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7943U -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7943U
CN213617943U CN202022431971.5U CN202022431971U CN213617943U CN 213617943 U CN213617943 U CN 213617943U CN 202022431971 U CN202022431971 U CN 202022431971U CN 213617943 U CN213617943 U CN 213617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injection mold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19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来关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uyi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uy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uyi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uy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19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7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7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7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包括底座、顶板、上模座、下模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注料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包括两个筒体,所述筒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通过筒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采用双料筒对注塑模具进行注料,使得注塑更加高效,同时通过电磁线圈加热的方式代替电热圈(电阻丝)进行加热,使得加热速度更快,花费的时间更少,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了料筒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
目前通过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工件时,一般仅有一个注料筒进行注料,使得注料效率较低,且注料筒普遍采用电热圈(电阻丝)加热通过接触传导方式把热量再传到料筒上,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需要的时间较长,速度较慢,存在热传导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耗能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解决了仅有一个注料筒进行注料,使得注料效率较低,加热需要的时间较长,速度较慢,存在热传导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耗能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包括底座、顶板、上模座、下模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注料机构。
所述注料机构包括两个筒体,所述筒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所述筒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筒体和料筒并延伸至料筒的内部,所述料筒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一端与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料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筒体的内部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料筒一侧的顶部连通有注料管,所述料筒的底部连通有注塑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器,所述注料管远离料筒的一端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外部,所述上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注塑管的底端依次贯穿横板和上模座并延伸至上模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与下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模腔相适配的上模腔。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杆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且液压杆输出轴的一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端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外部,所述筒体延伸至顶板外部的一端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筒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抱箍,两个所述抱箍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通过注料机构包括两个筒体,筒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筒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筒体和料筒并延伸至料筒的内部,料筒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一端与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料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筒体的内部缠绕有电磁线圈,采用双料筒对注塑模具进行注料,使得注塑更加高效,同时通过电磁线圈加热的方式代替电热圈(电阻丝)进行加热,使得加热速度更快,花费的时间更少,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了料筒的加热效率。
(2)、该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通过固定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器,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模具不工作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搬运至太阳光处,并通过蓄电池进行储电,使得模具工作时,通过蓄电池对电磁线圈进行供电,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筒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顶板、3上模座、4下模座、5固定板、6太阳能电池板、7蓄电池、8注料机构、81筒体、82料筒、83连接杆、84环形板、85电动伸缩杆、86活塞、87电磁线圈、88注料管、89注塑管、9电磁控制器、10横板、11下模腔、12上模腔、13液压杆、14支撑腿、15抱箍、16支撑板、17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顶板2、上模座3、下模座4和固定板5,固定板5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蓄电池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蓄电池7对电磁控制器9和电磁线圈87进行通电,底座1的顶部与下模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模座4的顶部开设有下模腔11,上模座3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模腔11相适配的上模腔12,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器9,电磁控制器9控制电磁线圈87进行工作,注料管88远离料筒82的一端贯穿筒体81并延伸至筒体81的外部,上模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0,横板10的顶部通过支撑杆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3,液压杆13通过外部开关控制,并通过导线与外部液压动力机构连接,且液压杆13输出轴的一端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注塑管89的底端依次贯穿横板10和上模座3并延伸至上模座3的内部,固定板5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6,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通过太阳能电池板6对太阳光进行吸收,然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7内,顶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注料机构8,注料机构8包括两个筒体81,两个筒体8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抱箍15,两个抱箍1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的底部与顶板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17,筒体81的底端贯穿顶板2并延伸至顶板2的外部,筒体81延伸至顶板2外部的一端与横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筒体8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82,筒体8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3,且连接杆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84,环形板8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5,电动伸缩杆85通过外部开关控制,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且电动伸缩杆85的底端依次贯穿筒体81和料筒82并延伸至料筒82的内部,料筒82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86,电动伸缩杆85输出轴的一端与活塞86的顶部固定连接,料筒82的外表面且位于筒体81的内部缠绕有电磁线圈87,目前电磁加热采用内加热方式,热启动非常快,平均预热时间比电热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比电阻圈加热节电30-70%,料筒82一侧的顶部连通有注料管88,注料管88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通过外部开关控制,料筒82的底部连通有注塑管89,注塑管89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通过外部开关控制,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使用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6对太阳光进行吸收,然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7内,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时,液压杆13带动上模座3与下模座4重合,上模腔12与下模腔11合成一体,通过注料管88将物料注入料筒82,然后将蓄电池7与电磁控制器9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蓄电池7对电磁控制器9进行通电,电磁控制器9控制电磁线圈87进行工作,电磁线圈87对料筒82进行加热,通过外部开关启动电动伸缩杆85,打开注塑管89的电磁阀门,带动活塞86在料筒82内向下移动,将料筒82内的物料通过注塑管89注入合起的模腔中,双料筒82同时进行注料,使注塑更高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顶板(2)、上模座(3)、下模座(4)和固定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顶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注料机构(8);
所述注料机构(8)包括两个筒体(81),所述筒体(8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料筒(82),所述筒体(8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3),且连接杆(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84),所述环形板(8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5),且电动伸缩杆(85)的底端依次贯穿筒体(81)和料筒(82)并延伸至料筒(82)的内部,所述料筒(82)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86),所述电动伸缩杆(85)输出轴的一端与活塞(8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料筒(82)的外表面且位于筒体(81)的内部缠绕有电磁线圈(87),所述料筒(82)一侧的顶部连通有注料管(88),所述料筒(82)的底部连通有注塑管(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器(9),所述注料管(88)远离料筒(82)的一端贯穿筒体(81)并延伸至筒体(81)的外部,所述上模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注塑管(89)的底端依次贯穿横板(10)和上模座(3)并延伸至上模座(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下模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4)的顶部开设有下模腔(11),所述上模座(3)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模腔(11)相适配的上模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0)的顶部通过支撑杆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3),且液压杆(13)输出轴的一端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81)的底端贯穿顶板(2)并延伸至顶板(2)的外部,所述筒体(81)延伸至顶板(2)外部的一端与横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蓄电池(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筒体(8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抱箍(15),两个所述抱箍(1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的底部与顶板(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17)。
CN202022431971.5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Active CN213617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1971.5U CN21361794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1971.5U CN21361794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7943U true CN21361794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5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1971.5U Active CN21361794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7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861A (zh) 一种双层厚片塑料板材一次成型设备及其成型工艺
CN213617943U (zh) 一种具备双料筒节能结构的高效注塑模具
CN207872812U (zh) 一种用于制备冰箱面板的模具
CN21400053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电池盖板自动化吸塑装置
CN202428513U (zh) 一种竹制弧形靠背热压成型设备
CN104842531B (zh) 一种易开模的成型模具
CN213382888U (zh) 一种组合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CN207997393U (zh) 一种陶瓷干粉成型压机
CN214136547U (zh) 一种耐火砖的机压成型模具
CN205167523U (zh) 一种smc模压模具节能设备
CN211868468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模具
CN210702464U (zh) 一种后盖铸件定位成型模具
CN206011370U (zh) 一种制砖成型设备
CN202428512U (zh) 一种竹制弧形靠背热压成型模具
CN203221079U (zh) 一种铝合金拉杆的复合热挤压模具结构
CN206983062U (zh) 一种直线输送式固态硅胶平板硫化机
CN214056421U (zh) 一种带有快速预热装置的热压模具
CN212826505U (zh) 一种带分体式模芯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20883329U (zh) 一种新型发泡建筑用木塑模板模具
CN211221802U (zh) 一种自动预热型塑胶模具
CN217346260U (zh) 一种滑块内做斜顶结构的模具
CN212498657U (zh) 一种用于一次性餐盒加工的成型设备
CN204773655U (zh) 机械手操控磁流体压熨成型装置
CN212419630U (zh) 粉末成型模具
CN217858334U (zh) 可更换模芯的手机壳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