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3725U -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13725U CN213513725U CN202021323983.XU CN202021323983U CN213513725U CN 213513725 U CN213513725 U CN 213513725U CN 202021323983 U CN202021323983 U CN 202021323983U CN 213513725 U CN213513725 U CN 213513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plate
- emitting element
- light emitting
- power supply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在将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支承于金属板的光源单元中提高光控制构件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的配置自由度。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其构成为具备与发光元件(40)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50A)、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50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50C)作为供电附件(50),在此基础上构成为供电部与发光元件一起支承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并且连接器部形成为在金属板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开口。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反射器(70)以自由的布局配置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侧的空间(S1)、以及将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以向自由的朝向开口的状态配置于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发光元件及供电附件支承于金属板的光源单元、以及具备上述光源单元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车辆用灯具等的光源单元,已知有具备发光元件和用于向该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的光源单元。
一般而言,供电附件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形成为具备与发光元件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光源单元的结构,记载了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支承于压铸制造的散热器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光源单元的结构,记载了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支承于金属板的结构。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供电附件与发光元件一起支承于金属板的下表面,其连接器部形成为在金属板的下表面侧的空间开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7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9284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光源单元的发光输出比较小的情况下,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即使使用金属板来代替压铸制造的散热器,也能够确保作为光源单元的散热功能。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光源单元中,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形成为在金属板的下表面侧(即与发光元件相同的一侧)的空间开口,因此存在如下问题。
即,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形成为由配置在光源单元的下方的反射器使来自光源单元的发光元件的射出光朝向灯具前方反射的结构,但此时需要考虑到使反射器不与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发生干扰。
因而,在这样的车辆用灯具中,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控制的反射器等光控制构件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的配置自由度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将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支承于金属板的光源单元中提高光控制构件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的配置自由度的光源单元、以及具备上述光源单元的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供电附件的结构进行研究开发来实现了上述目的的达成。
即,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具备发光元件、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以及支承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供电附件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支承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所述供电附件具备与所述发光元件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以及位于所述供电部与所述连接器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供电部支承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所述连接器部形成为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开口。
上述“金属板”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仅形成为平板状,也可以在除了支承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实施弯折加工、切割立起加工等。
上述“金属板”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铝板、铜板等。
配置上述“金属板”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连接器部”只要形成为在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开口,则其具体的形状、开口的方向等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其具备上述那样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使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发光元件的射出光朝向灯具前方反射的反射器,
所述反射器配置于所述光源单元的下方,
所述光源单元以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朝下的状态在所述金属板处支承于所述反射器。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形成为具备与发光元件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作为用于向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的结构,但供电附件的供电部与发光元件一起支承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另外,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形成为在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开口,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能够容易地将反射器等光控制构件以自由的布局配置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侧的空间。另外,能够容易地将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以向自由的朝向开口的状态配置于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因而,能够提高光控制构件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的配置自由度。
这样,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将发光元件以及供电附件支承于金属板的光源单元中,提高光控制构件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的配置自由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形成为在金属板形成有开口部的结构,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为作为供电附件而其中间部形成为以贯通开口部的方式延伸的结构,则能够将供电附件形成为紧凑的结构。另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金属板被配置为在发光元件的周边中遍及比较大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光源单元的散热功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构成为发光元件隔着导热脂而载置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并且在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在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多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发光元件的突起部,且在此基础上构成为发光元件在被多个突起部定位于载置用区域的状态下被供电附件按压于金属板,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无需使用粘接剂就能够进行发光元件向金属板的支承。因而,不需要涂布粘接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在维持将发光元件定位的状态的同时使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因此能够简化作业工序。
在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形成为在各突起部的前端部中的载置用区域侧的部分实施了倒角的结构,则能够顺畅地进行将发光元件载置于载置用区域的作业。
另外,在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形成为在载置用区域中的与各突起部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由于在各突起部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的连接部分不可避免地形成有拐角R,因此在假设未形成凹陷部的情况下,发光元件可能会与金属板的连接部分抵接而使得发光元件无法准确地载置于载置用区域。
与此相对地,通过形成为在载置用区域中的与各突起部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的结构,能够使发光元件不与金属板的连接部分抵接,由此能够将发光元件准确地载置于载置用区域。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构成为发光元件隔着导热脂而载置于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并且在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在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两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在所需方向上定位发光元件的突起部,且在此基础上构成为发光元件被供电附件按压于金属板,并且构成为在供电附件形成有通过与发光元件的抵接而对发光元件向上述所需方向施力的施力片,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无需使用粘接剂就能够进行发光元件向金属板的支承。因而,不需要涂布粘接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在维持将发光元件定位的状态的同时使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因此能够简化作业工序。进一步地,能够容易地将发光元件定位于载置用区域。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形成为通过使供电附件与金属板卡合来进行供电附件向金属板的支承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不需要基于螺钉紧固的固定,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作业工序的简化。另外,能够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射出光被从供电附件突出的螺钉头部遮光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在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形成为在供电附件形成有多个卡合片并且在金属板形成有多个卡合孔的结构,且在此基础上作为各卡合片而构成为在插入到各卡合孔的状态下各卡合片的前端部与金属板卡合,则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进行供电附件与金属板的卡合,另外,能够容易地在金属板的面垂直方向上定位供电附件。
此时,如果形成为在多个卡合片中的至少一部分卡合片形成有在插入到卡合孔的状态下与卡合孔的内壁面抵接的抵接部的结构,则能够容易地在进行了供电附件与金属板的卡合的状态下还在金属板的沿面方向上定位供电附件。
另外,如果通过将金属板相对于供电附件铆接固定来进行供电附件与金属板的卡合,则能够容易地在金属板的面垂直方向以及沿面方向上定位供电附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形成为在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形成有台座部的结构,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在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中用于载置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位于台座部的结构,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即使使供电附件的壁厚增厚台座部的高度的量,也能够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射出光不会被供电附件遮光,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供电附件的制造。另外,即使在形成为通过螺钉紧固进行供电附件向金属板的支承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射出光难以被从供电附件突出的螺钉头部遮光。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作为具备这样的光源单元的车辆用灯具,形成为具备使来自光源单元的发光元件的射出光向灯具前方反射的反射器的结构,此时,反射器配置于光源单元的下方,另外,光源单元以金属板的第一板面朝下的状态在金属板处支承于反射器,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光源单元在金属板的第二板面朝上的状态下进行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连结于供电附件的连接器部的作业。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形成为以沿车宽方向排列的状态配置有多组光源单元以及反射器的结构,则即使减小各组的光源单元的发光输出,也能够容易地确保作为来自车辆用灯具的照射光所需的亮度,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必要的散热功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地作为光源单元的结构而形成为在金属板形成的开口部位于发光元件的灯具后方侧并且连接器部朝向灯具后方开口的结构,则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将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连结于连接器部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俯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图4是单独表示上述光源单元的、图3的IV方向向视图。
图5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与比较例进行对比表示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9是图8的IX方向向视图。
图10是图8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图12是图9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图13是表示在上述第四变形例中光源单元的组装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与图12相同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五变形例的作用的图,图15中的(a)是与图14相同的图,图15中的(b)是图15中的(a)的b-b线剖视图,图15中的(c)是图15中的(a)的c-c线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从图10所示的状态上下反转后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与图16相同的图。
图1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与图16相同的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第十一变形例的、与图10相同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灯具;
12:灯体;
14:透光罩;
20A、20B、20C:灯具单元;
30、130、230、330:光源单元;
40:发光元件;
40A:元件主体;
40B:主体支承部;
40a:发光面;
40b:端子部;
50、250、350:供电附件;
50A、250A、350A:供电部;
50B、250B、350B:连接器部;
50C、250C、350C:中间部;
52:绝缘构件;
52A:供电部构成区域;
52B:连接器部构成区域;
52C:中间部构成区域;
52a:开口部;
52b:凸缘部;
52c:定位销;
52d:矩形孔;
52e:凹部;
52f:螺钉插通孔;
54:母线电极;
54a:端子片;
54b:按压片;
54c:端子销;
56:螺钉;
60、160、360:金属板;
60a、160a、360a:第一板面;
60b、160b、360b:第二板面;
60c、360c:开口部;
60d:插通孔;
60e:卡合孔;
60f:螺纹孔;
70:反射器;
70a:反射面;
70s:反射元件;
72:光源支承部;
72a:铆接销;
80: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
160d:后端部;
160e:下方延长部;
S1:第一板面侧的空间;
S2:第二板面侧的空间;
620A:灯具单元;
630:光源单元;
640:发光元件;
640A:元件主体;
640B:主体支承部;
640a:发光面;
640b:端子部;
642:导热脂;
650、750、850、950、1050:供电附件;
650A:供电部;
650B:连接器部;
650C:中间部;
652、752、852、952、1052:绝缘构件;
652A、752A:供电部构成区域;
652B:连接器部构成区域;
652C:中间部构成区域;
652a、752a:开口部;
652b:凸缘部;
652c、852c、952c:定位销;
652d:矩形孔;
652e:凹部;
652f:螺钉插通孔;
654:母线电极;
654a:端子片;
654c:端子销;
656:螺钉;
660、760、860、960、1060、1160、1260、1360:金属板;
660a、760a、860a、960a、1060a、1160a、1260a、1360a:第一板面;
660b、860b、960b、1060b、1160b、1260b、1360b:第二板面;
660c:开口部;
660d:后端部;
660e:下方延长部;
660f:螺纹孔;
660g、760g:突起部;
660g1:倒角;
660h:凹部;
660i、760i:凹陷部;
660j:插通孔;
660k、860k、960k、1052k:卡合孔;
660m:凹部;
670:反射器;
670a:反射面;
672:光源支承部;
672a:铆接销;
752g、752h:施力片;
752g1、752h1:倾斜面;
754:母线电极;
852i:贯通孔;
852j、952j:卡合片;
852j1、952j1:轴部;
852j2、952j2:折返部;
860n、960n:卡合孔;
952j3:抵接部;
1000:铆接用夹具;
1052k1:倒角;
1060p:翻边部;
1060p1:前端部;
1160q、1360q:台座部;
1160r:凹部;
1262:散热片;
1360s:平面部;
A:载置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30的车辆用灯具10的俯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在图1、图2中,X所表示的方向是“灯具前方”,Y所表示的方向是与“灯具前方”正交的“左方向”(灯具主视视角下为“右方向”),Z所表示的方向是“上方向”。在图1、图2以外的图中也是同样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是设置于车辆的右前端部的前照灯,且形成在由灯体12和安装于该灯体12的前端开口部的透明状的透光罩14所形成的灯室内以沿车宽方向排列的状态组装有三个灯具单元20A、20B、20C的结构。
各灯具单元20A~20C形成为具备以发光元件40为光源的光源单元30、和配置在该光源单元30的下方的反射器70的结构。
光源单元30被配置为发光元件40的发光面40a朝下的状态。
反射器70具备形成有多个反射元件70s的反射面70a,在各反射元件70s使来自发光元件40的射出光向灯具前方反射。
在反射器70的上端部形成有支承光源单元30的光源支承部72。而且,从灯具后方侧对支承于该光源支承部72的光源单元30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由此向光源单元30供给电力。
在三个灯具单元20A~20C中,构成反射器70的反射面70a的各反射元件70s的表面形状互不相同,但除此以外的结构都相同。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反射器70由树脂制构件构成,互相形成为一体。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通过来自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照射光形成所需的配光图案(例如近光用配光图案)。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另外,图4是单独表示光源单元30的、图3的IV方向向视图。
如图3、图4所示,光源单元30形成为发光元件40和用于向该发光元件40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50支承于金属板60的结构。
金属板60是板厚恒定的铝板,被配置为沿着水平面延伸。该金属板60具有俯视视角下在灯具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外形形状。
发光元件40是白色发光二极管,其发光面40a形成为横长矩形状。该发光元件40形成具有发光面40a的元件主体40A支承于主体支承部40B的结构,且在主体支承部40B处支承于作为金属板60的下表面的第一板面60a。例如通过使用粘接剂等将主体支承部40B固定于第一板面60a来进行该支承。
主体支承部40B具有在俯视视角下横长矩形状的外形形状,在其下表面的发光元件40的左右两侧的位置配置有分别与元件主体40A的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电连接的左右一对端子部40b。
在金属板60中,在与支承发光元件40的位置的灯具后方侧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60c。该开口部60c具有矩形状的内周面形状。
供电附件50具备与发光元件40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50A、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50B、以及位于供电部50A与连接器部50B之间的中间部50C。
此时,供电部50A支承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另外,中间部50C形成为以贯通金属板60的开口部60c的方式延伸。进一步地,连接器部50B形成为在作为金属板60的上表面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中开口。
接着,对供电附件5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供电附件50构成为,用于实现与发光元件40电导通的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分别以使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埋设于以包围发光元件40的方式形成的绝缘构件52而得的嵌入成形件。
绝缘构件52在位于供电部50A的供电部构成区域52A中形成为沿着水平面呈平板状延伸,具有在俯视视角下横长矩形状的外形形状。在该供电部构成区域52A中,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形成有横长矩形状的开口部52a,另外,在其左右两侧面部形成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凸缘部52b。
在左右一对凸缘部52b形成有左右一对螺钉插通孔52f。另一方面,在金属板60中,在与左右一对螺钉插通孔52f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螺纹孔60f。而且,在将绝缘构件52的供电部构成区域52A从下方侧按压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的状态下,穿过各螺钉插通孔52f将螺钉56紧固于各螺纹孔60f,由此将供电附件50固定于金属板60。
另外,在左右一对凸缘部52b的上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定位销52c。另一方面,在金属板60中,在与左右一对定位销52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60e。此时,左右一对卡合孔60e的一方形成为圆形,另一方形成为横长矩形。而且,在将绝缘构件52的供电部构成区域52A按压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时,将各定位销52c插入各卡合孔60e,由此在水平方向上将供电附件50相对于金属板60定位。
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具备向开口部52a突出的左右两对端子片54a,它们抵接于发光元件40的左右一对端子部40b,由此所述母线电极54与发光元件40电连接。
另外,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具备向开口部52a突出的前后两对按压片54b,通过它们与主体支承部40B的下表面抵接来实现发光元件40的定位。
此时,各端子片54a以及各按压片54b构成为从下方侧弹性按压主体支承部40B的弹性片。
绝缘构件52形成为,位于中间部50C的中间部构成区域52C从供电部构成区域52A的后端部朝向铅垂上方呈棱柱状延伸。该中间部构成区域52C以位于供电部构成区域52A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的方式形成为比供电部构成区域52A窄的左右宽度。而且,该中间部构成区域52C形成为对金属板60的开口部60c在靠其前端面的位置沿铅垂方向进行贯通。
绝缘构件52形成为,位于连接器部50B的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从中间部构成区域52C的上端部朝向灯具后方沿水平方向延伸。该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以与中间部构成区域52C相同的左右宽度延伸成角管状,并形成为向灯具后方开口。
在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的上壁部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孔52d,另外,在该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的左右两侧壁部形成有矩形状的凹部52e。
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的端子销54c以朝向灯具后方突出的状态配置于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的内部空间。左右一对端子销54c分别形成为沿着铅垂面呈板状延伸。而且,将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插入到连接器部构成区域52B的内部空间而与该矩形孔52d以及左右一对凹部52e嵌合,由此供电附件5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将供电附件50安装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时,为了使供电附件50的中间部50C以及连接器部50B不与金属板60干扰,金属板60的开口部60c形成为其后端缘的位置位于比连接器部50B的后端面靠灯具后方侧的位置。
如图1、图2所示,反射器70对光源单元30的支承是通过在其光源支承部72的三个部位处通过铆接固定来进行的。
为了实现这一点,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在反射器70的光源支承部72的三个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铆接销72a,另外,在光源单元30的金属板60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用于供铆接销72a插通的插通孔60d。而且,当光源单元30的金属板60载置于反射器70的光源支承部72的上表面时,在各铆接销72a插通于各插通孔60d的状态下对各铆接销72a的前端部实施热铆接,由此将光源单元30固定于反射器70。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具备三个灯具单元20A、20B、20C,各灯具单元20A~20C的光源单元30具备与发光元件40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50A、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50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50C作为用于向发光元件40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50,而且,供电附件50的供电部50A与发光元件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另外,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形成为在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中开口,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将反射器70以自由的布局配置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侧的空间S1。另外,能够容易地将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以向自由的朝向开口的状态配置于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因而,能够提高反射器70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50B的配置自由度。
基于图5对这一点进行具体说明。
图5中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30的、与图3相同的图。另一方面,图5中的(b)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光源单元530的、与图5中的(a)相同的图。
如图5中的(b)所示,在比较例的光源单元530中,也形成为供电附件550的供电部550A与发光元件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560的第一板面560a的结构,但在如下这一点上形成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供电附件550的连接器部550B不是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金属板560的第二板面560b侧的空间S2中开口,而是形成为在第一板面560a侧的空间S1中开口。
而且,在该光源单元530中,供电附件550的连接器部550B形成为在第一板面560a侧的空间S1中突出至比供电部550A的下表面更靠下方侧的位置。与此相伴地,为了不与供电附件550的连接器部550B发生干扰,反射器570形成反射面570a的上部区域缺失的结构。因而,无法最大限度地将来自发光元件40的射出光作为由反射器570产生的反射光而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如图5中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30中,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形成为在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开口,因此在第一板面60a侧的空间S1中并不存在突出至比供电部50A的下表面靠下方侧的位置的部分,反射器70的反射面70a并未缺失上部区域。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来自发光元件40的射出光作为反射器70的反射光而有效利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备将发光元件40以及供电附件50支承于金属板60的光源单元30的车辆用灯具10中,能够提高作为光控制构件的反射器70的形状自由度、连接器部50B的配置自由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30中,供电附件50的中间部50C形成为以贯通金属板60中形成的开口部60c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使供电附件50成为紧凑的结构。另外,通过采用这样在金属板60中形成有开口部60c的结构,从而例如与在金属板60的后端面形成有凹部的结构这样的情况相比,金属板60遍及更大的范围地配置于发光元件40的周边,因此能够提高光源单元30的散热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中,三个灯具单元20A~20C被配置为沿车宽方向排列的状态,因而,即使减小各灯具单元20A~20C的光源单元30的发光输出,也能够容易地确保作为来自车辆用灯具10的照射光所需的亮度。因而,能够通过该金属板60容易地确保作为各灯具单元20A~20C所需的散热功能。
而且,各灯具单元20A~20C形成为反射器70配置在光源单元30的下方的结构,另外,光源单元30以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朝下的状态在金属板60处支承于反射器70,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光源单元30配置为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朝上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对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进行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的作业。
另外,在光源单元30中,形成于金属板60的开口部60c位于发光元件40的灯具后方侧,并且连接器部50B朝向灯具后方开口,因此能够通过使连接器80沿着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滑动来更容易地进行对连接器部50B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的作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供电附件50的中间部50C位于金属板60的开口部60c的例子,但也能够形成为位于在金属板60的后端面形成的凹部的结构、位于金属板60的后端面或者侧端面的附近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供电附件50在绝缘构件52的左右一对凸缘部52b处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金属板60的例子,但也能够形成为通过夹具固定等而固定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通过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中的左右两对端子片54a抵接于发光元件40的左右一对端子部40b而使供电附件50与发光元件40点连接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在左右一对端子部40b的图案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案形状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与此相应地也将左右两对端子片54的配置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例如,在发光元件40的左右一对端子部40b形成为从发光元件40的主体支承部40B的左右两侧朝向灯具前方延伸的情况下,作为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能够形成为左右两对端子片54a在比发光元件40的主体支承部40B靠灯具前方侧与发光元件40的左右一对端子部40b抵接的结构,另外,在形成为一方的端子部40b从发光元件40的主体支承部40B的左右两侧朝向灯具前方延伸并且另一方的端子部40b朝向灯具后方延伸的情况下,作为左右一对母线电极54,能够形成为一方的端子片54a在比发光元件40的主体支承部40B靠灯具前方侧与发光元件40的端子部40b抵接并且另一方的端子片54a在比发光元件40的主体支承部40B靠灯具后方侧与发光元件40的端子部40b抵接的结构。
另外,也能够形成为具备左右一对端子片54a、左右三对以上的端子片54a来代替左右两对端子片54a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铆接固定进行反射器70对光源单元30的支承的例子,但也能够形成为通过螺钉紧固等进行上述支承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辆用灯具10具备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例子,但也能够形成为具备两个以下或者四个以上的灯具单元的结构。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130的、与图3相同的图。
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金属板16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的光源单元130中,供电附件50的供电部50A也与发光元件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160的下表面即第一板面160a,另外,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也形成为在金属板160的上表面即第二板面160b侧的空间S2开口,但在本变形例的金属板160形成有从其后端部160d朝向铅垂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160e,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下方延长部160e通过对金属板160实施弯折加工而形成,由此金属板160的后端部160d的第二板面160b侧的表面构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凸曲面。
此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130中,在金属板160也形成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开口部160c。而且,供电附件50形成为其中间部50C以贯通开口部160c的方式延伸。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增大金属板160的热容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单元30的散热功能。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金属板160的后端部160d中的第二板面160b侧的表面构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凸曲面,因此在与对供电附件50的连接器部50B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时,能够使连接器80沿着金属板160的第二板面160b顺畅地滑动。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7中的(a)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30的、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
如图7中的(a)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供电附件25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供电附件250也具备与发光元件40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250A、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250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250C,供电附件250的供电部250A与发光元件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60的第一板面60a,另外,供电附件250的连接器部250B形成为在金属板60的第二板面60b侧的空间S2开口,但该连接器部250B朝向灯具后方且并不朝向水平方向而是朝向斜上方开口,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从灯具后方的斜上方容易地进行对供电附件250的连接器部250B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的作业。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7中的(b)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330的、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
如图7中的(b)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供电附件35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与此相伴地,金属板360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供电附件350也具备与发光元件40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350A、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350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部350C,供电附件350的供电部350A与发光元件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360的第一板面360a,另外,供电附件350的连接器部350B形成为在金属板360的第二板面360b侧的空间S2开口,但该连接器部350B朝向铅垂上方开口,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从正上方进行对供电附件350的连接器部350B连结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的作业。因而,通过车辆用灯具10的结构,能够提高作业性。
另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330中,供电附件350的中间部350C也形成为以贯通金属板360的开口部360c的方式延伸,但供电附件350的连接器部350B与中间部350C形成为相同的前后宽度,因此能够将供电附件350形成为比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更紧凑的结构。另外,由此,能够使开口部360c的前后宽度比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窄,因此能够相应地增大金属板360的热容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单元330的散热功能。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灯具单元620A的、与图3相同的图。另外,图9是图8的IX方向向视图,图10是图8的X-X线剖视图。此外,图11是图8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12是图9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如图8~图12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光源单元63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与此相伴地,反射器670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局部不同。
光源单元63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形成为发光元件640和供电附件650支承于金属板660的结构。而且,光源单元630以发光元件640的发光面640a朝下的状态在金属板660处支承于反射器670。
反射器670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反射面670a,在其上端部形成有光源支承部672。而且,反射器670在将形成于光源支承部672的三处的铆接销672a插通到形成于金属板660的插通孔660j中的状态下铆接固定于金属板660。
在光源单元630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供电附件650的供电部650A与发光元件640一起支承于金属板660的下表面即第一板面660a,另外,供电附件650的连接器部650B形成为在金属板660的上表面即第二板面660b侧的空间S2开口。
在本变形例中,也在金属板660中在比发光元件640靠灯具后方侧形成有开口部660c,供电附件650也形成为其中间部650C以贯通开口部660c的方式延伸。而且,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的情况同样地,在金属板660形成有从其后端部660d朝向铅垂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660e。
发光元件640形成具有形成为横长矩形状的发光面640a的元件主体640A支承于主体支承部640B的结构,在主体支承部640B处支承于金属板660。
具体而言,发光元件640在隔着导热脂642而载置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的状态下被供电附件650按压于金属板660,由此支承于金属板660。
主体支承部640B具有在俯视视角下横长矩形状的外形形状,在其下表面的发光元件640的左右两侧的位置,配置有分别与元件主体640A的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电连接的左右一对端子部640b。
供电附件650构成为,用于实现与发光元件640电导通的左右一对母线电极654分别以使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埋设于以包围发光元件640的方式形成的绝缘构件652而得的嵌入成形件。
绝缘构件652在位于供电部650A的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中形成为沿着水平面呈平板状延伸,具有在俯视视角下横长矩形状的外形形状。在该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中,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形成有横长矩形状的开口部652a。
左右一对母线电极654具备从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的后部内周面朝向开口部652a突出的左右一对端子片654a,它们与发光元件640的左右一对端子部640b抵接,由此所述母线电极654与发光元件640电连接。各端子片654a构成为在开口部652a中从下方侧弹性按压主体支承部640B的弹性片,由此支承发光元件640。
在绝缘构件652的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中的左右两侧面部形成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凸缘部652b。
左右一对凸缘部652b形成为相对于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向上方侧偏移的状态。而且,在左右一对凸缘部652b形成有左右一对螺钉插通孔652f。
另一方面,金属板660的位于左右一对凸缘部652b处的区域向上方侧偏移,由此在第一板面660a形成有左右一对大致矩形状的凹部660m。各凹部660m的深度被设定为与凸缘部652b的壁厚大致相同的值。而且,在金属板660中,在与左右一对螺钉插通孔652f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螺纹孔660f。
另外,在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中的开口部652a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定位销652c。各定位销652c的基端部形成为圆柱状,并且前端部形成为圆锥状。
另一方面,在金属板660中,在与左右一对定位销652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660k。此时,左右一对卡合孔660k的一方形成为圆形,另一方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
而且,在将绝缘构件652的左右一对凸缘部652b从下方侧按压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的左右一对凹部660m的状态下,穿过各螺钉插通孔652f将螺钉656紧固于各螺纹孔660f,由此将供电附件650固定于金属板660。此时,通过将各定位销652c插入到各卡合孔660k中,在水平方向上将供电附件650相对于金属板660定位。
绝缘构件652形成为,位于中间部650C的中间部构成区域652C从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的后端部朝向铅垂上方呈棱柱状延伸。该中间部构成区域652C以位于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的方式形成为比供电部构成区域652A窄的左右宽度。而且,该中间部构成区域652C形成为对金属板660的开口部660c在靠其前端面的位置沿铅垂方向进行贯通。
绝缘构件652形成为,位于连接器部650B的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从中间部构成区域652C的上端部朝向灯具后方沿水平方向延伸。该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以与中间部构成区域652C相同的左右宽度延伸成角管状,并形成为向灯具后方开口。
在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的上壁部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孔652d,另外,在该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的左右两侧壁部形成有矩形状的凹部652e。
在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的内部空间中,以朝向灯具后方突出的状态配置有左右一对母线电极654的端子销654c。左右一对端子销654c分别形成为沿着铅垂面呈板状延伸。而且,将外部电源侧的连接器80插入到连接器部构成区域652B的内部空间并与其矩形孔652d以及左右一对凹部652e嵌合,由此使供电附件65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图13是表示从斜下方观察发光元件640载置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时的情形的立体图。即,在图13中,示出了使金属板660从图8所示的状态上下反转后的状态。
亦如图13所示,在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在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640的载置用区域A包围的四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发光元件640的突起部660g。而且,发光元件640在被四处突起部660g定位于载置用区域A的状态下,被供电附件650按压于金属板660。
各突起部660g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在其前端部中的载置用区域A侧的部分实施了倒角660g1。各突起部660g是通过在将金属板660冲压成形为L形时使金属板660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形成的。
在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在与载置用区域A中的各突起部660g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660i。各凹陷部660i具有包围各突起部660g的内侧面(即载置用区域A侧的面)的细长的矩形形状。而且,各突起部660g形成为其内侧面延伸至各凹陷部660i的底面。各凹陷部660i的深度设定为与形成于各突起部660g的内侧面的基端位置的拐角R的大小相同或比其稍大的值。
然后,在将金属板660配置为其第一板面660a朝上后,以在发光元件640的主体支承部640B的底面涂布有导热脂642的状态(或在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的载置用区域A涂布有导热脂642的状态),将发光元件640插入四个突起部660g之间并按压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由此将发光元件640以定位于载置用区域A的状态载置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
此时,由于在各突起部660g实施了倒角660g1,因此使得发光元件640一边被四个突起部660g引导一边被顺畅地引导至载置用区域A。
另外,由于在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在与载置用区域A中的各突起部660g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660i,因此,即使在各突起部660g的内侧面的基端位置形成有或多或少的拐角R,也能够将发光元件640准确地载置到载置用区域A。
如图10、图11所示,在金属板660的第二板面660b,在各突起部660g的大致正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凹部660h,由此提高通过金属板660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各突起部660g的形状精度。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630中,由于发光元件640隔着导热脂642载置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并且在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在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640的载置用区域A包围的四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发光元件640的突起部660g,在此基础上,发光元件640以被四个突起部660g定位于载置用区域A的状态下被供电附件650按压于金属板660,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无需使用粘接剂就能够进行发光元件640向金属板660的支承。因而,不需要涂布粘接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在维持将发光元件640定位的状态的同时使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因此能够简化作业工序。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各突起部660g的前端部中的载置用区域A侧的部分实施了倒角660g1,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将发光元件640载置到载置用区域A的作业。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载置用区域A中的与各突起部660g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660i,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由于在各突起部660g与金属板660的第一板面660a的连接部分不可避免地形成有拐角R,因此,在假设未形成凹陷部660i的情况下,发光元件640可能会与金属板660的连接部分抵接而使得发光元件640无法准确地载置于载置用区域A。
与此相对地,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载置用区域A中的与各突起部660g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660i,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640不会与金属板660的连接部分抵接,由此能够将发光元件640准确地载置于载置用区域A。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2相同的图。
如图14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但金属板760以及供电附件750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金属板760在其第一板面760a中的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640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四个部位中,在灯具前方侧和左侧这两个部位形成有用于定位发光元件640的突起部760g,但在灯具后方侧和右侧这两个部位未形成突起部760g。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也在第一板面760a的载置用区域中的与各突起部760g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760i。另一方面,在各突起部760g的前端部中的载置用区域侧的部分未实施倒角。
供电附件750形成为具备以包围发光元件640的方式形成的绝缘构件752和从其供电部构成区域752A的后部内周面朝向开口部752a突出的左右一对母线电极754的结构,但供电部构成区域752A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在供电部构成区域752A形成有从其后部内周面朝向开口部752a突出的矩形状的施力片752g、以及从其右侧内周面朝向开口部752a突出的矩形状的施力片752h。
施力片752g以比灯具前方侧的突起部760g宽的宽度形成于与突起部760g对置的位置,其前端面形成为关于载置用区域而与灯具前方侧的突起部760g的前端面前后对称的位置关系。在该施力片752g的前端部中的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侧的角部实施了倒角,由此形成倾斜面752g1。
另外,施力片752h以比左侧的突起部760g宽的宽度形成于与突起部760g对置的位置,其前端面形成为关于载置用区域而与左侧的突起部760g的前端面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在该施力片752h的前端部中的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侧的角部实施了倒角,由此形成倾斜面752h1。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形成于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的两个部位处的突起部760g、和形成于供电附件750的绝缘构件752两个部位处的施力片752g、752h,将发光元件640定位于该载置用区域。
图15是表示发光元件640载置于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时的情形的图,图15中的(a)是与图14相同的图,图15中的(b)是图15中的(a)的b-b线剖视图,图15中的(c)是图15中的(a)的c-c线剖视图。
如图15中的(a)所示,在将金属板760配置为其第一板面760a朝上后,以在发光元件640的主体支承部640B的底面涂布有导热脂642的状态将发光元件640在从两个突起部760g向斜后方侧离开的位置载置于第一板面760a。
之后,如图15中的(b)所示,若使供电附件750的绝缘构件752从上方侧接近金属板760(参照箭头D),则施力片752g的倾斜面752g1与发光元件640的元件主体640A的后端角部抵接。由此,发光元件640被朝向灯具前方按压(参照箭头F)。由于发光元件640隔着导热脂642载置于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因此向灯具前方滑动而与灯具前方侧的突起部760g抵接。然后,元件主体640A的后端角部从施力片752g的倾斜面752g1脱离,施力片752g的前端面沿着元件主体640A的后端面下降,由此发光元件640被灯具前方侧的突起部760g和施力片752g从前后两侧夹持。
另外,如图15中的(c)所示,在使供电附件750的绝缘构件752从上方侧接近金属板760时,施力片752h的倾斜面752h1与发光元件640的主体支承部640B的右端角部(在图15中的(c)中为左端角部)抵接。由此,发光元件640被向左方向按压(参照箭头L)而向左方向滑动,从而与左侧的突起部760g抵接。然后,主体支承部640B的右端角部从施力片752h的倾斜面752h1脱离,施力片752h的前端面沿着主体支承部640B的右端面下降,由此发光元件640被左侧的突起部760g和施力片752h从左右两侧夹持。
这样,在安装供电附件750时,发光元件640在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上如图15中的(a)的箭头FL所示向左斜前方滑动后,与两个突起部760g抵接而被定位于载置用区域。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无需使用粘接剂就能够进行发光元件640向金属板760的支承。因而,不需要涂布粘接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在维持将发光元件640定位的状态的同时使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因此能够简化作业工序。进一步地,能够容易地将发光元件640定位于载置用区域。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金属板760的第一板面760a,在将用于载置发光元件640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两个部位形成有用于将发光元件640在灯具前方以及左方上定位的突起部760g,并且在供电附件750形成有通过与发光元件640的抵接而对发光元件640朝向灯具前方施力的施力片752g以及朝向左方施力的施力片752h,因此利用供电附件750将发光元件640按压于金属板760,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发光元件640定位于载置用区域。
在本变形例中,形成于各施力片752g、752h的倾斜面752g1、752h1的倾斜角度优选设定为15°~60°左右的值。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各倾斜面752g1、752h1形成为呈平面状延伸,但也能够形成为呈凸曲面状、凹曲面状延伸。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0相同的图。但是,在图16中示出了使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从图10所示的状态上下反转后的状态。
如图16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但供电附件850向金属板860的支承是通过使供电附件850与金属板860卡合而进行的,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在供电附件850的绝缘构件852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片852j,另外在金属板860,在与左右一对卡合片852j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860n。而且,各卡合片852j以插入到各卡合孔860n的状态与金属板860卡合。
各卡合片852j由以形成于绝缘构件852的贯通孔852i为中心在周向上的多处(例如三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852j1、和从该轴部852j1的前端位置朝向径向外周侧而向基端部侧折返成锐角状的折返部852j2构成。
而且,在各卡合片852j从金属板860的第一板面860a侧插入到各卡合孔860n时,其折返部852j2抵接于各卡合孔860n的内壁面的入口部分而从图16中的(a)所示的状态向内周侧弹性变形,从而成为图16中的(b)所示的形状并通过各卡合孔860n,该折返部852j2若向各卡合孔860n的相反侧伸出,则如图16中的(c)所示以沿着第二板面860b向外周侧展开的状态卡止于金属板860。
供电附件850在支承于金属板860的状态下,通过左右一对卡合片852j与左右一对卡合孔860n卡合而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另外,通过左右一对定位销852c与左右一对卡合孔860k卡合而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基础上,如本变形例那样,形成为通过使供电附件850与金属板860卡合而进行供电附件850向金属板860的支承的结构,由此不需要基于螺钉紧固的固定,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作业工序的简化。另外,能够消除发生来自发光元件640的射出光被从供电附件850突出的螺钉头部遮光的那样的事态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构成为在供电附件850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片852j,并且在金属板860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860n,各卡合片852j在插入到各卡合孔860n的状态下其前端部852j与金属板860卡合,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供电附件850与金属板860的卡合。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6相同的图。
如图17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供电附件950向金属板960的支承也是通过使供电附件950与金属板960卡合而进行的,但其详细结构与上述第六变形例的情况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也在供电附件950的绝缘构件952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并在金属板960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960n。而且,各卡合片952j以插入到各卡合孔960n的状态与金属板960卡合。
在本变形例中,各卡合片952j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单一的轴部952j1、和从该轴部952j1的前端位置朝向左右两侧而向基端部侧折返成锐角状的一对折返部952j2构成。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中,一方的卡合片952j的轴部952j1的基端部处形成有向另一方的卡合片952j侧伸出的抵接部952j3。
进一步地,在本变形例中,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相互的间隔被设定为比左右一对卡合孔960n相互的间隔稍小的值。
而且,在卡合片952j从金属板960的第一板面960a侧插入到各卡合孔960n时,其折返部952j2抵接于各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的入口部分抵接而从图17中的(a)所示的状态向轴部952j1侧弹性变形,从而在成为图17中的(b)所示的形状的状态下通过各卡合孔960n,该折返部952j2若向各卡合孔960n的相反侧伸出,则如图17中的(c)所示以沿着第二板面960b向外侧展开的状态卡止于金属板960。
在本变形例中,在一方的卡合片952j的折返部952j2即将向卡合孔960n的相反侧伸出之前,形成于其轴部952j1的基端部处的抵接部952j3与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的入口部分抵接,在该折返部952j2向卡合孔960n的相反侧伸出时,抵接部952j3与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抵接。此时,另一方的卡合片952j的轴部952j1也与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抵接。
供电附件950在支承于金属板960的状态下,通过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与左右一对卡合孔960n卡合而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另外,通过左右一对定位销952c与左右一对卡合孔960k卡合而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此时,通过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与左右一对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抵接,提高了左右方向的定位精度。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六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基础上,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左右一对卡合片952j中,在一方的卡合片952j的轴部952j1的基端部处形成的抵接部952j3与一方的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抵接,并且另一方的卡合片952j的轴部952j1与另一方的卡合孔960n的内壁面抵接,因此能够实现在进行了供电附件950与金属板960的卡合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的定位精度的提高。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6相同的图。
如图18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供电附件1050向金属板1060的支承也是通过使供电附件1050与金属板1060卡合而进行的,但该卡合通过铆接固定而进行,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六变形例的情况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在金属板1060的两个部位实施了翻边加工,由此在金属板1060形成有向第一板面1060a侧突出的左右一对圆筒状的翻边部1060p。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供电附件1050的绝缘构件1052中的与左右一对翻边部1060p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孔1052k。各卡合孔1052k形成为比各翻边部1060p的外径稍大的内径,在所述卡合孔1052k的金属板1060的第二板面1060b侧的端部实施了倒角1052k1。
各翻边部1060p形成为比各卡合孔1052k的长度稍长。
而且,如图18中的(a)所示,供电附件1050从金属板1060的第一板面1060a侧使左右一对翻边部1060p插通到左右一对卡合孔1052k,由此如图18中的(b)所示载置于金属板1060的第一板面1060a。此时,左右一对翻边部1060p成为其前端部1060p1从左右一对卡合孔1052k突出的状态。之后,如图18中的(c)所示,通过使形成为圆锥台状的左右一对铆接用夹具1000的前端部抵接于左右一对翻边部1060p的前端部1060p1,使各翻边部1060p的前端部1060p1在以沿着绝缘构件1052的表面向外周侧扩展的方式塑性变形的状态下卡止于绝缘构件1052。
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六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由于供电附件1050与金属板1060的卡合是通过将金属板1060相对于供电附件1050铆接固定而进行的,由此能够容易地在金属板1060的面垂直方向以及沿面方向上定位供电附件1050。
因而,在本变形例中,不需要上述第五变形例的在供电附件750形成的左右一对定位销752c以及在金属板760形成的左右一对卡合孔760k。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9中的(a)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0相同的图。
如图19中的(a)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但金属板1160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也形成发光元件640和供电附件650被金属板1160支承的结构,但在金属板1160的第一板面1160a形成有台座部1160q。而且,在金属板1160的第一板面1160a中,用于载置发光元件40的载置用区域位于台座部1160q。
台座部1160q通过使金属板1160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与其周边区域大致相同的壁厚,在其背面侧(即第二板面1160b侧)形成有凹部1160r。
此外,发光元件640向金属板1160的支承例如通过使用粘接剂等将发光元件640的主体支承部640B固定于台座部1160q而进行。
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使来自发光元件640的射出光不会被供电附件650遮光。因而,能够使供电附件650的绝缘构件652的壁厚具有台座部1160q的高度的量的富余,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供电附件650的制造。
另外,如本变形例所示,尽管供电附件650向金属板1160的支承是通过螺钉紧固来进行的,但来自发光元件640的射出光难以被从供电附件650突出的螺钉头部遮光。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9中的(b)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9中的(a)相同的图。
如图19中的(b)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但在金属板1260的第二板面1260b追加配置有多个散热片1262,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情况不同。
多个散热片1262通过粘接、焊接等固定于台座部1260q的背面侧的凹部1260r及其周边区域的多个部位。
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通过多个散热片1262高效地散发发光元件640产生的热。而且由此,尽管构成为伴随着在金属板1260的第一板面1260a形成台座部1260q而在其背面侧形成有凹部1260r,但也能够充分地确保金属板1260的散热功能。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多个散热片1262由与金属板1260独立的构件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它们与金属板1260一体地形成的结构。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9中的(c)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9中的(a)相同的图。
如图19中的(c)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但金属板1360的结构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情况局部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在金属板1360的第一板面1360a形成有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情况相同的台座部1360q,但在其背面侧(即第二板面1360b侧)未形成上述第九变形例那样的凹部1160r,而形成为与其周边区域共面的平面部1360s。
此外,平面部1360s通过在利用冲压成形而形成台座部1360q之后使金属板1360的一部分进一步塑性变形而形成。
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增大金属板1360中的台座部1360q所处的部分的壁厚,由此能够提高金属板1360的散热功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作为规格示出的数值仅是一例,当然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地设定为不同的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记载的结构,而能够采用施加了除此以外的各种变更的结构。
Claims (14)
1.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发光元件、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供电附件、以及支承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供电附件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支承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所述供电附件具备与所述发光元件抵接并向其供电的供电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器部、以及位于所述供电部与所述连接器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供电部支承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所述连接器部形成为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板面侧的空间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金属板形成有开口部,
所述供电附件形成为所述中间部以贯通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隔着导热脂而载置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中,在将用于载置所述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多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发光元件的突起部,
所述发光元件在被多个所述突起部定位于所述载置用区域的状态下被所述供电附件按压于所述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部中的所述载置用区域侧的部分实施了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置用区域中的与各所述突起部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隔着导热脂而载置于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
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中,在将用于载置所述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包围的两个部位分别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元件在所需方向上定位的突起部,
所述发光元件被所述供电附件按压于所述金属板,
在所述供电附件形成有通过与所述发光元件抵接而对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所需方向施力的施力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供电附件与所述金属板卡合来进行所述供电附件向所述金属板的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电附件形成有多个卡合片,
在所述金属板形成有多个卡合孔,
各所述卡合片构成为在插入到各所述卡合孔的状态下各所述卡合片的前端部与所述金属板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卡合片中的至少一部分卡合片形成有在插入到所述卡合孔的状态下与所述卡合孔的内壁面抵接的抵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供电附件铆接固定来进行所述供电附件与所述金属板的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形成有台座部,
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中用于载置所述发光元件的载置用区域位于所述台座部。
12.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使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发光元件的射出光朝向灯具前方反射的反射器,
所述反射器配置于所述光源单元的下方,
所述光源单元以所述金属板的第一板面朝下的状态在所述金属板处支承于所述反射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用灯具中,以沿车宽方向排列的状态配置有多组所述光源单元以及所述反射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金属板的开口部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灯具后方侧,
所述连接器部朝向灯具后方开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27613 | 2019-07-09 | ||
JP2019-127613 | 2019-07-09 | ||
JP2020-024320 | 2020-02-17 | ||
JP2020024320A JP2021012866A (ja) | 2019-07-09 | 2020-02-17 |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13725U true CN213513725U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422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23983.XU Active CN213513725U (zh) | 2019-07-09 | 2020-07-08 |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1012866A (zh) |
CN (1) | CN213513725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41549A (ja) * | 2005-11-16 | 2007-06-07 | Koito Mfg Co Ltd | 車輌用灯具 |
JP2010073428A (ja) * | 2008-09-17 | 2010-04-02 | Ichikoh Ind Ltd | 車両用灯具 |
JP5746930B2 (ja) * | 2011-08-24 | 2015-07-08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灯具 |
JP6464941B2 (ja) * | 2015-06-25 | 2019-02-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灯具 |
JPWO2017183449A1 (ja) * | 2016-04-18 | 2019-02-21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給電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
FR3056682B1 (fr) * | 2016-09-27 | 2020-10-16 | Valeo Vision | Support de source de lumiere avec un element de referencement s'etendant selon deux axes |
JP6817031B2 (ja) * | 2016-11-08 | 2021-01-2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前照灯 |
-
2020
- 2020-02-17 JP JP2020024320A patent/JP2021012866A/ja active Pending
- 2020-07-08 CN CN202021323983.XU patent/CN213513725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12866A (ja) | 2021-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46930B2 (ja) | 車両用灯具 | |
JP4702326B2 (ja) | 照明装置用の発光ダイオード固定構造 | |
US9206954B2 (en) | Light source unit and vehicular lamp | |
US20110286231A1 (en) |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 |
US20110280034A1 (en) | Vehicular lamp and vehicular lamp assembly method | |
CN111486407A (zh) | 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102777842A (zh) | 车辆用灯具 | |
EP1559614A1 (en) | Outside mirror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illuminating unit for the outside mirror apparatus | |
CN213513725U (zh) |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 |
CN112212289B (zh) |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 |
EP3726131A1 (en) | Light source unit | |
CN101162083A (zh) | 背光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9744278U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US10571089B2 (en) | Power supply attachment and automotive lamp | |
JP5277990B2 (ja) | 車両用灯具 | |
JP2010176856A (ja) | 車両用灯具 | |
CN110274209B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JP7033903B2 (ja) | 光源ユニット | |
CN212617736U (zh) | 灯具单元 | |
JP5277989B2 (ja) | 車両用灯具 | |
US11441767B2 (en) | Lamp unit and power supply attachment | |
US11940110B2 (en) | Vehicle-mounted light source unit | |
CN114440190B (zh) | 光源单元 | |
CN220601312U (zh) | 天花板嵌入式灯具及照明系统 | |
CN210891446U (zh) | 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