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3924U -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3924U
CN213613924U CN202022115861.8U CN202022115861U CN213613924U CN 213613924 U CN213613924 U CN 213613924U CN 202022115861 U CN202022115861 U CN 202022115861U CN 213613924 U CN213613924 U CN 213613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plate
plate
shaped bod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5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
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wansea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wansea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wansea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wansea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5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3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3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3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和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其中,框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分别设于框架的三个侧面;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上部,所述下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下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以及上侧板和下侧板共同形成具有容置腔;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容置腔内,并固定在第三侧板上;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位于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通过将自穿刺铆接一体机中的相关设备或者部件容置于框架内,有利减少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的空间占比。

Description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自穿刺铆接是将铆钉与连接板料一起经历冷塑性变形而使板料快速自锁的链接过程。其在冲头的推动下,铆钉穿刺上板料、穿入下板料中,在冲头与凹模的共同作用下,铆钉尾部在下板料中张开,形成铆扣,从而达到固定连接的目的。
在现有的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中,常采用驱动装置和铆接装置分离设置,例如,将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时,将液压泵和液压缸设计为分离状态,因此这就需要较长的液压油管道连接所述液压泵和液压缸。这就导致整个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的占用空间较大,同时由于液压油管道较长,因此容易导致液压油管道摆放杂乱或者出现缠绕,并且还可能出现液压油管道绊倒工作人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空间占比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框架,进一步提供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一种框架,所述框架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分别设于框架的三个侧面;
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上部,所述下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下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以及上侧板和下侧板共同形成具有容置腔;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容置腔内,并固定在第三侧板上;
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位于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
上述框架,由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以及上侧板和下侧板共同形成具有容置腔,因此在第一开口内的容置腔内能够容置多种部件。
同时,由于在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因此还能够在将收容在第一开口内的装置隔离开,依次便于后续的检修和维护。在第二侧板上设有的第一固定板能够在其上固定相应的元器件,也有利于安装分元器件以及后续检修。由于第一开口内能够容纳多种装置,因此能够使得多种装置能够合理的摆放在第一开口内,因此能够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并且有利于后期的维修保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开有若干开孔。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开设若干开孔,有利于安放于容置腔内的相关部件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骨架,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与骨架螺纹连接。当位于容置腔内的相关部件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检修时,此时只需要拧松螺钉即可拆开相应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或者第三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为了便于相关的元器件能够整齐的排放在第一固定板上,因此在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安装板和脚杯,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框架底侧,所述脚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和脚杯的安装能够使得保证框架的平稳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当需要移动框架时,此时只需要对框架施加作用力,即可移动框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均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当需要在框架上安装相关部件或者装置时,所述的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能够很好的作为安装点。
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包括上述的框架,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
C形体构件,所述C形体构件包括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和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所述C形体构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块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块开设有凹槽,所述调整机构穿过所述调整块凹槽并与所述C形体构件固定;
底模装置,所述底模装置与调整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模装置的上端面正对应所述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
铆接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安放于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运输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运输板,所述运输板位于所述底模装置和所述铆接装置之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上述所述的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设备,所述的驱动装置能够安装在容置腔内,因此相比传统的将驱动装置与自穿刺铆接设备分开布置的做法,其能够使得自穿刺铆接一体设备的空间占比降低。所述C形体构件开设有上内壁和下内壁,这使得所述的底模装置和所述的铆接装置分别安装在C形体构的上内壁和C形体构的下内壁,以便于完成穿刺铆接工作。在安装所述底模装置时,为了保证底模装置和铆接装置的同心度,此时可以调节调整装置与C形体构件的相对位置,进而带动底模装置移动,以此保证底模装置与铆接装置的同心度。此外,工作台包括运输板和支撑架,运输板有利于待加工的样件的运输,而支撑架能够将运输板与框架固定连接,保证整台设备的一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一方面能够防止其他杂物进入驱动装置内部;另一方面,所述防护罩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风冷机。尽管驱动装置以及相关部件位于容置腔内能够降低空间占比,但是其位置关系相对紧密,因此安装风冷机有利于加快容置腔内空气的对流,进而达到降低驱动装置以及相关部件温度以及延长其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框架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三侧板;140、上侧板;150、下侧板;160、容置腔;170第一固定板;171、安装孔;180、第一收容腔;190第二收容腔;200、安装板;210、脚杯;220、脚轮;230、第一安装条;240、第二安装条;250、骨架;310、驱动装置;320、C形体构件;321、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322、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330、调整装置;3311、凹槽;331、调整块;332、调整机构;340、底模装置;350、铆接装置;360、工作台;361、运输板;362、支撑架;370、风冷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框架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上侧板140、下侧板150,其中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上侧板140和下侧板150共同形成容置腔16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70、第一收容腔180和第二收容腔190。由于容置腔160的形成,能够在其内部容置相关的部件或者其它设备,例如,在传统布置中,相关部件或者设备安装在外侧,这样使得整台设备的空间占比较大。而将这些相关部件或者设备容置于容置腔160内,能够降低整台设备的空间占比。同时,在容置腔160内设有的第一收容腔180和第二收容腔190又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单独收纳或者存储相关部件。单独的收容腔的设计便于同类或者关系密切的部件安放在相同的收容腔内,以此便于后续的维修和检测。
具体地,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分别位于框架的三个侧面,其中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其材料可以为金属薄板,如可以为铝板,或者不锈钢板。上侧板140位于框架的上部,下侧板150位于框架的下部。通过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上侧板140以及下侧板150在框架上的设置共同形成容置腔160。第一收容腔180位于第一开口的容置腔160内,并安放在下侧板150上,第一固定板170固定在第三侧板130上,第二收容腔190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70上,而第一收容腔180和第二收容腔190都为具有独立的收容空间的元件,因此可以再独立的收容相关部件,便于后续的检测和维修。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上均开有若干开孔。例如,当在容置腔160内运行有相关设备时,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般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排出,这将会导致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相关设备的性能。因此在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第三侧板130上开设有若干开孔,使得容置腔160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以保证相关设备运行时处于正常地工作温度范围。
一实施例中,框体还包括骨架,其中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均与骨架250螺纹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将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分别固定在骨架250上。采用螺钉连接的好处是当容置于容置腔160的相关设备或者部件需要定期检修或者停机维护时,此时只需要拧松螺钉,取下相关侧板,即可采取相关的维修措施。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一固定板170上设有安装孔171。例如,当部件较多时,如果采取无规则布置,此时很难及时确定需要安装的部件。而将相关部件按照一定规则固定在安装孔171上时,此时即可更加快速的找出需要的部件。同时将部件固定在安装孔171上的另一个好处是,将各部件固定在安装孔171上,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可能为管道连接,或者线路连接,可以将这些具体的管道或者线路安放在第二收容腔190内,或者第一固定板170的后侧,此时,各部件与连接方式不会混乱,整体布置摆放会更加简洁,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工作。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框架还包括安装板200和脚杯210,安装板200固定在框架上,安装板200的数量为4个,脚杯210固定在安装板200上,脚杯210的数量也为4个。安装板200和脚杯210能够提高框架的平稳性。例如,安装板200可以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框架上,脚杯210可以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上。又如,安装板200还可以设计螺纹孔,脚杯210的一端可以设计螺纹,如脚杯210可以与安装板200螺纹连接。采取螺纹连接的好处是,当对于框架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但目前的框架的加工精度又无法满足时,如果框架与地面接触的平稳性无法达到要求,此时可以通过螺纹调节脚杯210与安装板200的相对位置,以此确保框架的平稳性。
另一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脚轮220,脚轮220固定在安装板200上。其中脚轮220的数量为4个,脚轮220一端与安装板200固定连接,当需要移动框架是,只需要对框架施加相应的力,即可使使得脚轮220滚动,进而使得框架移动。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框架还包括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230固定在框架的上部,其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当需要在框架的上部再安装其他设备时,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可以作为相关设备的支撑部,例如可以在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上设计螺纹孔,相关设备可以通过螺纹与其固定;又或者可以将相应的部件直接焊接在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上。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具体地,包括上述所述的框架,还包括:驱动装置310、C形体构件320、调整装置330、底模装置340、铆接装置350和工作台360。其中,驱动装置310容置于容置腔160内,C形体构件320固定在框架的上部,调整装置330将底模装置340固定在C形体构件320上,铆接装置350固定在C形体构件320上。在传统的自穿刺铆接设备中,例如驱动装置310未进行容置安放,而是距离铆接装置350较远的距离安放。因此这使得驱动装置310在驱动铆接装置350时需要相关的管道或者电线连接关系,例如,在传统的自穿刺铆接设备可能采取液压驱动,因此需要液压管道连接液压泵和液压,这就使得自穿刺铆接设备整个空间占比较大,同时液压管道的也容易出现绊倒工作人员的情况。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驱动装置310容置于框架内,这就能够使得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的整个空间占比减小。
在工作时,驱动装置310为铆接装置350提供动力,铆接装置350将工作台360上的待铆接工件抵压至底模装置340以此完成穿刺铆接任务。
具体地,驱动装置310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60内。C形体构件320包括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321和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322,C形体构件320固定在框架上,例如,可以将C形体构件320固定在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上,固定方式可以为直接焊接或者是采用螺纹固定的方式。调整装置330包括调整块331和调整机构332,在调整块330开设有凹槽3311,调整机构332穿过凹槽3311并与所述C形体构件320固定,例如调整机构332可以为螺栓,同时在C形体构件320上开设螺纹孔,螺栓穿过凹槽3311与C形体构件320上的螺纹孔紧固,进而将调整装置330与C形体构件320固定。底模装置340与调整装置330固定连接,底模装置340的上端面正对应所述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321;铆接装置350安放于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322。当底模装置340与铆接装置350不同心时,此时可以调节调整机构332,从而移动调整装置330与C形体构件320的相对位置,进而通过调整装置330的移动带动底模装置340的移动,最后确保底模装置340能够与铆接装置350的同心度。工作台360包括运输板361和支撑架362,支撑架362支撑运输板361,运输板361位于底模装置340和所述铆接装置350之间,支撑架361与框架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是螺纹连接等。
在实际工作时,待加工的样件位于工作台360上的运输板361上,运输板361将工件运输至待铆接的点,此时驱动装置330驱动铆接装置350运动,铆接装置350将待加工的样件抵压至底模装置340上,此时驱动装置330再次驱动铆接装置350运动,以使得加工好的样件返回至运输板361,此时一次穿刺铆接工作完成。
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10可以包括:电机、液压泵以及液压油,铆接装置350可以包括:液压缸和铆枪头,铆枪头可以固定在液压缸中的活塞杆上,此时可以将液压油存储在第一收容腔180中,相关的液压元器件可以固定在第一固定板板170上,此时第二收容腔190可以将相关的液压元器件单独收容。在工作时,电机驱动液压泵工作,液压泵将液压油运输至液压缸中,进而驱动液压缸中的活塞杆运动。由于液压缸中活塞杆与铆枪头连接,因此铆枪头会随着活塞杆的移动而移动,进而完成相关的刺穿和铆接工作。由于电机、液压泵以及液压油均放置在容置腔160内,而液压缸又可以固定在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322,因此这就使得整个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的空间占比较小。
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10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311。例如当驱动装置310为电机时,在电机的外侧加上防护罩311,一方面能够防止其他杂物进入电机内部,同时防护罩还能起到隔离电机噪音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60内还设有风冷机370。风冷机370可以容置在容置腔160内,具体地,可以靠近驱动装置310,风冷机370主要作用是加快容置腔160内空气的流动,进而降低容置腔160内空气的温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分别设于框架的三个侧面;
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上部,所述下侧板安装在框架的下部,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以及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共同形成容置腔;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容置腔内,并固定在第三侧板上;
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位于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开有若干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骨架,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与骨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安装板和脚杯,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框架下部,所述脚杯固定在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均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部。
8.一种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框架,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
C形体构件,所述C形体构件包括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和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所述C形体构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块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块开设有凹槽,所述调整机构穿过所述凹槽将所述调整块与所述C形体构件固定;
底模装置,所述底模装置与调整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模装置的上端面正对应所述C形体构件的上内壁;
铆接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安放于C形体构件的下内壁;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运输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运输板,所述运输板位于所述底模装置和所述铆接装置之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风冷机。
CN202022115861.8U 2020-09-24 2020-09-24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Active CN213613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5861.8U CN2136139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5861.8U CN2136139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3924U true CN21361392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5861.8U Active CN2136139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3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80109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钣金冲切设备
CN213613924U (zh)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CN215432680U (zh) 一种自动夹紧爪工装
CN112170766A (zh) 框架及自穿刺铆接一体机设备
CN210305291U (zh) 紧固件冲孔闭式单点压力机
CN20990274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18134470U (zh) 一种用于五金冲压件生产的复合冲压模具
JP2008223877A (ja) ピアスナット付き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形材
CN212634386U (zh) 一种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品的自动钻孔设备
CN210160251U (zh) 一种便于更换冲头的五金冲压模具
CN210586598U (zh) 一种液压冲压装置
CN210359853U (zh) 一种板材夹紧装置
CN216298472U (zh) 一种轴类装配零部件拆卸工装
CN214489681U (zh) 一种机加工夹具的固定装置
CN220073160U (zh) 一种铆压机的龙门分体机构
CN218874589U (zh) 一种机床用可伸缩液压夹具
CN219562811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检测工装夹具
CN108380777B (zh) 缸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0334453U (zh) 一种薄壁壳体零件钻孔工装
CN221715474U (zh) 一种可调式铝合金压铸件冲压装置
CN219542984U (zh) 一种猫包组装用定位治具
CN218876408U (zh) 一种液压机用推模机构
CN217669181U (zh) 一种拆装板式换热器的工具
CN21503565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气动滑块夹紧机构
CN220278032U (zh) 汽车加强板加工用冲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