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8086U -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8086U
CN213618086U CN202022616291.0U CN202022616291U CN213618086U CN 213618086 U CN213618086 U CN 213618086U CN 202022616291 U CN202022616291 U CN 202022616291U CN 213618086 U CN213618086 U CN 213618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orming
ultra
forming part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62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瑶
袁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xiao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xiao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xiao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xiao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62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8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8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8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该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包括:成型部、底座、第一弹性件、顶出部以及驱动机构,底座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底座上方安装有成型部,成型部开设有注入腔,注入腔贯穿成型部,成型部能相对底座运动,成型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在成型部下方设置有顶出部,顶出部、底座或成型部形成有支撑散热风扇中叶片底面的支撑面,顶出部或底座形成有位于成型腔内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叶片一侧面接触。该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一次性脱模方式叶片两侧均有粘附力限制脱模而导致叶片变形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包括:安装圈、加强圈以及若干叶片,所有叶片均匀分布在安装圈在,所有叶片根部均与安装圈固定,所有叶片尖端均固定至加强圈,加强圈避免叶片脱落,加强圈位于叶片上方。由于不同需求,叶片厚度需要达到0.2mm以下,叶片一般在下模中成型,成型后需要脱模,一般采用直接一次性将叶片产品完全顶出的方式,但是由于改产品中叶片较薄,加上叶片两侧与下模均有粘附力,导致在脱模过程中叶片容易变形损坏,产品无法达到质量需求,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一次性脱模方式叶片两侧均有粘附力限制脱模而导致叶片变形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包括:成型部、底座、第一弹性件、顶出部以及驱动机构,底座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底座上方安装有成型部,成型部开设有注入腔,注入腔贯穿成型部,成型部能相对底座运动,成型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在成型部下方设置有顶出部,顶出部、底座或成型部形成有支撑散热风扇中叶片底面的支撑面,顶出部或底座形成有位于成型腔内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叶片一侧面接触,支撑面、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内壁围绕形成成型腔,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脱离,顶出部能相对底座移动,顶出部与与驱动机构连接,顶出部用于使得散热风扇与注入腔脱离。
优选的是,底座包括:座体、支撑部以及插入部,座体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座体上支撑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成型部,支撑部向上延伸有用于伸入至注入腔内的插入部,对应每一叶片均设置有一插入部,每一插入部一侧均形成第一接触面。
优选的是,成型部包括:安装体、模仁以及垫块,安装体顶面凹陷形成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模仁和垫块,模仁开设注入腔,模仁下方安装有垫块,模仁和垫块通过第四螺钉与安装体连接,垫块供顶出部穿过。
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油缸以及第二弹性件,座体下方安装有油缸,油缸活塞杆与顶出部作用,在顶出部与支撑部或座体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保持顶出部处于远离成型腔的状态。
优选的是,顶出部包括:升降座以及推动件,支撑部与座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支撑部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向上延伸有推动件,推动件用于与散热风扇接触,第二弹性件安装在升降座与支撑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如上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
优选的是,上模包括:模体、唧嘴、导向通道、注胶盘以及加热装置,模体顶部安装有唧嘴,唧嘴用于与注胶机炮嘴连通,模体中部安装有导向通道,模体中部安装有注胶盘,注胶盘上开设有若干注胶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以及电连接头,加热圈环绕在导向通道外,在模体上安装有电连接头,电连接头用于将加热圈与外界电源连电连接。
优选的是,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外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与加热圈连接,控制开关与外界控制箱连接,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安装在电连接头处,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位于模体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向通道处的温度。电连接头也实现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是,模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第一板体上用于安装唧嘴,第二板体内安装有导向通道,第三板体安装有注胶盘,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思想(一次性脱模成功的传统思想),实现了通过两侧脱模后将散热风扇与模具脱离,由于散热风扇中叶片的底面面积小,也就是叶片厚度小,叶片与成型腔内壁的附着力主要在叶片的两侧面,通过设置第一接触面不在成型部上,实现了当上模在升降设备驱动下升高后第一弹性件弹力使得成型部与第一接触面分离,就能实现叶片一侧与成型腔内壁脱离,再后驱动机构驱动顶出部将带有叶片的散热风扇顶高,散热风扇最终与所有成型腔内壁均脱离,两次脱离,避免了一次性脱离中叶片受到的力量过大而导致叶片损坏,保证了制作过程中得到的成品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的剖视图;
图2为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中上模的剖视图;
图3为散热风扇扇叶成型模具中的上模中导线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中导电座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模体1、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唧嘴2、导向通道3、分流座31、喷管32、注胶盘4、加热装置5、加热圈51、第二导电杆510、电连接头52、温度传感器53、第一导电杆530、导电座61、弹簧62、导电片63、推动块64、成型部71、安装体711、模仁712、垫块713、底座72、座体721、支撑部722、插入部723、第一弹性件73、顶出部74、升降座741、推动件742、第二弹性件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包括:成型部71、底座72、第一弹性件73、顶出部74以及驱动机构,底座72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底座72上方安装有成型部71,成型部71开设有注入腔,注入腔贯穿成型部71,成型部71能相对底座72运动,成型部71与底座7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73,在成型部71下方设置有顶出部74,顶出部74、底座72或成型部71形成有支撑散热风扇中叶片底面的支撑面,顶出部74或底座72形成有位于成型腔内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叶片一侧面接触,支撑面、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内壁围绕形成成型腔,在第一弹性件73弹力下能保持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脱离,顶出部74能相对底座72移动,顶出部74与与驱动机构连接,顶出部74用于使得散热风扇与注入腔脱离。最佳的方式是:成型部71形成支撑叶片的支撑面,这样当成型部71升高时成型部71能够顺利带动散热风扇一起升高,避免了存在叶片两侧与注入腔内壁(成型部71上的注入腔内壁形成有与叶片侧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和第一接触面均脱离的现象
底座72包括:座体721、支撑部722以及插入部723,座体721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座体721上支撑有支撑部722,支撑部722用于支撑成型部71,支撑部722向上延伸有用于伸入至注入腔内的插入部723,对应每一叶片均设置有一插入部723,每一插入部723一侧均形成第一接触面。为了保证支撑成型部71和上模的支撑力度,因此设计了支撑部722,也为后续升降座741的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也为第一接触面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为了方便制作成型部71,成型部71包括:安装体711、模仁712以及垫块713,安装体711顶面凹陷形成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模仁712和垫块713,模仁712开设注入腔,模仁712下方安装有垫块713,模仁712和垫块713通过第四螺钉与安装体711连接,垫块713供顶出部74穿过。由于开设较深的穿孔,穿孔与插入部723相匹配,插入部723与叶片的形状匹配,因此设计了垫块713,保证了模仁712开设注入腔的精度较高,避免了开设穿孔的影响。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油缸以及第二弹性件75,座体721下方安装有油缸,油缸活塞杆与顶出部74作用,在顶出部74与支撑部722或座体721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75,第二弹性件75用于保持顶出部74处于远离成型腔的状态。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顶出部74,顶出部74包括:升降座741以及推动件742,支撑部722与座体721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支撑部722与座体721之间设置有升降座741,升降座741向上延伸有推动件742,推动件742用于与散热风扇接触,第二弹性件75安装在升降座741与支撑部722之间。
推动件742包括: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第一推动杆用于推动加强圈,第二推动杆用于推动安装圈,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均与升降座741固定,每一插入部723均穿过有一第一推动杆。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如上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模包括:模体1、唧嘴2、导向通道3、注胶盘4以及加热装置5,模体1顶部安装有唧嘴2,唧嘴2用于与注胶机炮嘴连通,模体1中部安装有导向通道3,模体1中部安装有注胶盘4,注胶盘4上开设有若干注胶孔;加热装置5包括:加热圈51以及电连接头52,加热圈51环绕在导向通道3外,在模体1上安装有电连接头52,电连接头52用于将加热圈51与外界电源连电连接。
为了保证加热圈51的温度不会太高或太低,加热装置5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53,外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与加热圈51连接,控制开关与外界控制箱连接,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安装在电连接头52处,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53连接,温度传感器53位于模体1内,温度传感器53用于检测导向通道3处的温度。电连接头52也实现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为了方便安装导向通道3以及加热装置5,模体1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以及第三板体13,第一板体11上用于安装唧嘴2,第二板体12内安装有导向通道3,第三板体13安装有注胶盘4,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二板体12与第三板体13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由于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注胶盘4,不同的注胶盘4上开设有不同数量的注胶孔,注胶盘4与第三板体13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为了实现注胶盘4与第三板体13的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螺钉,注胶盘4通过第三螺钉与第三板体13连接。
导向通道3包括:分流座31以及两喷管32,分流座31内开设有呈n型的分流腔,分流座31顶部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将唧嘴2与分流腔连通,分流座31底部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喷管32,两喷管32分别于分流座31两低端连通。
分流座31上安装两相互间隔的加热圈51,第二板体12顶面凹陷形成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分流座31和两喷管32,温度传感器53安装在分流座31顶面。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升降设备带动下模下降,关闭成型腔,第一弹性件73发生形变,支撑面以及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内壁围绕形成成型腔;
S2、在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的成型腔内灌入热熔材料;
S3、热熔材料冷却,在成型腔内形成散热风扇;
S4、升降设备带动上模运动,上模打开成型腔,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成型部升高,散热风扇的叶片与第一接触面或者注入腔内壁脱离;
S4、开模时,注塑机内的升降设备带动上模运动,打开成型腔,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作用下,成型部升高,散热风扇的叶片与第一接触面或者注入腔内壁脱离;
S5、注塑机驱动机构通过顶棍将顶出部顶高,顶出部将散热风扇顶出,散热风扇与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完全脱离。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仅仅增加了导电座61、弹簧62、导电片63以及推动块64,实现了将加热圈51与电连接头5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53与电连接头52内控制器连接,方便了将导向通道3拆卸后清理。
如图4所示,由于唧嘴2被压紧在分流座31顶部,第一板体11对第二板体12的压力将分流座31压紧在第二板体12内,同时也将喷管32与分流座31压紧在一起,打开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后,即可将喷管32与分流座31分离,分流座31与唧嘴2分离。
温度传感器53连接有第一导电柱,加热圈51连接有第二导电柱,在第二板体12内安装有导电座61,导电座61能在安装槽内壁导向下滑动,导电座61侧面开设有供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插入的插孔,每一插孔内均安装有导电片63,导电片63采用导电弹性材料制成,导电座61固定至弹簧62一端,弹簧62另一端固定至安装槽内壁,在弹簧62弹力下不阻碍加热圈51、温度传感器53以及分流座31一起放入安装槽内,在第一板体11上固定有推动块64,导电座61为楔形,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扣合后推动块64推动导电座61使得导电片63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电接触,在推动块64的挤压下能够保持导电片63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紧密接触,从而保证电接触良好。由于长期使用后或多多少有杂质残留在分流座31内或喷管32内,需要拆卸后清理,通过此设计方便了拆卸,同时也方便了将加热圈51和温度传感器53电连接,实现了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扣合后即可实现电连接,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部、底座、第一弹性件、顶出部以及驱动机构,底座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底座上方安装有成型部,成型部开设有注入腔,注入腔贯穿成型部,成型部能相对底座运动,成型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在成型部下方设置有顶出部,顶出部、底座或成型部形成有支撑散热风扇中叶片底面的支撑面,顶出部或底座形成有位于成型腔内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叶片一侧面接触,支撑面、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内壁围绕形成成型腔,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第一接触面与注入腔脱离,顶出部能相对底座移动,顶出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顶出部用于使得散热风扇与注入腔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座体、支撑部以及插入部,座体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座体上支撑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成型部,支撑部向上延伸有用于伸入至注入腔内的插入部,对应每一叶片均设置有一插入部,每一插入部一侧均形成第一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成型部包括:安装体、模仁以及垫块,安装体顶面凹陷形成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模仁和垫块,模仁开设注入腔,模仁下方安装有垫块,模仁和垫块通过第四螺钉与安装体连接,垫块供顶出部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油缸以及第二弹性件,座体下方安装有油缸,油缸活塞杆与顶出部作用,在顶出部与支撑部或座体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保持顶出部处于远离成型腔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顶出部包括:升降座以及推动件,支撑部与座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支撑部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向上延伸有推动件,推动件用于与散热风扇接触,第二弹性件安装在升降座与支撑部之间。
6.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模体、唧嘴、导向通道、注胶盘以及加热装置,模体顶部安装有唧嘴,唧嘴用于与注胶机炮嘴连通,模体中部安装有导向通道,模体中部安装有注胶盘,注胶盘上开设有若干注胶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以及电连接头,加热圈环绕在导向通道外,在模体上安装有电连接头,电连接头用于将加热圈与外界电源连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外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与加热圈连接,控制开关与外界控制箱连接,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安装在电连接头处,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位于模体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向通道处的温度,电连接头也实现外界控制箱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第一板体上用于安装唧嘴,第二板体内安装有导向通道,第三板体安装有注胶盘,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CN202022616291.0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Active CN213618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291.0U CN21361808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291.0U CN21361808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8086U true CN213618086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6291.0U Active CN21361808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80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6990A (zh) * 2020-11-11 2021-03-12 重庆千晓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成型模具及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6990A (zh) * 2020-11-11 2021-03-12 重庆千晓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成型模具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18086U (zh)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CN211807546U (zh) 一种迷彩靴子与鞋面一体成型用注塑模具
CN212025183U (zh) 成型工站
CN112476990A (zh)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成型模具及制作方法
CN109016373A (zh)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注塑件的精密模具
CN214229814U (zh) 一种食品成型的模具组件
CN210148608U (zh)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13618084U (zh) 一种散热风扇扇叶成型模具中的上模
CN110001001B (zh)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KR100443316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몰딩장치
CN210501382U (zh) 具有新型剪切模冷却结构的热成型模具
CN110893665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8083714U (zh) 自动脱模芯机
CN21972707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插头模具
CN2139722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56257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CN220574870U (zh) 一种挖掘机支重轮的成型锻造装置
CN210453726U (zh) 一种具有新型冷却结构的热成型模具
CN220784779U (zh) 一种电子插接件注塑成型装置
CN214726123U (zh)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装置
CN217047357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生产用注塑装置
CN218749011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天线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11566797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919754U (zh) 一种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高效连续模具
CN220999509U (zh) 一种用于防止多穴模具模压时被带起的加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