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5441U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35441U CN211335441U CN201921942705.XU CN201921942705U CN211335441U CN 211335441 U CN211335441 U CN 211335441U CN 201921942705 U CN201921942705 U CN 201921942705U CN 211335441 U CN211335441 U CN 211335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bearing
- electric drive
- primary
- coaxial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同轴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减速器传动连接;左半轴和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分别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具有部件少、成本低、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所述同轴电驱动桥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同轴电驱动桥,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左桥壳和右桥壳等,其中,减速器和电机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减速器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桥壳,左桥壳需要设置对应的轴承固定结构,不仅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而且导致轴向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轴电驱动桥,该同轴电驱动桥具有部件少、成本低、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同轴电驱动桥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同轴电驱动桥,所述同轴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减速器传动连接;左半轴和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分别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具有部件少、成本低、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同轴电驱动桥还包括:左桥壳,所述左桥壳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左端;右桥壳,所述右桥壳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右端;其中,所述减速器、所述差速器和所述左半轴设于所述左桥壳内且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左端,所述右半轴设于所述右桥壳内且穿过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而与所述差速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机壳;端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右端且与所述机壳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定子,所述定子设于所述容纳腔内;转子,所述转子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定子内;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子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右半轴穿设于所述电机轴内且贯穿所述机壳和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左桥壳通过左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右桥壳通过右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左桥壳构造有轴承座孔,所述差速器通过位于所述轴承座孔内的差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左桥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机构造有轴承室,所述减速器轴承装配于所述轴承室,所述减速器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轴承室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轴承套。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构造有若干润滑油收集槽,所述润滑油收集槽与所述轴承室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多个一级行星轮和一级齿圈,所述一级行星架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太阳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所述一级齿圈围绕在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的外侧且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架、多个二级行星轮和二级齿圈,所述二级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二级行星架,所述二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行星架传动连接且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所述二级齿圈围绕在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的外侧且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具有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的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同轴电驱动桥1、
电机100、机壳110、容纳腔111、轴承室112、轴承套113、润滑油收集槽114、端盖120、定子130、转子140、电机轴150、
减速器200、一级行星齿轮机构201、二级行星齿轮机构202、一级太阳轮210、一级行星架220、一级行星轮230、一级齿圈240、二级太阳轮250、二级行星架260、二级行星轮270、二级齿圈280、一级滚针轴承291、二级滚针轴承292、
差速器300、
左半轴400、
右半轴500、
左桥壳600、左密封圈610、轴承座孔620、
右桥壳700、右密封圈710、
减速器轴承810、差速器轴承8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包括电机100、减速器200、差速器300、左半轴400和右半轴500。
减速器200与电机100传动连接,且减速器200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安装于电机100。差速器300与减速器200传动连接。左半轴400和右半轴500分别与差速器300传动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其“同轴”是指,电机100与减速器200同轴布置,由此不会增加车辆悬架的簧下质量,不会对车辆平顺性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将减速器200直接安装在电机100上,使电机100和减速器200固定成一个整体,这样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来固定减速器轴承810,减少了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且由于减速器200与电机100直接连接,消除了两者之间的空间,进而有效减小了同轴电驱动桥1的轴向尺寸。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具有部件少、成本低、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同轴电驱动桥1还包括左桥壳600和右桥壳700。
左桥壳600安装于电机100的左端。右桥壳700安装于电机100的右端。其中,减速器200、差速器300和左半轴400设于左桥壳600内,且减速器200位于电机100和差速器300之间,减速器200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安装于电机100的左端,右半轴500设于右桥壳700内,且右半轴500穿过电机100和减速器200而与差速器300相连。由此,通过设置左桥壳600和右桥壳700,与电机100共同构成同轴电驱动桥1的外轮廓,方便安装的同时,能够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左半轴400的左端可以伸出左桥壳600以便于与左轮端相连,右半轴500的右端可以伸出右桥壳700以便于与右轮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电机100包括机壳110、端盖120、定子130、转子140和电机轴150。
机壳110的右端敞开,端盖120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110的右端,端盖120与机壳11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11。定子130设于容纳腔111内,转子140位于容纳腔111内且可旋转地设于定子130内,即定子130围绕在转子140的外周侧。电机轴150与转子140传动连接,电机轴150沿转子140的轴向穿设于转子140且由转子140驱动旋转,电机轴150的中心轴线与转子140的中心轴线重合,电机轴150的左端可以穿过机壳110且右端可以穿过端盖120。其中,减速器200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安装于机壳110的左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轴150为空心轴,右半轴500穿设于电机轴150内且贯穿电机100和端盖120,其中,右半轴500与电机轴150可相对旋转,即电机轴150旋转时不直接带动右半轴500同步旋转,例如,右半轴500的外周面与电机轴15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如此,可以利于将电机100与减速器200同轴布置,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速器200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201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202。
一级行星齿轮机构201包括一级太阳轮210、一级行星架220、多个一级行星轮230和一级齿圈240。一级行星架220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安装于机壳110的左端,多个一级行星轮230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一级行星架220,例如,每个一级行星轮230通过一级滚针轴承291安装于一级行星架220,一级太阳轮210与电机轴150传动连接,如花键连接,多个一级行星轮230沿一级太阳轮210的周向间隔围绕在一级太阳轮210的外周侧,一级太阳轮210与多个一级行星轮230啮合,一级齿圈240安装于左桥壳600且相对左桥壳600不可转动,一级齿圈240围绕在多个一级行星轮230的外侧且与多个一级行星轮230啮合。
二级行星齿轮机构202包括二级太阳轮250、二级行星架260、多个二级行星轮270和二级齿圈280。二级行星架260与差速器300传动连接,多个二级行星轮270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二级行星架260,例如,每个二级行星轮270通过二级滚针轴承292安装于二级行星架260,二级太阳轮250与一级行星架220传动连接,如花键连接,多个二级行星轮270沿二级太阳轮250的周向间隔围绕在二级太阳轮250的外周侧,二级太阳轮250与多个二级行星轮270啮合,二级齿圈280安装于左桥壳600且相对左桥壳600不可转动,二级齿圈280围绕在多个二级行星轮270的外侧且与多个二级行星轮270啮合。
由此,减速器200将电机100的动力二级减速后传递至差速器300,实现动力的传输和分配,且减速器200和差速器300连接成一个整体,集成度高,对动力的传递更加稳定,并进一步减小了同轴电驱动桥1的轴向尺寸。
具体而言,电机100运行时,电机轴150旋转,带动一级太阳轮210旋转,由于一级齿圈240固定,在多个一级行星轮230的作用下,一级行星架220旋转,并带动二级太阳轮250旋转,由于二级齿圈280固定,因此在多个二级行星轮270的作用下,会带动二级行星架260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300,差速器300再将动力分配至左半轴400和右半轴5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差速器300的结构及原理为已知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左桥壳600通过左密封圈610安装于机壳110,右桥壳700通过右密封圈710安装于端盖120,使左桥壳600、电机100和右桥壳70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左桥壳600构造有轴承座孔620,差速器300通过位于轴承座孔620内的差速器轴承820安装于左桥壳600,由此,减速器200和差速器300这一整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减速器轴承810和差速器轴承820支撑固定,从而集成整体式的同轴电驱动桥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机壳110的左端面构造有轴承室112,减速器轴承810装配于轴承室112,减速器轴承810的外周面与轴承室112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轴承套113。由于机壳110的材质一般为铝,而减速器轴承810的材质一般为钢,且铝比钢易于膨胀,从而直接在轴承室112内直接设置减速器轴承810,存在减速器轴承810跑外圈风险。为此,本案在轴承室112设置钢制的轴承套113,如此可以有效防止温度变化使减速器轴承810和机壳110之间产生间隙,避免了减速器轴承810跑外圈风险。
进一步地,机壳110的左端面构造有若干润滑油收集槽114,润滑油收集槽114与轴承室112连通,润滑油收集槽114可以收集减速器200运转时飞溅的润滑油,并将收集的润滑油引入轴承室112,用于润滑减速器轴承810。
例如,润滑油收集槽114为两个且位于轴承室112的上方,两个润滑油收集槽114之间的角度和大小可以根据减速器轴承810的大小及轴承室112的周边结构设置,而为了使润滑油收集槽114收集的润滑油顺利流入轴承室112,可以在轴承套113的对应位置设置供润滑油流通的缺口。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该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同轴电驱动桥1,具有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减速器传动连接;
左半轴和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分别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桥壳,所述左桥壳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左端;
右桥壳,所述右桥壳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右端;
其中,所述减速器、所述差速器和所述左半轴设于所述左桥壳内且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左端,所述右半轴设于所述右桥壳内且穿过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而与所述差速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
机壳;
端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右端且与所述机壳共同限定出容纳腔;
定子,所述定子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转子,所述转子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定子内;
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子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右半轴穿设于所述电机轴内且贯穿所述机壳和所述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壳通过左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右桥壳通过右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壳构造有轴承座孔,所述差速器通过位于所述轴承座孔内的差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左桥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构造有轴承室,所述减速器轴承装配于所述轴承室,所述减速器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轴承室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轴承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构造有若干润滑油收集槽,所述润滑油收集槽与所述轴承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
一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多个一级行星轮和一级齿圈,所述一级行星架通过所述减速器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太阳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所述一级齿圈围绕在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的外侧且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
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架、多个二级行星轮和二级齿圈,所述二级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二级行星架,所述二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行星架传动连接且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所述二级齿圈围绕在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的外侧且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驱动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2705.XU CN211335441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2705.XU CN211335441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35441U true CN211335441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13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42705.XU Active CN211335441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35441U (zh)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21942705.XU patent/CN2113354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41568B2 (en) | Electric machine for an electric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 |
CN109109640B (zh) | 一种同轴式独立电驱桥及电动汽车 | |
CN102235482B (zh) | 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 | |
CN101247968A (zh) | 电动式车轮驱动装置 | |
CN102168749A (zh)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
CN21097840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两档减速器 | |
EP3869070B1 (en) | Gear system | |
CN112677760A (zh) | 车桥总成及车辆 | |
CN103507628B (zh) | 一种轮边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轮边驱动装置的车辆 | |
JP2016101879A (ja) | 車両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組付け方法 | |
CN207634644U (zh) | 一种用于独立悬挂的主减速器带差速器总成 | |
CN111619287A (zh)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机电一体化传动总成 | |
CN211519234U (zh) |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 |
CN105313666A (zh) | 用于陆地车辆的驱动系统 | |
CN211335441U (zh) | 同轴电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7302403A (zh) | 用于可电动驱动自行车的紧凑型自行车驱动器 | |
JP2017159883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04595424A (zh) | 行星齿轮边减速器总成 | |
CN111750045A (zh) | 行星减速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 |
CN211550460U (zh) |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高性能减速箱 | |
CN110962505B (zh) |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850585U (zh) | 行星齿轮变速装置和轮毂电机 | |
CN112780747A (zh) | 一种四驱车前桥差速器壳体及前桥差速器 | |
CN206329717U (zh) | 一种可用于两挡变速器的行星排定位润滑结构 | |
CN220865125U (zh) | 一种支撑臂及轮边驱动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28 Address after: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after: BYD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BYD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