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5306U -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5306U
CN213685306U CN202022373007.1U CN202022373007U CN213685306U CN 213685306 U CN213685306 U CN 213685306U CN 202022373007 U CN202022373007 U CN 202022373007U CN 213685306 U CN213685306 U CN 213685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valve body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30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东春
井良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heng National Fiber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hang Colloid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hang Colloid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hang Colloid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30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5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5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5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包括阀体、连接管、驱动结构、外壳、支架、电机、转柱、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齿轮、控制结构、转轴、挡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固定齿和辅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开启后,带动与之连接的一个转柱转动,该转柱转动后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转动后可以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转动,进而两个齿轮转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以不同线速度转动,但转动的角速度相同,并可以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两个转轴为轴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挡板分别以两个转轴为轴转动,流体在经过阀体时,可以被挡板抵消部分流速,之后根据挡板的位置,以不同的压力和流速重新流出。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为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属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阀”的定义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常会通过阀门来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以按不同要求和速度完成工业生产。
而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流体,其使用点的压力控制普遍采用手动调压阀进行控制,当供压端设备加载、卸载时系统压力会出现明显波动,经过手动调压阀调节后,使用点的压力按调压比例随之波动,造成后续使用设备工艺参数发生较大变化,严重的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由人工查看压力指示,按照压力波动方向,反向操作手动调压阀进行压力控制,无法随时保证压力参数的稳定,不利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能够用来配合压力传感器等设备以实现自动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从而满足更多的工业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所述阀体上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外壳、支架、电机、转柱、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和齿轮,所述阀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柱,两个所述转柱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共同啮合有所述链条,两个所述转柱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两个所述转柱中的一个所述转柱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阀体的内部连接有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转轴、挡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固定齿,所述阀体的侧面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阀体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齿,多个所述固定齿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连接有辅助结构。
优选的,为了将流体分隔开,通过两个挡板分别对两侧的流体进行流体的控制,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隔板,所述阀体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
优选的,为了使两个挡板之间不会有流体流出,以避免两个挡板之间的位置有流体流过而影响流体控制的精确程度,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固定套和滑板,所述阀体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能够以不同的线速度进行转动,进而使两个挡板能够以同样的角速度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链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链轮的半径,两个所述转柱中的靠近所述第二链轮的一个所述转柱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弧形板转动时不抵触到齿轮,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厚度,两个所述齿轮不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在转动时不会相互抵触到,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长,多个所述固定齿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整个阀门通过两侧的连接管与流体流通的管道连接,将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机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实现将整个阀门可以自动化运作,如流体流通的管道内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得到压力数据,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析数据,进而控制电机是否开启以及开启时长,而电机开启后,其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一个转柱转动,该转柱转动后带动第二链轮转动,而第二链轮转动后可以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由于第一链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链轮,所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但第一链轮的转动角速度值较小,因此与第一链轮连接的其中一个转柱的转速较慢,因此两个齿轮的转速不同,与第二弧形板上的固定齿啮合的齿轮转速要慢一些,因此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转动线速度不同,但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两个转轴为轴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挡板分别以两个转轴为轴转动,为了使两个挡板能够始终保持对称,就要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以相同角速度转动,因此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半径比唯一,且该比值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位置相关,而挡板所处的位置可以通过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时间计算得到,因此在明确阀门内各个结构的具体规格数据后,即可计算得到两个挡板在阀体内的遮挡范围,从而计算出流体经过阀体时的流体截面面积,而得之阀体内的流体截面面积后,配合之前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液体压力以及可提前测得的流体所处的管道内部截面面积数据,即可得到阀体内挡板处于各个位置时分别可以将流体控制在多大的压力,之后通过在控制系统内写入对应程序即可实现对流体进行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阀体与驱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阀体与控制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连接管,3、驱动结构,31、外壳,32、支架,33、电机,34、转柱,35、第一链轮,36、第二链轮,37、链条,38、齿轮,4、控制结构,41、转轴,42、挡板,43、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45、第一弧形板,46、第二弧形板,47、固定齿,5、辅助结构,51、隔板,52、固定套,53、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2,所述阀体1上连接有驱动结构3,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外壳31、支架32、电机33、转柱34、第一链轮35、第二链轮36、链条37和齿轮38,所述阀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壳31,所述外壳3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架32,所述支架3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33,所述外壳3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柱34,两个所述转柱3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链轮35和所述第二链轮36,所述第一链轮35和所述第二链轮36上共同啮合有所述链条37,两个所述转柱34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38,两个所述转柱34中的一个所述转柱34与所述电机33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的内部连接有控制结构4,所述控制结构4包括转轴41、挡板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一弧形板45、第二弧形板46和固定齿47,所述阀体1的侧面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41,两个所述转轴41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板42,两个所述挡板4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43和所述第二连杆44,所述阀体1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43、所述第二连杆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齿47,多个所述固定齿47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38相啮合,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辅助结构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隔板51,所述阀体1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5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辅助结构5还包括固定套52和滑板53,所述阀体1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套52,所述固定套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板53,两个所述滑板53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4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链轮35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链轮36的半径,两个所述转柱34中的靠近所述第二链轮36的一个所述转柱34与所述电机33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45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6的厚度,两个所述齿轮38不处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45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6的弧长,多个所述固定齿47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整个阀门通过两侧的连接管2与流体流通的管道连接,将电机3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机33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实现将整个阀门可以自动化运作,如流体流通的管道内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得到压力数据,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析数据,进而控制电机33是否开启以及开启时长,而电机33开启后,其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一个转柱34转动,该转柱34转动后带动第二链轮36转动,而第二链轮36转动后可以通过链条37带动第一链轮35转动,由于第一链轮35的半径大于第二链轮36,所以第一链轮35和第二链轮36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但第一链轮35的转动角速度值较小,因此与第一链轮35连接的其中一个转柱34的转速较慢,因此两个齿轮38的转速不同,与第二弧形板46上的固定齿47啮合的齿轮38转速要慢一些,因此第一弧形板45和第二弧形板46转动线速度不同,但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第一弧形板45和第二弧形板46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以两个转轴41为轴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挡板42分别以两个转轴41为轴转动,为了使两个挡板42能够始终保持对称,就要使第一弧形板45和第二弧形板46以相同角速度转动,因此第一链轮35和第二链轮36的半径比唯一,且该比值与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的位置相关,而挡板42所处的位置可以通过电机33的转速和转动时间计算得到,因此在明确阀门内各个结构的具体规格数据后,即可计算得到两个挡板42在阀体1内的遮挡范围,从而计算出流体经过阀体1时的流体截面面积,而得之阀体1内的流体截面面积后,配合之前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液体压力以及可提前测得的流体所处的管道内部截面面积数据,即可得到阀体1内挡板42处于各个位置时分别可以将流体控制在多大的压力,之后通过在控制系统内写入对应程序即可实现对流体进行自动控制,流体在经过阀体1时,可以被挡板42抵消部分流速,之后根据挡板42的位置,以不同的压力和流速重新流出,整个过程中,阀体1侧壁开设的孔只需要供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转动九十度角,第一弧形板45和第二弧形板46的弧长对应的角均为直角,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弧形板45和第二弧形板46转动过程中,能够始终堵住阀体1侧壁上开设的供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活动的孔,从而不使流体流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阀体(1)上连接有驱动结构(3),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外壳(31)、支架(32)、电机(33)、转柱(34)、第一链轮(35)、第二链轮(36)、链条(37)和齿轮(38),所述阀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壳(31),所述外壳(3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架(32),所述支架(3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33),所述外壳(3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柱(34),两个所述转柱(3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链轮(35)和所述第二链轮(36),所述第一链轮(35)和所述第二链轮(36)上共同啮合有所述链条(37),两个所述转柱(34)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38),两个所述转柱(34)中的一个所述转柱(34)与所述电机(33)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的内部连接有控制结构(4),所述控制结构(4)包括转轴(41)、挡板(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一弧形板(45)、第二弧形板(46)和固定齿(47),所述阀体(1)的侧面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41),两个所述转轴(41)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板(42),两个所述挡板(4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43)和所述第二连杆(44),所述阀体(1)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43)、所述第二连杆(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齿(47),多个所述固定齿(47)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38)相啮合,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辅助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隔板(51),所述阀体(1)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5)还包括固定套(52)和滑板(53),所述阀体(1)的两侧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套(52),所述固定套(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板(53),两个所述滑板(53)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4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35)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链轮(36)的半径,两个所述转柱(34)中的靠近所述第二链轮(36)的一个所述转柱(34)与所述电机(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5)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6)的厚度,两个所述齿轮(38)不处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5)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6)的弧长,多个所述固定齿(47)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5)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6)。
CN202022373007.1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Active CN213685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3007.1U CN21368530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3007.1U CN21368530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5306U true CN213685306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3007.1U Active CN21368530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5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5255B (zh) 正弦平面二级活齿减速器
CN104776250A (zh) 一种智能恒温出水控制装置
CN203548140U (zh) 单泵芯双管蠕动泵
CN105276097A (zh) 一种两级差动式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107269856A (zh) 一种多叶片蝶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3685306U (zh) 一种流体控制用阀门
CN108758005A (zh) 新能源车冷却系统的三通阀组件及控制方法
CN206527754U (zh) 一种模块化两自由度机器人关节
CN110594432A (zh) 一种液体流量连续性变化控制装置
CN210079470U (zh) 水处理设备进水口加药装置
CN217482006U (zh) 用于危险液体输送的智能型流量控制阀
US3950990A (en) Bulk flow meter
CN104308283B (zh) 一种能自动散热的蜗杆加工机构
CN217590493U (zh) 一种重型工业机器人rv减速机
CN206309926U (zh) 一种可调隙精密传动减速机
CN204573200U (zh) 一种智能恒温出水控制装置
CN210440651U (zh) 流速调节装置
CN110307731B (zh) 一种用于高温设备的旋转料台
CN210461010U (zh) 一种小型可调蠕动泵
CN2331959Y (zh) 流量计
US5149310A (en) Differential speed reducer
CN215763440U (zh) 新型控制水流速的水利工程管道
CN212839475U (zh) 一种快装转动盘式风阀
CN218669752U (zh) 一种带转速显示的气动蠕动泵
CN212584376U (zh) 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3

Address after: Room 204, East Office Building, 50 meters south of the intersection of Fuqian Street and Chizhou Road, Development Zone,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7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ongheng national fiber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818 Xinyuan Avenue,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ONGHANG COLLOIDAL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