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7874U -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7874U
CN213687874U CN202022170520.0U CN202022170520U CN213687874U CN 213687874 U CN213687874 U CN 213687874U CN 202022170520 U CN202022170520 U CN 202022170520U CN 213687874 U CN213687874 U CN 213687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frequency furnace
fixed bloc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05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豪
徐方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h Well Taizhou Steel Fitt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h Well Taizhou Steel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h Well Taizhou Steel Fit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h Well Taizhou Steel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05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7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7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7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包括基座、本机主体、第一滑槽、管件、复位弹簧、限位孔和支撑杆,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本机主体,且基座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托板,本机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并且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该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设置进行往复旋转的连杆,通过转动杆的转动,促使连杆带动两端连接的顶出装置和回顶装置,方便在使用时进行一个阶段的往复移动,可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因中频炉内的温度过高对其造成损坏,并通过挡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方便对管件进行顶出和回顶。

Description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炉是铸造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主要设备,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流水作业的铸造锻造及热处理生产线正常稳定工作的保证,在对管件加工时需要保证管件温差较小,就需使用到顶出和回顶装置,但现有的顶出和回顶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现有的顶出和回顶装置,一般使用的为气缸带动轴承对管件进行顶出和回顶,由于中频炉温度过高,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气缸以及连接的气压管道容易造成损坏;
2、现有的顶出和回顶装置,一般通过往复运动的轴承对内部管件直接顶出或者回顶,容易导致两端气缸在出现漏气时,对中频炉或者内部的零件造成损伤。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顶出和回顶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顶出和回顶装置,一般使用的为气缸带动轴承对管件进行顶出和回顶,由于中频炉温度过高,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气缸以及连接的气压管道容易造成损坏,一般通过往复运动的轴承对内部管件直接顶出或者回顶,容易导致两端气缸在出现漏气时,对中频炉或者内部的零件造成损伤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包括基座、本机主体、第一滑槽、管件、复位弹簧、限位孔和支撑杆,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本机主体,且基座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托板,本机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并且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并且第二滑块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同时本机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管件,同时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复位弹簧,第一伸缩杆的上表面镶嵌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内表面嵌套安装有轴承,并且轴承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同时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块的内表面镶嵌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挡板,并且挡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同时限位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固定块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并且第三滑块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限位孔,同时第三滑块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托板构成镶嵌结构,且托板的上表面带有倾斜状结构,并且托板的外表面边端与本机主体的外表面边端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本机主体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第一伸缩杆的下表面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伸缩杆与连杆构成镶嵌结构,同时连杆通过轴承与转动杆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与第二伸缩杆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二滑块与第二伸缩杆构成镶嵌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伸缩杆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二伸缩杆与固定块构成镶嵌结构,并且固定块通过轴承与挡板构成转动结构,同时固定块的外表面边端与支撑杆的外表面边端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三滑槽与第三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三滑块构成弹性结构,并且第三滑块通过限位孔与限位块构成卡合结构,同时限位块与挡板构成镶嵌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进行往复旋转的连杆,通过转动杆的转动,促使连杆带动两端连接的顶出装置和回顶装置,方便在使用时进行一个阶段的往复移动,可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因中频炉内的温度过高对其造成损坏,并通过挡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方便对管件进行顶出和回顶;
2.设置连杆两端连接不同的支撑杆,一端为固定长度的支撑杆对管件进行顶出,一端为具有伸缩结构的支撑杆,通过伸缩结构可将两组长度不同的移动距离,连接在同一个往复旋转的连杆上,可防止一端出现损坏时对中频炉或者内部零件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半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本机主体;3、第一滑槽;4、管件;5、支架;6、托板;7、第一滑块;8、第一伸缩杆;9、第二滑槽;10、第二滑块;11、第二伸缩杆;12、复位弹簧;13、连杆;14、轴承;15、转动杆;16、固定块;17、挡板;18、第三滑槽;19、第三滑块;20、限位块;21、限位孔;2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包括基座1、本机主体2、第一滑槽3、管件4、支架5、托板6、第一滑块7、第一伸缩杆8、第二滑槽9、第二滑块10、第二伸缩杆11、复位弹簧12、连杆13、轴承14、转动杆15、固定块16、挡板17、第三滑槽18、第三滑块19、限位块20、限位孔21和支撑杆22,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本机主体2,且基座1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托板6,本机主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且第一滑槽3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7,并且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8,同时本机主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管件4,第一伸缩杆8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9,且第二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0,并且第二滑块10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1,同时第二伸缩杆11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复位弹簧12,第一伸缩杆8的上表面镶嵌安装有连杆13,且连杆13的内表面嵌套安装有轴承14,并且轴承14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5,同时转动杆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第二伸缩杆11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2,固定块16的内表面镶嵌安装有轴承14,且轴承14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挡板17,并且挡板1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同时限位块20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1,固定块16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8,且第三滑槽18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19,并且第三滑块19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限位孔21,同时第三滑块19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
基座1与托板6构成镶嵌结构,且托板6的上表面带有倾斜状结构,并且托板6的外表面边端与本机主体2的外表面边端相贴合,通过基座1与托板6的镶嵌结构,增加出料口对管件4承接的承重力,且托板6的上表面带有倾斜状结构,防止管件4从出料口直接下滑,避免造成形变,并且托板6的外表面边端与本机主体2的外表面边端相贴合,防止较小管件4通过时发生卡壳。
本机主体2通过第一滑槽3与第一滑块7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与第一伸缩杆8的下表面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伸缩杆8与连杆13构成镶嵌结构,同时连杆13通过轴承14与转动杆15构成转动结构,通过本机主体2与第一滑块7的滑动结构,方便对移动的支撑杆22进行移动限位防止发生侧滑,且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与第一伸缩杆8的下表面的一体化结构,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并且第一伸缩杆8与连杆13的镶嵌结构,防止在使用时第一伸缩杆8脱离连杆13停止运动,同时连杆13与转动杆15的转动结构,通过连杆13与转动杆15之间的旋转,方便带动第一伸缩杆8进行往复移动。
第一伸缩杆8通过第二滑槽9和第二滑块10与第二伸缩杆11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滑槽9与第二滑块10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二滑块10与第二伸缩杆11构成镶嵌结构,通过第一伸缩杆8与第二伸缩杆11的伸缩结构,方便在使用时通过伸缩结构构成小距离移动,对管件4进行回顶,且第二滑槽9与第二滑块10的滑动结构,方便第二伸缩杆11进行移动,并且第二滑块10与第二伸缩杆11的镶嵌结构,构成整体化,防止使用时发生脱落。
第二伸缩杆11通过复位弹簧12与第一伸缩杆8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二伸缩杆11与固定块16构成镶嵌结构,并且固定块16通过轴承14与挡板17构成转动结构,同时固定块16的外表面边端与支撑杆22的外表面边端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第二伸缩杆11与第一伸缩杆8的弹性结构,方便进行回弹构成小距离支撑使用,且第二伸缩杆11与固定块16的镶嵌结构,增加承重能力,进行回顶管件4,并且固定块16与挡板17的转动结构,方便通过旋转将挡板17从未加热的管件4上端通过,对未加热和需要回顶的管件4进行推动,同时固定块16的外表面边端与支撑杆22的外表面边端的一体化结构,防止使用时固定块16发生脱落。
固定块16通过第三滑槽18与第三滑块19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块16通过复位弹簧12与第三滑块19构成弹性结构,并且第三滑块19通过限位孔21与限位块20构成卡合结构,同时限位块20与挡板17构成镶嵌结构,通过固定块16与第三滑块19的滑动结构,且固定块16通过复位弹簧12与第三滑块19的弹性结构,方便通过弹性进行自动移动,并且第三滑块19与限位块20的卡合结构,方便在使用时对旋转回弹的挡板17进行自动卡合,防止发生往复晃动与管件4造成卡壳,同时限位块20与挡板17的镶嵌结构,增加挡板17的使用性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时,根据图1-4,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在使用时通过打开支架5的上端安装的电机,则电机带动轴承14进行旋转,且轴承14带动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5进行旋转,则转动杆15通过嵌套在连杆13的内表面的轴承14,带动转动杆15进行往复移动,同时嵌套在连杆13外端的第一伸缩杆8通过下端安装的第一滑块7,在本机主体2开设的第一滑槽3中进行滑动移动,与此同时连杆13带动支撑杆22将未加热的管件4向本机主体2的内部推动,在推动的同时,第一伸缩杆8开设的第二滑槽9连接的第二伸缩杆11通过复位弹簧12的弹性与第一伸缩杆8产生展开运动,且通过第二滑块10对移动的伸缩结构构成限位,防止移动时发生侧滑,并且带动边端连接的固定块16进行移动,接着加热的管件4通过出料口滑落在基座1安装的托板6上端进行后续工作,管件4滑落之后,电机带动连杆13进行旋转,则第二伸缩杆11则带动固定块16连接的挡板17进行移动,将半漏出的管件4推进本机主体2内部,同时第一伸缩杆8和第二伸缩杆11之间的伸缩结构和复位弹簧12则进行收缩,则支撑杆22带动固定块16进行移动,且挡板17通过轴承14产生旋转,通过未加热的管件4的上端,直至移动至其边端恢复竖直位置,并通过固定块16开设的第三滑槽18内部安装的复位弹簧12的弹性,推动第三滑块19与限位块20开设的限位孔21构成卡合,防止限位块20连接的挡板17在恢复竖直状态时进行往复晃动,避免与管件4产生卡合,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包括基座、本机主体、第一滑槽、管件、复位弹簧、限位孔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本机主体,且基座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托板,本机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并且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同时本机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管件,第一伸缩杆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并且第二滑块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同时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复位弹簧,第一伸缩杆的上表面镶嵌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内表面嵌套安装有轴承,并且轴承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同时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块的内表面镶嵌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挡板,并且挡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同时限位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固定块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并且第三滑块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限位孔,同时第三滑块的外表面边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托板构成镶嵌结构,且托板的上表面带有倾斜状结构,并且托板的外表面边端与本机主体的外表面边端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主体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第一伸缩杆的下表面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伸缩杆与连杆构成镶嵌结构,同时连杆通过轴承与转动杆构成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与第二伸缩杆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二滑块与第二伸缩杆构成镶嵌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伸缩杆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二伸缩杆与固定块构成镶嵌结构,并且固定块通过轴承与挡板构成转动结构,同时固定块的外表面边端与支撑杆的外表面边端构成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三滑槽与第三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三滑块构成弹性结构,并且第三滑块通过限位孔与限位块构成卡合结构,同时限位块与挡板构成镶嵌结构。
CN202022170520.0U 2020-09-28 2020-09-28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Active CN213687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0520.0U CN213687874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0520.0U CN213687874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7874U true CN213687874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0520.0U Active CN213687874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7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681A (zh) * 2024-02-01 2024-03-12 山西东方资源发展集团东瑞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锰铁合金粉微波烧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681A (zh) * 2024-02-01 2024-03-12 山西东方资源发展集团东瑞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锰铁合金粉微波烧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87874U (zh)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
CN206466716U (zh) 一种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CN107121105A (zh) 一种轴检测设备中轴长度及内孔尺寸的检测装置
CN107553397B (zh) 一种汽车柴油燃油泵油箱盖拆装器
CN205057939U (zh) 一种活塞冷却喷嘴装配工装结构
CN106959088A (zh) 一种轴检测设备中轴的工位转移装置
CN111761835B (zh) 一种电子水泵减震套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6955162U (zh) 一种轴检测设备中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04248809U (zh) 一种滑动式活塞环安装工装
CN206670599U (zh) 一种轴的长度及内孔尺寸的检测设备
CN206010336U (zh) 用于过滤器压环的工装
CN114939736A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106895808A (zh) 一种轴检测设备中轴的长度检测装置
CN208495607U (zh) 弯管零件的夹装工具
CN108593224B (zh) 一种轮胎漏气速度的检测装置
US1576822A (en) Lubricating device
CN207681236U (zh) 一种三元催化器连接弯管顶管装置
CN104692118B (zh) 自动取料装置
CN109228283A (zh) 一种铜管组装检测印字设备
CN217727005U (zh) 一种用于模锻件加工的自排气空气锤
CN109356760A (zh) 压电晶体喷油器试验装卡装置
CN209649731U (zh) 一种面套生产用热转印机
CN205147739U (zh) 轮毂单元的保持架布球装置
CN209762691U (zh) 一种自动排油装置
CN103240344B (zh) 一种用于冲床上的回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