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9602U -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9602U
CN213539602U CN202020081561.XU CN202020081561U CN213539602U CN 213539602 U CN213539602 U CN 213539602U CN 202020081561 U CN202020081561 U CN 202020081561U CN 213539602 U CN213539602 U CN 213539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standard knot
knot
joint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15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卫民
郑炳心
杨梨
荣浩霖
李业
王策
李全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15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9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9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9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标准节与第二标准节,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侧面上开设有垃圾倾倒口,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包括: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底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管道组件具有拆装方便,便于维护检修的好处。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垂直排放建筑垃圾的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需将各楼层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输至地面。目前,施工现场的做法普遍采用人工装入斗车,再通过人工将斗车推至施工电梯,然后运输至地面垃圾仓。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施工效率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扬尘、遗撒等问题,污染环境。
当前建筑业中存在一种外挂式垃圾管道,此类垃圾管道的安装、拆卸工需复杂,日常维护、检修较麻烦,需在室内临边位置将垃圾倒进管道内,易发生高空坠物的物体打击事件,存在安全隐患。常规的室内用垃圾井道需根据结构高度制作,使用范围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或者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用于在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建筑垃圾,具有拆装简单、维护与检修方便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标准节与第二标准节,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侧面上开设有垃圾倾倒口,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包括:
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相连;
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底端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紧固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相连时,将所述第二标准节与支承件紧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托臂,所述托臂包括相互紧固连接的端板与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承件紧固连接,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第二标准节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标准节紧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承件包括结构墙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准节嵌套于所述第一标准节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内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准节和/或所述第二标准节包括:
通道,用于建筑垃圾的流通;
结构框架,形成所述通道的骨架;
围合面,围合于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结构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扁钢加强带与垂直设置的加强角钢,所述扁钢加强带分别设于所述加强角钢的两端,所述扁钢加强带与所述加强角钢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围合面为铁皮,所述铁皮与所述扁钢加强带以及所述加强角钢通过铆钉紧固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管道,包括若干如上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分别设于施工建筑的各楼层,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管道组件,采用第一标准节、第二标准节的型式设计,根据楼层的高度可以调节第二标准节的数量,对各种不同规格的楼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第二标准节相对第一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通过第二标准节相对第一标准节的滑动可以方便地将第一标准节与第二标准节相对滑动以使运输建筑垃圾的工作位置和方便运输和维护检修的非工作位置,从而使得拆装和维护检修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管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标准节和/或第二标准节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标准节;10、垃圾倾倒口;2、第二标准节;3、加固件;4、支承件;50、通道;51、结构框架;510、扁钢加强带;511、加强角钢;52、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管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第一标准节1的侧面开设有垃圾倾倒口10,第二标准节2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第一标准节1可滑动,其中,第二标准节2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第一标准节1可滑动,包括:
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准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顶端相连;
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准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底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输管道组件通过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 相连而成,根据建筑施工现场楼层的高度情况,第二标准节2的数量可以增加或减小,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施工建筑;此外,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相对可滑动,在执行运输建筑垃圾的工作时,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准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顶端相连,从而形成运输建筑垃圾的管道结构,而在不执行运输建筑垃圾的工作时,如需要移动运输管道组件、或需要对运输管道组件进行维护检修时,将第二标准节 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准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底端相连,从而方便运输管道组件的运输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运输建筑垃圾的工作时,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准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顶端相连,此时,根据楼层的高度情况,第二标准节2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第一标准节1进行微小的滑动,以精细的调节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相拼接起来的长度,进而更好的适应施工现场建筑楼层的高度。
第二标准节2的数量可以为1个,甚至更多,在第二标准节2的数量超过1个时,相邻的两个第二标准节2之间也采用相对可滑动地连接结构,以进一步实现运输管道组件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可调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管道组件还包括紧固件3,紧固件3用于在运输管道组件执行运输建筑垃圾的工作时将第二标准节2紧固,具体包括:在紧固件3用于在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滑动以使第二标注节2的底端与第一标准节1的顶端相连时,将第二标准节2紧固连接在支承件4上。其中,支承件4可选为建筑施工现场的结构墙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3包括托臂,托臂包括相互紧固连接的端板与侧板,其中,端板与结构墙体贴合,并通过螺丝紧固,侧板的一个侧面与第二标准节2贴合并通过螺丝紧固,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托臂的结构对第二标准节2进行紧固,也便于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在垂直方向进行微调,在托臂与第二标准节2紧固之前,可以预先对第二标准节2 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在调节准确之后,在将第二标准节2与托臂紧固。
所述第二标准节2相对第一标准节1可滑动,包括:第二标准节2嵌套于第一标准节1内,并相对第一标准节1的内壁可滑动;或,第一标准节1 嵌套于第二标准节2内,且第一标准节1相对第二标准节2的内壁可滑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二标准节2嵌套于第一标准节1内,并相对第一标准节1的内壁可滑动。在此基础上,第二标准节2的底部的外壁与第一标准节1的内壁相贴合,并可选为第二标准节2的底部的外壁与第一标准节1的内壁之间为密封的贴合,以在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之间相对可滑动地的同时,将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的活动连接处密封,避免在运输建筑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等污染物从运输管道组件内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标准节2的数量超过1个时,第二标准节2与第二标准节2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上述的第一标准节1 与第二标准节2之间的连接结构。
如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标准节和/或第二标准节的俯视图,参照图2 与图4,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标准节1包括:
通道50,用于建筑垃圾的流通;
结构框架51,形成通道50的骨架;
围合面52,围合于结构框架51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标准节1通过结构框架51与围合面52连接而成,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用于流通建筑垃圾的通道50。
可选地,结构框架51包括横向设置的扁钢加强带510以及垂直设置的加强角钢511,其中,扁钢加强带510分别设于加强角钢511的两端,在扁钢加强带510与扁钢加强带510之间设置多组加强角钢511,扁钢加强带510 与加强角钢511之间焊接连接,以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固性;围合面52为铁皮,其与扁钢加强带510以及加强角钢511通过铆钉紧固连接。
如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标准节和/或第二标准节的俯视图,参照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标准节2的结构与第一标准节1的结构基本相同,从而第一标准节1与第二标准节2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准节2的尺寸略小于第一标准节1的尺寸,以使第二标准节2可嵌套入第一标准节1内,此外,第一标准节1的侧面开设有垃圾倾倒口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不同楼层数量的施工建筑,上述运输管道组件可以作用在施工建筑的单个楼层,第一标准节1的底端设置在该楼层的楼面上,通过第一标准节1的垃圾倾倒口10将该楼层的垃圾倒入运输管道组件内,第一标准节1的底端还与下一楼层相连通,以将建筑垃圾运输至下一楼层,第二标准节2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第一标准1向上延伸,以与上以楼层相连通,用于运输上一楼层传输过来的建筑垃圾,需要注意的是,当运输管道组件位于施工建筑的首层时,第一标准节1下方无需再连通下一楼层,此时,第一标准节1的侧面开设的垃圾倾倒口10还用作将运输管道组件内的建筑垃圾排出的作用;当位于施工建筑的顶层时,可以不必设置运输管道组件,利用施工现场的洞口将垃圾倾倒,而将下方的运输管道组件与洞口相连通,以运输从顶层倾倒的建筑垃圾,此时,可选为在洞口处设置临边防护装置,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当然,可选地,在顶层的洞口处也设置上述的运输管道组件,此时,运输管道组件除了起到将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功能,还起到了洞口防护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时,本实施例中,运输管道组件可以只具备一个第一标准节。
基于上述的运输管道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管道,用于在施工建筑中垂直运输建筑垃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管道包括若干上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分别设置施工建筑的各楼层,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各个楼层都可以将建筑垃圾倾倒入运输管道内,并通过运输管道将建筑垃圾垂直运输至首层,并最终在首层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管道组件可以依附于施工建筑现有的洞口和结构墙体设置,拆装和运输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标准节与第二标准节,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侧面上开设有垃圾倾倒口,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标准节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可滑动,包括:
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相连;
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底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标准节相对所述第一标准节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相连时,将所述第二标准节与支承件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托臂,所述托臂包括相互紧固连接的端板与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承件紧固连接,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第二标准节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标准节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括结构墙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节嵌套于所述第一标准节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底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内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节和/或所述第二标准节包括:
通道,用于建筑垃圾的流通;
结构框架,形成所述通道的骨架;
围合面,围合于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扁钢加强带与垂直设置的加强角钢,所述扁钢加强带分别设于所述加强角钢的两端,所述扁钢加强带与所述加强角钢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面为铁皮,所述铁皮与所述扁钢加强带以及所述加强角钢通过铆钉紧固连接。
10.一种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管道组件,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分别设于施工建筑的各楼层,各所述运输管道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连通。
CN202020081561.X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Active CN213539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1561.XU CN213539602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1561.XU CN213539602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9602U true CN213539602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7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1561.XU Active CN213539602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9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305A (zh) * 2022-08-26 2022-11-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垃圾管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305A (zh) * 2022-08-26 2022-11-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垃圾管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9602U (zh) 一种运输管道组件及运输管道
US20090260539A1 (en) Modular vibratory floor
CN216188229U (zh) 一种皮带输送下料口防尘装置
CN201086354Y (zh) 一种快装便移式搅拌站
CN213087334U (zh) 一种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11690434U (zh) 新型地下廊道
CN210858024U (zh) 洞口部位可升降卸料平台
CN201695297U (zh) 集装箱式沥青拌和站
CN205661879U (zh) 一种具有sqb称的高效称重料仓
CN210482895U (zh) 一种多层建筑施工用垃圾管道输送及分级装置
CN208347245U (zh) 一种建筑工地楼层垃圾清运通道
CN204662883U (zh) 一种建筑垃圾通道
CN215168139U (zh) 一种混凝土吊运装置
CN207934393U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防尘运输系统
CN213115359U (zh) 一种建筑垃圾运输装置
CN210563209U (zh) 用于回收建筑楼层施工废弃物的通道装置
CN201433554Y (zh) 外附式垃圾井道
CN209537980U (zh) 一种快搬式沥青搅拌站
KR930005589Y1 (ko) 평면안치 시멘트 저장용 사일로(silo)
CN218288953U (zh)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内的砼运输装置
CN112109208A (zh) 高层建筑用干粉砂浆搅拌下料装置及干粉砂浆搅拌站
CN220736906U (zh) 除尘箱体用斜隔板安装结构
CN217732593U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转运料斗
CN215165765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预制工装
CN214113628U (zh) 一种砂浆生产用多功能计量料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