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7428U - 雾化芯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7428U
CN213587428U CN202021758116.9U CN202021758116U CN213587428U CN 213587428 U CN213587428 U CN 213587428U CN 202021758116 U CN202021758116 U CN 202021758116U CN 213587428 U CN213587428 U CN 213587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buffer
atomizing core
oi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81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长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81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7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7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7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芯及电子烟,包括:安装筒、发热件、导油棉以及缓冲件,所述安装筒具有间隔设置的收容腔和缓冲腔,所述安装筒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收容腔和所述缓冲腔的连接通道、及用于导油进所述缓冲腔的进油孔;所述发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包覆所述发热件;所述缓冲件收容于所述缓冲腔内并盖合所述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缓冲腔,并配合缓冲件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芯因油孔过大而漏油、或因油孔过小导油不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雾化芯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是通过发热件加热一种液态的电子烟液,使电子烟液雾化后,再吸食电子烟的雾,不再吸入因燃烧产生的烟,因而不再吸入固体颗粒,而是吸入液体颗粒。而液体颗粒是人工制作的电子烟液产生的,其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上可以实现精确控制,也不会出现燃烧时产生的焦油这种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
现有的雾化芯一般是通过开油孔进行导油,然后通电使发热件发热,发热件在雾化芯内发热使烟油雾化。但是,油孔开大容易出现漏油风险,油孔开小了会导油不畅而出现糊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雾化芯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芯及电子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芯因油孔过大而漏油或因油孔过小导油不畅而糊芯的技术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雾化芯,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具有间隔设置的收容腔和缓冲腔,所述安装筒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收容腔和所述缓冲腔的连接通道、及用于导油进所述缓冲腔的进油孔;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
导油棉,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包覆所述发热件;
以及缓冲件,所述缓冲件收容于所述缓冲腔内并盖合所述连接通道。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棉包括内层导油棉和包覆所述内层导油棉的外层导油棉,所述内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所述收容腔的中心轴线呈竖向设置,所述外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所述收容腔的中心轴线呈横向设置。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外筒身和自所述外筒身的一端朝向其中心轴线弯折延伸形成的筒底;所述内套筒包括内筒身和自所述内筒身的一端朝远离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筒边;所述外筒身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筒边,所述内筒身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筒底,所述外筒身的内壁与所述内筒身的外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缓冲腔,所述内套身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外筒身上开设有所述进油孔,所述内筒身上开设有所述连接通道。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棉贴设于所述内筒身的内壁上,并置于所述筒底上。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边朝向所述筒底凸起形成限位台,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台与所述筒底之间。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边朝向所述筒底凸起形成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外筒身的内壁抵接。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道为导油孔和/或导油开槽。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覆所述内筒身。
在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长度与所述导油棉的长度相等。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芯。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烟油经过进油孔进入并储存在缓冲腔,缓冲件盖合住了连接通道以防止大量烟油流向导油棉出现漏油现象;因此缓冲腔内的烟油依次通过缓冲件和连接通道持续有效的渗透到导油棉,防止供电后的发热件供油不足出现糊芯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缓冲腔,并配合缓冲件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芯因油孔过大而漏油、或因油孔过小导油不畅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雾化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雾化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雾化芯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雾化芯中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安装筒;10a、收容腔;10b、缓冲腔;10c、连接通道;10d、进油孔;11、外套筒;111、外筒身;112、筒底;12、内套筒;121、内筒身;122、筒边;123、限位台;124、密封环;20、发热件;30、导油棉;4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该雾化芯包括安装筒10、发热件20导油棉以及缓冲件。
其中,安装筒10具有间隔设置的收容腔10a和缓冲腔10b,安装筒10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收容腔10a和缓冲腔10b的连接通道10c、及用于导油进缓冲腔10b的进油孔10d;
发热件20则收容于收容腔10a内,具体地,发热件20可为螺旋结构的发热丝。
导油棉30,导油棉30收容于收容腔10a内并包覆发热件20;
以及缓冲件40,缓冲件40收容于缓冲腔10b内并盖合连接通道10c,其中缓冲件40可由棉或无纺布等透气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油经过进油孔10d进入并储存在缓冲腔10b,缓冲件40盖合住了连接通道10c以防止大量烟油流向导油棉30出现漏油现象;因此缓冲腔10b内的烟油通过缓冲件40和连接通道10c持续有效的渗透到导油棉30,增加了导油棉30的含油量,防止供电后的发热件20供油不足出现糊芯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缓冲腔10b,并配合缓冲件40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芯因油孔过大而漏油、或因油孔过小导油不畅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导油棉30包括内层导油棉和包覆内层导油棉的外层导油棉,内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收容腔10a的中心轴线呈竖向设置,外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收容腔10a的中心轴线呈横向设置。
外层导油棉相对收容腔10a的中心轴线为横向纹路设置,因此,外层导油棉具备纵向锁住烟油的能力,即烟油在外层导油棉的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度大于其在竖直方向上的扩散速度,以防止烟油下串出现漏油风险。内层导油棉则相对收容腔10a的中心轴线呈竖向纹路设置,即烟油经外层导油棉导流至内层导油棉时,烟油在内层导油棉的竖直方向上的扩散速度大于其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度,从而增加内层导油棉的含油量,有效防止单层棉导油不畅产生的发热件20烧糊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2-图5,安装筒10包括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外套筒11包括外筒身111和自外筒身111的一端朝向其中心轴线弯折延伸形成的筒底112;内套筒12包括内筒身121和自内筒身121的一端朝远离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筒边122;外筒身111的另一端抵接于筒边122,内筒身121的另一端抵接于筒底112,外筒身111的内壁与内筒身121的外壁间隔设置形成缓冲腔10b,内套身121的内壁形成收容腔10a,外筒身111上开设有进油孔10d,内筒身121上开设有连接通道10c。
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可通过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加工形成,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可呈圆筒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的材料包括金、银、铜、铁、锡却不局限于此,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的形状包括圆筒形却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通过组装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以形成安装筒10,当对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进行组装时,筒底112、外筒身111、筒边122以及内筒身121共同形成缓冲腔10b,缓冲件40收容在该缓冲腔10b内并盖合内筒身121上的连接通道10c。因此,烟油通过外筒身111上的进油孔10d进入到该缓冲腔10b,并扩散到缓冲件40,再通过内筒身121上的连接通道10c导流至导油棉30。
具体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内筒身121的内壁形成收容腔10a,导油棉30贴设于内筒身121的内壁上,可以有效接收缓冲腔10b从连接通道10c导流进来的烟油,防止烟油沿内筒身121的内壁下流而出现漏油。同时,将导油棉30置于筒底112上以保证导油棉30的位置不变,防止导油棉30上下移动而与连接通道10c产生错位、不能有效进行导油。
请参考图4及图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筒边122朝向筒底112凸起形成限位台123,缓冲件40位于限位台123与筒底112之间。通过限位台123与筒底112的配合,来保证缓冲件40与连接通道10c之间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稳定,防止缓冲件40没有盖合连接通道10c,进而出现导油速度过大、漏油的风险。
此外,筒边122朝向筒底112凸起形成密封环124,密封环124与外筒身111的内壁抵接,进一步提高缓冲腔10b的密封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可采用多个缓冲件40分别一一盖合内筒身121上的连接通道10c;还可以采用缓冲件40首尾相连以包覆整个内筒身121,从而增加缓冲件40的含油量。
进一步地,缓冲件40的长度与导油棉30的长度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优选地,缓冲件40的长度与导油棉30的长度相等,根据导油棉30的的长度以及所需的供油量,对缓冲件40的长度进行设置,即保证缓冲件40对导油棉30的导油量充足而不过余。
请参考图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0c为导油孔和/或导油开槽。即,可在内筒身121上开设规则排布的导油孔、或导油开槽;当单开导油孔而使导油量不足或单开导油开槽而使导油过量时,还可在内筒身121上开设组合排列的导油孔和导油开槽,如导油孔可开设在导油开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电子烟主体、雾化芯以及供电部,雾化芯设置在电子烟主体与供电部之间;电子烟主体具有烟嘴、主烟道以及储液腔,烟嘴与主烟道相连通,储液腔设置在主烟道的周围,储液腔用于存储烟油。雾化芯通过收容腔10a与主烟道连通,通过油孔与储液腔连通,发热件20的两端则与供电部的正负两极电连接以实现发热;因此,储液腔的烟油依次通过进油孔10d、缓冲腔10b以及连接通道10c流到导油棉30上,烟油经发热件20发热成烟雾扩散到主烟道中。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具有间隔设置的收容腔和缓冲腔,所述安装筒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收容腔和所述缓冲腔的连接通道、及用于导油进所述缓冲腔的进油孔;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
导油棉,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包覆所述发热件;
以及缓冲件,所述缓冲件收容于所述缓冲腔内并盖合所述连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棉包括内层导油棉和包覆所述内层导油棉的外层导油棉,所述内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所述收容腔的中心轴线呈竖向设置,所述外层导油棉的纹路相对所述收容腔的中心轴线呈横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外筒身和自所述外筒身的一端朝向其中心轴线弯折延伸形成的筒底;所述内套筒包括内筒身和自所述内筒身的一端朝远离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筒边;所述外筒身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筒边,所述内筒身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筒底,所述外筒身的内壁与所述内筒身的外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缓冲腔,所述内套身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外筒身上开设有所述进油孔,所述内筒身上开设有所述连接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棉贴设于所述内筒身的内壁上,并置于所述筒底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边朝向所述筒底凸起形成限位台,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台与所述筒底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边朝向所述筒底凸起形成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外筒身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为导油孔和/或导油开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覆所述内筒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长度与所述导油棉的长度相等。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CN202021758116.9U 2020-08-18 2020-08-18 雾化芯及电子烟 Active CN213587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8116.9U CN2135874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雾化芯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8116.9U CN2135874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雾化芯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7428U true CN213587428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8116.9U Active CN2135874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雾化芯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7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419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419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9326B2 (en) Ceramic atomizing wick and cigarette cartridge
CN106820269B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05667357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4720117B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106998802B (zh) 电子烟及其组装方法
CN206651392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US20170119055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3960780B (zh) 烟油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3969206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
CN213587428U (zh) 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02286306U (zh) 单元雾化烟弹
CN104939324B (zh) 一种防漏油的大容量一次性电子烟烟弹
CN111728281A (zh) 导油构造及其成型方法
CN21069595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冷凝液回收结构
CN20732268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5124365U (zh) 雾化件、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6627498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108065457A (zh) 一种可输出大烟雾量的电子烟
CN213639663U (zh) 一种带一体式储油棉杯的电子烟
CN21058099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12205671B (zh) 一种降温嘴棒及具有该降温嘴棒的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
CN208318243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08708748U (zh) 一种爆珠式储油电子烟
CN111728278A (zh) 导油管构造及其成型方法
CN215347045U (zh) 一种适用于电子烟的导油组件以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