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6513U - 一种整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6513U
CN213596513U CN202022020730.1U CN202022020730U CN213596513U CN 213596513 U CN213596513 U CN 213596513U CN 202022020730 U CN202022020730 U CN 202022020730U CN 213596513 U CN213596513 U CN 213596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head
lifting
clamping column
bracket
gui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07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程雄
王国清
关贤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uafe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uaf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uafe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uaf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207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6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6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6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经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盘头夹紧装置,盘头夹紧装置内具有盘头夹紧空间,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承托杆,机壳内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升降座、滑座、托架与引导通道,升降驱动件设置于机壳内,滑座滑动连接于升降座上,引导通道设置于机壳的侧壁上,引导通道具有竖直段、连接于竖直段底端的引导段,引导段由上至下沿远离盘头夹紧装置的方向倾斜,托架穿过引导通道并连接于滑座上,所有的承托杆连接于托架上,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盘头在卸下时会掉落砸伤工人的问题,并且工人在搬取盘头时可更好施力,在搬取盘头的过程中亦不容易撞到机壳。

Description

一种整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整经机。
背景技术
整经机用于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具体的,工人在启动整经机前通常会先将盘头装在整经机上,再将经纱的一端固定在盘头上,启动整经机,经纱卷绕在盘头上,待整经完成后,需要将盘头卸下,现在的卸盘头方式通常是先由工人将盘头抓稳,再松开整经机上对盘头夹紧的机构,在此过程中,工人容易抓不住盘头而使得盘头直接掉落,砸伤人体,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工人在提起盘头时需要身体前倾,不好施力,在提起过程中亦容易撞到整经机自身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经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整经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盘头夹紧装置,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内具有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承托杆,所述承托杆沿前后方向排列有不少于两条,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升降座、滑座、托架与引导通道,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升降座上下运动,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上,所述滑座可在所述升降座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引导通道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侧壁上,所述引导通道具有竖直段、连接于所述竖直段底端的引导段,所述引导段由上至下沿远离所述盘头夹紧装置的方向倾斜,所述托架穿过所述引导通道并连接于所述滑座上,所有的所述承托杆连接于所述托架上。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盘头放在盘头夹紧空间内,由盘头夹紧装置将盘头夹紧,如需要将盘头卸下时,盘头夹紧装置将盘头松开,位于盘头夹紧空间正下方的任意两个承托杆对盘头进行承托,避免盘头直接掉落,然后通过升降驱动件带动承托杆下移,由于托架穿过引导通道连接至滑座上,托架在下降时会沿着引导通道的形状而活动,引导通道内的竖直段可使得承托杆可在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盘头的尺寸大小,而引导通道内的引导段可使得承托杆上的盘头在下移的同时远离盘头夹紧装置,盘头向工人靠近,如此避免了盘头在卸下时会掉落砸伤工人的问题,并且工人在搬取盘头时可更好施力,在搬取盘头的过程中亦不容易撞到机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正对所述承托杆的一侧壁设置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托架侧壁上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与所述承托杆的数量相等,所有的所述承托杆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托杆压在所述缓冲弹簧上并使得所述缓冲弹簧具有压缩的趋势。承托杆在上升时,可直接与位于盘头夹紧空间内的盘头相抵,缓冲弹簧可为承托杆提供弹性的支撑力,即使承托杆与盘头相接触亦不会导致承托杆或盘头损坏,从而确保盘头夹紧装置对盘头松开时,盘头会掉落一段高度后再落在承托杆上,可降低盘头对承托杆的冲击能力,并且提高将盘头卸下时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周壁与所述引导通道的内壁相抵。托架在上下运动时,会与引导通道的内壁相抵,此时滚轮则可将托架与引导通道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对托架的损坏,并且可使得托架在上下运动时更加顺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使得托架在引导通道内活动时更加安静,减少噪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杆的外周壁上环绕设置有环形条纹,所述环形条纹沿所述承托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当盘头落在承托杆上时,承托杆上的环形条纹可增大盘头与承托杆之间的摩擦,使得盘头不容易在承托杆上沿承托杆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包括平移丝杆、第一夹紧柱、第二夹紧柱与挡板,所述平移丝杆设置于所述机壳上,所述第一夹紧柱设置于所述平移丝杆上,所述平移丝杆可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柱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柱连接于所述机壳上,所述挡板套接于所述第二夹紧柱上,所述第一夹紧柱与所述第二夹紧柱之间形成所述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柱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夹紧柱的中轴线相互重合。盘头其自身具有通道,因此当需要对盘头进行固定时,依靠平移丝杆带动第一夹紧柱压向盘头,第一夹紧柱与第二夹紧柱抵压在盘头两端并对盘头限位、压紧,并且盘头的一端面贴紧在挡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件为升降丝杆。即利用升降丝杆带动升降座上下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机壳、200-承托杆、310-升降驱动件、320-升降座、330-滑座、340-托架、351-竖直段、352-引导段、360-滚轮、400-缓冲弹簧、510-平移丝杆、520-第一夹紧柱、530-第二夹紧柱、54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与图2,一种整经机,包括机壳100,所述机壳100上设置有盘头夹紧装置,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内具有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承托杆200,所述承托杆200沿前后方向排列有不少于两条,所述机壳100内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驱动件310、升降座320、滑座330、托架340与引导通道,所述升降驱动件310设置于所述机壳100内,所述升降驱动件310可带动所述升降座320上下运动,所述滑座330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320上,所述滑座330可在所述升降座320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引导通道设置于所述机壳100的侧壁上,所述引导通道具有竖直段351、连接于所述竖直段351底端的引导段352,所述引导段352由上至下沿远离所述盘头夹紧装置的方向倾斜,所述托架340穿过所述引导通道并连接于所述滑座330上,所有的所述承托杆200连接于所述托架340上。
由上述可知,将盘头放在盘头夹紧空间内,由盘头夹紧装置将盘头夹紧,如需要将盘头卸下时,盘头夹紧装置将盘头松开,位于盘头夹紧空间正下方的任意两个承托杆200对盘头进行承托,避免盘头直接掉落,然后通过升降驱动件310带动承托杆200下移,由于托架340穿过引导通道连接至滑座330上,托架340在下降时会沿着引导通道的形状而活动,引导通道内的竖直段351可使得承托杆200可在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盘头的尺寸大小,而引导通道内的引导段352可使得承托杆200上的盘头在下移的同时远离盘头夹紧装置,盘头向工人靠近,如此避免了盘头在卸下时会掉落砸伤工人的问题,并且工人在搬取盘头时可更好施力,在搬取盘头的过程中亦不容易撞到机壳100。
为了提高承托杆200对盘头的承托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340正对所述承托杆200的一侧壁设置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托架340侧壁上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缓冲弹簧400,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与所述承托杆200的数量相等,所有的所述承托杆200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托杆200压在所述缓冲弹簧400上并使得所述缓冲弹簧400具有压缩的趋势。承托杆200在上升时,可直接与位于盘头夹紧空间内的盘头相抵,缓冲弹簧400可为承托杆200提供弹性的支撑力,即使承托杆200与盘头相接触亦不会导致承托杆200或盘头损坏,从而确保盘头夹紧装置对盘头松开时,盘头会掉落一段高度后再落在承托杆200上,可降低盘头对承托杆200的冲击能力,并且提高将盘头卸下时的安全性。
作为对托架340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托架340上转动连接有滚轮360,所述滚轮360的外周壁与所述引导通道的内壁相抵。托架340在上下运动时,会与引导通道的内壁相抵,此时滚轮360则可将托架340与引导通道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对托架340的损坏,并且可使得托架340在上下运动时更加顺畅。
作为对滚轮360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滚轮36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使得托架340在引导通道内活动时更加安静,减少噪音。
为了提高盘头落在承托杆200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杆200的外周壁上环绕设置有环形条纹,所述环形条纹沿所述承托杆2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当盘头落在承托杆200上时,承托杆200上的环形条纹可增大盘头与承托杆200之间的摩擦,使得盘头不容易在承托杆200上沿承托杆200长度方向移动。
盘头夹紧装置主要利用一个可伸缩的结构,对盘头进行夹紧或放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包括平移丝杆510、第一夹紧柱520、第二夹紧柱530与挡板540,所述平移丝杆510设置于所述机壳100上,所述第一夹紧柱520设置于所述平移丝杆510上,所述平移丝杆510可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柱520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柱530连接于所述机壳100上,所述挡板540套接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上,所述第一夹紧柱520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之间形成所述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柱52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的中轴线相互重合。盘头其自身具有通道,因此当需要对盘头进行固定时,依靠平移丝杆510带动第一夹紧柱520压向盘头,第一夹紧柱520与第二夹紧柱530抵压在盘头两端并对盘头限位、压紧,并且盘头的一端面贴紧在挡板54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310为升降丝杆。即利用升降丝杆带动升降座320上下运动,此处还可利用升降气缸、升降液压缸等作为升降驱动件31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0),所述机壳(100)上设置有盘头夹紧装置,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内具有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承托杆(200),所述承托杆(200)沿前后方向排列有不少于两条,所述机壳(100)内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驱动件(310)、升降座(320)、滑座(330)、托架(340)与引导通道,所述升降驱动件(310)设置于所述机壳(100)内,所述升降驱动件(310)可带动所述升降座(320)上下运动,所述滑座(330)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320)上,所述滑座(330)可在所述升降座(320)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引导通道设置于所述机壳(100)的侧壁上,所述引导通道具有竖直段(351)、连接于所述竖直段(351)底端的引导段(352),所述引导段(352)由上至下沿远离所述盘头夹紧装置的方向倾斜,所述托架(340)穿过所述引导通道并连接于所述滑座(330)上,所有的所述承托杆(200)连接于所述托架(3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40)正对所述承托杆(200)的一侧壁设置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托架(340)侧壁上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缓冲弹簧(400),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与所述承托杆(200)的数量相等,所有的所述承托杆(200)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托杆(200)压在所述缓冲弹簧(400)上并使得所述缓冲弹簧(400)具有压缩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40)上转动连接有滚轮(360),所述滚轮(360)的外周壁与所述引导通道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6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杆(200)的外周壁上环绕设置有环形条纹,所述环形条纹沿所述承托杆(2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包括平移丝杆(510)、第一夹紧柱(520)、第二夹紧柱(530)与挡板(540),所述平移丝杆(510)设置于所述机壳(100)上,所述第一夹紧柱(520)设置于所述平移丝杆(510)上,所述平移丝杆(510)可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柱(520)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柱(530)连接于所述机壳(100)上,所述挡板(540)套接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上,所述第一夹紧柱(520)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之间形成所述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柱(52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夹紧柱(530)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310)为升降丝杆。
CN202022020730.1U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整经机 Active CN213596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0730.1U CN21359651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整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0730.1U CN21359651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整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6513U true CN213596513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0730.1U Active CN21359651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整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6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5251U (zh) 智能检测纺织用打包机
CN112504830B (zh) 一种铜箔拉力测试装置
CN113258502B (zh) 一种可快速装夹固定的电线电缆剥皮装置
CN213596513U (zh) 一种整经机
CN111731951B (zh) 一种具备防缠绕功能的电缆四脚收线架
CN113746289A (zh) 定子绕线机
CN210306623U (zh) 弹簧安装辅助装置和车辆
CN214471463U (zh) 一种尼龙扎带拉脱力检测装置
CN116160224A (zh) 一种扫地机面壳组装磁铁治具
CN210843920U (zh) 普外护理用防压伤装置
CN208290228U (zh) 一种线盘用高速收放线机构
CN207016404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用的提升装置
CN209176167U (zh) 一种摩擦衬垫的制造模具
CN108946447B (zh) 一种服装加工生产线专用传送设备
CN213011315U (zh) 一种拉纱机的盘头下料机构
CN220467108U (zh) 一种碳纤维放线纱架
CN212356019U (zh) 一种伸缩式线缆盘
CN219366695U (zh) 一种拖拽钢丝绳时能够快速卡紧绳头的装置
CN213170886U (zh) 下料装置及绕线机
CN220944721U (zh) 一种金相抛光机试样夹紧装置
CN21603012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毛刺去除设备
CN213001943U (zh) 整形装置
CN215905707U (zh) 一种用于椰果罐头生产线的夹起装置
CN221069108U (zh) 一种纺纱机用皮辊安置架
CN214527399U (zh) 一种方便下料的整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