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4334U - 一种汽车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74334U CN213574334U CN202022278850.1U CN202022278850U CN213574334U CN 213574334 U CN213574334 U CN 213574334U CN 202022278850 U CN202022278850 U CN 202022278850U CN 213574334 U CN213574334 U CN 213574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verflow
- hole
- gasket
- water j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垫片和气缸盖;所述气缸体内部设有水套;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水套上方,所述垫片上设有溢气孔,所述溢气孔与所述水套连通;所述气缸盖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方,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溢气通道,所述溢气通道与所述溢气孔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发动机,采用溢气管道取代外接管路,减小发动机整体外形尺寸,降低了连接成本和外部泄漏风险,并且为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提供最优的溢气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动机提供充足的冷却可以保证零件结构的寿命及发动机的耐久可靠性。发动机运行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液在高温情况下,水套内会产生气泡,如果不及时排出,水套内的气体会影响冷却效果,且气泡破裂将会导致零件的“气蚀”失效,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水套一般采用外接溢气管路9溢气,如图9所示。但外接溢气管路占用较大布置空间、工艺及零件管理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多环节的管路连接也存在泄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取消了外接管路,减小发动机整体外形尺寸,降低了连接成本和外部泄漏风险,并且为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提供最优的溢气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垫片和气缸盖;
所述气缸体内部设有水套;
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水套上方,所述垫片上设有溢气孔,所述溢气孔与所述水套连通;
所述气缸盖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方,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溢气通道,所述溢气通道与所述溢气孔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溢气通道和第二溢气通道,所述第一溢气通道横向布置,所述第二溢气通道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溢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溢气通道连接至外部的连接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且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溢气通道相对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斜向上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为β,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之间夹角为α,其中夹角α大于夹角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为13°,所述夹角β为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盖还包括燃烧室,所述第一溢气通道环绕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的燃烧室周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包括上叠片和下叠片,所述上叠片上设有第一孔洞,所述下叠片上设有第二孔洞,所述上叠片和下叠片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重叠的部分限定成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溢气管接头,其安装于所述气缸盖上,且与所述溢气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气管接头为不锈钢管接头,且过盈压装于气缸盖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套为所述气缸体上的空腔结构,用于供冷却液流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溢气孔集成于水套上,溢气通道集成于气缸盖上,取消了外接管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连接和密封可靠;将溢气孔布置于水套的顶面即最高点,且将第一溢气通道布置成与气缸盖形成一定夹角度,使得溢气通道溢气时更为顺畅,溢气效果更优;溢气孔是由垫片的上下功能层错位重叠形成,可以通过垫片来精准控制溢气孔的大小,实现准确控制冷却液流量的目的,且工艺简单易操作;溢气通道是布置于汽缸盖内的,在溢气的同时可以冷却汽缸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的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溢气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是图5B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垫片的顶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溢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体;2、水套;3、垫片;301、下叠片;302、上叠片;303、第一孔洞;304、第二孔洞;4、气缸盖;5、溢气管接头;6、溢气通道;601、第一溢气通道;602、第二溢气通道;7、溢气孔;8、外接溢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发动机,包括:气缸体1、垫片3和气缸盖4;所述气缸体1内部设有水套2;所述垫片3设置于所述水套2上方,所述垫片3上设有溢气孔7,所述溢气孔7与所述水套2对应连通;所述气缸盖4设置于所述垫片3上方,所述气缸盖4上设有溢气通道6,所述溢气通道6与所述溢气孔7相连。
基于上述方案,水套2是在气缸体1上供冷却液流通的,水套2 冷却发动机的气缸体1,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水套2内产生的气体自水套2最高点经过垫片3上的溢气孔7通往溢气通道6,最终由溢气通道 6连接至外部管道通往整车膨胀水壶。本实施例中,溢气孔7是集成于垫片3上的,溢气通道6是集成于气缸盖4上,不需要额外接外部管道进行排气,连接密封性高;溢气通道6集成于气缸盖4本体内部,结构紧凑,同时还可以对气缸盖4进行冷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气通道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溢气通道601和第二溢气通道602,所述第一溢气通道601相对于所述气缸盖4的底面呈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二溢气通道602相对于所述气缸盖4 的底面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一溢气通道601与所述溢气孔7连通,所述第二溢气通道602连接至外部的连接管。水套2内产生的气体经由溢气孔7会先进入第一溢气通道601,再经过第二溢气通道602,最终经由外部的连接管排放至相应的装置。而且垫片3与第一溢气通道601 之间形成封闭的通道,可以避免气体在流通过程中流回气缸体1。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溢气通道601设置于所述气缸盖4的底面,且所述第一溢气通道601与所述气缸盖4的底面形成夹角,所述发动机与汽车的车体呈夹角装配,且该夹角为β,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之间夹角为α,其中夹角α大于夹角β,所述第二溢气通道602垂直于所述气缸盖4的底面。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在整车倾角情况下溢气通道6的走向是向上流通的,即第一溢气通道601和第二溢气通道602中气体均是向上走的,实现了气体流通无局部死区,气体流通通畅,无局部聚集等影响溢气效果和零件寿命。在夹角设计过程中,夹角α角度为13°,所述夹角β角度为11°。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溢气通道601设置于所述气缸盖4 的燃烧室周围。第一溢气通道601环绕于气缸盖4的燃烧室周围,第一溢气通道601内的冷却液流经该区域,溢气的同时可以对气缸盖4 的燃烧室区域进行冷却,有利于降低气缸盖4温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垫片3包括上叠片 302和下叠片301,所述上叠片302上设有第一孔洞303,所述下叠片 301上设有第二孔洞304,所述上叠片302和下叠片301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孔洞303和第二孔洞304重叠的部分限定成溢气孔7。垫片3 上的溢气孔7控制整个溢气通道6的大小,为避免溢气通道6溢气过程中发生溢气不畅,或溢气过大的情况,溢气通道6流出的冷却液过多影响气缸体1的冷却效果。垫片3优选为上下双层或者多层金属垫片,本实施例中为上下双层金属垫片,溢气孔7大小可根据仿真计算或者实际试验测试确定,垫片3上开孔为模具冲压成型,经试验确定溢气孔7直径为1.5mm,兼顾冲压模具寿命,垫片3上的溢气孔7为上下层错位形成。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溢气管接头5,其安装于所述气缸盖 4上,且与所述溢气通道6连通。溢气管接头5为不锈钢管接头,过盈压装于气缸盖4上。第二溢气通道602与溢气管接头5相连,再通过溢气管接头5连接至相应的设备,流经第二溢气通道602的气体即可流向相应的设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缸体1为铸造成型的铝合金件,水套2同气缸体1一同铸造成型,在气缸体1上为空腔结构,供发动机冷却液流通。气缸盖4为铸造成型的铝合金件,第一溢气通道601和第二溢气通道602集成于气缸盖4上,属于气缸盖4结构的一部分。垫片3为多层金属垫片,用于密封气缸体1与气缸盖4之间的气体、液体等介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具有独立的溢气通道6,溢气通道6位于水套2的最高点,溢气效果最优;溢气通道6 整体走向为考虑整车布置倾角下自水套2最高点向上流通,无局部“死区”,避免局部流动“死区”导致的溢气效果差;溢气通道6的大小采用垫片3上的溢气孔7控制,工艺简单、孔径大小调整方便;保证溢气通道6足够的情况下的最小尺寸,避免过多冷却液自溢气通道6 流出,影响发动机整体冷却效果;溢气通道6集成于气缸盖4本体内部,结构紧凑,同时可以对气缸盖4进行冷却;气缸盖4上的溢气通道6由于铸造和与气缸盖4底面垂直的机械加工孔连接而成,工艺简单;溢气管接头5过盈压装于气缸盖4上,工艺简单,零件成本和装配成本低廉,密封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体,其内部设有水套;
垫片,其设置于所述水套上方,所述垫片上设有溢气孔,所述溢气孔与所述水套连通;
气缸盖,其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方,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溢气通道,所述溢气通道与所述溢气孔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溢气通道和第二溢气通道,所述第一溢气通道呈横向布置,所述第二溢气通道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溢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溢气通道连接至外部的连接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且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溢气通道相对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斜向上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为β,所述第一溢气通道与所述气缸盖的底面之间夹角为α,其中夹角α大于夹角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3°,所述夹角β为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还包括燃烧室,所述第一溢气通道环绕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的燃烧室周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包括上叠片和下叠片,所述上叠片上设有第一孔洞,所述下叠片上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重叠的部分限定成溢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气管接头,其安装于所述气缸盖上,且与所述溢气通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气管接头为不锈钢管接头,且过盈压装于气缸盖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为所述气缸体上的空腔结构,用于供冷却液流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78850.1U CN213574334U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一种汽车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78850.1U CN213574334U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一种汽车发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74334U true CN213574334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2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78850.1U Active CN213574334U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一种汽车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74334U (zh) |
-
2020
- 2020-10-13 CN CN202022278850.1U patent/CN2135743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090780A (en) | Modular heat exchanger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and sealing element | |
CN213574334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 | |
CN107525418A (zh) | 一体多用水室散热器 | |
CN107461271B (zh) | 气缸盖 | |
CN109624692B (zh) | 汽车冷却装置 | |
CN213235210U (zh) | 一种除气结构和冷却系统 | |
CN217300834U (zh) | 一种隔膜压缩机缸盖冷却结构 | |
CN212178003U (zh) | 阀块组件及冷却器 | |
CN113928520B (zh) | 一种水下航行器的闭式空气静音冷却系统 | |
CN211082043U (zh) | 中冷器 | |
CN209993452U (zh) | 气体散热变压器的散热器结构 | |
KR20220168332A (ko) | 열교환기 | |
CN214145688U (zh) | 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 | |
CN206397586U (zh) | 一种单缸水冷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 |
CN110410196A (zh) | 中冷器 | |
CN114934840B (zh) | 中冷器芯体及中冷器总成 | |
CN111556691B (zh) | 一种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及方法 | |
CN221077349U (zh) |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13306081U (zh) | 水冷散热器 | |
CN109257903B (zh) | 流管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9827765U (zh) | 一种蝶形水阀的阀体底部密封结构及蝶形水阀 | |
CN220021098U (zh) | 功率模块冷却系统 | |
CN210769052U (zh)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单体气缸盖 | |
CN213522855U (zh) | 一种螺旋式水道结构的流体散热器 | |
CN219876623U (zh) | 一种冷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