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1052U -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1052U
CN213581052U CN202022469222.1U CN202022469222U CN213581052U CN 213581052 U CN213581052 U CN 213581052U CN 202022469222 U CN202022469222 U CN 202022469222U CN 213581052 U CN213581052 U CN 213581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ing
hole
plate
pressure head
crim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9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来胜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69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1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1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1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该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板、驱动组件和多个压头组件,驱动组件能驱动安装板沿竖直方向升降,多个压头组件呈阵列分布于安装板,每个压头组件均包括压接部,压接部均能独立地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且压接部的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接机构,可一次性对多个待压接件进行压接,压接效率较高,且每个压头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压接的待压接件的状态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以使待压接件的上表面完全贴合于压接部,提高压接质量,并防止待压接件被压坏。

Description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元件芯片,如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等,在芯片组装成封装件之前需要对芯片进行测试,以检测芯片的功能是否正常。在对芯片进行测试时,首先需要利用压接机构将芯片压接于测试机上,以使芯片与测试机电性连接。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压接效率,压接机构通常包括一个尺寸较大的压头,该压头可一次性对多个芯片进行压接,且该压头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细微调节,以覆盖芯片间的尺寸差异及设备组装或者加工误差,但是,一次性压接的多个芯片之间还会存在尺寸及状态差异,但是一个压头无法根据单个芯片的尺寸或者状态进行调整,导致压接效果较差,容易造成芯片被压坏的情况,且整体压头的购买成本较高。
基于此,亟待提出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可以根据单个芯片的差异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以提高压接质量,降低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接机构,包括:
安装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安装板沿竖直方向升降;
多个压头组件,多个所述压头组件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安装板,每个所述压头组件均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均能独立地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压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
顶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调节孔;
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压接部设置于所述中间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并能旋拧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的外径。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配合件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侧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中间板上凸设有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凸起滚动配合于所述球形凹槽。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所述配合件的滚动复位。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在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环设于所述调节孔靠近所述中间板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
在所述中间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容纳孔环设于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顶板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孔与所述第二容纳孔正对,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和所述第二容纳孔内。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压接部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所述压接部的压接提供缓冲。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接部包括:
托板,与所述中间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避让孔;
压头,位于所述托板和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压头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所述压头的小端能够穿过所述避让孔以对待压接件进行压接,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头的小端和所述中间板。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导向销,所述压头和所述中间板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销固定于所述压头和所述中间板中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销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并能够相对其滑动。
作为一种压接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压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板、驱动组件和多个压头组件,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安装板及多个压头组件升降,以实现对待压接件的压接,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压头组件,可一次性对多个待压接件进行压接,压接效率较高;此外,每个压头组件的压接部均能独立地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且压接部的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使得每个压头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压接的待压接件的状态进行自适应的调整,提高压接质量,并防止待压接件被压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压接机构,压接效果较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机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机构的压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机构的压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板;
2-压头组件;21-压接部;211-托板;2111-避让孔;212-压头;22-中间板;221-连接孔;222-球形凸起;223-第二容纳孔;23-连接件;231-连接部;232-旋拧部;24-顶板;241-调节孔;242-旋拧部容纳孔;243-第一容纳孔;244-第一定位销;25-配合件;26-复位件;27-缓冲件;28-导向销;29-第二定位销;
3-驱动组件;31-驱动件;32-移动平台;
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主要用于对待测试芯片进行压接,本实施例中的待压接件具体是指待测试芯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待压接件还可以是其他需要进行压接的工件。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板1、驱动组件3和多个压头组件2,其中,驱动组件3能驱动安装板1沿竖直方向升降,多个压头组件2呈阵列分布于安装板1,每个压头组件2均包括压接部21,压接部21均能独立地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且压接部21的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每个压头组件2均可以根据需要压接的待压接件的位置及状态进行自适应的调整,提高压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待压接件的尺寸较小,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压头组件2的压接部21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及压接部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都是指微调,调节幅度较小。
如图1-图2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移动平台32,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移动平台32相连接,驱动件31具体为驱动气缸。利用驱动气缸驱动移动平台32进行升降,运动过程较稳定,且制造成本较低。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于移动平台32,由于每次压接的待压接件的尺寸及多个待压接件的排布方式有所差异,将安装板1与移动平台3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每次压接的待压接件的尺寸及多个待压接件的排布方式对安装板1及多个压头组件2进行更换,以更好地适应对待压接件的压接过程。
具体地,安装板1与移动平台32之间通过卡扣4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卡扣4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和移动平台32两者中的一个,第二卡接件固定于安装板1和移动平台32两者中的另一个,第一卡接件能够与第二卡接件相卡接,从而实现安装板1和移动平台3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1和移动平台3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对压头组件2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实现进行说明,下面以单个压头组件2为例、并结合图3-图6对压头组件2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首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芯片较薄,极易发生损坏,所以在对芯片进行压接时,不会利用芯片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在压接部2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29,测试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第二定位销29能够与定位机构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当每个压头组件2的第二定位销29均插接于定位机构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内时,压头组件2即完成了对芯片压接之前的自适应调整,此时即可开始对芯片进行压接,精确度较高。
具体而言,压头组件2包括压接部21、顶板24、中间板22和连接件23,顶板24设置于安装板1上,顶板24上开设置有调节孔241,中间板22位于顶板24的下方,中间板22上开设有连接孔221,压接部21设置于中间板22远离顶板24的一端,连接件23穿设于调节孔241内并能旋拧于连接孔221,调节孔241的孔径大于连接件23的外径。由于调节孔241的孔径大于连接件23的连接部231的外径,连接件23能够在调节孔241内沿任一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间板22及压接部21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的调整,结构简单,方便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3为轴肩螺丝,连接件23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231和旋拧部232,连接部231的外周开设有外螺纹,连接孔221为螺纹孔,连接部231螺纹连接于连接孔221内。顶板24上还设置有旋拧部容纳孔242,旋拧部容纳孔242位于调节孔241的上方并与其相连通,旋拧部容纳孔242用于容纳旋拧部232,且旋拧部232的外径大于调节孔241的孔径,采用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旋拧部232外露于顶板24的外部,防止连接件23与顶板24之间发生干涉。
优选地,连接件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23同时实现顶板24和中间板22之间的连接,连接效果较好,且调节过程较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件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件23分别位于顶板24的四角位置处,每个连接件23的设置位置处均对应有调节孔241、旋拧部容纳孔242及连接孔221。
为了实现顶板24与安装板1之间的准确安装,如图3和图5所示,在顶板24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销244,在安装板1上对应多个第一定位销244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销244能够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内,以实现顶板24和安装板1之间的精确定位及安装。
为了实现压接部2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调节,如图6所示,压头组件2还包括配合件25,配合件25位于顶板24和中间板22之间,配合件25朝向中间板22的一侧设置有球形凹槽,中间板22上凸设有球形凸起222,球形凸起222滚动配合于球形凹槽。如果第二定位销29的轴线方向与定位机构的第二定位孔的轴线之间呈夹角,当第二定位销29插入第二定位孔内时,压接部21的下表面与待压接件的上表面不平行,此时,可以通过球形凸起222在球形凹槽内的滚动来达到调节压接部21的下表面与待压接件的上表面之间夹角的目的,实现压接部21对待压接件较好的压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中间板22与顶板2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中间板22和配合件25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并且两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要求的粗糙度,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并相对顺畅的运动。
优选地,在顶板24靠近中间板22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配合件25位于容纳槽内,以实现对配合件25的容纳,且能够防止配合件25在水平面内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压头组件2还包括复位件26,复位件26用于配合件25的滚动复位。当一次压接完成后,驱动组件3驱动压头组件2向远离待压接件的方向运动,压接部21能够在复位件26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压接部21在不工作时其下表面与水平面平行,以方便压接部21的下一次压接。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26具体为弹簧,弹簧的弹性恢复力较大,取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顶板24上还设置有第一容纳孔243,第一容纳孔243环设于调节孔241靠近中间板22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在中间板22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孔223,第二容纳孔223环设于连接孔221靠近顶板24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第一容纳孔243与第二容纳孔223正对,弹簧套设于连接部231上,并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纳孔243和第二容纳孔223内。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简化该压接机构的结构,减小该压接机构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在相同的空间内,在安装板1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压头组件2,以进一步提高压接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中间板22和压接部2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27。缓冲件27可以为压接部21的压接过程提供缓冲,还可以实现该压接机构在对待压接件进行压接时沿竖直方向上的微调,防止压接部21将待压接件压坏。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27具体为弹簧,弹簧的缓冲性能较好,取材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为了方便对压接部21的具体结构进行理解,如图6所示,压接部21包括托板211和压头212,托板211与中间板22远离顶板24的一端相连接,其中,第二定位销29设置于托板211的底部,且托板211的中部设置有避让孔2111,压头212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压头212的大端靠近中间板22一侧,且避让孔2111为阶梯孔,避让孔2111的大端朝向中间板22的一侧,压头212的大端尺寸小于避让孔2111的大端尺寸且大于避让孔2111小端的尺寸,压头212的小端尺寸小于避让孔2111小端的尺寸,压头212能够穿过避让孔2111的小端并对待压接件进行压接,缓冲件27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间板22和压头212。通过设置托板211,可以使压头212的压接过程更稳定,托板211还能对压头212提供保护作用,防止压头212损坏,延长压头212的使用寿命。在对待压接件进行压接时,托板211的下表面与承载待压接件的载板相贴合,压头212的下表面与待压接件的上表面相贴合,托板211还能起到压头212压接时定位的作用。托板211通过螺丝与中间板22相连接,连接稳固,且方便安装。托板211和中间板2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定位销,以实现托板211和中间板22之间的精确装配。
优选地,压头组件2还包括导向销28,导向销28固定于压头212和中间板22中的一个,压头212和中间板2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孔,导向销28穿设于导向孔内并能相对其上下滑动,以为压头212的压接过程提供导向,防止压头212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该压接机构的结构,弹簧套设于导向销28上。
进一步地,压头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1。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当其中一个压头组件2发生损坏时,可以只对损坏的压头组件2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压接机构,维修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压接机构,压接效果较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1)和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能驱动所述安装板(1)沿竖直方向升降;
多个压头组件(2),多个所述压头组件(2)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安装板(1),每个所述压头组件(2)均包括压接部(21),所述压接部(21)均能独立地在水平面上沿任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压接部(21)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2)还包括:
顶板(2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顶板(24)上设置有调节孔(241);
中间板(22),所述中间板(22)位于所述顶板(24)的下方,所述中间板(22)上开设有连接孔(221),所述压接部(21)设置于所述中间板(22)远离所述顶板(24)的一端;
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依次穿设于所述调节孔(241)内并能旋拧于所述连接孔(221),所述调节孔(241)的孔径大于所述连接件(23)的连接部(23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2)还包括配合件(25),所述配合件(25)位于所述顶板(24)和所述中间板(22)之间,所述配合件(25)朝向所述中间板(22)的一侧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中间板(22)上凸设有球形凸起(222),所述球形凸起(222)滚动配合于所述球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2)还包括复位件(26),所述复位件(26)用于所述配合件(25)的滚动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4)上还设置有第一容纳孔(243),所述第一容纳孔(243)环设于所述调节孔(241)靠近所述中间板(22)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
在所述中间板(22)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孔(223),所述第二容纳孔(223)环设于所述连接孔(221)靠近所述顶板(24)一侧的周围并与其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孔(243)与所述第二容纳孔(223)正对,所述复位件(2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孔(243)和所述第二容纳孔(2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2)和所述压接部(2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27),所述缓冲件(27)用于对所述压接部(21)的压接提供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部(21)包括:
托板(211),与所述中间板(22)远离所述顶板(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托板(211)上设置有避让孔(2111);
压头(212),位于所述托板(211)和所述中间板(22)之间,所述压头(212)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所述压头(212)的小端能够穿过所述避让孔(2111)以对待压接件进行压接,所述缓冲件(2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头(212)的小端和所述中间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2)还包括导向销(28),所述压头(212)和所述中间板(22)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销(28)固定于所述压头(212)和所述中间板(22)中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销(28)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并能够相对其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压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
10.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接机构。
CN202022469222.1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Active CN213581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222.1U CN213581052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222.1U CN213581052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1052U true CN213581052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9222.1U Active CN213581052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1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0312B2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US6776624B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111070133B (zh) 压合夹具
CN213581052U (zh) 一种压接机构及测试装置
US6966783B2 (en) Contact pin and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pin
CN111308323A (zh) 一种老化测试座及老化测试装置
US20140035216A1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and machin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2499677B1 (ko) 프로브 유닛
CN113776778B (zh) 一种压接光模块通用测试夹具
KR20170049690A (ko) 테스트 핸들러의 반도체 소자 접속 장치
CN212008835U (zh) 一种老化测试座及老化测试装置
JPWO2008023429A1 (ja) ワークパレット用位置決め固定装置
US11860191B2 (en) Probe module
US8870592B2 (en) Socket and device having the socket
CN107728282B (zh) 一种辅助安装调节机构
US6872083B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215720040U (zh) 自适应保压机构以及保压机
US8981804B2 (en) Contact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test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KR101772003B1 (ko) 테스트 소켓
TWM511948U (zh) 壓合機構
US11128071B2 (en) Interface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dapter module
US6799352B2 (en) Zero backlash assembly
CN216485315U (zh) 模组产品测试装置
CN218239284U (zh) 指纹模组测试组件及指纹模组测试设备
US9812795B2 (en) Packaged device adapter with force applied using bear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