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7710U -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27710U CN213627710U CN202022608147.2U CN202022608147U CN213627710U CN 213627710 U CN213627710 U CN 213627710U CN 202022608147 U CN202022608147 U CN 202022608147U CN 213627710 U CN213627710 U CN 2136277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um alloy
- beaded finish
- shell main
- main part
- supercharging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包括铝合金增压壳主体,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位于第二加强环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同时加强杆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外侧面,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结构紧凑结实,具有良好的硬度以及抗形变的特性,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技术是一种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的技术。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而涡轮增压壳体是涡轮增压器重要组成之一,方便零件的组装。
传统的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在使用时,强度以及硬度有待提高,同时抗形变能力不够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具备的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结构紧凑结实,具有良好的硬度以及抗形变的特性优点,解决了强度以及硬度有待提高,同时抗形变能力不够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包括铝合金增压壳主体,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位于第二加强环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结构大小相同,且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侧面均开设有四个安装槽,相邻所述安装槽的夹角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的间距和第二加强环与第三加强环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内侧设置有陶瓷隔热层,所述陶瓷隔热层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筒体,所述加强筒体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筒体内外侧均匀连接有加强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而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同时加强杆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外侧面,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结构紧凑结实,具有良好的硬度以及抗形变的特性,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实用性强。
通过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内侧设置有陶瓷隔热层,而陶瓷隔热层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一体成型,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增压壳主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接口左视图。
图中:1、铝合金增压壳主体;2、加强杆;3、第一加强环;4、第二加强环;5、第三加强环;6、进气接口;7、排气接口;8、加强筒体;9、陶瓷隔热层;10、加强凸起;1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包括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位于第二加强环4的两侧,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2,加强杆2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外侧面,由于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2,同时加强杆2均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外侧面,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结构紧凑结实,具有良好的硬度以及抗形变的特性,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结构大小相同,且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侧面均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1,相邻安装槽11的夹角为90度,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上四个安装槽11方便对涡轮风扇的安装,预留作用。
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的间距和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的间距相等。
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侧设置有陶瓷隔热层9,陶瓷隔热层9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一体成型,陶瓷隔热层9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特性。
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筒体8,加强筒体8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一体成型,加强筒体8内外侧均匀连接有加强凸起10,加强筒体8和加强凸起10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结构更加紧凑,起到辅助加强作用。
工作原理:在对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使用时,由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同时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2,加强杆2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外侧面,三个加强环以及四个加强杆2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结构紧凑结实,具有良好的硬度以及抗形变的特性,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同时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筒体8,加强筒体8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一体成型,加强筒体8内外侧均匀连接有加强凸起10,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结构更加紧凑,起到辅助加强作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侧设置有陶瓷隔热层9,陶瓷隔热层9使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特性,而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侧面均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1,预留的安装槽11便于将两个涡轮风扇分别安装在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侧面,提高进气量,增强发动机的动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包括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加强环(3)、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所述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位于第二加强环(4)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环(3)和第二加强环(4)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环(4)和第三加强环(5)之间均焊接有四个加强杆(2),所述加强杆(2)贴合在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结构大小相同,且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侧面均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1),相邻所述安装槽(11)的夹角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环(3)与第二加强环(4)的间距和第二加强环(4)与第三加强环(5)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侧设置有陶瓷隔热层(9),所述陶瓷隔热层(9)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筒体(8),所述加强筒体(8)与铝合金增压壳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筒体(8)内外侧均匀连接有加强凸起(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8147.2U CN213627710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8147.2U CN213627710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27710U true CN213627710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3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08147.2U Active CN213627710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27710U (zh) |
-
2020
- 2020-11-12 CN CN202022608147.2U patent/CN2136277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173972A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Head With Integral Exhaust Ducting And Turbocharger Housing | |
CN207033566U (zh) | 一种四缸柴油机排气管总成 | |
CN213627710U (zh) | 一种高硬度抗形变铝合金涡轮增压壳体 | |
CN212508505U (zh) | 多缸柴油机水冷排气管装置 | |
CN110608320A (zh) | 一种薄壁耐高温高压中冷器波纹管 | |
CN114837843B (zh) | 一种适用于紧凑型多缸柴油机的连体气缸套 | |
CN216588880U (zh) | 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机构及车辆 | |
CN205840996U (zh) | 中冷器中主板与气室的连接结构 | |
CN114320650A (zh) | 一种气缸盖以及发动机 | |
CN114109519A (zh) | 一种基于金属基带陶瓷镶嵌块的导向叶片 | |
CN219654967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汽车增压器壳体 | |
CN210460824U (zh)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并联双增压排气系统 | |
CN20860529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 | |
CN206722915U (zh) |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 | |
CN201972183U (zh) | 装载机新型动力散热装置的改进结构 | |
CN205805787U (zh) | 一种集成有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 |
CN207363954U (zh) | 一种耐高温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 | |
CN221568672U (zh) | 一种带导风隔筋的进气管 | |
CN216278131U (zh) |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 |
CN206722940U (zh) | 一种中冷器出气波纹连接管 | |
CN221256932U (zh) | 一种水冷中冷器芯体及水冷中冷器 | |
CN209444978U (zh) | 飞轮壳和发动机 | |
CN204755046U (zh) | 一种直列四缸水冷柴油机排气管 | |
CN213235244U (zh) | 气缸盖、气缸垫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CN216518263U (zh) | 一种超低内阻的中冷器气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