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8652U -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28652U CN213628652U CN202022594372.5U CN202022594372U CN213628652U CN 213628652 U CN213628652 U CN 213628652U CN 202022594372 U CN202022594372 U CN 202022594372U CN 213628652 U CN213628652 U CN 2136286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hock absorber
- hydraulic shock
- seat
- compre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属于液压减振技术领域。包括阀座(10),在阀座(10)的上方扣设有阀帽(1),在阀座(10)的内部设置有阀座通道(5),在阀帽(1)上开设有阀帽通道(6),在阀座(10)的上方依次放置有阀片(2)和压缩阀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推动阀片(2)使阀片(2)和阀座(10)之间形成间隙。在本液压减振器底阀中,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液压减振器内活塞提供的阻尼力值与阀片提供的阻尼力值之间的衔接更为缓和,减少了汽车受到颠簸时的“顿挫感”,提高了乘车体验和舒适度,同时通过弹性件使阀片和阀座之间形成间隙,实现了压缩过程中快速补油的液压减振器底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属于液压减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减振是汽车领域一种常见的减振方式。如图5所示,汽车减振器中设置有活塞13,在活塞13的外部套装有减振器外筒14,活塞13的外壳与减振器外筒14之间间隔形成油室15,在油室15和活塞13的外壳内部均充满液压油,在活塞13的外壳底部安装有底阀16。活塞13的活塞杆和减振器外筒14分别安装在车身和车轮总成上,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上下震动时,活塞13在活塞缸中往复运动。当活塞13压缩时活塞13向其外壳底部移动,此时活塞13内部的液压油经过底阀16进入油室15;当活塞13复原时活塞13向其外壳的上部移动,此时油室15的液压油经过底阀16向活塞13内部补充液压油。
进一步结合图6,在现有技术中,底阀16包括阀座10,在阀座10的上方罩设有阀帽1,在阀帽1的中心处以及侧部开设有若干阀帽通道6。在阀座10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阀座通道5,在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处放置有两片环形的阀片2,并且与阀座10接触的阀片2的侧部开设有阀片通道8。在阀片2的上方放置有压缩阀体4,压缩阀体4下端凸起穿过两片阀片2的中心孔进入阀座通道5,压缩阀体4上端凸起的外圈放置有塔簧3,塔簧3的上部与阀帽1的内表面接触,在压缩阀体4上下凸起的外侧还开设有多个阀体通道7。在常规状态下,压缩阀体4在塔簧3弹力作用下使阀片2贴合在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处,底阀16属于封闭状态。当活塞13压缩时,液压油通过阀帽通道6和阀体通道7挤压阀片2,阀片2受压产生形变后与压缩阀体4之间出现缝隙,液压油经过该缝隙以及阀座通道5流入油室15,因此底阀16在活塞13压缩过程中进一步提供了压缩力值。当活塞13复原时,液压油经阀座通道5流入底阀16,并克服塔簧3的弹力后向上推动阀片2和压缩阀体4,使阀片2和阀座10远离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液压油流出阀座通道5之后直接经过阀帽通道6流入活塞13,实现对活塞13内筒的快速补油。
由上述可知,传统的液压减振器在压缩时,其压缩力值实际由活塞13和底阀16共同提供,但是为了保持车身姿态减振器的阻尼值不能设定的很小,如果阻尼值设置的太小,当汽车遇到较为严重的颠簸时容易造成车身姿态摆动幅度较大,安全型难以保证;而汽车在轻微颠簸时,液压油的压力不足以使底阀16发生形变,提供足够的压缩力值,此时对车内人员而言颠簸感较强,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弹性件提高了汽车在轻微颠簸时的驾乘体验和舒适性,同时又提高了在汽车遇到较大颠簸时安全性的液压减振器底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液压减振器底阀,包括阀座,在阀座的上方扣设有阀帽,在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座通道,在阀帽上开设有阀帽通道,在阀座的上方依次放置有阀片和压缩阀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座通道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推动压缩阀体或阀片与阀座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的,所述的阀片设置有两片,其余与弹性件接触的一片的外边缘处开设有阀片通道。
优选的,所述压缩阀体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其中位于其下表面的凸起从阀片的中心孔中穿过。
优选的,所述压缩阀体凸起的外圈开设有若干贯穿压缩阀体上、下表面的阀体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塔簧。
优选的,在阀座通道上端口的内圈开设有用于容纳塔簧的塔簧座。
优选的,在所述阀座的外圈开设有环形台阶,阀帽通过环形台阶扣设在阀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为蝶形弹簧或波形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液压减振器底阀中,通过设置弹性件,在液压减振器的压缩过程中,在本液压减振器底阀内首先由弹性件为液压油提供“第一段”压缩力值,然后由阀片为液压油提供“第二段”压缩力值,由于塔簧的过渡,使得液压减振器内活塞提供的阻尼力值与阀片提供的阻尼力值之间的衔接更为缓和,对于车内乘客而言,提高了汽车在受到轻微颠簸时的乘车体验和舒适度。
当液压减振器复原时,液压油自阀座通道的底部向上流动,此时可直接经过阀座通道和阀帽通道流经本液压减振器底阀而无需克服任何复原力值,因此起到了快速补油的效果,又提高了汽车在遇到较大颠簸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减振器底阀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压减振器底阀实施例1在活塞压缩状态下示意图。
图3为液压减振器底阀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液压减振器底阀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液压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液压减振器底阀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液压减振器底阀在复原状态下底阀示意图。
其中:1、阀帽 2、阀片 3、塔簧 4、压缩阀体 5、阀座通道 6、阀帽通道 7、阀体通道 8、阀片通道 9、塔簧座 10、阀座 11、蝶形弹簧 12、波形弹簧 13、活塞 14、减振器外筒 15、油室 16、底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包括圆柱状的阀座10,在阀座10的轴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阀座通道5,在阀座10的外圈开设有环形台阶,阀帽1通过环形台阶扣设在阀座10的上方,在阀帽1的中心处和周圈开设有阀帽通道6。
在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内圈开设有塔簧座9,在塔簧座9内放置有塔簧3,在塔簧3的上方放置有压缩阀体4,压缩阀体4为圆盘状,并在压缩阀体4的上、下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圆形凸起,在圆形凸起的外圈开设有若干贯穿压缩阀体4的阀体通道7。
在压缩阀体4下表面圆形凸起的外圈套设有两片环状的阀片2,在塔簧3的弹力作用下,两片阀片2紧贴压缩阀体4的下部,且压缩阀体4上表面与阀帽1的内表面接触,压缩阀体4上表面的圆形凸起向上贯穿阀帽1中部的阀帽通道6,并延伸至阀帽1的外部。两片阀片2中与塔簧3上端接触的一片阀片2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阀片通道8。 在塔簧3的弹力作用下,阀片2和压缩阀体4均远离阀座10,在阀片2和阀座10之间间隔形成液压油的流通通道。
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当液压减振器压缩时,液压油自本液压减振器底阀的上部向下流动,液压油首先经过阀帽通道6进入阀帽1,由于在阀片2和阀座10之间间隔形成液压油的流通通道,因此液压油在进入阀帽1后一部分液压油直接通过该流通通道进入阀座通道5流出,另一部分对压缩阀体4进行挤压随着液压油压力的不断增大,压缩阀体4以及阀片2不断克服塔簧3的弹力而靠近阀座10,因此阀片2和阀座10之间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由于塔簧3为内细外粗的结构,因此塔簧3在阀片2的压力作用下最终完全进入弹簧座9内(如图2所示状态),此时阀片2贴合到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处将阀座通道5封闭。
如果液压油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液压油通过阀帽通道6和阀体通道7挤压阀片2,阀片2受压产生形变后与压缩阀体4之间出现缝隙,液压油经过该缝隙进入阀座通道5内并最终流出本液压减振器底阀。
由上述可知,在液压减振器的压缩过程中,在本液压减振器底阀内首先由塔簧3为液压油提供“第一段”压缩力值,然后由阀片2为液压油提供“第二段”压缩力值,由于塔簧3的过渡,对于车内乘客而言,减少了汽车受到颠簸时的“顿挫感”,提高了乘车体验和舒适度。
当液压减振器复原时,液压油自阀座通道5的底部向上流动,此时可直接经过阀座通道5和阀帽通道6流经本液压减振器底阀而无需克服任何复原力值,因此起到了快速补油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塔簧3由蝶形弹簧11代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塔簧3由波形弹簧12代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包括阀座(10),在阀座(10)的上方扣设有阀帽(1),在阀座(10)的内部设置有阀座通道(5),在阀帽(1)上开设有阀帽通道(6),在阀座(10)的上方依次放置有阀片(2)和压缩阀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座通道(5)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推动压缩阀体(4)或阀片(2)与阀座(10)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片(2)设置有两片,其余与弹性件接触的一片的外边缘处开设有阀片通道(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阀体(4)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其中位于其下表面的凸起从阀片(2)的中心孔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阀体(4)凸起的外圈开设有若干贯穿压缩阀体(4)上、下表面的阀体通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塔簧(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在阀座通道(5)上端口的内圈开设有用于容纳塔簧(3)的塔簧座(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座(10)的外圈开设有环形台阶,阀帽(1)通过环形台阶扣设在阀座(10)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振器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蝶形弹簧(11)或波形弹簧(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4372.5U CN213628652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4372.5U CN213628652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28652U true CN213628652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3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94372.5U Active CN213628652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286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28303A (zh) * | 2023-04-17 | 2023-07-14 |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阻尼电磁阀装置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594372.5U patent/CN2136286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28303A (zh) * | 2023-04-17 | 2023-07-14 |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阻尼电磁阀装置 |
CN116428303B (zh) * | 2023-04-17 | 2024-08-13 |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阻尼电磁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1034C (zh) | 发动机罩 | |
CN102817954B (zh) | 减震器的具有可变流动通道的阀结构 | |
CN106030149A (zh) | 带有依赖频率的被动阀的减震器 | |
US4610332A (en) | Velocity sensitive valve element for a shock absorber | |
CN213628652U (zh) |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 | |
US4775038A (en) | Spring loaded piston seal and valving component for shock absorbers, Macpherson struts and the like | |
CN216951448U (zh) | 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 |
CN104154168B (zh) |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微型消声蓄能器 | |
CN205397798U (zh) | 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 |
CN215293405U (zh) | 一种低噪声的液压减振底阀及减振器内筒 | |
CN212177744U (zh) |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器 | |
CN111828530B (zh) | 减震器和车辆 | |
US3599956A (en) | Fluid cushioning assembly | |
CN210623460U (zh) | 一种底阀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 |
CN218266972U (zh) | 阻尼控制电磁阀 | |
CN112278138A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轮独臂减震器 | |
CN209479476U (zh) | 一种应用于全地形车的减震舱座椅 | |
CN208951203U (zh) | 一种柱塞式缓冲装置 | |
CN206655941U (zh) | 液压悬置装置和液压悬置总成 | |
CN103016603B (zh) | 预压阻尼力可调的倒置式后减震 | |
JPS5926818B2 (ja) | 油圧緩衝器 | |
CN210661178U (zh) | 主动减振器 | |
CN202992000U (zh) | 可调减震弹簧预压力的倒置式后减震 | |
CN219312455U (zh) | 油气主动悬架支柱总成 | |
CN220910320U (zh) | 一种位移渐进式氮气减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