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9315U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19315U CN213619315U CN202021650202.8U CN202021650202U CN213619315U CN 213619315 U CN213619315 U CN 213619315U CN 202021650202 U CN202021650202 U CN 202021650202U CN 213619315 U CN213619315 U CN 2136193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crankshaft
- stator
- crankcas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混合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曲轴和曲轴箱,所述曲轴安装于所述曲轴箱;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轴向一侧,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且相对所述定子可转动,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相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轴端连接无级变速器。由此,通过设置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总成,可以提高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而且可以根据工况和路况选取合适的动力源,从而可以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19年11月04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21888954.5”,发明创造名称为“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全地形车一般采用单动力源的驱动方式,单动力源通常是一个燃油发动机或者是一个动力电机。如果动力源是一个燃油发动机,全地形车在发动机低转速工况下普遍存在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要参与工作,在低转速变工况过程中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燃油消耗高,尾气中有害气体含量高;如果动力源是一个动力电机,全地形车具有在行驶过程中无废气排出,噪声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续航里程较短、电池成本较高、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短和维护成本较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总成,该混合动力总成可以提升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曲轴和曲轴箱,所述曲轴安装于所述曲轴箱;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轴向一侧,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且相对所述定子可转动,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相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轴端连接无级变速器。
由此,通过设置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总成,可以提高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而且可以根据工况和路况选取合适的动力源,从而可以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另外,为电机供电的电池也无需长时间持续放电,从而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箱包括:电机安装盖,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伸出所述电机安装盖,所述电机安装盖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机安装盖内形成有朝向所述定子敞开的容置槽,所述定子的第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盖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盖和所述电机盖之间,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机壳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置孔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容置孔的轴向尺寸,所述凸环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置孔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机轴的轴端设置有转子轴承,所述电机安装盖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与所述转子轴承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气囊,所述电机盖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曲轴箱的上部弯折设置,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曲轴箱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电机轴的轴端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包括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发动机和无级变速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总成在电机处的分解图;
图4是电机的分解图;
图5是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分解图;
图6是第二侧箱体和曲轴的示意图;
图7是曲轴箱的分解图;
图8是曲轴箱的分解图;
图9是第二轴承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轴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混合动力总成1000;
发动机100;曲轴10;外花键11;曲轴箱20;
电机安装盖30;容置槽31;第二轴承孔32;
第一侧箱体40;第一轴承41;第三油孔411;第二油槽412;
第二侧箱体50;第二轴承51;第一油孔511;第一油槽512;第二油孔513;
第一安装孔52;第一进油孔521;喷油孔522;
第一箱盖60;第三轴承61;
活塞70;
电机200;电机壳210;容置孔211;电机盖220;穿孔221;第一轴承孔222;
定子230;凸环231;转子240;第一转子轴承241;第二转子轴承242;
出线端250;出线盒盖260;密封垫270;气囊280;连接管281;电机轴290;
无级变速器300;高低挡变速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总成1000,该混合动力总成1000应用于全地形车内,具体地,全地形车还包括:车架,车架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混合动力总成1000设置于车架的动力舱内。
结合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总成1000可以包括:发动机100和电机200,电机200设置于发动机100的轴向一侧,轴向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电机200可以设置在发动机100的右侧,其左侧可以对应设置有变速器,变速器可以为无级变速器300。
传统的全地形车为纯燃油车,而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为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动力方式,例如,在路况较好时,驾驶员可以选用发动机100或者电机200作为动力源,在路况较差且发动机100的动力不足时,驾驶员可以同时选用发动机100和电机200作为动力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从而可以为通过较差的路况提供有效保障,在电池电量较低时,驾驶员可以选用发动机100作为动力源,在燃油较少时,驾驶员可以选用电机200作为动力源。电机200还可以起到回收能量的作用,例如,在全地形车处于驻车状态时,发动机100产生的动力可以通过电机200进行回收,即电机200不仅可以作为电动机使用,还可以作为发电机使用。
由此,通过设置发动机100和电机200组成的混合动力总成1000,可以提高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而且可以根据工况和路况选取合适的动力源,从而可以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另外,为电机200供电的电池也无需长时间持续放电,从而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100包括曲轴10和曲轴箱20,曲轴10安装于曲轴箱20,曲轴箱20包括:电机安装盖30,曲轴10的第一轴端(即右端)伸出电机安装盖30。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100通过在曲轴箱2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盖30,可以起到安装电机200的作用,从而可以将电机200集成在发动机100的一侧,可以提高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集成度,可以减小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占用空间。
如图3所示,电机200包括:电机壳210、电机盖220、定子230、电机轴290和转子240,电机壳210安装于电机安装盖30和电机盖220之间,定子230固定于电机壳210内,转子240设置于定子230的内周,而且转子240相对定子230可以转动,转子240固定在电机轴290上,电机轴290与曲轴10的第一轴端相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转子240与曲轴10的第一轴端同步转动。也就是说,电机壳210可以固定在电机安装盖30上,电机盖220可以再固定在电机壳210上,而且定子230还固定在电机壳210内,这样可以将电机200的主体结构均固定在发动机100的曲轴箱20一侧,从而可以保证发动机100和电机200的连接可靠性,而且电机200安装简单可靠。
其中,转子240通过电机轴290和曲轴10相连接并同步转动,这样在发动机100和电机200中任意一个作为动力源使用时,均可以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换言之,发动机100和电机200可以共用传动系统,从而可以减少全地形车的改动,可以降低全地形车的研发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动机100工作时,曲轴10可以带动转子240同步转动,此时,发动机100的部分动力可以通过电机200转换成电能传递给电池,电池可以将该部分电能储存起来,从而可以减少能量浪费。在电机200工作时,电机200可以通过曲轴10传递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安装盖30内形成有朝向定子230敞开的容置槽31,电机壳210设置有容置孔211,容置孔211与容置槽31连通并对应,定子230的第一部分容置于容置槽31内,而且定子230的第二部分容置于容置孔211内。也就是说,电机安装盖30不仅可以起到安装电机200的作用,还可以作为电机200的一侧盖板使用,并且定子230的一部分也容置于其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轴向尺寸,也可以方便定子230的安装固定,以及可以减小电机壳210的轴向尺寸。
可选地,定子230的外周面与容置孔211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的方式可以使得定子230能够牢靠地安装在容置孔211内,可以保证定子230和电机壳210之间的安装可靠性,而且过盈配合的方式简单,易于实施。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定子230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环231,凸环231的轴向尺寸小于容置孔211的轴向尺寸,凸环231的外周面与容置孔211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定子230采用了设置凸环231的方式与电机壳210进行配合,这样可以简化定子230的结构,减轻定子230的重量,而且也可以保证定子230的安装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200还可以包括出线端250和出线盒盖260,出线端250与定子230相连接,出线盒盖260设置于电机盖220远离电机壳210的一侧,电机盖220设置有穿孔221,电机盖220和出线盒盖260之间限定出线端250的容置空间,出线端250伸出电机盖220后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定子230上的绕组线端部连接在出线端250上,出线端25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这样电机盖220和出线盒盖260可以共同保护出线端250。其中,出线盒盖260也具有封盖电机200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电机200的结构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200还可以包括:密封垫270,密封垫270设置于电机盖220和出线盒盖260之间,如图4所示,密封垫270垫设于电机盖220和出线盒盖260的结合面处。密封垫270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出线端250和定子230。由于全地形车会经过部分涉水路况,密封垫270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其中,密封垫270可以为橡胶垫。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盖220设置有第一轴承孔222,转子240设置有配合在第一轴承孔222的第一转子轴承241,密封垫270围绕容置空间和第一轴承孔222设置。由此,密封垫270的尺寸适宜,这样可以降低密封垫270的制造难度,而且密封垫270可以有效密封电机200的内部空间。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电机安装盖3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曲轴箱20上,电机壳21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安装盖30上,电机盖22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壳210上,出线盒盖26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电机盖220上。即电机200整体置于曲轴箱20的一侧,由此,可以方便安装拆卸,而且可以便于后续的进一步维修更换部件,可以降低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维修成本。
可选地,曲轴10的第一轴端与电机轴290的轴端花键配合。采用花键配合的方式,可以使得曲轴10和转子240之间同步运动,可以使得动力能够在两者之间平稳传递。
具体地,如图4所示,曲轴10的第一轴端设置有外花键11,电机轴290的轴端设置有内花键和第二转子轴承242,电机安装盖30设置有第二轴承孔32,内花键与外花键11配合,第二轴承孔32与第二转子轴承242配合。也就是说,电机轴290的轴端套设在曲轴10的第一轴端上,然后内花键和外花键11两者相互配合,并且转子240还通过第二转子轴承242配合在第二轴承孔32内,从而可以保证电机轴290的轴端和曲轴10的轴端的支承以及传动的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结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200还可以包括:气囊280,气囊280连接于电机盖220,而且气囊280与电机壳210的内部空间连通。气囊280可以膨胀收缩,在电机200内部温度较高时,部分气体可以进入到气囊280中,该气囊280可以起到稳定电机200工作状态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电机200工作的稳定性,可以提升电机200的工作性能。
其中,电机盖220上设置有气孔,气孔与气囊280之间连接有连接管281,连接管281朝向曲轴箱20的上部弯折设置,气囊280设置于曲轴箱20的上部。如此设置的气囊280可以合理利用曲轴箱20的周围空间,可以使得混合动力总成1000占用空间较小,整体布局合理。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曲轴10的第二轴端伸出曲轴箱20的左侧,曲轴10的第二轴端与无级变速器300的输入部相连接。如此设置的无级变速器300可以合理利用发动机100的另一侧空间,可以提高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集成度。
还有,如图2所示,混合动力总成1000还包括:高低挡变速器400,高低挡变速器400设置于曲轴箱20内,而且高低挡变速器400与曲轴10间隔设置,高低挡变速器400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组,输入轴与无级变速器300的输出部相连接。通过将高低挡变速器400设置于曲轴箱20内,可以合理利用曲轴箱20的内部空间,而且通过无级变速器300和高低挡变速器400的组合,可以使得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输出动力具有多种选择,可以提升混合动力总成1000的动力输出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100的曲轴箱20。
如图5-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100的曲轴箱20可以包括第一侧箱体40、第二侧箱体50、第一箱盖60和上述的电机安装盖30,第一侧箱体40设置有第一轴承41,第二侧箱体50设置有第二轴承51,第二侧箱体50和第一侧箱体40轴向相对设置,第一箱盖60设置在第一侧箱体40远离第二侧箱体50的一侧,即第一箱盖60设置在第一侧箱体40的左侧,第二侧箱体50设置在第一侧箱体40的右侧。
第一箱盖60设置有第三轴承61,第三轴承61与第一轴承41相对应,电机安装盖30安装于第二侧箱体50远离第一侧箱体40的一侧,即电机安装盖30安装于第二侧箱体50的右侧。而且电机安装盖30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轴承51相对应,第一通孔即上述的第二轴承孔32。
也就是说,曲轴箱20主要由第一侧箱体40、第二侧箱体50、第一箱盖60和电机安装盖30构成,其中,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限定出曲轴箱20的内部安装空间,曲轴10和高低挡变速器400均设置于该内部安装空间内,如此设置的曲轴箱20结构可靠性,以及可以方便多个部件的设置。
其中,曲轴10的第一轴端可以对应穿过第二轴承51和第二轴承孔32,与电机轴290相连,曲轴10的第二轴端可以对应穿过第一轴承41和第三轴承61,如此设置的曲轴箱20可以有效支承曲轴10,可以保证曲轴10在曲轴箱20内的安装可靠性,从而可以保证发动机100的工作可靠性。其中,曲轴10的第一轴端具有第一滑动面,第一滑动面配合在第二轴承51内,曲轴10的第二轴端具有第二滑动面,第二滑动面配合在第一轴承41和第三轴承61内。
可选地,第一轴承41、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61均为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的特点,而且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通过采用整体式的滑动轴承,可以有效支承曲轴10,而且可以降低轴承的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轴承41、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61均设置有相连通的油槽和油孔,第一侧箱体40、第二侧箱体50和第一箱盖60均设置有与油孔连通的油路。也就是说,油路可以通过油孔向油槽内供油,这样可以有效润滑曲轴10的滑动面,可以减少摩擦损失,可以提升曲轴10的转动顺畅性。
具体地,结合图7-图9所示,第二侧箱体50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51的第一安装孔52,第一安装孔52的内周形成有第一进油孔521,第二轴承51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油孔511和第一油槽512,第一油孔511与第一进油孔521相对应,第一油槽512形成于第一轴承41的内周面。润滑油可以从第一进油孔521和第一油孔511进入到第一油槽512内,位于第一油槽512内的润滑油可以有效润滑曲轴10的第一轴端,可以使得曲轴10顺畅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安装孔52处设置有喷油孔522,喷油孔522至少为一个,列如可以为两个,第二轴承51设置有第二油孔513,第二油孔513与喷油孔522连通,喷油孔522的出射端朝向发动机100的活塞70底部。喷油孔522可以利用油压将润滑油喷到活塞70的底部,从而可以达到润滑活塞70的作用,可以减少活塞70处的磨损,可以延长活塞70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发动机100的工作可靠性。其中,第二油孔513与第一油孔511在第一轴承41周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一轴承41形成有第二油槽412和第三油孔411,第三轴承61形成有第三油槽和第四油孔,第二油槽412和第三油槽为非环形油槽。由此,第一轴承41和第三轴承61也可以起到润滑曲轴10的第二轴端的作用,非环形油槽可以使得油槽处的油膜压力均匀,润滑效果好。
可选地,如图5所示,发动机100具有缸体,缸体具有中心平面,中心平面与曲轴箱20的轴向垂直,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的结合平面与中心平面不共面。通过将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的结合平面设置成与中心平面不共面,可以使得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的轴向尺寸逐渐靠近,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轴向尺寸差,可以降低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的成型难度。
具体地,第一侧箱体40的轴向尺寸和第二侧箱体50的轴向尺寸可以相同。由此,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可以选取接近的模具制造,从而可以降低第一侧箱体40和第二侧箱体50的制造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曲轴和曲轴箱,所述曲轴安装于所述曲轴箱;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轴向一侧,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且相对所述定子可转动,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相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轴端连接无级变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包括:电机安装盖,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伸出所述电机安装盖,所述电机安装盖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盖内形成有朝向所述定子敞开的容置槽,所述定子的第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盖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盖和所述电机盖之间,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置孔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容置孔的轴向尺寸,所述凸环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置孔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的轴端设置有转子轴承,所述电机安装盖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与所述转子轴承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气囊,所述电机盖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曲轴箱的上部弯折设置,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曲轴箱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第一轴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电机轴的轴端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配合。
10.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50202.8U CN213619315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8954.5U CN211519234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CN202021650202.8U CN213619315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8954.5U Division CN211519234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19315U true CN213619315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244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8954.5U Active CN211519234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CN202021650202.8U Active CN213619315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8954.5U Active CN211519234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1519234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57889A (zh) * | 2019-11-04 | 2021-05-07 | 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CN214728144U (zh) | 2021-03-15 | 2021-11-16 |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
-
2019
- 2019-11-04 CN CN201921888954.5U patent/CN211519234U/zh active Active
- 2019-11-04 CN CN202021650202.8U patent/CN213619315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19234U (zh) | 2020-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6001A (zh) | 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 | |
CN213619315U (zh)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
CN211543245U (zh)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
CN212690200U (zh) | 发动机及其曲轴箱 | |
JP2009219271A (ja) |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203078306U (zh) | 电动车的后桥驱动减速装置 | |
CN111197649A (zh) | 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及电动汽车 | |
US20200010072A1 (en) | Drive-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WO2018023982A1 (zh) | 一种移动发电车动力总成系统 | |
US6781272B2 (en) | Integrated torque converter and starter-generator | |
JP4701587B2 (ja) | 電動式駆動装置 | |
CN111619287A (zh)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机电一体化传动总成 | |
JP2010001944A (ja) | 駆動装置の潤滑構造 | |
CN212985391U (zh) |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和曲轴箱 | |
CN112757889A (zh)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
CN214647539U (zh) | 混合动力组件和车辆 | |
CN215763202U (zh) | 一种同轴式驱动润滑结构 | |
CN210068902U (zh) | 一种电驱动总成 | |
CN211449594U (zh) | 一种新型大功率一轴取力器 | |
CN209414584U (zh) | 桥箱一体变速箱系统的润滑结构 | |
CN110962505B (zh) |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335441U (zh)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463460U (zh) | 电驱装置以及车辆 | |
CN206870854U (zh) | 雪地车发动机及其雪地车 | |
CN216894660U (zh) |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强制润滑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