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0663U - 微型真空气泵 - Google Patents

微型真空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0663U
CN213540663U CN202022446692.6U CN202022446692U CN213540663U CN 213540663 U CN213540663 U CN 213540663U CN 202022446692 U CN202022446692 U CN 202022446692U CN 213540663 U CN213540663 U CN 213540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hamber
noise reduction
valve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66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66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0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0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0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真空气泵,包括集气组件,集气组件包括缸体、组装于缸体两端的底壳和顶盖、具有若干驱动筒的摆架、隔膜元件、组装于顶盖与隔膜元件之间的阀板,顶盖顶面设有进气嘴和排气嘴,隔膜元件上形成有若干个与各驱动筒一一对应插接的皮碗,缸体与底壳合围形成集气室,顶盖内部形成有分别与进气嘴和排气嘴相连通的进气隔音室和末级降噪室,集气组件还包括组装于顶盖与阀板之间的隔音板及组装于底壳的底壁外侧的密封垫,顶盖与隔音板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底壳的底壁与密封垫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进气隔音室、集气室、初级降噪室、连环降噪室及末级降噪室依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延长气体流动路径长度而降低了噪音。

Description

微型真空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真空气泵。
背景技术
诸如小型真空包装机、电动吸奶器等产品中均采用了微型真空气泵来提供真空(负压)抽吸的功能,现有的微型真空气泵主要包括集气组件和驱动组件,工作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来驱动所述集气组件的集气腔内的泵芯周期性活动以实现集气腔内气压变化,进而实现真空(负压)抽吸功能。现有的集气组件的气路设计较为简单,不仅抽气速率低,真空度时大时小,性能很不稳定,而且,降噪结构不合理,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时大时小,易给人带来极大的烦躁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真空气泵,能有效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真空气泵,包括集气组件,所述集气组件包括缸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缸体两端的底壳和顶盖、组装于缸体内且具有若干个驱动筒的摆架、组装于所述缸体靠顶盖一端的隔膜元件、组装于顶盖与隔膜元件之间的阀板,所述顶盖的顶面设置有进气嘴和排气嘴,所述隔膜元件上形成有若干个伸入缸体内并与所述摆架的各驱动筒一一对应插接的皮碗,所述缸体与底壳合围形成集气室,所述顶盖内部形成有分别与所述进气嘴和排气嘴对应连通的进气隔音室和末级降噪室,所述集气组件还包括组装于所述顶盖与阀板之间的隔音板以及组装于所述底壳的底壁外侧的密封垫,所述顶盖与隔音板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所述底壳的底壁与密封垫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集气室、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连环降噪室以及所述末级降噪室通过相应的气路通道依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隔膜元件和缸体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孔,且所述阀板上的进气孔还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缸体上的进气孔连通所述集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筒的端面、皮碗的端面、阀板和隔音板上分别开设有通气孔而由所述通气孔依次连通所述集气室、隔膜元件与阀板之间的空间、阀板与隔音板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阀板和所述隔音板上还分别插设有用于遮盖相应通气孔的伞形胶丁。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隔膜元件、缸体和底壳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回气孔,且所述阀板上的回气孔还连通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底壳上的回气孔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底壁外侧面形成有呈多重曲折回廊式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构成所述连环降噪室。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缸体、隔膜元件和阀板上还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底壳上的排气孔还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所述阀板上的排气孔还连通所述末级降噪室。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包括盖板、自盖板的周缘向一侧凸出的侧板、设置于所述侧板内部且分别自盖板内侧表面凸出的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所述盖板和所述侧板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第二竖隔板、所述盖板和所述侧板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末级降噪室,所述隔音板容置于所述侧板、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三者共同配合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朝向顶盖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供所述顶盖的侧板、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的末端缘相应置入的定位槽、对应密封遮盖所述进气隔音室的敞口的第一凸部、对应密封遮盖所述末级降噪室的敞口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上还开设有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凸部上还开设有所述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朝向所述摆架的一侧对应于各皮碗的部位为斜面,每个所述斜面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每个所述斜面与所述摆架的驱动筒驱动对应的皮碗向阀板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的皮碗端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真空气泵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密封垫外侧面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穿过所述密封垫和底壳而伸入所述集气室内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末端固定有偏心轮,所述摆架倾斜插接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底壳与所述驱动件通过螺钉锁固连接且相互配合而夹紧所述密封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顶盖内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嘴和排气嘴相连通的进气隔音室和末级降噪室,并在所述顶盖与阀板之间设隔音板,在所述底壳的底壁外侧设密封垫,而在所述顶盖与隔音板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所述底壳的底壁与密封垫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再通过相应的气路依次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集气室、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连环降噪室以及所述末级降噪室,从而可以有效延长气体在气泵内部的流动路径长度,有助于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分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隔膜元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底壳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顶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阀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阀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真空气泵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真空气泵,包括集气组件1,所述集气组件1包括缸体10、分别组装于所述缸体10两端的底壳11和顶盖12、组装于缸体10内且具有若干个驱动筒130的摆架13、组装于所述缸体10靠顶盖一端的隔膜元件14、组装于顶盖12与隔膜元件14之间的阀板15,所述顶盖12的顶面设置有进气嘴120和排气嘴122,所述隔膜元件14上形成有若干个伸入缸体10内并与所述摆架13的各驱动筒130一一对应插接的皮碗140,所述缸体10与底壳11合围形成集气室100,所述顶盖12内部形成有分别与所述进气嘴120和排气嘴122对应连通的进气隔音室124和末级降噪室126,所述集气组件1还包括组装于所述顶盖12与阀板15之间的隔音板16以及组装于所述底壳11的底壁外侧的密封垫17,所述顶盖12与隔音板16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128,所述底壳11的底壁与密封垫17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110,所述进气隔音室124、所述集气室100、所述初级降噪室128、所述连环降噪室110以及所述末级降噪室126通过相应的气路通道依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顶盖12内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嘴120和排气嘴122相连通的进气隔音室124和末级降噪室126,并在所述顶盖12与阀板15之间设隔音板16,在所述底壳11的底壁外侧设密封垫17,从而在所述顶盖12与隔音板16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128,所述底壳11的底壁与密封垫17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110,再通过相应的气路依次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120、所述集气室100、所述初级降噪室128、所述连环降噪室110以及所述末级降噪室126,从而可以有效延长气体在气泵内部的流动路径长度,有助于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阀板15、隔膜元件14和缸体10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孔151、141、101,且所述阀板15上的进气孔151还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124,所述缸体10上的进气孔101连通所述集气室100。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阀板15、隔膜元件14和缸体10上分别设置相应的进气孔151、141、101来对应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124和所述集气室100,结构简单易加工和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驱动筒130的端面、皮碗140的端面、阀板15和隔音板16上分别开设有通气孔132、142、152、162而由所述通气孔132、142、152、162依次连通所述集气室100、隔膜元件14与阀板15之间的空间、阀板15与隔音板16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初级降噪室128,所述阀板15和所述隔音板16上还分别插设有用于遮盖相应通气孔152、162的伞形胶丁153、163。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驱动筒130的端面、皮碗140的端面、阀板15和隔音板16上分别开设有通气孔132、142、152来依次连通所述集气室100、隔膜元件14与阀板15之间的空间、阀板15与隔音板16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初级降噪室128,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而且通过在所述阀板15和所述隔音板16上还分别插设有用于遮盖相应通气孔152、162的伞形胶丁153、163,能有效避免阀板15上的多个通气孔152同时连通,避免气体回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阀板15、隔膜元件14、缸体10和底壳11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回气孔154、144、104、114,且所述阀板15上的回气孔154还连通所述初级降噪室128,所述底壳11上的回气孔114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110。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阀板15、隔膜元件14、缸体10以及底壳11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回气孔154、144、104来对应连通所述初级降噪室128和所述连环降噪室110,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底壳11的底壁外侧面形成有呈多重曲折回廊式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构成所述连环降噪室110。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壳11的底壁外侧面形成有呈多重曲折回廊式的气体流道来构成所述连环降噪室110,可以有效延长气流流动路径的长度,有利于提升降噪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底壳11、缸体10、隔膜元件14和阀板15上还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排气孔115、105、145、155,且所述底壳11上的排气孔115还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110,所述阀板15上的排气孔155还连通所述末级降噪室126。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壳11、缸体10、隔膜元件14和阀板15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排气孔115、105、145、155来相应连通连环降噪室110和所述末级降噪室126,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顶盖12包括盖板121、自盖板121的周缘向一侧凸出的侧板123、设置于所述侧板123内部且分别自盖板121内侧表面凸出的第一竖隔板125和第二竖隔板127,所述第一竖隔板125、所述盖板121和所述侧板123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121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进气隔音室124,所述第二竖隔板127、所述盖板121和所述侧板123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121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末级降噪室126,所述隔音板16容置于所述侧板123、第一竖隔板125和第二竖隔板127配合形成的空间内。本实施例通过在顶盖12的盖板121内侧表面形成第一竖隔板125和第二竖隔板127,进而构成所述进气隔音室124和所述末级降噪室126,结构简单,方便与阀板15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及图5所示,所述阀板15朝向顶盖12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供所述顶盖12的侧板123、第一竖隔板125和第二竖隔板127的末端缘相应置入的定位槽156、对应密封遮盖所述进气隔音室124的敞口的第一凸部157、对应密封遮盖所述末级降噪室的敞口的第二凸部158,所述第一凸部157上还开设有所述进气孔151,所述第二凸部158上还开设有所述排气孔155。本实施例通过在阀板上设置定位槽156来对应容置所述顶盖12的侧板123、第一竖隔板125和第二竖隔板127的末端缘,方便准确定位和组装,而阀板15上设置的第一凸部157和第二凸部158可以分别对应密封遮盖所述进气隔音室124的敞口和所述末级降噪室的敞口,有利于确保内部气路相互隔离,避免中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阀板15朝向所述摆架13的一侧对应于各皮碗140的部位为斜面159,每个所述斜面159上均开设有所述通气孔152,每个所述斜面159与所述摆架13的驱动筒130驱动对应的皮碗140向阀板15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的皮碗15端面相平行。本实施例通过在阀板15上设置斜面159来与皮碗140相对,可以使得皮碗140向阀板15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与所述斜面159平行,从而使皮碗140与阀板15之间空间内的气体被最大限度地压缩排出,有利于提升微型真空气泵的排气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微型真空气泵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密封垫17外侧面的驱动件2,所述驱动件2的一端设有穿过所述密封垫17和底壳11而伸入所述集气室100内的输出轴20,所述输出轴20末端固定有偏心轮22,所述摆架13倾斜插接在所述偏心轮22上,所述底壳11与所述驱动件3通过螺钉锁固连接且相互配合而夹紧所述密封垫17。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件2通常采用电机。本实施例通过驱动件2与底壳11配合夹紧所述密封垫17,使密封垫17有效密封底壳11与驱动件2之间的间隙,避免气体从底壳11与驱动件2的端面之间溢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真空气泵,包括集气组件,所述集气组件包括缸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缸体两端的底壳和顶盖、组装于缸体内且具有若干个驱动筒的摆架、组装于所述缸体靠顶盖一端的隔膜元件、组装于顶盖与隔膜元件之间的阀板,所述顶盖的顶面设置有进气嘴和排气嘴,所述隔膜元件上形成有若干个伸入缸体内并与所述摆架的各驱动筒一一对应插接的皮碗,所述缸体与底壳合围形成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部形成有分别与所述进气嘴和排气嘴对应连通的进气隔音室和末级降噪室,所述集气组件还包括组装于所述顶盖与阀板之间的隔音板以及组装于所述底壳的底壁外侧的密封垫,所述顶盖与隔音板之间形成初级降噪室,所述底壳的底壁与密封垫之间形成连环降噪室,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集气室、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连环降噪室以及所述末级降噪室通过相应的气路通道依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隔膜元件和缸体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孔,且所述阀板上的进气孔还连通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缸体上的进气孔连通所述集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筒的端面、皮碗的端面、阀板和隔音板上分别开设有通气孔而由所述通气孔依次连通所述集气室、隔膜元件与阀板之间的空间、阀板与隔音板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阀板和所述隔音板上还分别插设有用于遮盖相应通气孔的伞形胶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隔膜元件、缸体和底壳上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回气孔,且所述阀板上的回气孔还连通所述初级降噪室,所述底壳上的回气孔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底壁外侧面形成有呈多重曲折回廊式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构成所述连环降噪室。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缸体、隔膜元件和阀板上还分别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排气孔,且所述底壳上的排气孔还连通所述连环降噪室,所述阀板上的排气孔还连通所述末级降噪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盖板、自盖板的周缘向一侧凸出的侧板、设置于所述侧板内部且分别自盖板内侧表面凸出的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所述盖板和所述侧板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进气隔音室,所述第二竖隔板、所述盖板和所述侧板配合形成在远离盖板的一端具有敞口的所述末级降噪室,所述隔音板容置于所述侧板、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三者共同配合形成的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朝向顶盖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供所述顶盖的侧板、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的末端缘相应置入的定位槽、对应密封遮盖所述进气隔音室的敞口的第一凸部、对应密封遮盖所述末级降噪室的敞口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上还开设有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凸部上还开设有所述排气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朝向所述摆架的一侧对应于各皮碗的部位为斜面,每个所述斜面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每个所述斜面与所述摆架的驱动筒驱动对应的皮碗向阀板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的皮碗端面相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真空气泵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密封垫外侧面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穿过所述密封垫和底壳而伸入所述集气室内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末端固定有偏心轮,所述摆架倾斜插接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底壳与所述驱动件通过螺钉锁固连接且相互配合而夹紧所述密封垫。
CN202022446692.6U 2020-10-29 2020-10-29 微型真空气泵 Active CN213540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692.6U CN213540663U (zh) 2020-10-29 2020-10-29 微型真空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692.6U CN213540663U (zh) 2020-10-29 2020-10-29 微型真空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0663U true CN21354066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6692.6U Active CN213540663U (zh) 2020-10-29 2020-10-29 微型真空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06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074A (zh) * 2022-03-05 2022-10-04 广东爱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消音真空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074A (zh) * 2022-03-05 2022-10-04 广东爱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消音真空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90000685B1 (ko) 압축기의 맥동 저감기구
WO1993018304A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CN213540663U (zh) 微型真空气泵
US5577901A (en) Compressor with valve unit for controlling suction and discharge of fluid
CN210564973U (zh) 真空吸气泵及其集排气组件
CN101446284B (zh) 一种往复密封式压缩机
CN219197592U (zh) 微型真空气泵
CN220302285U (zh) 真空吸气泵
CN217380826U (zh) 真空吸气泵
CN204827875U (zh) 一种无油空压机的缸盖
CN209875429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及空气压缩机
CN211370677U (zh) 气缸盖组件及空气压缩机
CN113898564A (zh) 一种隔膜真空泵
CN210343659U (zh) 隔膜泵
CN211174540U (zh) 一种ro泵
CN216617836U (zh) 一种单向阀片微型泵
CN107191380B (zh) 压缩机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0564959U (zh) 真空吸气泵及其集排气组件
KR20030083367A (ko) 실린더 조립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밀폐형 압축기
KR20070109316A (ko) 밀폐형 압축기
CN220748491U (zh) 空压机的进排气结构
CN220415642U (zh) 一种多缸压缩机机壳结构
CN109268236B (zh) 微型气泵
CN219176965U (zh) 阀组件及具有其的活塞压缩机
CN214698254U (zh) 一种进出气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