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3721U - 轮椅 - Google Patents

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3721U
CN210903721U CN201921185122.7U CN201921185122U CN210903721U CN 210903721 U CN210903721 U CN 210903721U CN 201921185122 U CN201921185122 U CN 201921185122U CN 210903721 U CN210903721 U CN 210903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pivotally connected
frame
armrest
pivo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51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851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3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3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3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底架、车轮、第一滑动件、第一连杆、第二滑动件、第二连杆、第一驱动机构、座椅部、背靠部、扶手部及锁紧装置,车轮枢接于底架的底部,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架,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枢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座椅部枢接,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座椅部,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枢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架枢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一滑动件相对底架滑动或者驱动第二滑动件相对座椅部滑动,背靠部设置于座椅部上,扶手部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背靠部上,锁紧装置安装于扶手部上并可将扶手部锁紧于背靠部上。

Description

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移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在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现有的轮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每个人的体形、身高都是不同的,而现有轮椅的扶手及座椅的高低均是不可调的,导致有些人的体形、身高与轮椅的乘坐空间不能相匹配,从而使得有些人坐在该轮椅时会感觉到不舒服,但也只能将就地坐着,甚至有些病人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轮椅的扶手及座椅的高度较低时,人坐在该轮椅上会发生侧倒现象,故现有的轮椅的安全较低。第二,有些轮椅的靠背的角度是不能调整的,有些轮椅的靠背的角度即使能调整,但也不能放水平,而由于有些残疾人或病人起床不便,这样上下轮椅就不方便,需要护理人员将其抱起才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相当的体力才能胜任,并且转移残疾人或病人极其不便。第三,现有的轮椅在经过一些有间隙、有台阶或有小沟壑时,要么在这些地方处搭两块平板,要么将轮椅抬过去,以保证轮椅可安全平稳地经过,导致在使用轮椅时极其不便,例如,火车与站台间有一段空隙,轮椅在上、下火车时,一般需要列车员在火车与站台之间搭两块平板;又如,马路与人行道通常都有高低台阶,现有轮椅上下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部的高度及扶手部的高度均可调节的轮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底架、车轮、第一滑动件、第一连杆、第二滑动件、第二连杆、第一驱动机构、座椅部、背靠部、扶手部及锁紧装置,所述车轮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或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底架滑动或者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座椅部滑动,所述背靠部设置于所述座椅部上,所述扶手部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上,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扶手部上并可将所述扶手部锁紧于所述背靠部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枢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推杆及第一辅助杆,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辅助杆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杆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或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枢接部及压紧把手,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部上,所述压紧把手呈偏心地枢接于所述枢接部上,借由转动所述压紧把手,以使所述压紧把手将所述扶手部压紧或释放于所述背靠部。
较佳地,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本体及滑动调节件,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滑动调节件枢接,所述滑动调节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上,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动调节件上。
较佳地,所述扶手本体包括把手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动调节件枢接,所述把手可转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较佳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个卡位,所述把手卡合于其中一个所述卡位,借由所述把手相对所述转轴滑动并退出卡合,以使所述把手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调节。
较佳地,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把手滑动并退出与所述卡位卡合时,所述把手挤压所述弹性复位件。
较佳地,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背靠部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靠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推杆,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靠部枢接。
较佳地,还包括第三连杆及脚靠部,所述脚靠部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三连杆枢接于所述背靠部与所述脚靠部之间,借由所述第二伸缩推杆伸缩,以带动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以及所述脚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
较佳地,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摆动件及中间轮,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及后轮,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分别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后轮的前方;所述摆动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轮枢接,所述中间轮位于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三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摆动件连接,借由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底架摆动,使得所述中间轮向下转动,以将所述前轮抬起。
较佳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伸缩推杆及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三伸缩推杆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三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杆枢接,所述第二辅助杆与所述摆动件枢接。
较佳地,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相对所述第一架体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架体枢接,所述车轮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及所述架体的底部。
较佳地,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转动件及尾轮,所述转动件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尾轮呈偏心地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主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并可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件啮合。
较佳地,还包括支架及头靠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背靠部的上方,所述头靠部呈偏心的枢接于所述支架上。
较佳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部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转动部及与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设有插孔,所述扶手部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转动部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枢接。
较佳地,还包括锁定件及卡合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具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插口,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动部之间,所述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借由所述锁定件转动顶推或释放所述第二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顶推或释放卡合件,从而使得所述卡合件插入或退出所述插口,以锁定或释锁所述转动部及所述扶手部。
较佳地,还包括固定片,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所述固定片的端部设有若干个卡齿,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有弹簧及卡件,所述卡件的一端卡合与其中一所述卡齿内,所述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在底架与座椅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枢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时,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底架滑动,使得第一连杆相对座椅部转动并可将座椅部顶起或放下,从而实现调节座椅部的高度,使得轮椅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第二连杆可对座椅部起辅助支撑作用;当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动件连接,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座椅部滑动,使得第二连杆相对所述底架转动并可将座椅部顶起或放下,从而可实现调节座椅部的高度,使得轮椅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第一连杆可对座椅部起辅助支撑作用;又由于扶手部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上,可通过滑动调节扶手部在背靠部上的高度,再通过锁紧装置将扶手部锁定在调节好的位置处,从而实现调节扶手部的高度,使得扶手部可调节至瘫痪病人的腋窝处,以防止该瘫痪病人侧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轮椅的背靠部及脚靠部转动放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去掉第二连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包括底架1、车轮2、座椅高度调整机构3、座椅部4、背靠部5、扶手部6及锁紧装置61。车轮2枢接于底架 1的底部,座椅高度调整机构3设置于底架1与座椅部4之间并用于调整座椅部 4的高度,背靠部5设置于座椅部4上,扶手部6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背靠部 5上,锁紧装置61安装于扶手部6上并可将扶手部6锁紧于背靠部5上。其中,座椅高度调整机构3包括第一滑动件31、第一连杆32、第二滑动件33、第二连杆34及第一驱动机构35,第一滑动件31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架1,第一连杆32 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31枢接,第一连杆32的另一端与座椅部4枢接,举例而言,底架1上可设有第一滑轨111,第一滑动件31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轨111 上;第二滑动件33可滑动地设置于座椅部4,第二连杆34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 33枢接,第二连杆34的另一端与底架1枢接,举例而言,座椅部4上可设有第二滑轨41,第二滑动件33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轨41上,第一连杆32的中部与第二连杆34的中部枢接,提高第一连杆32及第二连杆34的结构稳固性,其中,第一连杆32与第二连杆34可通过转轴枢接,使得第一连杆32与第二连杆34 可绕转轴转动;第一驱动机构35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件31或第二滑动件33连接,第一驱动机构35可驱动第一滑动件31相对底架1滑动或者驱动第二滑动件33相对座椅部4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5设置于底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35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件31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5驱动第一滑动件31相对底架1滑动,使得第一连杆32相对座椅部4转动,第一连杆 32与第二连杆34之间的夹角可变小或变大,第一连杆32与第二连杆34可将座椅部4顶起或下降,从而实现调节座椅部4的高度,进而调整舒适度,但不以此为限。更为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35包括第一伸缩推杆351及第一辅助杆352,第一伸缩推杆351设置于底架1上,第一伸缩推杆351的输出端与第一辅助杆 352连接,第一辅助杆352与第一滑动件3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推杆351也可设置在座椅部4,第一伸缩推杆351的输出端可与第二滑动件 33连接。其中,第一伸缩推杆351也采用现有的电动推杆、伸缩气缸等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机构35也可采用现有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而带动齿条移动等方式。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扶手部6包括扶手本体62及滑动调节件63,扶手本体62与滑动调节件63枢接,滑动调节件63滑动地设置于背靠部5的第三滑轨51上,锁紧装置61安装于滑动调节件63上,通过将扶手本体62相对滑动调节件63转动,可将扶手本体62转动收合或展开,扶手本体62转动收合至与背靠部5平齐,可便于将人转移至轮椅100中。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61 包括枢接部611及压紧把手612,枢接部611设置于扶手部6的滑动调节件63上,压紧把手612呈偏心地枢接于枢接部611上,借由转动压紧把手612,以使压紧把手612将扶手部6压紧或释放于背靠部5。由于压紧把手612呈偏心地枢接于枢接部611上,压紧把手612转动向上时,压紧把手612的枢接轴中心与扶手部6的滑动调节件63之间的距离最小,压紧把手612放松扶手部6,即将扶手部6释放于背靠部5,压紧把手612转动向下时,紧把手的枢接轴中心与扶手部6的滑动调节件63之间的距离最大,压紧把手612可将扶手部6压紧背靠部5,从而将扶手部6锁定在背靠部5上。但锁紧装置61的结构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锁紧装置61采用现有的释锁按钮,通过按压转动释锁按钮,使得释锁按钮与背靠部5卡合或脱离,从而可调节扶手部6在背靠部5的高度位置。通过锁紧装置61将扶手部6压紧或释放于背靠部5,从而可滑动调节扶手部6 在背靠部5的高度位置,一方面可调整舒适度,另一方面可将扶手部6移动至瘫痪病人的腋窝,防止其侧倒。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扶手本体62包括把手621及转轴622,转轴622 与滑动调节件枢接,把手621可转动调节地套设于转轴622上。具体地,轮椅 100还包括固定件623及弹性复位件624,固定件623固定于转轴622上,转轴 622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个卡位622a,把手621卡合于其中一个卡位622a,借由把手621相对转轴622滑动并退出卡合,以使把手621可相对转轴622转动调节;弹性复位件624设置于固定件623与把手621之间,把手621滑动并退出与卡位622a卡合时,把手621挤压弹性复位件624。通过向前推动把手621,使把手621沿转轴622滑动并退出与卡位622a的卡合,使得把手621可相对转轴622转动调节,以满足不同人对把手621的角度的需求,并提高舒适度,同时由于把手621挤压弹性复位件624,在把手621调整至所需角度后,在弹性复位件624的作用下,把手621可被推动至与另一卡位622a卡合,因此,把手621 的角度调节简单方便。但把手621的角度调整方式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可将固定件623和转轴622螺纹连接,固定件623抵顶把手621的一端并将把手 621锁定在转轴上,通过旋转松开固定件623,使得把手621相对转轴622滑动并退出卡合,以使把手621可相对转轴622转动调节。
请参阅图1、图2及图8,为使背靠部5相对座椅部4的角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背靠部5与座椅部4枢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座椅部4,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背靠部5连接并可驱动背靠部5 相对座椅部4转动。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推杆71,第二伸缩推杆71的底部枢接于座椅部4,第二伸缩推杆71的输出端与背靠部5枢接,通过第二伸缩推杆71伸缩,从而拉动背靠部5相对座椅部4转动,从而调节背靠部 5相对座椅部4的角度,以满足使用者对背靠部5不同角度的需求,达到更好使用效果。但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二驱动机构可采用电机驱动齿轮传动组转动,从而带动背靠部5相对座椅部4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轮椅100还包括第三连杆72 及脚靠部73,脚靠部73与座椅部4枢接,第三连杆72枢接于背靠部5与脚靠部73之间,借由第二伸缩推杆71伸缩,以带动背靠部5相对座椅部4转动以及脚靠部73相对座椅部4转动。其中,座椅部4、背靠部5、第三连杆72及脚靠部73四者形成一平面四连杆机构,通过第二伸缩杆伸缩,在背靠部5相对座椅部4转动的同时,脚靠部73也会相对座椅部4转动,从而可将座椅部4、背靠部5及脚靠部73三者调整至同一水平位置,并将扶手部6收合至与背靠部5 平齐,从而方便将人从轮椅100上推至床上,或者方便将人从床上推至轮椅100 上。
请参阅图2及图8,车轮2包括前轮21及后轮22,前轮21及后轮22分别枢接于底架1的底部,前轮21位于后轮22的前方。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81、摆动件82及中间轮83,摆动件82的一端枢接于底架1上,摆动件82的另一端与中间轮83枢接,中间轮83位于前轮21与后轮22之间,第三驱动机构81的底部枢接于底架1,第三驱动结构81的输出端与摆动件82连接,借由第三驱动机构81驱动摆动件82相对底架1摆动,使得中间轮83向下转动,以将前轮21抬起。其中,中间轮83与底架1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比前轮21与底架1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使得中间轮83向下转动后,可将前轮21抬起。而中间轮83可采用现有的轮毂电机,便于驱动轮椅100行走,但不以此为限,中间轮83也为普通的轮子。由于转弯时是以后轮22为轴心的,后轮22至前轮21的距离比后轮22至中间轮83的距离大,前轮21被抬起后,相当于旋转半径变小,故可是轮椅100转弯更容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81包括第三伸缩推杆811及第二辅助杆812,第三伸缩推杆811的底部枢接于底架1上,第三伸缩推杆811的输出端与第二辅助杆812枢接,第二辅助杆812与摆动件82枢接。第三伸缩推杆811可采用现有的电动推杆、伸缩气缸等机构。而第三驱动机构81的结构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三驱动机构81可采用偏心轮扭动带动中间轮83转下、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中间轮83上下移动等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13,底架1 包括第一架体11及第二架体12,第二架体1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架体11,第四驱动机构13设置于第一架体11,第四驱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第二架体12连接并可驱动第二架体12相对第一架体11滑动,第一滑动件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架体11,第二连杆34与第一架体11枢接,前轮21枢接于第一架体11的底部,后轮22枢接于第二架体12的底部。通过第四驱动机构13驱动第二架体 12相对第一架体11连同后轮22一起向后移动,可增强轮椅100的稳定性。其中,第四驱动机构13可采用现有的电动推杆、伸缩气缸等机构。
请参阅图3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95、转动件96及尾轮93,转动件96枢接于底架1上,尾轮93呈偏心地设置于转动件 96上,第五驱动机构95设置于底架1上,第五驱动机构95的输出端与转动件 96连接并可驱动转动件96转动。具体地,第五驱动机构95包括旋转电机951、主动齿轮952及传动齿轮953,旋转电机951设置于底架1上,旋转电机95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952连接并可驱动主动齿轮952转动,传动齿轮953枢接于底架1的第二架体12上并位于主动齿轮952与转动件96之间,传动齿轮953 分别与主动齿轮952、转动件96啮合,转动件96为从动齿轮。通过旋转电机 951驱动主动齿轮952转动带动传动齿轮953转动,传动齿轮953转动带动转动件96转动,由于尾轮93呈偏心地设置于转动件96上,故转动件96转动可带动尾轮93转动向下或向上。当轮椅100遇到台阶时,可通过驱动中间轮83向下转动并将前轮21抬起后,再通过驱动中间轮83转动带动轮椅100向前移动,前轮21伸到小台阶后,通过旋转电机951驱动主动齿轮952转动带动传动齿轮 953转动,传动齿轮953转动带动转动件96转动,使得尾轮93转动放下,接着通过第三驱动机构81驱动第一摆动件82带动中间轮83向上转动,使得中间轮 83悬空,然后通过驱动尾轮93带动轮椅100继续向前移动,直到中间轮83上了台阶后,通过旋转电机951驱动主动齿轮952反向转动并带动传动齿轮953 转动,传动齿轮953转动带动转动件96转动,以使尾轮93向上转动而收起来,驱动中间轮83带动轮椅100继续向前,从而实现过小台阶的动作。另外,在上下火车或过很深的小沟壑时,同样可将中间轮83悬空,通过旋转电机951驱动主动齿轮952转动带动传动齿轮953转动,传动齿轮953转动带动转动件96转动,使得尾轮93转动向下,从而推动轮椅100向前移动。但轮椅100驱动尾轮 93转动向下的方式不以此实施例为限,如,也可通过电动推杆推动第二摆动件 92转动而带动尾轮93转动向下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支架53及头靠部52,支架53 固定于背靠部的上方,头靠部52呈偏心的枢接于支架53上。具体地,头靠部 52的一侧安装有旋钮54,通过松开旋钮54,释放头靠部52,使得可转动调节头靠部52,从而调整头靠部52的舒适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设置其他现有的锁定装置,在头靠部52转动调节至所需角度后,通过锁定装置来锁定头靠部52 的位置。
请参阅图9及图10,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还包括用于控制轮椅100运行的控制器200、第一连接件201及第二连接件202,第一连接件201的一端与扶手部6枢接,具体为,第一连接件201的一端套设于把手621上并与把手621 枢接,第二连接件202套设于第一连接件201上,控制器200与第二连接件202 枢接,从而使得在把手转动调节角度时,控制器200也可随之转动调节,也可将第一连接件201相对把手621转动调节,从而调节控制器200的角度,或者通过将控制器200相对第二连接件202转动,来调节控制器200的角度,从而满足使用者对控制器200不同角度的需求。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01包括转动部201a及连接部201b,转动部201a设有插孔,扶手部6的把手621插接与插孔内并与转动部6的把手621枢接,使得转动部201a可相对把手621转动,连接部201b的一端与转动部201a连接,连接部201b与转动部201a之间具有与插孔连通的插口,连接部201b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锁定件203,第二连接件202 可滑动地套设于连接部201b上并位于转动部201a与锁定件203之间,第二连接件202与转动部201a之间设有卡合件204,初始时,锁定件203压紧第二连接件202,第二连接件202将卡合件204抵压于插口内,卡合件204插接于插口并压紧于把手621上,以锁定第一连接件201的转动部201a和扶手部6的把手 621;借由转动锁定件203,使得锁定件203释放第二连接件202,第二连接件 202放松卡合件204,使得卡合件204可释放于插口,不再压紧于把手621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201可相对把手621转动,第二连接件202可相对第一连接件201转动,从而调整控制器200的角度;更具体地,控制器200通过一固定片205枢接于第二连接件202内,固定片205的端部设有若干个卡齿205a,第二连接件202内设有弹簧207及卡件206,卡件206位于弹簧207与固定片 205之间,卡件206的一端与弹簧207的一端连接,卡件206的另一端卡合与其中一个卡齿205a内,弹簧207的另一端抵触于第二连接件内,借由转动控制器200及固定片205,使得固定片205的卡齿205a顶开卡件206并压缩弹簧207,在控制器200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在弹簧207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顶推卡件 206重新卡合与固定片205的另一卡齿205a,从而锁定控制器200。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轮椅100在底架1与座椅部4之间设有第一连杆 32和第二连杆34,且第一连杆3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31枢接,第一连杆32 的另一端与座椅部4枢接,第二连杆34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33枢接,第二连杆34的另一端与底架1枢接,当第一驱动机构35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件31连接时,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5驱动第一滑动件31相对底架1滑动,使得第一连杆32相对座椅部4转动,第一连杆32与第二连杆34之间的夹角可变小或变大,第一连杆32与第二连杆34将座椅部4顶起或下降,从而实现调节座椅部4 的高度,使得轮椅100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第二连杆34可对座椅部4 起辅助支撑作用;当第一驱动机构35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动件33连接,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5驱动第二滑动件33相对座椅部4滑动,使得第二连杆34相对底架1转动并可将座椅部4顶起或下降,从而可实现调节座椅部4的高度,使得轮椅100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第一连杆32可对座椅部4起辅助支撑作用;又由于扶手部6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背靠部5上,可通过滑动调节扶手部6在背靠部5上的高度,再通过锁紧装置61将扶手部6锁定在调节好的位置处,从而实现调节扶手部6的高度,使得扶手部6可调节至瘫痪病人的腋窝处,以防止该瘫痪病人侧倒;可将座椅部4、背靠部5及脚靠部73三者调整至同一水平位置,并将扶手部6收合至与背靠部5平齐,从而方便将人从轮椅100 上推至床上,或者方便将人从床上推至轮椅100上;可通过中间轮83以及尾轮 93先后转动向下的配合,从而使轮椅100过小台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车轮、第一滑动件、第一连杆、第二滑动件、第二连杆、第一驱动机构、座椅部、背靠部、扶手部及锁紧装置,所述车轮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或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底架滑动或者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座椅部滑动,所述背靠部设置于所述座椅部上,所述扶手部高度可调地滑动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上,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扶手部上并可将所述扶手部锁紧于所述背靠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推杆及第一辅助杆,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辅助杆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杆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或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枢接部及压紧把手,所述枢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部上,所述压紧把手呈偏心地枢接于所述枢接部上,借由转动所述压紧把手,以使所述压紧把手将所述扶手部压紧或释放于所述背靠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本体及滑动调节件,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滑动调节件枢接,所述滑动调节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部上,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滑动调节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包括把手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动调节件枢接,所述把手可转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个卡位,所述把手卡合于其中一个所述卡位,借由所述把手相对所述转轴滑动并退出卡合,以使所述把手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把手滑动并退出与所述卡位卡合时,所述把手挤压所述弹性复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背靠部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靠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推杆,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座椅部,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靠部枢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杆及脚靠部,所述脚靠部与所述座椅部枢接,所述第三连杆枢接于所述背靠部与所述脚靠部之间,借由所述第二伸缩推杆伸缩,以带动所述背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以及所述脚靠部相对所述座椅部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摆动件及中间轮,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及后轮,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分别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后轮的前方;所述摆动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轮枢接,所述中间轮位于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三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摆动件连接,借由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底架摆动,使得所述中间轮向下转动,以将所述前轮抬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伸缩推杆及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三伸缩推杆的底部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三伸缩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杆枢接,所述第二辅助杆与所述摆动件枢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相对所述第一架体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架体枢接,所述车轮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及所述架体的底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转动件及尾轮,所述转动件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尾轮呈偏心地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主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并可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件啮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及头靠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背靠部的上方,所述头靠部呈偏心的枢接于所述支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部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转动部及与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设有插孔,所述扶手部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转动部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枢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件及卡合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具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插口,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动部之间,所述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动部之间,借由所述锁定件转动顶推或释放所述第二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顶推或释放卡合件,从而使得所述卡合件插入或退出所述插口,以锁定或释锁所述转动部及所述扶手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枢接,所述固定片的端部设有若干个卡齿,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有弹簧及卡件,所述卡件的一端卡合与其中一所述卡齿内,所述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CN201921185122.7U 2019-07-25 2019-07-25 轮椅 Active CN210903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122.7U CN210903721U (zh) 2019-07-25 2019-07-25 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122.7U CN210903721U (zh) 2019-07-25 2019-07-25 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3721U true CN210903721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5122.7U Active CN210903721U (zh) 2019-07-25 2019-07-25 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37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884A (zh) * 2021-07-20 2021-10-29 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及其工作方法
CN116327500A (zh) * 2023-05-25 2023-06-2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用可调式护理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884A (zh) * 2021-07-20 2021-10-29 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58884B (zh) * 2021-07-20 2023-12-29 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及其工作方法
CN116327500A (zh) * 2023-05-25 2023-06-2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用可调式护理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138824A (ko) 다기능 휠체어
CN109966067B (zh) 一种轮椅
KR101455211B1 (ko) 침대가변형 슬라이딩 휠체어
CN210903721U (zh) 轮椅
KR20130139470A (ko) 다기능 전동식 승강기
KR102423485B1 (ko) 승강과 이동이 가능한 하지마비 환자용 자동 승강-이동 체어 장치
CN213883889U (zh) 具有起身助力和举升功能的轮椅
CN110840660B (zh) 一种适于行动不便者使用的病患转移装置
CN112754795A (zh) 一种改进的多功能轮椅
CN210185891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4806119U (zh) 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
CN211326239U (zh) 一种多功能老人残疾人代步电动轮椅
CN209392271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13081520A (zh) 一种转移辅助轮椅
CN210447406U (zh) 一种老年病人大小便用医疗康复多功能电动推车
CN113230053A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辅助装置
CN113081583A (zh) 多功能转移助行装置
CN216754847U (zh) U型管联动式移位机
CN111358627A (zh) 一种兼具床椅功能的抱式侧移位车
TWI783431B (zh) 可隨意移動乘坐人員位置的輪椅
CN220801247U (zh) 一种残疾人使用轮椅
CN218870678U (zh) 一种监控轮椅
CN218484796U (zh) 辅助如厕及转移装置
CN215131882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调节站床
CN215840002U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