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9578U -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9578U
CN213599578U CN202022732256.5U CN202022732256U CN213599578U CN 213599578 U CN213599578 U CN 213599578U CN 202022732256 U CN202022732256 U CN 202022732256U CN 213599578 U CN213599578 U CN 213599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ter jacket
heating water
chamber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22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芳
杨成
覃钦文
李学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22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9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9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9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包括内胆和外胆,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夹层水套,内胆内部设有燃烧室和加热室,燃烧室与加热室之间通过火口连通,加热室内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以及加热水套I,加热水套I与夹层水套连通,加热水套I与内胆远离燃烧室一侧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热水套II;加热水套II倾斜设置,且与夹层水套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水套I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增设加热水套II,当高温烟气在加热水套I以及内胆内侧壁之间向上流动时,使得尽可能多的高温烟气与加热水套II接触以实现热交换,从而提高对热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背景技术
采暖炉又称取暖炉,是一种传统的取暖用炉具,在冬季较冷的地区(如东北、新疆、西藏等)应用尤其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炉体内部的燃烧室燃烧燃料从而加热炉体夹层水套内的水,当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将热水引入室内并通过散热片等装置将热量散出,以实现供暖,随后水在流入炉体的加热水套内再次加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现有技术中的采暖炉种类多样,如申请号为CN2013102502313公开的一种生物质采暖炊事两用炉以及申请号为CN2010202035445公开的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系列炊事采暖炉具,该两项专利文件均公开了设置燃烧室来燃烧燃料,并将产生的热量引入加热室对水套进行加热,以实现加热水套中的水。然而,由该两项专利文件的记载可见,处于加热室内的水套均是竖直设置的,当高温烟气从加热室的通道流过时,与水套的接触面积小,特别是高温烟气向上流动时,其中大部分烟气直接从排烟口排出,而没有与任何结构接触,因此导致大量热量被浪费,热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通过在加热水套I和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增设倾斜设置的加热水套II,从而使得高温烟气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与加热水套II接触,实现更多的热能进行热交换,提高热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包括内胆和外胆,所述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夹层水套,所述内胆内部设有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加热室之间通过火口连通,所述加热室内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以及加热水套I,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内胆远离燃烧室一侧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热水套II;所述加热水套II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燃料在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火口流出至加热室,当需要对夹层水套的水进行加热时,翻转挡板至竖直状态,此时烟气由加热水套I与燃烧室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随后再转向从加热水套I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向上流动,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高温烟气充分与加热水套 II接触,实现更多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加热水套II较高的一端靠近所述加热水套I。
可选的,所述加热水套II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
可选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管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水套I和所述加热水套II、所述加热水套II和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加热室内还设有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的加热水套III,所述加热水套III紧贴所述燃烧室设置。
可选的,所述内胆的侧壁下方设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清灰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加热水套I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增设加热水套II,当高温烟气在加热水套I以及内胆内侧壁之间向上流动时,使得尽可能多的高温烟气与加热水套II接触以实现热交换,从而提高对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的剖视图。
图标:1-内胆,2-外胆,3-夹层水套,4-燃烧室,5-加热室,6-火口, 7-挡板,8-加热水套I,9-加热水套II,10-排烟管,11-加热管,12-加热水套III,13-清灰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包括内胆1和外胆2,内胆1和外胆2共同构成炉体,而内胆1和外胆2之间形成夹层水套3,内胆 1内部设有燃烧室4和加热室5,燃烧室4与加热室5之间通过设置在燃烧室4顶部的火口6连通,加热室5内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7以及加热水套 I8,该可翻转的挡板7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通过翻转挡板7至不同的状态从而使得高温烟气流经不同的通道,从而实现在采暖和烹饪功能之间任意切换。同时,加热水套I8与夹层水套3连通,加热水套I8与内胆1远离燃烧室4一侧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热水套II9;加热水套II9倾斜设置,且与夹层水套3连通。此外,该采暖结构还包括与加热室5连通的排烟管10,对于该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通过上述设置,燃料在燃烧室4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火口6流出至加热室5,当需要对夹层水套3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采暖功能时,翻转挡板7至竖直状态,此时烟气由加热水套I8与燃烧室4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随后再转向从加热水套I8与内胆1的内侧壁之间的通道中向上流动,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高温烟气充分与加热水套II9接触,实现更多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最终,流经加热水套II9的高温烟气从排烟管10处排出。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加热水套II9,使得更多的高温烟气与加热水套 II9进行热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此外,考虑到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往往较快,因此,为了增大高温烟气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水套II9较高的一端靠近加热水套I8,通过该设置使得加热水套I8与加热水套II9之间的间隙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从而形成负压用于进一步增加阻力以减缓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高温烟气能够更加充分的加热水套II9接触,使得热交换的效果更好。
同时,考虑到高温烟气中往往也存在大量的灰尘和杂质,且灰尘杂质往往会堆积在排烟管10与内胆1的连接口处。因此,为了便于在后期清灰时灰尘杂质落入加热室5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水套II9较低的一端与内胆1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清灰时灰尘杂质落入加热室5底部。需要说明的是,该间隙不宜过大,避免过多的高温烟气直接从该间隙流过后从排烟管10中排出。
另一方面,除了增设加热水套II9来提高热交换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水套I8与内胆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加热管11,加热管11 与夹层水套3连通。即通过增设加热管11,使得高温烟气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除了与加热水套II9发生热交换外,还与加热管11发生热交换,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具体地,本实施例加热管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热管11分别位于加热水套I8和加热水套II9、加热水套II9和内胆1 的内侧壁之间,也就是一部分加热管11位于加热水套I8与加热水套II9 之间,另一部分加热管11位于加热水套II9与内胆1之间,从而使得更多的高温烟气能够进行热交换。
此外,考虑到在燃料实际燃烧时往往燃烧室4附近的热量较多且温度较高。因此,为了使得燃烧室4处的热量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室5内还设有与夹层水套3连通的加热水套III12,加热水套III12 紧贴燃烧室4设置。即燃烧室4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直接通过燃烧室4的壁传递给加热水套III12,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在高温烟气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也有部分烟气与加热水套III12进行热交换,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后期对加热室5内的灰进行清理,上述内胆1的侧壁下方还设置有与加热室5连通的清灰门1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包括内胆和外胆,所述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夹层水套,所述内胆内部设有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加热室之间通过火口连通,所述加热室内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以及加热水套I,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内胆远离燃烧室一侧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热水套II;所述加热水套II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套II较高的一端靠近所述加热水套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套II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套I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管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水套I和所述加热水套II、所述加热水套II和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内还设有与所述夹层水套连通的加热水套III,所述加热水套III紧贴所述燃烧室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的采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下方设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清灰门。
CN202022732256.5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Active CN213599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2256.5U CN21359957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2256.5U CN21359957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9578U true CN213599578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2256.5U Active CN21359957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9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30454U (zh) 一种多回程生物质热风炉
CN103017328A (zh) 取暖设备的燃烧与热交换系统
CN213599578U (zh) 一种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CN201412953Y (zh) 一种锅炉
CN216159335U (zh) 一种用于烟叶烘烤烤房的天燃气供热设备
CN205897522U (zh) 常压内循环热水锅炉
CN205842615U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卧式锅炉
CN214949208U (zh) 一种热风采暖炉
CN2797965Y (zh) 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CN216346402U (zh) 一种热风采暖炉的采暖结构
CN207334858U (zh) 一种高效节能厨房设备
CN202885231U (zh) 环保节能锅炉
CN213599422U (zh) 一种二次供风采暖炉
CN201412959Y (zh) 热交换式节能热水炉
CN215675307U (zh) 一种余热利用炉灶
CN206113007U (zh) 高效低排采暖炉
CN212319766U (zh) 整体式煮肉锅炉
CN112240571A (zh) 一种采暖炉
CN204574463U (zh) 一种采暖炉
CN203052976U (zh) 取暖设备的燃烧与热交换系统
CN220823881U (zh) 一种用于蓄热式油炸机的燃烧室
CN214745866U (zh) 一种可提高热回收效率的节能锅炉
CN215412118U (zh) 一种热风取暖炉
CN201488009U (zh) 节能环保供暖炊事多用炉
CN2415272Y (zh) 多功能炊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