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5064U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5064U
CN213655064U CN202022066184.5U CN202022066184U CN213655064U CN 213655064 U CN213655064 U CN 213655064U CN 202022066184 U CN202022066184 U CN 202022066184U CN 213655064 U CN213655064 U CN 213655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ompressor
spring
cylind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61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尚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5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5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0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adaptation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44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04B39/0061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using muffler vol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6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F05B2260/962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by means creating "anti-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6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F05B2260/964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by d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压缩机包括:缸筒,包括形成在外周面的气体流入口,并形成为圆筒形状;活塞,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内侧,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弹簧支架,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并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共振弹簧,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磁体框架,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的前方;以及移动件,配置在所述磁体框架,所述气体流入口包括第一气体流入口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后方的第二气体流入口,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更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压缩制冷剂的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压缩机是指从电机或涡轮机等动力发生装置传递到动力并压缩空气或制冷剂等工作流体的装置。具体而言,压缩机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工业领域或家用电器,尤其是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以下称为“冷冻循环”)等。
这样的压缩机根据压缩制冷剂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往复式压缩机是在活塞和缸筒之间形成有压缩空间,活塞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压缩流体的方式,旋转式压缩机是利用缸筒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辊子压缩流体的方式,涡旋式压缩机是由螺旋形结构构成的一对涡旋盘相咬合并进行旋转来压缩流体的方式。
最近,往复式压缩机中不使用曲轴,而是利用直线往复运动的线性压缩机(LinearCompressor)的使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线性压缩机因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所引起的机械损失小,具有压缩机的效率提升且结构较为简单的优点。
线性压缩机在形成密闭空间的外壳内部布置缸筒来形成压缩室,并使覆盖压缩室的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线性压缩机反复进行在活塞位于下死点(BDC,BottomDead Center)的过程中使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向压缩室吸入,在活塞位于上死点(TDC,TopDead Center)的过程中使压缩室的流体被压缩并吐出的过程。
在线性压缩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压缩单元和驱动单元,通过驱动单元中产生的移动,压缩单元利用共振弹簧进行共振运动并执行压缩及吐出制冷剂的过程。
线性压缩机的活塞利用共振弹簧在缸筒的内部高速进行往复运动,通过吸入管将制冷剂吸入到外壳的内部后,利用活塞的前进运动从压缩空间吐出并通过吐出管向冷凝器移动,并反复地执行这样的一系列过程。
另外,线性压缩机可以根据润滑方式划分为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和气体型线性压缩机。
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构成为,在外壳的内部储存有一定量的油,并利用该油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
另一方面,气体润滑型线性压缩机构成为,在外壳的内部未储存有油,将从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缸筒和活塞之间引导,并利用该制冷剂的气体力来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
在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中,随着相对温度低的油供应到缸筒和活塞之间,能够抑制缸筒和活塞因电机热量或压缩热量等而被过热。通过这样的结构,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抑制通过活塞的吸入流路的制冷剂吸入到缸筒的压缩室并被加热而其比体积上升,从而能够预先防止发生吸入损失。
但是,在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中,在与制冷剂一同吐出到冷冻循环装置的油未能顺畅地回收到压缩机的情况下,在该压缩机的外壳内部可能会发生油不足的情况,这样的外壳内部的油不足可能会成为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的原因。
另一方面,气体润滑型线性压缩机相较于油润滑型线性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利用制冷剂对缸筒和活塞之间进行润滑,因此,在不会因油不足而引起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的方面上较为有利。
另外,在内定子的内部布置活塞的结构中,存在有向活塞施加因共振弹簧引起的侧力的问题。
并且,在内定子的内部布置活塞的结构中,存在有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降低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发明专利公报10-0382930B(2003.05.09.公告)
(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发明专利公报10-0186473B(1999.05.01.公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的由共振弹簧引起的侧力的影响的压缩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的压缩机。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aspect)的压缩机包括:缸筒,包括形成在外周面的气体流入口,并形成为圆筒形状;活塞,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内侧,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弹簧支架,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并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共振弹簧,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磁体框架,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的前方;以及移动件,配置在所述磁体框架,所述气体流入口包括第一气体流入口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后方的第二气体流入口,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的因共振弹簧引起的侧力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
并且,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的消音器单元,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并且,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并且,所述缸筒的后端可以与所述共振弹簧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所述弹簧支架可以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配置所述共振弹簧的支撑部,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在所述活塞配置在下死点的吸入行程时,所述缸筒的后端可以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并且,所述活塞可以包括圆筒形状的滑动部和配置在所述滑动部的前方的头部,从所述头部的前端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框架,支撑所述缸筒;以及吐出盖组装体,结合在所述框架,并配置在所述活塞的前方,所述吐出盖组装体与所述移动件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压缩机包括:缸筒,包括形成在外周面的气体流入口,并形成为圆筒形状;活塞,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内侧,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弹簧支架,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并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共振弹簧,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磁体框架,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的前方;以及移动件,配置在所述磁体框架,所述气体流入口包括第一气体流入口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后方的第二气体流入口,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共振弹簧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的因共振弹簧的侧力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
并且,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共振弹簧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的消音器单元,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共振弹簧、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并且,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所述共振弹簧、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并且,所述缸筒的后端可以与所述共振弹簧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所述弹簧支架可以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共振弹簧的支撑部,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在所述活塞配置在下死点的吸入行程时,所述缸筒的后端可以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并且,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并且,所述活塞可以包括圆筒形状的滑动部和配置在所述滑动部的前方的头部,从所述头部的前端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框架,支撑所述缸筒;以及吐出盖组装体,结合在所述框架,并配置在所述活塞的前方,所述吐出盖组装体与所述移动件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的由共振弹簧引起的侧力的影响的压缩机。
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的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的图表。
图10是示出与频率对应的铁损电阻的图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压缩机;101:容置空间;102:吸入空间;103:压缩空间;104:吐出空间;110:外壳;111:壳体;112:第一壳体盖;113:第二壳体盖;114:吸入管;115:吐出管;115a:环形管;116:第一支撑弹簧;116a:吸入引导件;116b:吸入侧支撑构件;116c:阻尼构件;117:第二支撑弹簧;117a:支撑托架;117b:第一支撑引导件;117c:支撑盖;117d:第二支撑引导件;117e:第三支撑引导件;118:共振弹簧;118a:第一共振弹簧;118b:第二共振弹簧;119:弹簧支架;119a:本体部;119b:第二结合部;119c:支撑部;119d:第三结合部;119e:第四结合部;120:框架;121:主体部;122:第一凸缘部;123:后盖;123a:支撑托架;130:驱动单元;131:外定子;132:线圈绕线体;132a:绕线筒;132b:线圈;133:定子型芯;134:内定子;135:移动件;136:磁体框架;136a:第一结合部;137:定子盖;140:缸筒;141:第二凸缘部;142:气体流入口;150:活塞;151:头部;152:引导部;153:第三凸缘部;154:吸入端口;155:吸入阀;160:消音器单元;161:吸入消音器;161a:第四凸缘部;162:内部引导件;170:吐出阀组装体;171:吐出阀;172:阀弹簧;180:吐出盖组装体;181:第一吐出盖;182:第二吐出盖;183:第三吐出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与附图标记无关地,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实施例的过程中,如果提及到某一结构元件“连接于”或“接触于”另一结构元件,则其可以直接地连接于或接触于该另一结构元件,但是被理解为其之间还可以存在有其他结构元件。
并且,在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实施例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的说明会混淆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实施例的要旨,则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并且,所附的附图仅是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实施例,所附的附图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被理解为涵盖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包含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代替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11及结合在壳体111的壳体盖112、113。在宽泛的含义上,壳体盖112、113可以被理解为壳体111的一个结构元件。
在壳体111的下侧可以结合柱腿20。柱腿20可以结合在用于安装线性压缩机100的产品的底座。例如,产品中包括冰箱,底座可以包括冰箱的机械室底座。作为另一例,产品中包括空调机的室外机,底座可以包括室外机的底座。
壳体111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可以构成沿着横方向卧放的布置或沿着轴方向卧放的布置。以图1为基准,壳体111沿着横方向较长地延伸,并可以在半径方向上具有稍低的高度。即,由于线性压缩机100可以具有低的高度,例如,当线性压缩机100设置在冰箱的机械室底座时,具有能够减小机械室的高度的优点。
并且,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与后述的压缩机100的本体的中心轴相一致,压缩机100的本体的中心轴与构成压缩机100的本体的缸筒140及活塞150的中心轴相一致。
在壳体11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接线端30。接线端30可以将外部电源传送给线性压缩机100的驱动单元130。具体而言,接线端30可以连接在线圈132b的引线。
在接线端30的外侧可以设置有托架31。托架31可以包括包围接线端30的多个托架。托架31可以执行从外部的冲击等保护接线端30的功能。
壳体111的两侧部可以开放。在呈开口的壳体111的两侧部可以结合壳体盖112、113。具体而言,壳体盖112、113可以包括:第一壳体盖112,结合在壳体111的呈开口的一侧部;第二壳体盖113,结合在壳体111的呈开口的另一侧部。利用壳体盖112、113可以密闭壳体111的内部空间。
以图1为基准,第一壳体盖112可以位于线性压缩机100的右侧部,第二壳体盖113位于线性压缩机100的左侧部。换言之,第一壳体盖112及第二壳体盖113能够以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并且,第一壳体盖112可以被理解为位于制冷剂的吸入侧,第二壳体盖113位于制冷剂的吐出侧。
线性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多个管114、115、40,所述管设置在壳体111或壳体盖112、113,以能够吸入、吐出或注入制冷剂。
多个管114、115、40可以包括:吸入管114,使制冷剂向线性压缩机100的内部吸入;吐出管115,使被压缩的制冷剂从线性压缩机100排出;补充管40,用于将制冷剂向线性压缩机100补充。
例如,吸入管114可以结合在第一壳体盖112。制冷剂可以通过吸入管114并沿着轴方向向线性压缩机100的内部吸入。
吐出管115可以结合在壳体111的外周面。通过吸入管11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沿着轴方向流动并被压缩。此外,被压缩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吐出管115排出。吐出管115可以配置在比第一壳体盖112更靠近第二壳体盖113的位置。
补充管40可以结合在壳体111的外周面。作业者可以通过补充管40向线性压缩机100的内部注入制冷剂。
为了避免与吐出管115产生干涉,补充管40可以在与吐出管115不同的高度上结合在壳体111。在此,高度可以被理解为从柱腿20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通过使吐出管115和补充管40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结合在壳体111的外周面,能够促使作业便利性。
在与结合补充管40的地点对应的壳体111的内周面可以邻近地布置第二壳体盖113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第二壳体盖11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作用为通过补充管40注入的制冷剂的阻力。
因此,在制冷剂的流路观点上,通过补充管40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大小随着进入壳体111的内部空间,其因第二壳体盖113而变小,并在通过第二壳体盖113之后再次变大。在此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减小而可以实现制冷剂的汽化,在此过程中,可以分离制冷剂中包含的油分。因此,随着油分被分离的制冷剂流入到活塞150的内部,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压缩性能。油分可以被理解为冷却系统中存在的工作油。
图2是用于说明压缩机100的结构的剖视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以活塞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且执行吸入并压缩流体,并吐出被压缩的流体的动作的线性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
线性压缩机可以成为冷冻循环的结构元件,线性压缩机中被压缩的流体可以是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冷冻循环除了包括压缩机以外,可以还包括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等。此外,线性压缩机可以作为冰箱的冷却系统的一个结构元件使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而是可以在整个工业范围内广泛地使用。
参照图2,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外壳110和容置在外壳110内部的本体。压缩机100的本体可以包括框架120、固定在框架120的缸筒140、在缸筒140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150、固定在框架120并向活塞150赋予驱动力的驱动单元130等。其中,缸筒140和活塞150也可以被称为压缩单元140、150。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用于减小缸筒140和活塞150之间的摩擦的轴承单元。轴承单元可以是油轴承或气体轴承。或者,也可以作为轴承单元利用机械轴承。
压缩机100的本体可以被设置在外壳110的内侧两端部的支撑弹簧116、117弹性支撑。支撑弹簧116、117可以包括支撑本体后方的第一支撑弹簧116和支撑本体前方的第二支撑弹簧117。支撑弹簧116、117可以包括板簧。支撑弹簧116、117可以支撑压缩机100的本体的内部部件,并且吸收随着活塞150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振动及冲击。
外壳110可以形成密闭的空间。密闭的空间可以包括:容置空间101,用于容置被吸入的制冷剂;吸入空间102,用于填充被压缩之前的制冷剂;压缩空间103,用于压缩制冷剂;吐出空间104,用于填充被压缩的制冷剂。
从连接在外壳110的后方侧的吸入管114吸入的制冷剂填充到容置空间101,与容置空间101相连通的吸入空间102内的制冷剂在压缩空间103被压缩并吐出到吐出空间104,并通过连接在外壳110的前方侧的吐出管115向外部排出。
外壳110可以包括:壳体111,其两端呈开口并形成为大致沿着横方向较长的圆筒形状;第一壳体盖112,结合在壳体111的后方侧;以及第二壳体盖113,结合在壳体111的前方侧。其中,前方侧是附图的左侧,可以被理解为是被压缩的制冷剂吐出的方向,后方侧是附图的右侧,被理解为是制冷剂流入的方向。并且,第一壳体盖112或第二壳体盖113可以与壳体111一体地形成。
外壳110可以由导热性材质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壳110的内部空间产生的热量迅速地向外部散热。
第一壳体盖112能够以密封壳体111的后方侧的方式结合在壳体111,在第一壳体盖112的中央插入吸入管114进行结合。
压缩机100的本体的后方侧可以利用第一支撑弹簧116在第一壳体盖112的半径方向上被弹力支撑。
第一支撑弹簧116可以包括圆形的板簧。第一支撑弹簧116的边缘部可以利用支撑托架123a对于后盖123在前方方向上被弹性支撑。第一支撑弹簧116的呈开口的中央部可以利用吸入引导件116a对于第一壳体盖112在后方方向上被支撑。
吸入引导件116a可以在内部形成有贯通流路。吸入引导件116a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吸入引导件116a可以在其前方侧外周面结合第一支撑弹簧116的中央开口部,并且其后方侧端部支撑于第一壳体盖112。此时,在吸入引导件116a和第一壳体盖112的内侧面之间可以设置有额外的吸入侧支撑构件116b。
吸入引导件116a的后方侧与吸入管114相连通,通过吸入管11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吸入引导件116a向后述的消音器单元160顺畅地流入。
在吸入引导件116a和吸入侧支撑构件116b之间可以配置有阻尼构件116c。阻尼构件116c可以由橡胶材质等形成。由此,能够切断在通过吸入管114吸入制冷剂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振动向第一壳体盖112传递。
第二壳体盖113结合在壳体111以密封壳体111的前方侧,吐出管115可以通过环形管115a插入并进行结合。从压缩空间103吐出的制冷剂可以在通过吐出盖组装体180后,通过环形管115a和吐出管115向冷冻循环排出。
压缩机100的本体的前方侧可以利用第二支撑弹簧117在壳体111或第二壳体盖113的半径方向上被弹力支撑。
第二支撑弹簧117可以包括圆形的板簧。第二支撑弹簧117的呈开口的中央部可以利用第一支撑引导件117b对于吐出盖组装体180在后方方向上被支撑。第二支撑弹簧117的边缘部可以利用支撑托架117a对于壳体111的内侧面或与第二壳体盖113邻近的壳体111的内周面在前方方向上被支撑。
与图2不同地,第二支撑弹簧117的边缘部可以通过结合在第二壳体盖113的额外的托架(未图示),对于壳体111的内侧面或与第二壳体盖113邻近的壳体111的内周面在前方方向上被支撑。
第一支撑引导件117b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第一支撑引导件117的截面可以包括多个直径。第一支撑引导件117的前方侧可以插入到第二支撑弹簧117的中央开口,后方侧插入到吐出盖组装体180的中央开口。支撑盖117c可以在其之间布置第二支撑弹簧117的方式结合在第一支撑引导件117b的前方侧。在支撑盖117c的前方侧可以结合向前方凹入的杯形状的第二支撑引导件117d。在第二壳体盖113的内侧可以结合与第二支撑引导件117d对应并向后方凹入的杯形状的第三支撑引导件117e。第二支撑引导件117d可以插入到第三支撑引导件117e的内侧并在轴方向和/或半径方向上被支撑。此时,在第二支撑引导件117d和第三支撑引导件117e之间可以形成有间隙(gap)。
框架120可以包括:主体部121,支撑缸筒140的外周面;第一凸缘部122,连接在主体部121的一侧,并支撑驱动单元130。框架120可以与驱动单元130和缸筒140一同利用第一支撑弹簧116及第二支撑弹簧117对于外壳110被弹力支撑。
主体部121可以包围缸筒140的外周面。主体部121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第一凸缘部122可以从主体部121的前方侧端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形成。
在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可以结合缸筒140。在主体部121的外周面可以结合内定子134。例如,缸筒140可以压入(press fitting)主体部121的内周面进行固定,内定子134可以利用额外的固定环(未图示)进行固定。
在第一凸缘部122的后方面可以结合外定子131,在前方面结合吐出盖组装体180。例如,外定子131和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通过机械结合单元进行固定。
在第一凸缘部122的前方面一侧可以形成有构成气体轴承的一部分的轴承入口槽125a,形成有从轴承入口槽125a向主体部121的内周面贯穿的轴承连通孔125b,在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形成有从轴承连通孔125b连通的气体槽125c。
轴承入口槽125a可以按规定的深度向轴方向凹陷形成,轴承连通孔125b为其截面积小于轴承入口槽125a的孔,其可以朝向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倾斜地形成。此外,气体槽125c可以在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形成为具有规定的深度和轴方向长度的环形模样。与此不同地,气体槽125c可以形成在主体部121的内周面相接触的缸筒140的外周面,或者同时形成在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和缸筒140的外周面。
并且,在缸筒140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与气体槽125c对应的气体流入口142。气体流入口142构成气体轴承中的一种喷嘴部。
另外,框架120和缸筒140可以由铝或铝合金材质形成。
缸筒140可以形成为其两端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可以通过缸筒140的后方端部插入活塞150。缸筒140的前方端部可以通过吐出阀组装体170被封闭。在缸筒140和活塞150的前方端部以及吐出阀组装体170之间可以形成有压缩空间103。在此,活塞150的前方端部可以被称为头部151。压缩空间103在活塞150后退时其体积增大,在活塞150前进时其体积减小。即,流入到压缩空间103内部的制冷剂随着活塞150前进而被压缩,并可以通过吐出阀组装体170吐出。
缸筒140可以包括配置在前方端部的第二凸缘部141。第二凸缘部141可以向缸筒140的外侧弯折。第二凸缘部141可以沿着缸筒140的外周方向延伸。缸筒140的第二凸缘部141可以结合在框架120。例如,框架120的前方侧端部可以形成有与缸筒140的第二凸缘部141对应的凸缘槽,缸筒140的第二凸缘部141可以插入到所述凸缘槽并通过结合构件进行结合。
另外,可以提供有向活塞150的外周面和缸筒14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供应吐出气体,从而能够在缸筒140和活塞150之间进行气体润滑的气体轴承单元。缸筒140和活塞150之间的吐出气体向活塞150提供悬浮力,从而能够减小活塞150和缸筒140之间产生的摩擦。
例如,在缸筒140可以包括气体流入口142。气体流入口142可以与主体部121的内周面形成的气体槽125c相连通。气体流入口142可以沿着半径方向贯穿缸筒140。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将流入到气体槽125c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向缸筒140的内周面和活塞150的外周面之间引导。与此不同地,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气体槽125c也可以形成在缸筒140的外周面。
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形成为微小通孔,以使其入口相对宽且出口起到喷嘴作用。在气体流入口142的入口部可以追加地设置有用于切断杂质流入的过滤器(未图示)。过滤器可以是由金属构成的网过滤器,也可以将诸如细丝的构件缠绕形成。
气体流入口142可以由多个独立地形成,或者也可以使其入口形成为环形槽且其出口沿着该环形槽按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气体流入口142能够以缸筒140的轴方向中间为基准仅形成在前方侧。与此不同地,考虑到活塞150的下垂,气体流入口142能够以缸筒140的轴方向中间为基准还同时形成在后方侧。
活塞150被配置为,插入到缸筒140后方的开放的端部以密闭压缩空间103的后方。
活塞150可以包括头部151和引导部152。头部151可以形成为圆盘形状。头部151可以部分地开放。头部151可以划分压缩空间103。引导部152可以从头部151的外周面向后方延伸。引导部152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引导部152的内部可以空余,其前方被头部151部分地密闭。引导部152的后方可以呈开口并与消音器单元160相连接。头部151可以被配置为结合在引导部152的额外的构件。与此不同地,头部151和引导部152可以一体地形成。
活塞150可以包括吸入端口154。吸入端口154可以贯穿头部151。吸入端口154可以将活塞150内部的吸入空间102和压缩空间103相连通。例如,从容置空间101向活塞150内部的吸入空间102流动而流入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吸入端口154并向活塞150和缸筒140之间的压缩空间103吸入。
吸入端口154可以沿着活塞150的轴方向延伸。吸入端口154可以对于活塞150的轴方向倾斜地形成。例如,吸入端口154可以沿着越向活塞150的后方越远离中心轴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吸入端口154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吸入端口154的内径可以恒定地形成。与此不同地,吸入端口154的开口可以形成为沿着头部15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长孔,也可以形成为其内径越向后方越大。
吸入端口154可以沿着头部151的半径方向和圆周方向中的一个以上的方向形成有多个。
在与压缩空间103邻近的活塞150的头部151可以安装用于选择性地开闭吸入端口154的吸入阀155。吸入阀155可以利用弹性变形进行动作,从而开放或封闭吸入端口154。即,吸入阀155可以利用通过吸入端口154向压缩空间103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弹性变形以开放吸入端口154。
活塞150可以与移动件135相连接。移动件135可以随着活塞150的移动而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移动件135和活塞150之间可以布置内定子134和缸筒140。移动件135和活塞150可以利用将缸筒140和内定子134向后方迂回而形成的磁体框架136来彼此连接。
消音器单元160可以结合在活塞150的后方,从而能够衰减制冷剂吸入到活塞150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通过吸入管11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经过消音器单元160并向活塞150的内部的吸入空间102流动。
消音器单元160可以包括:吸入消音器161,与外壳110的容置空间101相连通;内部引导件162,连接在吸入消音器161的前方,并将制冷剂向吸入端口154引导。
吸入消音器161位于活塞150的后方,其后方侧开口与吸入管114邻近地配置,其前方侧端部可以结合在活塞150的后方。吸入消音器161可以在轴方向上形成有流路,从而将容置空间101内的制冷剂向活塞150内部的吸入空间102引导。
吸入消音器161的内部可以形成有被挡板划分的多个噪音空间。吸入消音器161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构件彼此结合而形成,例如,第二吸入消音器可以压入结合在第一吸入消音器的内部并形成多个噪音空间。此外,考虑到重量或绝缘性,吸入消音器161可以由塑料材质形成。
内部引导件162的一侧可以连通到吸入消音器161的噪音空间,另一侧向活塞150的内部较深地插入。内部引导件162可以形成为管形状。内部引导件162的两端可以具有相同的内径。内部引导件162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与此不同地,也可以使作为吐出侧的前方端的内径比作为相反侧的后方端的内径更大地形成。
吸入消音器161和内部引导件162可以构成为多样的形状,通过这些结构元件可以调节通过消音器单元160的制冷剂的压力。吸入消音器161和内部引导件162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吐出阀组装体170可以包括吐出阀171和设置在吐出阀171的前方侧并弹力支撑吐出阀171的阀弹簧172。吐出阀组装体170可以将压缩空间103中被压缩的制冷剂选择性地排出。在此,压缩空间103表示吸入阀155和吐出阀171之间形成的空间。
吐出阀171可以在缸筒140的前表面以能够支撑的方式进行配置。吐出阀171可以选择性地开闭缸筒140的前方开口。吐出阀171可以利用弹性变形进行动作来开放或封闭压缩空间103。吐出阀171可以利用通过压缩空间103向吐出空间104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弹性变形以开放压缩空间103。例如,在吐出阀171支撑于缸筒140的前表面的状态下,压缩空间103维持被密闭的状态,在吐出阀171从缸筒140的前表面隔开的状态下,压缩空间103的压缩制冷剂可以向开放的空间排出。
阀弹簧172可以提供在吐出阀171和吐出盖组装体180之间,并向轴方向提供弹力。阀弹簧172可以被配置为压缩卷簧,或者考虑到占用空间或可靠性方面而被配置为板簧。
当压缩空间103的压力达到吐出压力以上时,阀弹簧172向前方进行变形并开放吐出阀171,制冷剂可以从压缩空间103吐出并向吐出盖组装体180的第一吐出空间104a排出。当制冷剂的排出结束时,阀弹簧172可以向吐出阀171提供恢复力,以使吐出阀171关闭。
对制冷剂通过吸入阀155向压缩空间103流入且压缩空间103内的制冷剂通过吐出阀171向吐出空间104排出的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在活塞150在缸筒14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当压缩空间103的压力达到预设定的吸入压力以下时,吸入阀155开放并使制冷剂向压缩空间103吸入。另一方面,当压缩空间103的压力超过预设定的吸入压力时,在吸入阀155关闭的状态下,压缩空间103的制冷剂被压缩。
另外,当压缩空间103的压力达到预设定的吐出压力以上时,阀弹簧172向前方进行变形并使与之连接的吐出阀171开放,制冷剂从压缩空间103向吐出盖组装体180的吐出空间104排出。当制冷剂的排出结束时,阀弹簧172向吐出阀171提供恢复力,吐出阀171关闭而密闭压缩空间103的前方。
吐出盖组装体180设置在压缩空间103的前方,以形成容置从压缩空间103排出的制冷剂的吐出空间104,并结合在框架120的前方以能够衰减制冷剂从压缩空间103吐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容置吐出阀组装体170并结合在框架120的第一凸缘部122的前方。例如,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通过机械结合构件结合在第一凸缘部122。
此外,在吐出盖组装体180和框架120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隔热的密封垫165和抑制吐出空间104的制冷剂泄漏的O型圈166(O-ring)。
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由导热性材质形成。因此,当吐出盖组装体180中流入高温的制冷剂时,制冷剂的热量可以通过吐出盖组装体180向外壳110传递,从而向压缩机外部散热。
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由一个吐出盖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吐出盖以依次地连通的方式配置。在吐出盖组装体180被配置为多个吐出盖的情况下,吐出空间104可以包括由各个吐出盖划分的多个空间部。多个空间部可以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彼此连通。
例如,在吐出盖为三个的情况下,吐出空间104可以包括:第一吐出空间104a,形成在与框架120的前方侧相结合的第一吐出盖181和框架120之间;第二吐出空间104b,与第一吐出空间104a相连通,并形成在与第一吐出盖181的前方侧相结合的第二吐出盖182和第一吐出盖181之间;第三吐出空间104c,与第二吐出空间104b相连通,并形成在与第二吐出盖182的前方侧相结合的第三吐出盖183和第二吐出盖182之间。
此外,第一吐出空间104a可以利用吐出阀171与压缩空间103选择性地相连通,第二吐出空间104b与第一吐出空间104a相连通,第三吐出空间104c与第二吐出空间104b相连通。由此,从压缩空间103吐出的制冷剂可以在依次地经过第一吐出空间104a、第二吐出空间104b以及第三吐出空间104c的过程中其吐出噪音被衰减,并通过与第三吐出盖183相连通的环形管115a和吐出管115向外壳110的外部排出。
驱动单元130可以包括:外定子131,在壳体111和框架120之间以包围框架120的主体部121的方式配置;内定子134,在外定子131和缸筒140之间以包围缸筒140的方式配置;移动件135,配置在外定子131和内定子134之间。
外定子131可以结合在框架120的第一凸缘部122的后方,内定子134可以结合在框架120的主体部121的外周面。此外,内定子134以与外定子131的内侧隔开的方式配置,移动件135可以配置在外定子131和内定子134之间的空间。
在外定子131可以安装有绕线线圈,移动件135可以包括永久磁铁。永久磁铁可以由具有一个极的单一磁铁构成,或由具有三个极的多个磁铁相结合而构成。
外定子131可以包括:线圈绕线体132,将轴方向沿着圆周方向包围;定子型芯133,以包围线圈绕线体132的方式层积。线圈绕线体132可以包括:绕线筒132a,呈内部空余的圆筒形状;线圈132b,沿着绕线筒132a的圆周方向绕线。线圈132b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或多边形形状,作为一例可以具有六边形的形状。定子型芯133可以由多个叠层片(laminationsheet)以放射状进行层积而形成,也可以由多个叠层块(lamination block)沿着圆周方向进行层积而形成。
外定子131的前方侧可以支撑在框架120的第一凸缘部122,后方侧被定子盖137支撑。例如,定子盖137可以被配置为内部空余的圆盘形状,在前方面支撑外定子131,在后方面支撑共振弹簧118。
内定子134可以由多个叠层在框架120的主体部121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进行层积而构成。
移动件135的一侧可以结合在磁体框架136并进行支撑。磁体框架136可以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插入到外定子131和内定子134之间的空间。此外,磁体框架136可以被配置为结合在活塞150的后方侧并与活塞150一同进行移动。
作为一例,磁体框架136的后方端部可以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折并延伸而形成第一结合部136a,第一结合部136a与活塞150的后方形成的第三凸缘部153相结合。磁体框架136的第一结合部136a和活塞150的第三凸缘部153可以通过机械结合构件相结合。
进一步,在活塞150的第三凸缘部153和磁体框架136的第一结合部136a之间可以布置吸入消音器161的前方形成的第四凸缘部161a。由此,在活塞150和消音器单元160以及移动件135一体地结合的状态下,可以一同进行线性往复移动。
当向驱动单元130接通电流时,绕线线圈上形成磁束(magnetic flux),利用外定子131的绕线线圈上形成的磁束和由移动件135的永久磁铁所形成的磁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电磁力并能够使移动件135移动。此外,与移动件135的轴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与磁体框架136相连接的活塞150也可以与移动件135一体地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另外,驱动单元130和压缩单元140、150可以利用支撑弹簧116、117和共振弹簧118在轴方向上被支撑。
共振弹簧118可以放大由移动件135和活塞150的往复运动来实现的振动,从而实现制冷剂的有效的压缩。具体而言,共振弹簧118可以被调节为与活塞150的固有振动数对应的振动数,从而使活塞150能够进行共振运动。并且,共振弹簧118可以引导活塞150的稳定的移动,从而减少振动及噪音的发生。
共振弹簧118可以是沿着轴方向延伸的卷簧。共振弹簧118的两端部可以分别连接在振动体和固定体。例如,共振弹簧118的一端部可以连接在磁体框架136,另一端部连接在后盖123。由此,共振弹簧118可以在一端部振动的振动体和固定在另一端部的固定体之间进行弹性变形。
共振弹簧118的固有振动数被设计为在压缩机100运转时与移动件135和活塞150的共振频率相一致,由此,能够放大活塞150的往复运动。只是,在此被配置为固定体的后盖123在外壳110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16得到弹性支撑,其严格而言并不处于被固定的状态。
共振弹簧118可以包括以弹簧支架119为基准支撑在后方侧的第一共振弹簧118a和支撑在前方侧的第二共振弹簧118b。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本体部119a,包围吸入消音器161;第二结合部119b,从本体部119a的前方向内侧半径方向弯折;支撑部119c,从本体部119a的后方向外侧半径方向弯折。
弹簧支架119的第二结合部119b的前方面可以被磁体框架136的第一结合部136a支撑。弹簧支架119的第二结合部119b的内径可以包围吸入消音器161的外径。例如,弹簧支架119的第二结合部119b和磁体框架136的第一结合部136a以及活塞150的第三凸缘部153可以依次地配置后通过机械构件一体地进行结合。此时,在活塞150的第三凸缘部153和磁体框架136的第一结合部136a之间设置有吸入消音器161的第四凸缘部161a而能够一同被固定,这与前面所述的相同。
第一共振弹簧118a可以配置在后盖123的前方面和弹簧支架119的后方面之间。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配置在定子盖137的后方面和弹簧支架119的前方面之间。
第一共振弹簧118a及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在中心轴的圆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第一共振弹簧118a和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沿着轴方向并排地配置,也可以彼此交错地配置。第一共振弹簧118a及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沿着中心轴的放射方向按一定的间隔配置。例如,第一共振弹簧118a及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分别设置有三个,并在中心轴的放射方向上按120度的间隔配置。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能够增大框架120与其周边的部件间的结合力的多个密封构件。
例如,多个密封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密封构件,设置在框架120和吐出盖组装体180相结合的部分,并插入到设置在框架120的前方端部的安装槽;第二密封构件,设置在框架120和缸筒140相结合的部分,并插入到设置在缸筒140的外侧面的安装槽。第二密封构件能够防止框架120的内周面和缸筒14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气体槽125c的制冷剂向外部泄漏,并增大框架120和缸筒140的结合力。此外,多个密封构件可以还包括:第三密封构件,设置在框架120和内定子134相结合的部分,并插入到设置在框架120的外侧面的安装槽。其中,第一至第三密封构件可以具有环形状。
以上说明的线性压缩机100的动作情形如下。
首先,当向驱动单元130接通电流时,利用线圈132b中流动的电流可以在外定子131形成磁束。外定子131上形成的磁束产生电磁力,具有永久磁铁的移动件135可以利用所产生的电磁力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这样的电磁力在压缩行程时向使活塞150朝向上死点(TDC,top dead center)的方向(前方方向)产生,并在吸入行程时向使活塞150朝向下死点(BDC,bottom dead center)的方向(后方方向)产生,这样的电磁力可以交替地产生。即,驱动单元130可以产生作为将移动件135和活塞150向移动方向推动的推力。
在缸筒140内部进行线性往复运动的活塞150可以反复地增大或减小压缩空间103的体积。
当活塞150向增大压缩空间103的体积的方向(后方方向)移动时,压缩空间103的压力可以减小。由此,活塞150的前方安装的吸入阀155开放,吸入空间102中停留的制冷剂可以沿着吸入端口154向压缩空间103吸入。这样的吸入行程将使活塞150最大程度增大压缩空间103的体积,其可以进行至所述活塞150位于下死点。
到达下死点的活塞150转换其运动方向,其可以向减小压缩空间103的体积的方向(前方方向)移动并执行压缩行程。在压缩行程时,压缩空间103的压力增大并可以压缩被吸入的制冷剂。当压缩空间103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在压缩空间103的压力的作用下,吐出阀171被推开而从缸筒140开放,制冷剂可以通过隔开的空间向吐出空间104吐出。这样的压缩行程可以在活塞150移动至压缩空间103的体积达到最小的上死点为止持续地进行。
随着活塞150的吸入行程和压缩行程反复地进行,将可以形成通过吸入管114流入到压缩机100内部的容置空间101的制冷剂依次地经由吸入引导件116a和吸入消音器161以及内部引导件162并向活塞150内部的吸入空间102流入,吸入空间102的制冷剂在活塞150的吸入行程时向缸筒140内部的压缩空间103流入,在活塞150的压缩行程时压缩空间103的制冷剂被压缩并吐出到吐出空间104后,经过环形管115a和吐出管115并向压缩机100的外部排出的流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可以包括缸筒140、活塞150、消音器单元16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可以在其中除了一部分结构元件以外实施,也可以除此之外不排除追加的结构元件。
以下未说明的与图3至图8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详细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与图2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详细结构相同。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缸筒140。缸筒14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缸筒140可以形成为其前方和后方开放的圆筒形状。缸筒140可以沿着轴方向延伸。缸筒140可以固定在框架120。
缸筒140可以包括气体流入口142。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形成在缸筒140的外周面。气体流入口142可以沿着半径方向延伸。气体流入口142可以沿着半径方向贯穿缸筒140。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将缸筒140的内部和外部相连通。气体流入口142可以越向内侧其宽度越窄。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形成为带形状。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形成为圆弧形状。
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包括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可以形成在缸筒140的前方区域。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可以与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在轴方向上相隔开。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可以配置在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的前方。
气体流入口142可以包括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可以形成在缸筒140的后方区域。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可以与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在轴方向上相隔开。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可以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的后方。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活塞150。活塞150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内侧。活塞150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内侧。活塞150可以与缸筒140的内侧面相隔开。活塞150的外侧面可以与缸筒140的内侧面相隔开。活塞150可以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活塞15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
活塞150可以包括滑动部。滑动部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滑动部可以形成为其前方和后方开放的圆筒形状。滑动部可以被理解为与引导部152相同。
活塞150可以包括头部151。头部151可以配置在滑动部的前方。头部151可以形成为圆盘形状。头部151可以部分地开放。在头部151可以形成有吸入端口154。吸入端口154可以将活塞150的内部的吸入空间102和活塞150的前方的压缩空间103相连通。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消音器单元160。消音器单元160可以结合在活塞150。消音器单元160可以结合在活塞150的后方。消音器单元160可以结合在活塞150的滑动部的后方。
消音器单元160可以包括吸入消音器161。吸入消音器161可以与外壳110的容置空间101相连通。吸入消音器161可以包括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第四凸缘部161a。第四凸缘部161a可以形成在吸入消音器161的前方。第四凸缘部161a可以结合在弹簧支架119的第二结合部119b。
消音器单元160可以包括内部引导件162。内部引导件162可以连接在吸入消音器161的前方。内部引导件162可以配置在活塞150的内侧。内部引导件162可以将制冷剂向吸入端口154引导。内部引导件162可以包括从后方区域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第五凸缘部。第五凸缘部可以形成为与第四凸缘部161a对应的形状。第五凸缘部可以与第四凸缘部161a一同地结合在弹簧支架119的第二结合部119b。第五凸缘部可以与第四凸缘部161a一体地形成。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弹簧支架119。弹簧支架119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外侧。弹簧支架119可以包围缸筒140。弹簧支架119可以结合在活塞150的后方。在弹簧支架119可以结合消音器单元160。在弹簧支架119可以结合共振弹簧118。在弹簧支架119可以结合磁体框架136。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本体部119a。本体部119a可以形成弹簧支架119的外观。本体部119a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本体部119a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外侧。本体部119a可以包围缸筒140。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第二结合部119b。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配置在本体部119a的后方区域。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向内侧弯折而延伸。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在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结合消音器单元160。在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结合消音器单元160的第四凸缘部161a和/或第五凸缘部。第二结合部119b可以支撑活塞150的后端。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支撑部119c。支撑部119c可以从本体部119a向外侧延伸。支撑部119c可以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在支撑部119c可以结合共振弹簧118。支撑部119c的前表面可以支撑第二共振弹簧118b的后端。支撑部119c的后表面可以支撑第一共振弹簧118a的前端。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第三结合部119d。第三结合部119d可以形成在本体部119a的前端。第三结合部119d可以与磁体框架136相结合。第三结合部119d可以与磁体框架136进行卡钩(hook)结合。
弹簧支架119可以包括第四结合部119e。第四结合部119e可以从第二结合部119b的内侧区域向前方延伸。第四结合部119e可以从第二结合部119b的内侧向前方弯折。第四结合部119e可以配置在活塞150和消音器单元160之间。第四结合部119e的外侧面可以与活塞150的内侧面相接触。第四结合部119e的外侧面可以与活塞150的滑动部的内侧面相接触。第四结合部119e的内侧面可以与消音器单元160的外侧面相接触。第四结合部119e的内侧面可以与内部引导件162的外侧面相接触。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共振弹簧118。共振弹簧118可以结合在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可以结合在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共振弹簧118可以包括以活塞150的中心轴为基准向放射方向配置的多个共振弹簧118。
共振弹簧118可以包括第一共振弹簧118a。第一共振弹簧118a的后表面可以被后盖123的前表面支撑。第一共振弹簧118a的前表面可以支撑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的后表面。第一共振弹簧118a可以与第二共振弹簧118b在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第一共振弹簧118a可以与第二共振弹簧118b在轴方向上隔开。
共振弹簧118可以包括第二共振弹簧118b。第二共振弹簧118b的前表面可以被定子盖137的后表面支撑。第二共振弹簧118b的后表面可以支撑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的前表面。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与第一共振弹簧118a在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第二共振弹簧118b可以与第一共振弹簧118a在轴方向上隔开。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磁体框架136。磁体框架136可以结合在弹簧支架119的前方。磁体框架136的后方区域可以结合在弹簧支架119的第三结合部119d。磁体框架136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磁体框架136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外侧。磁体框架136可以配置在吐出盖组装体180的外侧。在磁体框架136可以布置移动件135。在磁体框架136的外侧面可以布置移动件135。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移动件135。移动件135可以结合在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可以配置在磁体框架136的外侧面。移动件135可以与驱动单元130相向。在向驱动单元130接通电流的情况下,利用驱动单元130和移动件135的电磁相互作用,弹簧支架119、消音器单元160、活塞150可以与移动件135一同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框架120。在框架120可以固定缸筒140。框架120可以支撑缸筒140。在框架120的内侧可以布置缸筒140。在框架120的外侧可以布置磁体框架136。在框架120的外侧可以布置移动件135。在框架120的内侧可以布置吐出盖组装体180。在框架120的内侧可以布置缸筒140。在框架120的内侧可以布置活塞150。在框架120的外侧可以布置弹簧支架119。
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吐出盖组装体180。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结合在框架120。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配置在框架120的内侧。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配置在缸筒140的前方。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配置在活塞150的前方。吐出盖组装体180可以与移动件135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参照图4,缸筒140的后端可以与共振弹簧118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overlap)。缸筒140的后端可以与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从缸筒140的后端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d可以与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相重叠。在活塞150配置在下死点的吸入行程时,缸筒140的后端可以与弹簧支架119的支撑部119c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从头部151的前端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g可以配置在比移动件135更后方的位置。从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f可以配置在比移动件135更后方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压缩机100的可动部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对驱动单元130构成的影响而提高压缩机100的效率。
参照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可动部可以包括活塞150、弹簧支架119、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其中,可动部可以表示在压缩机100内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结构元件。参照图4,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的质量中心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可以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和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之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
并且,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的质量中心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可以配置在比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更靠近于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可动部可以还包括消音器单元160。参照图4,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消音器单元160的质量中心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可以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和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之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
并且,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消音器单元160的质量中心a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可以配置在比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更靠近于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的位置。
参照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可动部可以包括活塞15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其中,可动部可以表示在压缩机100内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结构元件。参照图4,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的质量中心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d可以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和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之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
并且,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的质量中心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d可以配置在比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更靠近于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可动部可以还包括消音器单元160。参照图4,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消音器单元160的质量中心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d可以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和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之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
并且,从活塞150、弹簧支架119、共振弹簧118、磁体框架136、移动件135、消音器单元160的质量中心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d可以配置在比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更靠近于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的位置。
图9是示出对于缸筒的内侧面的活塞的悬浮力的图表。
参照图9,与以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中,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将提高。即,通过使压缩机100的可动部的质量中心a、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d配置在第一气体流入口142a和第二气体流入口142b之间,能够减小施加于活塞150的因共振弹簧118引起的侧力的影响,据此能够提高对于缸筒140的内侧面的活塞150的悬浮力。
图10是示出与频率对应的铁损电阻的图表。
参照图10,与以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00中,施加于驱动单元130的电阻将变小。即,随着将压缩机100的可动部的质量中心a、b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c、d远离驱动单元130,向驱动单元130施加的电阻减小,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可动部的驱动效率。
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并非彼此排他或彼此区别。前面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各个结构元件或功能可以并用或组合。
例如,表示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结构元件A能够与另一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结构元件B进行结合。即,即使在对于结构元件之间的结合未直接地说明的情况下,其表示除了说明为无法结合的情况以外能够进行结合。
以上的详细说明在所有层面上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应当被考虑为例示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合理解释来决定,本实用新型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缸筒,包括形成在外周面的气体流入口,并形成为圆筒形状;
活塞,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内侧,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弹簧支架,配置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并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
共振弹簧,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
磁体框架,结合在所述弹簧支架的前方;以及
移动件,配置在所述磁体框架,
所述气体流入口包括第一气体流入口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后方的第二气体流入口,
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和所述移动件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和所述移动件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结合在所述活塞的后方的消音器单元,
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和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支架、所述磁体框架、所述移动件和所述消音器单元的质量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气体流入口更靠近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共振弹簧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配置所述共振弹簧的支撑部,
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配置在下死点的吸入行程时,所述缸筒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气体流入口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包括圆筒形状的滑动部和配置在所述滑动部的前方的头部,
从所述头部的前端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置在比所述移动件更后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框架,支撑所述缸筒;以及
吐出盖组装体,结合在所述框架,并配置在所述活塞的前方,
所述吐出盖组装体与所述移动件在半径方向上相重叠。
CN202022066184.5U 2020-02-05 2020-09-18 压缩机 Active CN21365506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13606A KR102228544B1 (ko) 2020-02-05 2020-02-05 압축기
KR10-2020-0013606 2020-0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5064U true CN213655064U (zh) 2021-07-09

Family

ID=7522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6184.5U Active CN213655064U (zh) 2020-02-05 2020-09-18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6485A1 (zh)
KR (1) KR102228544B1 (zh)
CN (1) CN213655064U (zh)
DE (1) DE112020006694T5 (zh)
WO (1) WO20211577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9003480A2 (en) * 1987-10-08 1989-04-20 Helix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near motor compressor with stationary piston
KR100186473B1 (ko) 1996-06-25 1999-05-01 구자홍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압축기구부구조
KR100382930B1 (ko) 2001-02-21 2003-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손실 저감구조
KR20030073446A (ko) * 2002-03-11 2003-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피스톤 충돌 완화구조
KR100527176B1 (ko) * 2004-03-09 2005-11-09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507605B1 (ko) * 2007-10-24 2015-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01629B1 (ko) * 2014-06-26 2021-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28544B1 (ko) 2021-03-16
WO2021157778A1 (ko) 2021-08-12
DE112020006694T5 (de) 2022-12-22
US20230076485A1 (en)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76139B (zh) 线性压缩机
CN214616944U (zh) 压缩机
CN213655064U (zh) 压缩机
CN213743869U (zh) 压缩机
CN215521203U (zh) 线性压缩机
CN218479897U (zh) 线性压缩机
CN213838820U (zh) 压缩机
CN218117992U (zh) 线性压缩机
CN218206971U (zh) 压缩机
KR102432495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3123943B (zh) 压缩机
KR102324069B1 (ko) 압축기
KR102345324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4170755U (zh) 线性压缩机
CN215256702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390579B1 (ko) 압축기
EP4345311A1 (en) Linear compressor
EP4345308A1 (en) Linear compressor
KR20220088005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20210157244A (ko) 압축기
KR20220098552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20210079030A (ko) 압축기
CN117803550A (zh) 线性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