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4496U -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4496U
CN213574496U CN202022699379.3U CN202022699379U CN213574496U CN 213574496 U CN213574496 U CN 213574496U CN 202022699379 U CN202022699379 U CN 202022699379U CN 213574496 U CN213574496 U CN 213574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ylinder
suction
valve body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93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春锋
熊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uanz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uan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uanz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uan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93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4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4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4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浆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注浆泵一起工作时无法同步吸排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包括泵架、气动三联件、气缸、活塞杆和组合泵体,所述组合泵体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泵架上,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并排齐头设置,所述第一泵体包括浆液缸和吸排浆阀组装置,所述浆液缸与吸排浆阀组装置连通,所述浆液缸包括缸筒和柱塞,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另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缸筒的另一端与吸排浆阀组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具有多个注浆泵一起工作时同步吸排浆的优点,提高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矿井、煤岩层、隧道出现情况需要充填灌注封堵,以及煤壁加固、堵水堵孔都要用到喷涂或注浆设备,由于现有的喷涂灌注设备以液压为主,存在着体型较大,搬运比较笨重,维修比较麻烦的缺点,并且多个注浆泵一起工作时,无法做到同步吸排浆,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用以解决多个注浆泵一起工作时无法同步吸排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包括泵架、气动三联件、气缸、活塞杆和组合泵体,所述组合泵体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泵架上,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并排齐头设置,所述第一泵体包括浆液缸和吸排浆阀组装置,所述浆液缸与吸排浆阀组装置连通,所述浆液缸包括缸筒和柱塞,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另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缸筒的另一端与吸排浆阀组装置,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泵体的柱塞与第二泵体的柱塞之间连接有柱塞连杆,所述柱塞连杆的两端套接在两个柱塞上,并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在吸排浆过程中,由外部连接的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内,并推动气缸内的活塞作往复运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的浆液缸的柱塞亦同时进行往复运动,柱塞连杆使得两个浆液缸内的柱塞能够同步做前进和回复的往复运动,与吸排浆阀组装置产生抽吸作用,自动向吸排浆阀组装置内部注入浆料,同时浆料被高压排出,完成浆液缸的吸、排浆工作,使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可以在大淋水高瓦斯场合安全使用,可以长时间堵转而无发热问题。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盘和若干泵架拉杆,各所述泵架拉杆均匀圆周分布在圆盘上,所述泵架拉杆一端与圆盘连接,另一端与泵架连接,所述缸筒穿过圆盘。
如此设置,通过圆盘和泵架拉杆将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固定牢固,保证吸排浆工作的稳定运行。
优选的,所述圆盘上开设有用于供缸筒穿过的两个圆孔,所述缸筒的外壁卡嵌在圆孔内,所述圆盘靠近吸排浆阀组装置的侧面上对应泵架拉杆的位置设有平垫,所述泵架拉杆穿过圆盘以及平垫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泵架拉杆与螺母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平垫之间设有套设在泵架拉杆上的弹垫。
通过平垫和弹垫的设置,使得圆盘与泵架拉杆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上,防止缸筒受力带动圆盘移动。
优选的,所述吸排浆阀组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主阀体,所述主阀体为两端贯通的圆筒,所述主阀体的中部与缸筒连通,所述主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座和下阀座,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均为设有轴向通孔的圆柱体,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形成第一吸排腔,所述上阀座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上阀体与上阀座之间形成第二吸排腔,所述第一吸排腔和第二吸排腔内均设有钢球和挡销,所述挡销位于钢球的上方,所述上阀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浆管,所述下阀座的底部设有软管接头。
当浆液缸内产生吸力时,第一吸排腔内的钢球被负压吸在通孔的开口处,堵塞第一吸排腔,第二吸排腔内的钢球被吸开,浆液从软管接头处被吸入到第二吸排腔内,同时浆液进入到浆液缸内,之后浆液缸内产生压力,第二吸排腔内的钢球重新堵塞住下阀座的通孔的开口,第一吸排腔内的钢球被挤压开,浆液在柱塞的顶动下排出浆液缸,从而浆液进入到第一吸排腔内,被高压快速排出。
优选的,所述缸筒与主阀体之间设有阀体接头和阀体螺母,所述缸筒与主阀体之间通过阀体接头连通,所述阀体接头与缸筒之间通过阀体螺母固定。
阀体接头实现浆液缸与主阀体的连通,通过阀体螺母将阀体接头密封拧接在缸筒上,防止气密性不好以及连接不牢固出现漏气现象。
优选的,所述软管接头与下阀座之间设有泵口连板。
泵口连板用于安装软管接头,同时保证软管接头一定的抗拉扯能力。
优选的,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的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钨环钢圈。
钨环钢圈用于保护上阀座和下阀座的开口,防止钢球由于高压挤压坏通孔,影响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外壁上水平开设有若干相对于轴线对称设置的平键槽。
平键槽的设置有利于拆装工具卡在上阀体的外壁,将上阀体取下或者安装在上阀座上。
优选的,所述缸筒与柱塞连接的一端内壁设有若干组V型密封环,所述缸筒设置V型密封环的一端设有压盖。
V型密封环对柱塞和缸筒起到密封作用,压盖用于对V型密封环起到固定压紧作用。
优选的,所述泵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行走轮方便气动注浆泵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柱塞连杆的设置,保证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同步吸排浆液,使得气动注浆泵的吸排气作业更加稳定,效率更高,同时气动注浆泵质量更轻,使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可以在大淋水高瓦斯场合安全使用,可以长时间堵转而无发热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果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泵体的剖视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1、泵架;2、气缸;3、行走轮;4、组合泵体;41、安装架;411、泵架拉杆;412、圆盘;413、螺母;414、弹垫;415、平垫;42、浆液缸;421、缸筒;422、阀体螺母;423、阀体接头;424、柱塞;425、压盖;426、V型密封环;43、吸排浆阀组装置;431、主阀体;4311、第二吸排腔;432、上阀座;433、钢球;434、上阀体;4341、第一吸排腔;4342、出浆管;435、挡销;436、钨环钢圈;437、通孔;438、下阀座;4381、泵口连板;4382、软管接头;44、柱塞连杆;5、气动三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包括泵架1、气动三联件5、气缸2、活塞杆(图中未示出)和组合泵体4,组合泵体4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安装架41,安装架41设置在泵架1上,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并排齐头设置,第一泵体包括浆液缸42和吸排浆阀组装置43,浆液缸42与吸排浆阀组装置43连通,浆液缸42包括缸筒421和柱塞424,柱塞424的右端滑动设置在缸筒421内,左端与活塞杆连接,缸筒421的另一端与吸排浆阀组装置43,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结构相同,第一泵体的柱塞424与第二泵体的柱塞424之间连接有柱塞连杆44,柱塞连杆44的两端套接在两个柱塞424上,并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柱塞连杆44的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柱塞424的套孔。
安装架41包括圆盘412和六个泵架拉杆411,六个泵架拉杆411均匀圆周分布在圆盘412上,泵架拉杆411右端与圆盘412连接,左端与泵架1连接,缸筒421穿过圆盘412。
如此设置,通过圆盘412和泵架拉杆411将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固定牢固,保证吸排浆工作的稳定运行。
圆盘412上开设有用于供缸筒421穿过的两个圆孔,缸筒421的外壁卡嵌在圆孔内,圆盘412靠近吸排浆阀组装置43的侧面上对应泵架拉杆411的位置设有平垫415,泵架拉杆411穿过圆盘412以及平垫415通过螺母413固定,泵架拉杆411与螺母413连接端设有外螺纹,螺母413与平垫415之间设有套设在泵架拉杆411上的弹垫414。
通过平垫415和弹垫414的设置,使得圆盘412与泵架拉杆41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上,防止缸筒421受力带动圆盘412移动。
吸排浆阀组装置43包括竖向设置的主阀体431,主阀体431为两端贯通的圆筒,主阀体431的中部与缸筒421连通,主阀体43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座432和下阀座438,上阀座432和下阀座438均为设有轴向通孔437的圆柱体,上阀座432与下阀座438之间形成第一吸排腔4341,上阀座432顶部设有上阀体434,上阀体434与上阀座432之间形成第二吸排腔4311,第一吸排腔4341和第二吸排腔4311内均设有钢球433和挡销435,挡销435位于钢球433的上方,挡销435用于防止钢球433在高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堵塞其上方的开口,上阀体434的顶部开设有出浆管4342,下阀座438的底部设有软管接头4382。
缸筒421与主阀体431之间设有阀体接头423和阀体螺母422,缸筒421与主阀体431之间通过阀体接头423连通,阀体接头423与缸筒421之间通过阀体螺母422固定。
阀体接头423实现浆液缸42与主阀体431的连通,通过阀体螺母422将阀体接头423密封拧接在缸筒421上,防止气密性不好以及连接不牢固出现漏气现象。
软管接头4382与下阀座438之间设有泵口连板4381。
泵口连板4381用于安装软管接头4382,同时保证软管接头4382一定的抗拉扯能力。
上阀座432和下阀座438的通孔437顶部开口处设有钨环钢圈436。
钨环钢圈436用于保护上阀座432和下阀座438的开口,防止钢球433由于高压挤压坏通孔437,影响气密性。
上阀体434的外壁上水平开设有四个相对于轴线对称设置的平键槽。
平键槽的设置有利于拆装工具卡在上阀体434的外壁,将上阀体434取下或者安装在上阀座432上。
缸筒421与柱塞424连接的一端内壁设有若干组V型密封环426,缸筒421设置V型密封环426的一端设有压盖425。V型密封环426共有三组,分别为V型密封组40-60-25底环、V型密封组40-60-25中环和V型密封组40-60-25压环。
V型密封环426对柱塞424和缸筒421起到密封作用,压盖425用于对V型密封环426起到固定压紧作用。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在吸排浆过程中,由外部连接的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缸2内,气动三联件5对气流过滤以及减压,气流推动气缸2内的活塞(图中未示出)作往复运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的浆液缸42的柱塞424亦同时进行往复运动,柱塞连杆44使得两个浆液缸42内的柱塞424能够同步做前进和回复的往复运动,与吸排浆阀组装置43产生抽吸作用,当浆液缸42内产生吸力时,第一吸排腔4341内的钢球433被负压吸在通孔437的开口处,堵塞第一吸排腔4341,第二吸排腔4311内的钢球433被吸开,浆液从软管接头4382处被吸入到第二吸排腔4311内,同时浆液进入到浆液缸42内,之后浆液缸42内产生压力,第二吸排腔4311内的钢球433重新堵塞住下阀座438的通孔437的开口,第一吸排腔4341内的钢球433被挤压开,浆液在柱塞424的顶动下排出浆液缸42,从而浆液进入到第一吸排腔4341内,被高压快速排出,完成浆液缸42的吸、排浆工作,使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可以在大淋水高瓦斯场合安全使用,可以长时间堵转而无发热问题。
该系利用工作介质(浆液,压缩空气)传递压力信号,组成闭环自动调控性能。因此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无超压问题。该泵换向机构具有气压自动定位性能,决无‘自停’现象。
该泵浆液部位件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浆液密封采用耐腐蚀材料密封总成。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泵架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3。行走轮3方便气动注浆泵移动,解决了注浆泵移动困难的问题。
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包括泵架、气动三联件、气缸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泵体,所述组合泵体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泵架上,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并排齐头设置,所述第一泵体包括浆液缸和吸排浆阀组装置,所述浆液缸与吸排浆阀组装置连通,所述浆液缸包括缸筒和柱塞,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另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缸筒的另一端与吸排浆阀组装置,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泵体的柱塞与第二泵体的柱塞之间连接有柱塞连杆,所述柱塞连杆的两端套接在两个柱塞上,并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盘和若干泵架拉杆,各所述泵架拉杆均匀圆周分布在圆盘上,所述泵架拉杆一端与圆盘连接,另一端与泵架连接,所述缸筒穿过圆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开设有用于供缸筒穿过的两个圆孔,所述缸筒的外壁卡嵌在圆孔内,所述圆盘靠近吸排浆阀组装置的侧面上对应泵架拉杆的位置设有平垫,所述泵架拉杆穿过圆盘以及平垫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泵架拉杆与螺母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平垫之间设有套设在泵架拉杆上的弹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浆阀组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主阀体,所述主阀体为两端贯通的圆筒,所述主阀体的中部与缸筒连通,所述主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座和下阀座,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均为设有轴向通孔的圆柱体,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形成第一吸排腔,所述上阀座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上阀体与上阀座之间形成第二吸排腔,所述第一吸排腔和第二吸排腔内均设有钢球和挡销,所述挡销位于钢球的上方,所述上阀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浆管,所述下阀座的底部设有软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与主阀体之间设有阀体接头和阀体螺母,所述缸筒与主阀体之间通过阀体接头连通,所述阀体接头与缸筒之间通过阀体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与下阀座之间设有泵口连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的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钨环钢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的外壁上水平开设有若干相对于轴线对称设置的平键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与柱塞连接的一端内壁设有若干组V型密封环,所述缸筒设置V型密封环的一端设有压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CN202022699379.3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Active CN213574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9379.3U CN21357449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9379.3U CN21357449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4496U true CN213574496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9379.3U Active CN21357449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4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6183A (zh) 可实现流体能量回收的斜盘式轴向活‑柱塞泵
CN213574496U (zh) 一种矿用气动注浆泵
CN213644716U (zh) 一种玻璃夹胶灌胶装置
CN216076473U (zh) 一种墙体裂缝修复填补装置
CN112128073A (zh) 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
CN107246416A (zh) 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及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775870U (zh) 一种油压气动泵
CN108663264A (zh) 混凝土管内水压力检测装置
CN112121466B (zh) 层析柱装置及层析柱装柱方法
CN212803294U (zh) 一种新型水力膨胀管子锚杆
CN103775318A (zh) 一种液压传动无杆抽油系统
CN211258914U (zh) 一种卧式增压泥浆泵
CN212154713U (zh) 一种具有手动拆卸装置的连续油管防喷器
CN208270324U (zh) 混凝土管内水压力检测装置
CN113847544A (zh) 一种液氯充装工具
CN215890385U (zh) 一种空压机用连接套管
CN219974770U (zh) 一种注浆泵用锥阀式吸排阀结构
CN205977191U (zh) 油压式智能分压注水装置
CN213512786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快拆装综合操作台
CN216342748U (zh) 一种柱塞泵的单向阀
CN220081646U (zh) 一种兼备减震、降噪功能的水泵
CN211975297U (zh) 一种双液高压堵水注浆泵
CN201225267Y (zh) 高效增压泵泵头
CN209465918U (zh) 一种深井泵轴封填充物快速安装工装
CN216429890U (zh) 一种油井大泵径防沉沙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