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5200U -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5200U
CN213545200U CN202021848168.5U CN202021848168U CN213545200U CN 213545200 U CN213545200 U CN 213545200U CN 202021848168 U CN202021848168 U CN 202021848168U CN 213545200 U CN213545200 U CN 213545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rotating
computer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81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Mingyou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任池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任池良 filed Critical 任池良
Priority to CN2020218481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5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5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5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包括机箱体,机箱体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壁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顶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中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管与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滑块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转动环的中部转动连接。该计算机自冷却机箱,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在滑槽的内部转动,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套管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促使通风板能够打开和闭合,达到了快速对于机箱内部热量冷却,避免较多热量长时间残留在机箱内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计算机机箱散热不均匀,散热效果不好,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背景技术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了,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机箱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对机箱进行冷却。
目前的计算机机箱在降温冷却方面效率非常低,冷却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界的装置,并且机箱内部的热量排出量过低,大量的热空气存留在机箱的内部,过高温度严重影响计算机内部部件的使用,降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具备能够多方位对于计算机机箱内部的温度冷却,避免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零件的使用,保障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箱内部热量的排出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在散热的过程中无需借助外界装置便可对机箱进行散热,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计算机机箱在降温冷却方面效率非常低,冷却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界的装置,并且机箱内部的热量排出量过低,大量的热空气存留在机箱的内部,过高温度严重影响计算机内部部件的使用,降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够多方位对于计算机机箱内部的温度冷却,避免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零件的使用,保障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箱内部热量的排出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在散热的过程中无需借助外界装置便可对机箱进行散热,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包括机箱体,机箱体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壁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顶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中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管与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滑块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转动环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环外表面的一侧与副动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副动力杆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轴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通风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通风板一侧中部第二支撑板的上方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主动力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主动力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板的中部通过转杆与机箱体内壁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
机箱体内壁一侧的底部与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杆中部的外表面与滑管的中部滑动连接,滑管外表面的一侧通过转杆与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卡板的另一侧与通风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滑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杆,凸杆的直径与滑块两侧的凹槽直径相等。
优选的,丝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滑槽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的长度大于机箱体的宽度。
优选的,通风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直径为0.5厘米的通风孔,并且通风板远离卡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转轴与机箱体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机箱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托板,托板与第一支撑板共线设置,并且机箱体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板,挡板的高度大于通风板与机箱体两端的距离,机箱体远离通风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通风电扇。
优选的,主动力杆和副动力杆的长度相等,并且主动力杆和副动力杆最大运动距离小于丝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计算机自冷却机箱,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在滑槽的内部转动,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套管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促使通风板能够打开和闭合,达到了快速对于机箱内部热量冷却,避免较多热量长时间残留在机箱内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计算机机箱散热不均匀,散热效果不好,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问题。
2、该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够多方位对于计算机机箱内部的温度冷却,避免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零件的使用,保障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箱内部热量的排出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在散热的过程中无需借助外界装置便可对机箱进行散热,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剖视图。
其中:1机箱体、2伺服电机、3滑槽、4滑块、5丝杆、6托板、7转动板、8主动力杆、9转动杆、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转动轴、13副动力杆、14转动环、15固定板、16转轴、17通风板、18挡板、19通风电扇、20滑管、21立杆、2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包括机箱体1,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托板6,托板6与第一支撑板10共线设置,并且机箱体 1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板18,挡板18的高度大于通风板17与机箱体1 两端的距离,机箱体1远离通风板1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通风电扇19,通过托板 6对于收起以后的通风板17进行支撑,挡板18对于闭合以后的通风板17进行辅助封闭机箱,通电风扇19对于封闭的机箱进行散热,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杆,凸杆的直径与滑块4两侧的凹槽直径相等,避免滑块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脱离滑槽3,增加滑块4的稳定性,滑槽3内壁的底部与伺服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的顶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5远离伺服电机2 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滑槽3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5的长度大于机箱体1的宽度,避免通风板17过度移动,同时方便带动通风板17的移动,丝杆5稳定的进行转动,丝杆5中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管与滑块4的中部螺纹连接,滑块4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转动环14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环14外表面的一侧与副动力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副动力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轴12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转动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第二支撑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1的另一端与通风板17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通风板17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直径为0.5厘米的通风孔,并且通风板17远离卡板22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通过转轴16与机箱体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通过通风板17表面的通风孔进行初步散热,通过固定板15增加通风板17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
通风板17一侧中部第二支撑板11的上方与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主动力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主动力杆8和副动力杆13的长度相等,并且主动力杆8和副动力杆13最大运动距离小于丝杆5的长度,方便通过主动力杆8和副动力杆13有效的对于通风板17的进行控制,主动力杆8的另一端与转动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板7的中部通过转杆与机箱体1 内壁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
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底部与立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杆21中部的外表面与滑管20的中部滑动连接,滑管20外表面的一侧通过转杆与卡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卡板22的另一侧与通风板17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通风电扇19对于计算机箱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当计算机内部热量较多时,伺服电机2作为动力带动丝杆5进行转动,丝杆5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4向上移动,滑块4通过转动环14带动副动力杆13的一端向上移动,副动力杆13的一端向上移动的过程通过第二支撑板11将通风板17沿中心位置转动,通风板17在转动的过程中,促使主动力杆8支撑通风板17横向托在托板6的上表面,通风板17在收起的时候方便机箱内部的热量挥发,提高机箱散热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包括机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壁的底部与伺服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的顶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5)中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管与滑块(4)的中部螺纹连接,滑块(4)一侧的中部通过转杆与转动环(14)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环(14)外表面的一侧与副动力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副动力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轴(12)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转动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第二支撑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1)的另一端与通风板(17)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通风板(17)一侧中部第二支撑板(11)的上方与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转动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环与主动力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主动力杆(8)的另一端与转动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板(7)的中部通过转杆与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
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底部与立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杆(21)中部的外表面与滑管(20)的中部滑动连接,滑管(20)外表面的一侧通过转杆与卡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卡板(22)的另一侧与通风板(17)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内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杆,凸杆的直径与滑块(4)两侧的凹槽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滑槽(3)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5) 的长度大于机箱体(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17)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直径为0.5厘米的通风孔,并且通风板(17)远离卡板(22)一侧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通过转轴(16)与机箱体(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托板(6),托板(6)与第一支撑板(10)共线设置,并且机箱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板(18),挡板(18)的高度大于通风板(17)与机箱体(1)两端的距离,机箱体(1)远离通风板(1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通风电扇(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杆(8)和副动力杆(13)的长度相等,并且主动力杆(8)和副动力杆(13)最大运动距离小于丝杆(5)的长度。
CN202021848168.5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Active CN213545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168.5U CN21354520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168.5U CN21354520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5200U true CN213545200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8168.5U Active CN21354520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5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313B (zh) 一种出风部件及具有该出风部件的空调器
CN20796815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电机
CN112181095A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计算机主机箱
CN112072502B (zh) 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配电柜
CN213545200U (zh)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CN114879826A (zh) 一种大型计算机冷却装置
CN207044660U (zh) 电缆用冷却设备
CN207426868U (zh) 一种防爆高速电机
CN21475761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箱
CN109582107B (zh) 一种计算机变向冷却散热机构
CN211878052U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交直流分压器
CN21132070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设备箱
CN211457800U (zh) 一种新型桩机冷却系统用散热装置
CN208675660U (zh) 一种一拖二直流无刷驱动器的循环通风底座
CN208458533U (zh) 一种安装在地下工程内的闭式冷却塔
CN213485505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节能设备的冷却装置
CN214846513U (zh) 一种4u服务器面板设计开发用开发设备散热装置
CN206820911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机顶盒支架
CN220510572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低压柜
CN220913690U (zh) 一种智能售酒机用散热机构
CN220083454U (zh) 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片材降温装置
CN218412650U (zh)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
CN212695785U (zh) 铜导条闭口槽电机转子
CN22050743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低温冷却装置
CN215068136U (zh) 数据中心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065000 Hebei Langfang Anci District Long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 Fukang Roa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5 layer 501

Patentee after: HEBEI FISSIO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Hongyi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477 Hubei East Road, Huashan District,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en Chil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065500 South District of Gu'an County Industrial Park,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gfang Mingyou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065000 Hebei Langfang Anci District Long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 Fukang Roa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5 layer 501

Patentee before: HEBEI FISSIO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