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8599U -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78599U
CN213678599U CN202022694634.5U CN202022694634U CN213678599U CN 213678599 U CN213678599 U CN 213678599U CN 202022694634 U CN202022694634 U CN 202022694634U CN 213678599 U CN213678599 U CN 213678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rack
receiving
limiting guide
receiv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46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东
张�浩
吴玉超
高献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46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78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78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78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包括收料轨道、载具转载机构、卡夹收料机构、载具卸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自载具流道上进行载具转载,同时通过载具卸料机构的卸载,不仅不影响产品转载的效率,而且也能够进行载具的层叠回收,此外,将载具卸料机构设置在收料轨道上,这样由收料轨道的上下运动来辅助卸料,进而优化载具收料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更换载具所用设备领域,具有涉及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一些特殊的产品,如线路板(薄片状),其在加工中,需要从第一载具中转载至第二载具,然后由第二载具将产品送入加工中心进行后续加工,而所采用第一载具和第二载具均包括用于放置产品的载体、盖合在载体上的载盖,这样一来,要想实现产品自第一载具向第二载具转载,所采用的载具转载机包括转载中心、分别与转载中心连通的第一载具通道和第二载具通道、位于转载中心的开合盖机构、以及产品转载机构。
因此,其基本操作是,先将第一载具自第一载具通道送至转载中心,由开合盖机构将第一载具的载盖打开,然后由产品转载机构取出产品,接着第一载具的载盖盖合,将第一载具送出转载中心,接着将第二载具自第二载具通道送至转载中心,再由开合盖机构将第二载具的载盖打开,并将产品放入第二载具中,再盖上第二载具的载盖,最后将产品自转载中心送出,进而完成产品的转载。
然而,在上述产品转载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载具的回收,若回收也需要从第一载具通道送出的话,大幅度影响产品换载的效率,同时也不方面实施第一载具的层叠回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包括:
收料轨道,其与载具流道平行设置;
载具转载机构,其横设在载具流道和收料轨道之间,且将位于载具流道上的载具转载至收料轨道;
卡夹收料机构,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载箱,其中底座和载箱构成可层叠的收料区;
载具卸料机构,其用于将收料轨道上的载具卸载至所对应收料区,且包括用于驱动收料轨道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单元、位于收料轨道内且能够水平的将载具向对应位置收料区内横移的移送单元。
优选地,收料轨道包括轨道平台、分别设置在轨道平台上的第一轨道座和第二轨道座、对应设置在第一轨道座和第二轨道座上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载具自相对两侧架设在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上,升降单元用于驱动轨道平台上下运动,移送单元位于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之间且能够将载具托送至对应的收料区。采用这个结构布局,十分方便载具层叠收料的实施,而且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所述第二环形送料带同步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轨道座和第二轨道座能够相向运动调节地设置在轨道平台上。这样一来,根据不同宽度的载具,能够对应调节,增强实用性。
优选地,收料轨道还包括对应分布在所述第一轨道座和所述第二轨道座上的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所述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部件相对内侧形成第一限位导向面和第二限位导向面,架设在所述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上的载具自相对两侧贴合在所述第一限位导向面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面上。通过第一、二限位导向面使得载具平移时,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镜像设置,且包括并排且间隔分布多个导向辊轮,其中每个所述的导向辊轮均绕着竖直方向的轴心线自由转动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移送单元包括用于承载载具的托架、驱动托架水平移动的横移部件。
优选地,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盘、设置在托盘上的挡条,其中挡条和托盘形成一个钩槽,载具位于钩槽内,且自底面贴合在所述托盘上、自后侧面贴合在挡条上。使得在推送载具时,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的,在轨道平台上设有滑轨,托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横移部件为伸缩杆或传动丝杠。
此外,载箱能够在底座上移载设置,载具收料系统还包括与底座对齐且用于载箱转载的接驳小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自载具流道上进行载具转载,同时通过载具卸料机构的卸载,不仅不影响产品转载的效率,而且也能够进行载具的层叠回收,此外,将载具卸料机构设置在收料轨道上,这样由收料轨道的上下运动来辅助卸料,进而优化载具收料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收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载具转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载具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收料轨道;1、轨道平台;2、第一轨道座;3、第二轨道座;4、第一环形送料带;5、第二环形送料带;6、第一限位导向部件;7、第二限位导向部件;g、导向辊轮;
B、载具转载机构;b1、横移轨道;b2、转载机械手;
C、卡夹收料机构;c1、底座;c2、载箱;
D、载具卸料机构;d1、升降单元;d2、移送单元;d20、托架;d200、托盘;d201、挡条;d22、横移部件;d23、滑轨;
S、载具流道;
J、接驳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包括收料轨道A、载具转载机构B、卡夹收料机构C、载具卸料机构D。
具体的,收料轨道A与载具流道S平行设置。
本例中,收料轨道A包括轨道平台1、分别设置在轨道平台1上的第一轨道座2和第二轨道座3、对应设置在第一轨道座2和第二轨道座3上的第一环形送料带4和第二环形送料带5,载具自相对两侧架设在第一环形送料带4和第二环形送料带5上。
结合图2所示,载具转载机构B,其横设在载具流道S和收料轨道A之间,且将位于载具流道S上的载具转载至收料轨道A。
具体的,载具转载机构B包括横移轨道b1、以及滑动设置在横移轨道b1上的转载机械手b2,其中转载机械手b2相对横移轨道b1上下和横移轨道b1长度方向前后运动,实现载具的转载。
卡夹收料机构C包括底座c1、设置在底座c1上的载箱c2,其中底座c1和载箱c2构成可层叠的收料区,其中载箱c2能够在底座c1上移载设置。
结合图3所示,载具卸料机构D,其用于将收料轨道A上的载具卸载至所对应收料区,且包括用于驱动收料轨道A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单元d1、位于收料轨道A内且能够水平的将载具向对应位置收料区内横移的移送单元d2。
具体的,升降单元d1用于驱动轨道平台1上下运动,移送单元d2位于第一环形送料带4和第二环形送料带5之间且能够将载具托送至对应的收料区。采用这个结构布局,十分方便载具层叠收料的实施,而且占用空间小。
本例中,第一环形送料带4和第二环形送料带5同步运动。
第一轨道座2和第二轨道座3能够相向运动调节地设置在轨道平台1上。这样一来,根据不同宽度的载具,能够对应调节,增强实用性。
收料轨道A还包括对应分布在第一轨道座2和第二轨道座3上的第一限位导向部件6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7,第一限位导向部件6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7相对内侧形成第一限位导向面和第二限位导向面,架设在第一环形送料带4和第二环形送料带5上的载具自相对两侧贴合在第一限位导向面和第二限位导向面上。通过第一、二限位导向面使得载具平移时,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偏移。
本例中,第一限位导向部件6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7镜像设置,且包括并排且间隔分布多个导向辊轮g,其中每个导向辊轮g均绕着竖直方向的轴心线自由转动设置。
升降单元d1为长的丝杆螺母传输模式,或者伸缩杆伸缩推动的方式,并配合对应的轨道上下升降,属于常规手段,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也是清楚可实施的。
移送单元d2包括用于承载载具的托架d20、驱动托架d20水平移动的横移部件d22。
托架d20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盘d200、设置在托盘d200上的挡条d201,其中挡条d201和托盘d200形成一个钩槽,载具位于钩槽内,且自底面贴合在所述托盘d200上、自后侧面贴合在挡条d201上。使得在推送载具时,更加的平稳。
同时,在轨道平台1上设有滑轨d23,托架d20滑动设置在滑轨d23上,横移部件d22为伸缩杆或传动丝杠。
此外,载具收料系统还包括与底座c1对齐且用于载箱转载的接驳小车J。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收料轨道,其与载具流道平行设置;
载具转载机构,其横设在所述载具流道和所述收料轨道之间,且将位于所述载具流道上的载具转载至所述收料轨道;
卡夹收料机构,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载箱,其中底座和载箱构成可层叠的收料区;
载具卸料机构,其用于将收料轨道上的载具卸载至所对应所述收料区,且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收料轨道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单元、位于所述收料轨道内且能够水平的将载具向对应位置所述收料区内横移的移送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轨道包括轨道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平台上的第一轨道座和第二轨道座、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座和所述第二轨道座上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由所述载具转载机构转载的载具自相对两侧架设在所述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上,所述的升降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轨道平台上下运动,所述的移送单元位于所述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之间且能够将载具托送至对应的收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送料带和所述第二环形送料带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轨道座和第二轨道座能够相向运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轨道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料轨道还包括对应分布在所述第一轨道座和所述第二轨道座上的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第二限位导向部件,所述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部件相对内侧形成第一限位导向面和第二限位导向面,架设在所述的第一环形送料带和第二环形送料带上的载具自相对两侧贴合在所述第一限位导向面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部件镜像设置,且包括并排且间隔分布多个导向辊轮,其中每个所述的导向辊轮均绕着竖直方向的轴心线自由转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送单元包括用于承载载具的托架、驱动所述托架水平移动的横移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盘、设置在所述的托盘上的挡条,其中所述的挡条和所述托盘形成一个钩槽,载具位于所述钩槽内,且自底面贴合在所述托盘上、自后侧面贴合在所述挡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轨道平台上设有滑轨,所述托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的横移部件为伸缩杆或传动丝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箱能够在所述的底座上移载设置,所述的载具收料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对齐且用于所述载箱转载的接驳小车。
CN202022694634.5U 2020-11-20 2020-11-20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Active CN213678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634.5U CN21367859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634.5U CN21367859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78599U true CN21367859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3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4634.5U Active CN21367859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78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612B (zh) 快速运送板材方法及装置
CN108750725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109455520B (zh) 一种平移式机器人及先进先出中转方法
CN108750723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205381739U (zh) 一种自动打饭机的餐盘输送装置
CN111921877B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扫码检测方法
CN110254859B (zh) 一种装箱系统
CN113171993A (zh) 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外观自动光学检测设备
CN213678599U (zh) 产品自动化转载用的载具收料系统
CN210365482U (zh) 一款pcb传送转移装置
CN115123815B (zh) 自动上下料测试设备
CN209113087U (zh) 一种电芯盘上料机构
CN208585688U (zh) 下料机构
CN116513801A (zh) 一种兼容多种载具和推车的pcb投板机
CN214358249U (zh) 物料转运装置及物流系统
CN108750724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209946035U (zh)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CN215325447U (zh) 一种料盘智能传送设备
CN113148586A (zh) 印刷电路板自动转运系统
JP2011084370A (ja) 物品搬送設備
CN214526052U (zh) 一种基于流转仓的物料流转装置
CN213140455U (zh) 一种板件转运缓存机
CN212607666U (zh) 冰板回收系统
CN217866479U (zh) 一种柔性可变承载平台360°平面全自由度agv
CN109436767B (zh) 一种电芯盘自动化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2, zengshan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Jinzh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