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7543U - 多功能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助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07543U CN213607543U CN202021570210.1U CN202021570210U CN213607543U CN 213607543 U CN213607543 U CN 213607543U CN 202021570210 U CN202021570210 U CN 202021570210U CN 213607543 U CN213607543 U CN 2136075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chair
- handle
- gear
- rod
- whe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属于轮椅领域。包括轮椅,所述的轮椅上设有椅背和椅座,所述的椅座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架,每一把手架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的把手的其中一端设有手握杆,所述的轮椅上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的轮椅上还设有转动驱动器,所述的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之间连接有可拆卸式卡接机构。其优点在于通过可拆卸式卡接机构使轮椅具有两种状态,当无人推行轮椅而患者向独自出门时,可切换至自动模式,该模式下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之间形成卡接,转动驱动器工作使两个主动轮转动并使轮椅自行移动;当有人推行时轮椅切换至手动模式,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脱离连接,推行人推动轮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残疾人、患者越来越多的用上了康复轮椅,从而大大的方便了他们的室内外活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下肢支撑力量薄弱者由于肢体受损而活动受限,他们日常行走活动和康复训练都需要借助助行设备或其他人员的辅助。但由于专业护理人员在数量上匮乏,且费用也极其昂贵,人工护理远远不能满足大量行动不便人群日常生活中的辅助需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价格较低廉的助行设备是下肢支撑力量薄弱者日常行走和康复训练中常被选择的辅助工具。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轮椅车[专利申请号:CN201420027331.X],它包括车体和电动机构,特点是:在车体的椅座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椅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扣锁安装架,在该扣锁安装架上设置有一扣锁机构;在电动机构的电动行走轮支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扣锁机构的位置固定有一电动行走轮支架锁定机构,该电动行走轮支架锁定机构与扣锁机构相配合。虽然该实用新型中的车体与电动机构连接为一个整体而可使电动轮椅以电驱动方式自动行走,但是在使用该轮椅时,不能切换至手动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轮椅,所述的轮椅上设有椅背和椅座,所述的椅座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架,每一把手架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的把手的其中一端设有手握杆,所述的轮椅上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的轮椅上还设有转动驱动器,所述的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之间连接有可拆卸式卡接机构。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可拆卸式卡接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转动驱动器输出轴两端且分别与两个主动轮一一对应的第一齿轮,所述的主动轮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的滑杆通过若干条沿着滑杆轴向设置的卡条与主动轮形成卡接,所述的滑杆远离主动轮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具有内圈,所述的第一齿轮能延伸入对应的第二齿轮内圈内并与其形成卡接。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第一齿轮外圈和第二齿轮内圈均覆盖有若干个齿条,所述的齿条的端部具有嵌入条,所述的嵌入条远离齿条的端部呈尖端状。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把手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杆,所述的把手架上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的卡杆能向下延伸入卡槽中。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轮椅上还设有两个前轮,所述的主动轮远离前轮的一侧还具有两根设置在轮椅上的延伸杆,所述的延伸杆朝着远离轮椅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延伸杆远离轮椅的端部连接有防倾倒轮。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防倾倒轮外设有轮支架,所述的轮支架与对应的延伸杆之间连接有一根斜杆,所述的斜杆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的斜杆与对应的轮支架的连接点位于防倾倒轮靠近主动轮的一侧。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轮椅上还设有两根脚放杆,所述的脚放杆的底端设有脚踏板,且所述的脚放杆的顶端设有腿支板。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腿支板呈曲面状,且所述的腿支板上覆盖有橡胶垫。
在上述的多功能助行器中,所述的椅背滑动连接有两根设置在轮椅上的竖杆,所述的竖杆的底部螺接有一个螺接筒,所述的螺接筒的顶部与椅背的底部相抵。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之间连接有可拆卸式卡接机构。通过可拆卸式卡接机构使轮椅具有两种状态,当无人推行轮椅而患者向独自出门时,可切换至自动模式,该当有人推行时轮椅切换至手动模式,推行人推动轮椅。此外,患者也可以站起来,用手握住手握杆的顶端,配合转动驱动器工作使患者逐渐向前走动,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2、本实用新型中的齿条的端部具有嵌入条,所述的嵌入条远离齿条的端部呈尖端状。即使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上的齿条没有对齐,也可以使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中的延伸杆朝着远离轮椅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延伸杆远离轮椅的端部连接有防倾倒轮。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轮椅10、椅背11、椅座12、把手架13、把手14、手握杆15、主动轮16、转动驱动器17、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第一齿轮19、滑杆20、卡条21、第二齿轮22、齿条23、嵌入条24、卡杆25、卡槽26、前轮27、延伸杆28、防倾倒轮29、轮支架30、斜杆31、脚放杆32、脚踏板33、腿支板34、竖杆35、螺接筒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轮椅10,所述的轮椅10上设有椅背11和椅座12,所述的椅座1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架13,每一把手架13上转动连接有把手14,所述的把手14的其中一端设有手握杆15,所述的轮椅10上设有两个主动轮16,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转动驱动器17,所述的转动驱动器17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16之间连接有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轮椅10能切换至两种模式,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当有人推行时轮椅10切换至手动模式,转动驱动器17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16脱离连接,此时主动轮16是处于无动力状态下,轮椅10上的把手14进行转动,使把手14上的手握杆15转到至轮椅10后侧,推行的人可以手握在手握杆15上推动轮椅10。当无人推行轮椅10而患者向独自出门时,可切换至自动模式,该模式下转动驱动器17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16之间形成卡接,转动驱动器17工作使其输出轴转动,转动的输出轴使两个主动轮16转动并使轮椅10自行移动,且在此时,轮椅10上的把手14进行转动,使把手14上的手握杆15转到至轮椅10前侧,患者可以将手通过握在手握杆15上的方式起到支撑平衡的作用。此外,患者也可以站起来,用手握住手握杆15的顶端,配合转动驱动器17工作使患者逐渐向前走动,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此外,转动驱动器17可以包括转动电机和差速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相连,转动驱动器17的输出轴即为差速器的输出轴。
所述的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包括两个设置在转动驱动器17输出轴两端且分别与两个主动轮16一一对应的第一齿轮19,所述的主动轮16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的滑杆20通过若干条沿着滑杆20轴向设置的卡条21与主动轮16形成卡接,所述的滑杆20远离主动轮16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22,所述的第二齿轮22具有内圈,所述的第一齿轮19能延伸入对应的第二齿轮22内圈内并与其形成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主动轮16与转动驱动器17输出轴形成卡接时,推动每一主动轮16上的滑杆20,使滑杆20朝着轮椅10内部滑动,从而带动滑杆20上的第二齿轮22朝着对应的第一齿轮19靠近移动,直到第一齿轮19能延伸入对应的第二齿轮22内圈内并与其形成卡接,从而实现主动轮16与转动驱动器17输出轴形成卡接。
所述的第一齿轮19外圈和第二齿轮22内圈均覆盖有若干个齿条23,所述的齿条23的端部具有嵌入条24,所述的嵌入条24远离齿条23的端部呈尖端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齿轮22靠近第一齿轮19的过程中,即使第二齿轮22和第一齿轮19上的齿条23没有对齐,也可以使第二齿轮22和第一齿轮19啮合连接,在啮合过程中,第二齿轮22上的嵌入条24会卡入第一齿轮19上其中相邻的两个嵌入条24内,随着第二齿轮22的继续移动且在嵌入条24斜面导向作用下使第二齿轮22和第一齿轮19上的齿条23啮合在一起。
所述的把手14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杆25,所述的把手架13上设有两个卡槽26,所述的卡杆25能向下延伸入卡槽26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转动把手14至指定位置后,卡杆25向下移动卡入对应的卡槽26中,从而实现固定把手。
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两个前轮27,所述的主动轮16远离前轮27的一侧还具有两根设置在轮椅10上的延伸杆28,所述的延伸杆28朝着远离轮椅10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延伸杆28远离轮椅10的端部连接有防倾倒轮29。
在本实用新型中,轮椅10上一共装有3对轮子,前轮27与防倾倒轮29之间的长度较大且长于轮椅10的长度,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的防倾倒轮29外设有轮支架30,所述的轮支架30与对应的延伸杆28之间连接有一根斜杆31,所述的斜杆31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的斜杆31与对应的轮支架30的连接点位于防倾倒轮29靠近主动轮16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防止轮椅10在行驶过程中向后倾倒。
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两根脚放杆32,所述的脚放杆32的底端设有脚踏板33,且所述的脚放杆32的顶端设有腿支板34。
在本实用新型中,脚踏板33用于放置患者的脚,且患者的腿支撑在腿支板34上,增加舒适程度。
所述的腿支板34呈曲面状,且所述的腿支板34上覆盖有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中,腿支板34的中心线向轮椅10内凹陷,腿在放置在腿支板34上时能够将腿包围在内,防止腿滑出腿支板34。此外,腿支板34上覆盖的橡胶垫能够进一步提供舒适程度。
所述的椅背11滑动连接有两根设置在轮椅10上的竖杆35,所述的竖杆35的底部螺接有一个螺接筒36,所述的螺接筒36的顶部与椅背11的底部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调节椅背11的高度,转动螺接筒36使其在竖杆35上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椅背11的高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轮椅10、椅背11、椅座12、把手架13、把手14、手握杆15、主动轮16、转动驱动器17、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第一齿轮19、滑杆20、卡条21、第二齿轮22、齿条23、嵌入条24、卡杆25、卡槽26、前轮27、延伸杆28、防倾倒轮29、轮支架30、斜杆31、脚放杆32、脚踏板33、腿支板34、竖杆35、螺接筒36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轮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椅(10)上设有椅背(11)和椅座(12),所述的椅座(1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架(13),每一把手架(13)上转动连接有把手(14),所述的把手(14)的其中一端设有手握杆(15),所述的轮椅(10)上设有两个主动轮(16),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转动驱动器(17),所述的转动驱动器(17)的输出轴与两个主动轮(16)之间连接有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式卡接机构(18)包括两个设置在转动驱动器(17)输出轴两端且分别与两个主动轮(16)一一对应的第一齿轮(19),所述的主动轮(16)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的滑杆(20)通过若干条沿着滑杆(20)轴向设置的卡条(21)与主动轮(16)形成卡接,所述的滑杆(20)远离主动轮(16)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22),所述的第二齿轮(22)具有内圈,所述的第一齿轮(19)能延伸入对应的第二齿轮(22)内圈内并与其形成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19)外圈和第二齿轮(22)内圈均覆盖有若干个齿条(23),所述的齿条(23)的端部具有嵌入条(24),所述的嵌入条(24)远离齿条(23)的端部呈尖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14)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杆(25),所述的把手架(13)上设有两个卡槽(26),所述的卡杆(25)能向下延伸入卡槽(2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两个前轮(27),所述的主动轮(16)远离前轮(27)的一侧还具有两根设置在轮椅(10)上的延伸杆(28),所述的延伸杆(28)朝着远离轮椅(10)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延伸杆(28)远离轮椅(10)的端部连接有防倾倒轮(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倾倒轮(29)外设有轮支架(30),所述的轮支架(30)与对应的延伸杆(28)之间连接有一根斜杆(31),所述的斜杆(31)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的斜杆(31)与对应的轮支架(30)的连接点位于防倾倒轮(29)靠近主动轮(16)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椅(10)上还设有两根脚放杆(32),所述的脚放杆(32)的底端设有脚踏板(33),且所述的脚放杆(32)的顶端设有腿支板(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支板(34)呈曲面状,且所述的腿支板(34)上覆盖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11)滑动连接有两根设置在轮椅(10)上的竖杆(35),所述的竖杆(35)的底部螺接有一个螺接筒(36),所述的螺接筒(36)的顶部与椅背(11)的底部相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210.1U CN21360754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多功能助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70210.1U CN21360754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多功能助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07543U true CN213607543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4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702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07543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多功能助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075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2972A (zh) * | 2022-09-14 | 2022-12-13 | 苏州艾尔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轮椅用支撑装置 |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21570210.1U patent/CN2136075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2972A (zh) * | 2022-09-14 | 2022-12-13 | 苏州艾尔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轮椅用支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62763B (zh) |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轮椅 | |
CZ2015217A3 (cs) | Multifunkční transportní a rehabilitační robot | |
CN213607543U (zh) | 多功能助行器 | |
CN106901912A (zh) | 一种带有腿部康复功能的轮椅 | |
CN102125487B (zh) | 一种外科病人用医疗康复多用途电动推车装置 | |
CN210785057U (zh) | 一种脚踏板便于抬起的轮椅 | |
CN218923020U (zh) | 一种新型转移轮椅车 | |
CN102090960B (zh) | 一种方便儿童病人大小便用医疗生活康复电动推车 | |
CN214231783U (zh) | 一种腿部康复用的运动康复轮椅 | |
CN214549880U (zh) | 一种康复用的智能护理轮椅 | |
CN116158917A (zh) | 一种多功能转位轮椅 | |
CN102090957B (zh) | 一种方便儿童病人大小便用医疗生活康复推车装置 | |
CN102100613A (zh) | 一种老年病人用医疗生活康复多功能电动推车 | |
CN208989407U (zh) | 一种具备担架功能的轮椅 | |
CN112842722A (zh) | 一种方便上下楼梯的电动轮椅 | |
CN219480640U (zh) | 可对腿部康复训练的轮椅 | |
CN215900117U (zh) | 一种医用轮椅 | |
CN219803887U (zh) | 一种轮椅 | |
CN214073913U (zh) |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护理用电动轮椅车 | |
CN220546366U (zh) | 一种腿部患肢康复训练用轮椅辅助行走器 | |
CN109077862A (zh) | 一种具备担架功能的轮椅 | |
CN213189324U (zh) | 一种助老座便自动伸缩装置 | |
CN215960687U (zh) | 可调式新型轮椅 | |
CN214018178U (zh) | 一种心内科多用轮椅 | |
CN213822131U (zh) | 一种助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