装置(1)左右分布且配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与涨紧模具装置(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与翻边装置(3)驱动连接;
所述涨紧模具装置(1)配置为对工件(a)进行夹紧;
所述翻边装置(3)配置为对工件(a)进行翻边处理;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配置驱动翻边装置(3)翻边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组件(41)、主轴(42)以及轴承座(43),所述主轴(42)通过轴承座(43)设于机台(0)上,所述驱动组件(41)设于机台(0)上且与主轴(42)驱动连接;所述翻边装置(3)与主轴(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第一驱动件(411)、齿条(412)、滑动组件(413)以及第一齿轮(414),所述第一驱动件(411)设于机台(0)上,所述齿条(412)通过滑动组件(413)设于机台(0)上,所述第一齿轮(414)套设在主轴(42)上,所述齿条(412)与第一驱动件(411)驱动连接,所述齿条(412)与第一齿轮(41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装置(3)包括摆动座(31)、传动组件(32)、铰接座(33)、第一翻边机构(34)、第二翻边机构(35)以及驱动电机(36),所述摆动作设于主轴(42)上,所述第一翻边机构(34)设于摆动座(31)上,所述第二翻边机构(35)通过铰接座(33)设于摆动座(31)上,所述第一翻边机构(34)和第二翻边机构(35)相互平行分布,所述驱动电机(36)设于摆动座(31)且与第一翻边机构(34)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边机构(34)通过传动组件(32)与第二翻边机构(35)可分离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第二驱动件(321)、第二齿轮(322)、第三齿轮(323),所述第二驱动件(321)的固定端铰接在摆动座(3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321)的驱动端与铰接座(33)铰接,所述第二齿轮(322)设于第一翻边机构(34)上,所述第三齿轮(323)设于第二翻边机构(35)上;所述第二驱动件(321)驱动,能够使第二齿轮(322)和第三齿轮(323)啮合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孔装置(5),所述冲孔装置(5)设于机台(0)上,所述冲孔装置(5)包括固定架(51)、第五驱动件(52)、冲头(53)、底模(54),所述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均设于固定架(51)上,所述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上下分布,所述冲头(53)设于第五驱动件(52)的驱动端,所述工件(a)的翻边位于第五驱动件(52)、底模(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模具装置(1)包括第三驱动件(11)、旋转座(12)、涨紧模具(13)、涨紧头(14)以及锁紧机构(15),所述旋转座(12)可旋转地设于机台(0)上,所述涨紧模具(13)设于旋转座(12)的上端面,所述涨紧头(14)位于涨紧模具(13)的中心位,所述第三驱动件(11)设于旋转座(12)的下端,所述第三驱动件(11)的驱动端穿透旋转座(12)与涨紧头(14)驱动连接;所述锁紧机构(15)设于第三驱动件(11)的一侧且与旋转座(12)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5)包括第四驱动件(151)、锁紧组件(152),所述第四驱动件(151)设于机台(0)的下方,所述锁紧组件(152)设于第四驱动件(151)的驱动端,所述锁紧组件(152)与旋转座(12)可分离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减速机(22)、离合器(23)、第一链轮(24)、第二链轮(25),所述伺服电机(21)设于机台(0)的下方,所述减速机(22)设于伺服电机(21)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链轮(24)通过离合器(23)设于减速机(22)的驱动端,所述第二链轮(25)套设在旋转座(12)外,所述第一链轮(24)、第二链轮(25)传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机台(0)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涨紧模具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2)、翻边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电连接。
CN202022197458.4U 2020-09-29 2020-09-29 自动化翻边设备 Active CN213701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7458.4U CN213701418U (zh) 2020-09-29 2020-09-29 自动化翻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7458.4U CN213701418U (zh) 2020-09-29 2020-09-29 自动化翻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1418U true CN213701418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7458.4U Active CN213701418U (zh) 2020-09-29 2020-09-29 自动化翻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1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5494A (zh) 一种涡轮盘榫槽拉削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4029256A (zh) 竹架板自动去节钻孔机
CN112122447A (zh) 一种五金线盒全自动切边冲孔设备
CN210256920U (zh) 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CN213701418U (zh) 自动化翻边设备
CN215659115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多工位加工胎具
JP2014226846A (ja) 射出成形機
CN205380323U (zh) 工作夹片自动攻丝机
CN112481461A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TWI589390B (zh) 成型機之夾持裝置
CN103331559A (zh) 一种头尾式焊接变位机
CN112355693B (zh) 一种具有自动接送料功能的数控加工设备
CN110919444B (zh) 一种圆盘形状零件加工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0081138U (zh) 一种双工位工件抓取装置
CN211993893U (zh) 一种五金塑胶一体件的生产装置
CN211053214U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
CN208450716U (zh) 一种涡轮盘榫槽拉削的自动化生产线
JP2017209713A (ja) 多段式鍛造プレス機のトランスファ装置
CN113441611A (zh) 一种手机模具成型零件数控编程及自动化加工控制装置
CN204603789U (zh) 一种用于筒形产品环缝焊接和机加工的半自动化工装
CN104741931A (zh) 一种用于筒形产品环缝焊接和机加工的半自动化工装
CN219822849U (zh) 一种铝件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
CN215469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的多功能旋转加工轴
CN205733015U (zh) 一种组合机床上主轴箱用手动转换装置
CN214778608U (zh) 一种直顶杆自动接取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