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4278U - 车辆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4278U
CN209744278U CN201920294514.0U CN201920294514U CN209744278U CN 209744278 U CN209744278 U CN 209744278U CN 201920294514 U CN201920294514 U CN 201920294514U CN 209744278 U CN209744278 U CN 209744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emitting element
shielding portion
emit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45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末次麻希子
河合宏树
花田旭
高田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4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4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 F21W2102/13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第一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下方;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第二光,第二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上方;遮光部,其从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之间向前方延伸;以及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遮光部在上表面具有使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向投影透镜侧反射的第一反射面,并且在下表面具有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向投影透镜侧反射的第二反射面,遮光部的前端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上下方向的台阶。

Description

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作为以汽车用头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已知有在搭载有在夜间对前方进行照明的近光用光源之外还搭载有与该近光相比而对远方进行照明的远光用光源等的车辆用前照灯。来自远光用光源的光包括与近光相比而向上方照射的光。另外,已知有将上述光源配备于一个灯具单元中的车辆用前照灯。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向上方射出光的第一光源、配置为从上侧将第一光源覆盖的第一反射器、向下方射出光的第二光源以及配置为从下侧将第二光源覆盖的第二反射器。在该车辆用灯具中,从第一光源射出并被第一反射器反射后的光和从第二光源射出并被第二反射器反射后的光透过在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的前方配置的投影透镜而进行照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944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灯具中,从第一光源射出的光相对于投影透镜的光轴向上方射出。为了使这样向上方射出的光射入至配置在第一光源的前方的投影透镜,需要通过上述第一反射器使从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向前方反射。这样的第一反射器设置为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以将第一光源覆盖。第二反射器也同样设置为向前方较大突出。但是,若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大型化,则车辆用灯具容易变得大型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上述第一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下方;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第二光,上述第二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上方;遮光部,其从上述第一发光元件和上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向前方延伸;以及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上述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上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上述遮光部在上表面具有使上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反射的第一反射面,以使得上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透过上述投影透镜,并且在下表面具有使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反射的第二反射面,以使得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透过上述投影透镜,上述遮光部的前端具有与上述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上下方向的台阶。
在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中,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投影透镜。即,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各自不会被反射而是射入至投影透镜并透过投影透镜。这样,由于以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为前提,因此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不需要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大型的反射器。另外,第一光的另一部分被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的遮光部的第一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射透镜,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发光元件的上方的遮光部的第二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进一步地,在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中,利用遮光部的前端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如上所述,在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中,即使不使用大型的反射器,也能使第一光以及第二光高效率地射入至投射透镜而形成近光的配光的明暗截止线。因而,能够抑制上述车辆用前照灯的大型化。
另外,优选地,上述第一发光元件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以特定的上述第一发光元件为基准而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上述第一发光元件和配置于另一侧的多个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的设置高度互不相同。
在近光向铅垂面照射的情况下,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以特定的位置为基准而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使高度互不相同。因而,优选地,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的前端以特定的位置为基准而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使高度不同。在此,通过如上述那样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高度不同,易于使各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射面的位置与遮光部的前端的高度相配合。因此,从各个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容易到达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的前端附近,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优选地,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和配置为夹持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的一对上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的平均间隔小于彼此相邻的其他多个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平均间隔。
通过如上述那样调整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平均间隔,能够使得在左右方向的中心附近彼此相邻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平均间隔小于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侧彼此相邻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平均间隔。因此,与相同数量的第一发光元件等间隔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近光的配光图案向左右扩展的同时使近光的配光图案的中心附近变得明亮。
另外,优选地,在从正面观察时,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和上述遮光部的前端所具有的上述台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以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为基准而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上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比配置在另一侧的多个上述第一发光元件低的位置,上述遮光部的前端形成为以上述台阶为基准而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比另一侧低。
通过像这样配置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并且形成遮光部的前端,能够沿着遮光部的前端的形状配置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因此,从各个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更容易到达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的前端附近,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射面的后端具有与上述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
通过使遮光部的前端以及遮光部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的后端分别具有与近光的配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由此使第一光更容易到达遮光部的前端附近。因此,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优选地,在从正面观察时,上述遮光部的前端所具有的上述台阶和上述第一反射面的后端所具有的上述台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通过像这样形成遮光部,使第一光更容易到达遮光部的前端附近。因此,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以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6是散热器的概要剖视图。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由虚线VIII包围的部位的图。
图9是表示将第一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图10是表示将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图11是表示将第二基板载置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图12是穿过图10中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的概要剖视图。
图13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15是放大表示图14中的由虚线XV包围的部位的图。
图16是光源单元的概要剖视图。
图17是从前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后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
图19是以俯视时的状态表示图10中的第二基板的图。
图20是表示将第二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图21是灯具单元的概要剖视图。
图22是表示配光图案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前照灯;3:灯具单元;20:投影透镜;40:反射器单元;43:遮光部;43a:第一反射面;43as:凸面部;43c:前端;43cs:台阶;43d:后端;43ds:台阶;55:第一发光元件;63:第二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起举例示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方式。以下举例示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理解,并非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解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根据以下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良。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灯具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具被设为车辆用前照灯。通常在车辆的前方的左右方向上分别配备有车辆用前照灯,左右的前照灯被设为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侧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壳体2、灯具单元3以及支承单元4作为主要结构。此外,图1是车辆用前照灯1的侧视图,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剖视图来表示壳体2。
接下来,对壳体2进行说明。
壳体2具备灯外壳11、前盖12以及后盖13作为主要结构。灯外壳11的前方开口,在灯外壳11固定有具有透光性的前盖12以将该开口封闭。在灯外壳11的后方形成有比前方的开口小的开口,在灯外壳11固定有后盖13以将该开口封闭。
由灯外壳11、将该灯外壳11的前方的开口封闭的前盖12以及将该灯外壳11的后方的开口封闭的后盖13形成的空间被设为灯室R。在该灯室R内收容有灯具单元3以及支承单元4。
接下来,对支承单元4进行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以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支承单元4具备托架15、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作为主要结构。托架15被设为框状体,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底座部15a、从底座部15a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柱部15b、15c以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与两个柱部15b、15c的上端部连结的支承部15d。在底座部15a和支承部15d之间配置灯具单元3。灯具单元3的上部和托架15的支承部15d通过第一连接臂16a连结,该灯具单元3悬吊于托架15的支承部15d。另外,灯具单元3的下部和托架15的底座部15a通过第二连接臂16b连结,第二连接臂16b的底座部15a侧经由未图示的齿轮等连接于在该底座部15a上安装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像这样将灯具单元3通过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安装在托架15上。利用在底座部15a上安装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灯具单元3能够相对于托架15向左右方向转动以及向前后方向倾倒。此外,托架15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固定在壳体2上。
接下来,对灯具单元3进行说明。
图3是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图4中,还记载了支承单元4的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3具备投影透镜20、透镜支架25以及光源单元LU作为主要结构。
接下来,对光源单元LU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支承板30、反射器单元40、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散热器80以及风扇81作为主要结构。
接下来,对散热器80进行说明。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图6是散热器的概要剖视图。此外,在图6中还记载了风扇81。如图4~图6所示,散热器80例如由金属形成,具备第一底板82、第二底板83、周壁部84以及整流板85作为主要结构。
第一底板82是朝向前方斜上方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形成有第一载置面86、第一肋部87、凸台88以及凹部89。第一载置面86是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被设为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0的端面,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大致平行。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平行包括完全平行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平行的状态起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倾斜1°左右的状态。该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下端的外缘86e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如图5所示,在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的下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肋部87,该第一肋部87从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一肋部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该第一肋部87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并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部87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被设为圆形。
在比第一肋部87靠上侧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凸台88,该凸台88与第一肋部87同样地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因此,凸台88分别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各个凸台88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在各个凸台88的下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88s。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垂直包括完全垂直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垂直的状态起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倾斜1°左右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各个凸台88的抵接面88s被设为左右延伸的平面,被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不平行。
在比第一载置面86靠右侧以及左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89。该凹部89是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在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89如后述那样在铅垂截面中凹陷成圆弧状。
第二底板83是朝向前方斜下方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第二底板83的上侧的外缘与第一底板的下侧的外缘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形成有第二载置面91、第二肋部92、肋部加强部93、突起94以及两个凸台100。第二载置面91是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被设为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5的端面,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大致平行。因此,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相交,第一载置面86与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因而,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相互不平行,并且第一基板50与第二基板60所成的角度也小于180度。另外,由于第一底板82以及第二底板83为板状体,因此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相对于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倾斜,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与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所成的角度大于180度。具体而言,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朝向前方而向斜上方倾斜,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朝向前方而向斜下方倾斜。此外,图6是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以及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垂直的剖视图。如上所述,第一底板82以及第二底板83分别为板状体,因此图6也是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剖视图。另外,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一载置面86侧的上端的外缘91e与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二载置面91侧的下端的外缘86e大致平行。
如图5所示,在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的下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肋部92,该第二肋部92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该第二肋部92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肋部92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被设为圆形。另外,第二肋部92和上述第一肋部87被设为大致平行。在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中的作为第一肋部87的前端侧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第二载置面91。另外,在从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中的作为第二肋部92的前端侧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第一载置面86。
在第二肋部92的外周面的下侧形成有肋部加强部93,该肋部加强部93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利用该肋部加强部93抑制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倒。另外,与不具有肋部加强部93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第二肋部92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肋部加强部93被设为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
在第二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突起94。各个突起94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突出。在各个突起94的上侧以及下侧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4s。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抵接面94s被设为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4s被设为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情况下与作为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另外,上述第二肋部92在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上比该突起94更加突出。
在第二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凸台100,上述突起94位于该两个凸台100之间。各个凸台100与第二肋部92大致平行地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各个凸台100的前端被设为大致铅垂且与该凸台100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铅垂包括完全铅垂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铅垂的状态起倾斜1°左右的状态。在各个凸台100的前端部,从端面沿着凸台100形成有阴螺纹100a。
在第一底板82中的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与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构件用凹部96。该两个面从第一载置面86侧朝向第二载置面91侧排列,该两个面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与该两个面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被设为近似V字状。此外,对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为U字形。
如图5所示,在规定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面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起97。突起97在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方向上比第一载置面86更加突出。在突起97的上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7s。抵接面97s位于比形成于第一底板82上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与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和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因此,突起97在上下方向上横穿流动构件用凹部9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突起97,在俯视第一载置面的情况下,抵接面97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7s被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与作为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
周壁部84被设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体。如图4所示,周壁部84的前端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周壁部84的后端被设为开放端而形成有开口84H。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84由一对侧壁84a、84a、上壁84b以及下壁84c构成。一对侧壁84a、84a是隔开规定的间隔地沿前后以及上下延伸的板状体。一对侧壁84a、84a的前侧的外缘从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至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如图6所示,上壁84b是位于比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靠上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84a的上侧的外缘之间连结并沿前后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下壁84c是位于比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靠下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84a的下侧的外缘之间连结并沿前后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
在散热器80形成有由这样的上壁84b的内表面和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一通气口98a。第一通气口98a在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于比连接部99靠第一底板82侧的位置。另外,在散热器80形成有由下壁84c的内表面和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二通气口98b。第二通气口98b在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于比连接部99靠第二底板83侧的位置。该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将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
整流板85是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且从周壁部8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延伸的板状体。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板85沿前后以及上下延伸,该整流板85的上侧的外缘与周壁部84的上壁84b的内周面连接,该整流板85的下侧的外缘与周壁部84的下壁84c的内周面连接。如图6所示,该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整流板85的后侧的外缘85b位于比开口84H靠前侧的位置。此外,在图6中,分别用虚线表示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以及后侧的外缘85b。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多个整流板85。在从作为第一通气口98a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该多个整流板85分别横穿第一通气口98a,在从作为第二通气口98b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分别横穿第二通气口98b。另外,多个整流板85中的若干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气口98b向前方延伸并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
接下来,对风扇81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风扇81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的比整流板85靠后方的位置,风扇81的外周被周壁部84包围。风扇81通过图4所示的螺钉81a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1向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送出空气。即,上述背面82b、83b与风扇81之间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为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此外,风扇81构成为能够将送风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即,风扇81还能够通过将送风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而将空气向开口84H侧送出,而不是向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侧送出。再有,如上所述,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分别位于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在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配置于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风扇81侧的相反侧的位置。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进行说明。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在图3、图4中,以弯曲的状态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但在图7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被设为非弯曲状态,示出了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在同一平面上展开的状态。
第一基板50是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51。在规定贯穿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面51s,该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为在从第一基板5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且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即,第一抵接面51s是规定贯穿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51s被设为与第一基板50的前表面以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穿孔51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第一肋部87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一肋部87的外径。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第一肋部87的外径大0.05mm至0.1mm左右。
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被设为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第二抵接面52s。另外,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在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外缘形成有外缘向第二抵接面52s侧凹陷的定位用凹部53。在规定该定位用凹部53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形成有第三抵接面53s,该第三抵接面53s在从第一基板5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定位用凹部53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凸台88对应的位置,并且形成有两个定位用凹部53。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小于上述散热器80中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小0.05mm至0.1mm左右。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有从第二抵接面52s侧的外缘延伸至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规定位置的切口54。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切口54。
在第一基板50的一方的面上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二抵接面52s侧,热敏电阻56位于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之间。
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即,第一发光元件55是近光用发光元件。另外,第一发光元件55配置为射出第一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下方。进一步地,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备有七个第一发光元件55。
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由虚线VIII包围的部位的图。在需要区别说明各个第一发光元件55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从左到右按顺序将各个第一发光元件55称为第一发光元件55a~55g。第一发光元件55a~55d设置于比第一发光元件55e~55g低的位置。即,以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为基准,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a~55c和配置于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e~55g的设置高度互不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在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与设置于比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靠左侧的位置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c相同的高度。上述第一发光元件55e~55g的高度根据后述的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来决定。
另外,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和配置为夹持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的一对第一发光元件55c、55e之间的平均间隔小于彼此相邻的其他第一发光元件55a、55b、55f、55g的平均间隔。即,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c、55d、55e的平均间隔小于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b、55c的平均间隔以及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e、55f、55g的平均间隔。因而,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配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c、55d、55e的间隔小于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配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b、55c的平均间隔以及在另一侧配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e、55f、55g的平均间隔。
作为这样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例如使用LED。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因而,第一发光元件55被设为由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通过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57而串联连接。热敏电阻56与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连接。此外,第一发光元件55、热敏电阻56、供电电路57以及热敏电阻电路58通过在第一基板50的表面上设置的未图示的绝缘层而与第一基板50绝缘。
第二基板60是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61。在规定贯穿孔5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面61s,该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为在从第二基板6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且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即,第一抵接面61s是规定贯穿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与第二基板60的前表面以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穿孔61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中的第二肋部92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二肋部92的外径。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第二肋部92的外径大0.05mm至0.1mm左右。
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在第二基板60的外缘形成有向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凹陷的定位用凹部62。在规定定位用凹部62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形成有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该两个第二抵接面62s在从第二基板60的一方的面至另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该定位用凹部62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中的突起94对应的位置,并且在第二基板60形成有两个定位用凹部62。各个定位用凹部62中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例如,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大0.05mm至0.1mm左右。
在第二基板60的一方的面上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连接器64位于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第二发光元件63与连接器64之间。
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通过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65电连接。另外,第二发光元件63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下方并射出第二光。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发光元件63是远光用发光元件。另外,第二发光元件63配置为射出第二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上方。进一步地,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63。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备有12个第二发光元件63。各个第二发光元件63以大致相同的高度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右端的一个第二发光元件63配置为与其他彼此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间隔相比,相对于其他第二发光元件63较大地分离。
作为这样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例如使用LED。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63。因此,第二发光元件63被设为由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发光元件63被设为沿与第一抵接面61s垂直的方向并列的多个LED所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通过供电电路65而将相邻的两个LED并联连接,能够以并联连接的两个LED为单位射出光或者不射出光。
另外,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有各自的一端与连接器64连接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供电电路65靠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一供电用配线66a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供电电路65和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之间。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供电电路65靠另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供电用配线66b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供电电路65和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之间。在连接器64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线束。连接器6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在图7中,举例示出了两个连接器64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搭载的方式。此外,第二发光元件63、供电电路65、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通过在第二基板60的表面上设置的未图示的绝缘层而与第二基板60分别绝缘。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下,对一方进行说明,并适当省略针对另一方的说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挠性,例如由绝缘片和在该绝缘片的一个面上设置的金属膜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近似长方形的带部73、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以及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2。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被设为小于该方向上的第一连接部71以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部73上形成有与该带部73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狭缝73s。利用该狭缝73s,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带部73的弯曲刚性。尤其是降低了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此外,对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72以及带部73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带部73的宽度可以设为大于第一连接部71以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另外,带部73的宽度可以在该带部73的长度方向上变化。另外,带部73也可以不形成狭缝73s。
在第一连接部71形成有第一供电用端子74a以及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在第二连接部72形成有第二供电用端子74b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另外,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形成有穿过带部73而将第一供电用端子74a和第二供电用端子74b电连接的供电用配线74c。另外,还形成有与供电用配线74c同样地穿过带部73而将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和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电连接的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供电用配线74c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而穿过该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侧。另一方面,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而穿过该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侧。即,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两个配线74c、75c,并且在两个配线74c、75c之间形成缝隙73s。
这样的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将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连接,并且将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电路和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的电路电连接。具体而言,将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例如通过焊料接合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上。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例如通过焊料接合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上。这样,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连接。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中的带部73的长度方向被设为彼此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抵接面51s和第二基板60的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大致平行。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位置。
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彼此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彼此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以及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之间。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位于比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之间。此外,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以及第一发光元件55分别也可以不位于第一连接部71之间。另外,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分别也可以不位于第二连接部72之间。在从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第一基板50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重叠。该切口54的宽度被设为大于带部73的宽度。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切口54内的规定位置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对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进行规定的外缘中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外缘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另外,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配置于比切口54中的与第二基板侧相反一侧的缘部靠第二基板60侧的位置。而且,该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像这样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部位重叠。
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57中的阴极侧的端57c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57中的阳极侧的端57a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中的阴极侧的一端58c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中的阳极侧的一端58a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
第二基板60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第二基板60的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另外,第二基板6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第二基板6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
通过像这样将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连接,将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65电连接。而且,经由连接器64将电力供给至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另外,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电连接,对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56外加电流。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将第一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如图9所示,第一基板50以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下侧的状态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第一载置面86上。在俯视第一基板的情况下,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夹入有该润滑脂。第一底板82的第一肋部87插入于第一基板50的贯穿孔51中。如上所述,第一肋部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并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肋部87以相对于贯穿孔51的开口方向而向上侧倾斜的状态插入。在从作为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这样插入于贯穿孔51中的第一肋部87的中心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如上所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一肋部87的外径。因此,在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肋部87的外周面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中的任一方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第一肋部87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可以理解为,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一肋部87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51s抵接。因此,将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肋部87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可以始终与第一抵接面51s抵接。例如,可以将第一肋部87压入于贯穿孔51中。
第一底板82的两个凸台88分别进入第一基板5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53中。如上所述,凸台88的抵接面88s被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垂直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对定位用凹部53进行规定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第三抵接面53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
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位于比散热器80的突起97靠上方的位置。如上所述,突起97的抵接面97s被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小于散热器80中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抵接。另外,第一基板50中的第三抵接面53s和凸台88的抵接面88s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88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另外,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97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因而,将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抵接的状态以及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抵接的状态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肋部87与第一基板50不接触。此外,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也可以始终抵接,第一基板50中的第三抵接面53s和凸台88的抵接面88s也可以始终抵接。
再有,如上所述,第一底板82向前方斜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载置面86也向前方斜上方延伸,载置在该第一载置面86上的第一基板50也向前方斜上方延伸。另外,如图9所示,在从作为第一通气口98a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的一部分与第一通气口98a重叠。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以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上。第一发光元件55被设为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所构成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一发光元件55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列。
接下来,对第二基板60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将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如图10所示,第二基板60以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二发光元件63侧位于上侧的状态载置在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上。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此外,在图10中,第二基板60的第一基板50侧和第一基板50的第二基板60侧重叠,但第二基板60和第一基板50是分离的。即,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载置在散热器8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与第一基板50同样地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夹入有该润滑脂。第二底板83的第二肋部92插入于第二基板60的贯穿孔61中。如上所述,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斜、且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肋部92以相对于贯穿孔61的开口方向而向下侧倾斜的状态插入。在从作为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这样插入于贯穿孔61的第二肋部92的中心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如上所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二肋部92的外径。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肋部92的外周面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中的任一方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第二肋部92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可理解为,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二肋部92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因而,将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肋部92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可以始终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例如,可以将第二肋部92压入于贯穿孔61中。
第二底板83的两个突起94分别进入于第二基板6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62中。如上所述,在突起94的上侧以及下侧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抵接面94s分别被设为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且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对定位用凹部62进行规定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对置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如上所述,各个定位用凹部62中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对置的任一方的抵接面94s和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抵接面94s被设为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因而,将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抵接的状态下,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上,第二肋部92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此外,第二基板60的第二抵接面62s和突起94的抵接面94s可以始终抵接。例如,可以将突起94压入定位用凹部62。
再有,如上所述,第二底板83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载置面91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在该第二载置面91上载置的第二基板60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另外,如图10所示,在从作为第二通气口98b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第二基板60与第二通气口98b重叠。另外,如上所述,第二基板60以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载置在散热器80的第二载置面91上。第二发光元件63被设为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二发光元件63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列。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因此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该第二基板60侧靠第一基板50侧的位置。另外,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一基板50的比该第一基板50侧靠第二基板60侧的位置。
另外,在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散热器80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带部73在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切口54内的规定的位置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像这样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部位重叠。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散热器80的一侧的凹部89横穿与一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另外,另一侧的凹部89横穿与另一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
图11是表示将第二基板载置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且是从侧方观察第二基板以及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如上所述,多个整流板85中的若干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气口98b向前方延伸并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如图11所示,该突出部85a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接触。即,第二基板60在载置于第二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的同时,还载置于该突出部85a上。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搭载在散热器80上的状态下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70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载置于散热器80的状态下被设为大致相同的状态。因此,以下对一方进行说明,将对于另一方的说明省略。图12是穿过图10中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的概要剖视图,且是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概要剖视图。如上所述,第一连接部71接合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上,第二连接部72接合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因此,第一连接部71与第一基板50的第一载置面86侧的相反侧连接,第二连接部72与第二基板60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相反侧连接。另外,如图12所示,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基板50侧的位置朝向散热器80侧弯曲成凸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穿过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并且穿过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另外,上述散热器80中的凹部89在铅垂截面中凹陷成圆弧状,朝向比第一载置面86靠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的相反侧凹陷。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还穿过该凹部89。这样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再有,例如由于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等的尺寸误差等,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有时会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偏离而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在带部73上形成狭缝73s,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尤其是降低了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因此,假设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的情况下,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也能够降低作用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上的应力,能够抑制产生问题。
接下来,对反射器单元40进行说明。
图13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14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图15是放大表示图14中的由虚线XV包围的部位的图,图16是光源单元的概要剖视图。如图13、图14所示,反射器单元40具有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反射器41、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1b、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反射器42、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2a、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2b、遮光部43作为主要结构。
反射器单元40配置于比第一基板50靠散热器8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反射器单元40以通过该反射器单元40和散热器80将第一基板50夹入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螺钉46将反射器单元40固定在散热器80上。
如图4所示,反射器单元40还具有肋部44。该肋部44朝向第一基板50延伸,肋部44的第一基板50侧的一端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接触。因此,第一基板50被反射器单元40按压在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上从而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器单元40具有多个肋部44,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肋部44的与第一基板50接触的部位与第一载置面86重叠。因此,能够将第一基板50更适当地按压在第一载置面86上,从而抑制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因振动等而发生变化。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如图12所示,在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夹入有润滑脂24。因此,通过将第一基板50向第一载置面86进行按压,该润滑脂24的一部分有时会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被挤出。如上所述,第一载置面86被设为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0的端面,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被挤出到基座90的周围的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上。因而,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附着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上,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向第一发光元件55附着等。
如图14~图16所示,遮光部43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向前方延伸。另外,遮光部43在上表面具有使第一光的一部分反射的第一反射面43a,以使得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穿过投影透镜20。
第一反射面43a是从第一发光元件55侧向前方延伸、且在与前后方向平行的铅垂面中朝向下方而呈凹状的反射面。另外,通过将第一反射面43a的前端、即遮光部43的前端43c的一部分设为朝向上方而呈凸状,如图15所示,由此具有上下方向的台阶43cs。此外,在图15中,为了容易观看,以粗线示出了遮光部43的前端43c。在遮光部43的前端43c形成的台阶43cs形成为与后述的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本实施方式的台阶43cs形成于前端43c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遮光部43的前端43c优选形成为以台阶43cs为基准而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比另一侧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前端43c中的比台阶43cs靠左侧的一部分43cL低于前端43c中的比台阶43cs靠右侧的一部分43cH。台阶43cs在比台阶43cs靠左侧的一部分43cL和比台阶43cs靠右侧的一部分43cH之间形成为斜线状。
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为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和遮光部43的前端43c所具有的台阶43cs在上下方向上重叠。此外,如上所述,以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为基准而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a~55c设置于比配置在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e~55g低的位置。因而,在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相对较低的位置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c与遮光部43的前端43c中的形成为相对较低的前端43c的一部分43cL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相对较高的位置的第一发光元件55e~55g与遮光部43的前端43c中的形成为相对较高的前端43c的一部分43cH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另外,虽然没有明确图示,为了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遮光部43的前端43c从左右端部朝向中央而逐渐向后方凹陷。
通过将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的一部分设为朝向上方而呈凸状,如图15所示,由此具有上下方向的台阶43ds。此外,在图15中,为了容易观看,以粗线示出了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在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形成的台阶43ds形成为与后述的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本实施方式的台阶43ds形成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在从正面观察时,与遮光部43的前端43c所具有的台阶43cs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与遮光部43的前端43c所具有的台阶43cs同样地,在从正面观察时,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形成为比台阶43ds靠右侧的一部分43dH高于左侧的一部分43dL。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上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与台阶43ds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台阶43ds在比台阶43ds靠左侧的一部分43dL和比台阶43ds靠右侧的一部43dH之间形成为斜线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台阶43ds形成为比台阶43cs长。
如上所述,通过在遮光部43的前端43c以及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分别形成台阶,从而在第一反射面43a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向上凸出的凸面部43as。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台阶43ds形成为比台阶43cs长,因此凸面部43as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宽度变宽。该凸面部43as被设为与近光的配光图案对应的形状。
另外,遮光部43在下表面具有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反射的第二反射面43b,以使得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的一部分穿过投影透镜20。第二反射面43b是从第二发光元件63侧向前方延伸、且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如图15所示,第二反射面43b的后端43e沿左右方向形成为直线状。此外,在图15中,为了容易观看,以粗线示出了第二反射面43b的后端43e。多个第二发光元件63沿着形成为该直线状的第二反射面43b的后端43e而配置在直线上。
反射器41配置在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上方,在第一发光元件55侧具有将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上方覆盖的第三反射面41r。第三反射面41r以及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是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持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一对反射器。
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1a形成于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和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所夹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靠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1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靠另一侧的位置。第一侧反射器41a以及第二侧反射器41b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变大。
如图16所示,反射器42配置在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在第二发光元件63侧具有将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覆盖的第四反射面42r。第四反射面42r以及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是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持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一对反射器。
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2a形成于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和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所夹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中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靠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2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靠另一侧的位置。第一侧反射器42a以及第二侧反射器42b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变大。
接下来,对支承板30进行说明。
图17是从前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图18是从后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支承板30具有弹性,并且如图17、图18所示具有底座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第三遮光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以及第三遮光部35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一体成形。如图13、图14所示,这样的支承板30以将第二基板60的一部分从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侧覆盖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80上。
底座部31配置在比第二基板60靠散热器8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在连接器64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沿着第二基板60延伸。底座部31具有凸部31a,该凸部31a向第二基板60侧突出并与该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接触。即,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中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31具有两个凸部31a。图19是以俯视时的状态表示图10中的第二基板的图,且是定位用凹部62附近的放大图。如图7、图10、图19所示,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的与该两个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定位用凹部62靠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此外,对支承板30的凸部31a的数量、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换言之,对第二基板60中的与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的数量、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17、图18所示,一对固定部32中的一个固定部32与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外缘部分连结。另一个固定部32与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外缘部分连结。如图17、图18所示,该一对固定部32通过螺钉101分别固定在上述散热器80中的两个凸台100上。
该一对固定部32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具有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以及前壁部32c。内侧壁部32a在比底座部31靠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朝向与底座部3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部31连结。前壁部32c在比内侧壁部32a靠前方的位置处位于比内侧壁部32a靠底座部31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前壁部32c与内侧壁部32a大致正交并且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与内侧壁部32a连结。外侧壁部32b在比前壁部32c靠后方的位置与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与前壁部32c连结。前壁部32c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有在该前壁部32c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如上所述,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沿着第二基板60的底座部31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与底座部31不平行。在由这样的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以及前壁部32c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散热器80的凸台100,固定部32通过螺钉101固定在散热器80上。
第二遮光部34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连结。第二遮光部34具有上壁部34a以及一对连接壁部34b。上壁部34a配置在连接器64的上方,与底座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一方的连接壁部34b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连结,并且向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延伸。该一方的连接壁部34b的与底座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连接。另一方的连接壁部34b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连结,并且向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延伸。该另一方的连接壁部34b的与底座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连接。利用这样的第二遮光部34,将连接器64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一部分覆盖。
第三遮光部35与底座部31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中的、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连结。第三遮光部35具有后侧壁部35a、折返部35b、侧壁部35c、前侧壁部35d,利用前侧壁部35d将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后侧壁部35a配置于比底座部31靠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的位置。后侧壁部35a沿上下以及左右延伸,并且与底座部31连结。折返部35b配置于比后侧壁部35a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折返部35b大致与后侧壁部35a平行地延伸,并且与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相反的一侧与后侧壁部35a连结。侧壁部35c配置于比折返部35b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侧壁部35c在与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折返部35b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连结。前侧壁部35d配置于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的位置。前侧壁部35d沿上下以及左右延伸,并且与侧壁部35c连结。这样的前侧壁部35d将从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
接下来,对第二基板60向散热器80的固定进行详细说明。
图20是表示将第二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且是穿过支承板30的底座部31的凸部31a的光源单元LU的剖视图。此外,在图20中,示出了凸部31a的附近。如上所述,通过将一对固定部32利用螺钉101分别固定在散热器80的两个凸台100上,由此将支承板3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具体而言,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形成为,在底座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接触并且前壁部32c的贯穿孔与阴螺纹100a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凸台100的端面与前壁部32c大致平行并且稍微分离。通过将螺钉101插通于前壁部32c的贯穿孔中并且与阴螺纹100a螺合,将支承板30固定在散热器80上。此时,通过螺钉101将支承板30向散热器80侧压入,以使得凸台100的端面与前壁部32c的间隙变窄。在这里,与凸台100的端面大致平行的前壁部32c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因此通过螺钉101将支承板30朝向后方压入。如上所述,底座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接触。因此,支承板30弹性变形,该支承板30的弹性力作用于第二基板60的接触部31b。支承板30朝向后方被压入,因此如图20所示那样作用于接触部31b的支承板30的弹性力F朝向后方。利用该支承板30的弹性力F将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这里,如上所述,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支承板30被压入的方向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彼此不垂直且不平行。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的方向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面60s不垂直且不平行。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由朝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和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构成。此外,载置在第二载置面91上的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朝向上方。
利用这样的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朝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第二载置面91上。另外,利用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将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推向上方,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被散热器80的突起94的外周面按压。更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的下侧的第二抵接面62s被按压在散热器80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即,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是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的力像这样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从而抑制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针对该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两个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比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靠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突起94进入于定位用凹部62中。即,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位于比接触部31b靠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的情况下,两个接触部31b在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重叠。另外,一方的接触部31b与一方的突起94对应,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与另一方的突起94对应。更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a和直线Lb之间。直线La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b是与直线La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另外,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c和直线Ld之间。在这里,图7中以虚线所示的两个突起94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利用支承板30的弹性力而将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直线Lc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d是与直线Lc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
再有,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a位于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直线Lc位于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上述直线La和直线Lc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a还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直线。另外,直线Lc还是与直线La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直线。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和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
此外,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b位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直线Ld位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上述直线Lb和直线Ld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b还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的端部的直线。另外,直线Ld还是与直线Lb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的端部的直线。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该直线Lb和直线Ld之间。因此,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还位于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流动构件的润滑脂24,因此如图16、图20所示那样在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夹入有润滑脂24。因此,通过对第二基板60向第二载置面91进行按压,有时会将该润滑脂24的一部分从第二基板60与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如上所述,第二载置面91被设为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5的端面,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被挤出在基座95的周围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上。因而,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附着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向第二发光元件63的附着等。此外,流动构件不限于润滑脂。流动构件只要是至少在将第一基板50载置在第一载置面86上时以及将第二基板60载置在第二载置面91上时具有流动性的构件即可,不限于始终具有流动性的构件。因此,流动构件包括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润滑脂、粘合剂等即使在将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载置在载置面86、91上之后也未固化的未固化型流动构件、以及由热固性树脂等形成的粘合剂等能够在将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载置在载置面上之后固化的固化型流动构件。另外,夹入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的流动构件以及夹入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的流动构件可以设为同样的构件,也可以设为不同的构件。
另外,如上所述,在散热器80中的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和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构件用凹部96。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大致平行,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是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是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形成于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与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之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中的、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另外,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中的、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即,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积存的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二载置面91侧的下端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一载置面86侧的上端的外缘91e大致平行,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该外缘86e和外缘91e所夹的区域成为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与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之间的距离为最小的区域。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区域内。
另外,如图9所示,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直线Lf和第二直线Ls之间,其中,第一直线Lf穿过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中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第二直线Ls穿过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一发光元件55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穿过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该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中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穿过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其他直线之间。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二发光元件63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穿过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其他直线之间。
接下来,对投影透镜20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的投影透镜20是平凸透镜,配置在光源单元LU的前方。从光源单元LU射出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从投影透镜20的背面侧的平坦的入射面射入并透过投影透镜20。投影透镜20在外周具有凸缘部21。作为形成投影透镜2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为树脂、玻璃。
接下来,对透镜支架25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的透镜支架25配置于散热器80和投影透镜20之间。投影透镜20固定在透镜支架25上。通过将透镜支架25固定在散热器80上,从而将投影透镜20、透镜支架25以及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固定。另外,如上所述,将反射器单元40、支承板30、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因此,反射器单元40、支承板30、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与投影透镜20和透镜支架25的相对位置也被固定。
透镜支架25具有圆筒状的保持部26和腿部27。透镜支架25例如由树脂形成,保持部26和腿部27一体成形。保持部26从投影透镜20侧向散热器80侧延伸。投影透镜20的凸缘部21固定于保持部26的投影透镜20侧的端部。腿部27从保持部26的散热器80侧的端部向散热器80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支架25具有三个腿部27。两个腿部27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并列,另一个腿部27配置为比并列的两个腿部27靠上方的位置。在三个腿部27的散热器80侧的各个端部形成有凸缘部28,该凸缘部28通过螺钉29分别固定在散热器80上。
像这样固定在散热器80上的三个腿部27中的、并列的两个腿部27夹持支承板30的一对第一遮光部33。另外,如上所述,一对第一遮光部33分别连结在与支承板30的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分别连结的固定部32上,因此一对第一遮光部33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并列。因此,一方的第一遮光部33位于并列的两个腿部27中的一方的腿部27与投影透镜20之间,另一方的第一遮光部33位于另一方的腿部27与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样的第一遮光部33,透过投影透镜20而射入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到透镜支架25的腿部27而是照射至第一遮光部33。因此,抑制由太阳光导致的透镜支架25的损坏。
另外,如上述那样,支承板30的第二遮光部34中的上壁部34a配置于连接器64的上方,并且与底座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位于连接器64和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样的第二遮光部34,透过投影透镜20而射入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到连接器64而是照射至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上。因此,抑制由太阳光导致的连接器64的损坏。另外,难以经由投影透镜20而视觉辨认出连接器64,能够使灯具单元的设计性变得良好。
接下来,对来自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光的射出进行说明。
图21是灯具单元的概要剖视图,且是概要性地示出从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例的图。此外,在图21中,省略了散热器80、风扇81等的记载。另外,存在各反射面的角度、光的反射角、折射角等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如上所述,车辆用前照灯被设为在车辆的左右对称。在以下的配光的说明中,对在左右设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同样地点亮或熄灭的情况下的配光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第一光L1的另一部分被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中的任一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通过如上述那样形成遮光部43的前端43c,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第一光L1中的、穿过遮光部43的前端43c附近的第一光L1形成近光的配光的明暗截止线。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是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中的、在左右方向上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1a、第二侧反射器41b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第一光L1中的照射至比遮光部43的前端43c靠后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光部43遮蔽。另外,第一光L1中的照射至支承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蔽。利用像这样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并射入透过投影透镜20进而经由前盖12射出的第一光L1来形成图22中的(A)所示的近光的配光。此外,在图22中的(A)中,S表示水平线。
另外,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被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中的任一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是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中的、在左右方向上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2a、第二侧反射器42b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第二光L2中的照射至支承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蔽。像这样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并射入透过投影透镜20进而经由前盖12射出的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与上述近光的配光结合而形成图22中的(B)所示的远光的配光。此外,在图22中的(B)中,S表示水平线。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一发光元件55、第二发光元件63、遮光部43以及投影透镜20。遮光部43在上表面具有第一反射面43a,并且在下表面具有第二反射面43b,遮光部43的前端43c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上下方向的台阶43cs。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投影透镜20。即,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分别不会被反射而是射入至投影透镜20并透过投影透镜20。这样,由于以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为前提,因此车辆用前照灯1不需要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大型的反射器。另外,第一光的另一部分被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下方的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被配置于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上方的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进一步地,在车辆用前照灯1中,利用遮光部43的前端43c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如上所述,在车辆用前照灯1中,即使不使用大型的反射器,也能够使第一光以及第二光高效率地射入至投影透镜20,从而形成近光的配光的明暗截止线。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前照灯1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沿左右方向并列地具备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以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为基准,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a~55c和配置在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e~55g的设置的高度互不相同。在向铅垂面照射近光的情况下,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以特定的位置为基准而高度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互不相同。因此,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43的前端43c优选为以特定的位置为基准而高度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在这里,通过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像上述那样配置为高度不同,易于使各个第一发光元件55的出射面的位置与遮光部43的前端43c的高度相配合。因此,从各个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容易到达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43的前端43c附近,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和配置为夹持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的一对第一发光元件55c、55e之间的平均间隔小于彼此相邻的其他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a、55b、55f、55g的平均间隔。通过像这样调整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的平均间隔,能够使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附近配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c~55e的平均间隔小于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侧配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c以及第一发光元件55e~55g的平均间隔。
因此,与相同数量的第一发光元件等间隔地配置的情况相比,在使近光的配光图案向左右扩展的同时,使近光的配光图案的中心附近变得明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遮光部43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43a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对应的凸面部43as。在使近光向路面照射的情况下,近光的配光图案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使光的照射范围互不相同。即,近光在对向车道侧及其相反侧使光的照射范围互不相同。通过像上述那样在遮光部43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43a设置凸面部43as,能够形成像上述那样光的照射范围在左右不同的所期望的近光的配光图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在从正面观察时,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和遮光部43的前端43c所具有的台阶43cs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以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为基准,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发光元件55a~55c设置于比配置在另一侧的第一发光元件55e~55g低的位置。进一步地,遮光部43的前端43c形成为以台阶43cs为基准而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比另一侧低。通过像这样配置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并且形成遮光部43的前端43c,能够沿着遮光部43的前端43c的形状配置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因此,使从各个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更容易到达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遮光部43的前端43c附近,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在遮光部43的上表面形成的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遮光部43的前端43c以及遮光部43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分别具有与近光的配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由此使第一光更容易到达遮光部的前端43c附近。因此,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在从正面观察时,遮光部43的前端43c所具有的台阶43cs和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所具有的台阶43ds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通过像这样形成遮光部43,第一光更容易到达遮光部43的前端43c附近。因此,在近光的配光图案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明暗截止线附近的光度。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例如,对第一发光元件55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分成两级的高度来配置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的例子。即,列举说明了将第一发光元件55a~55d配置于相同的高度、且将第一发光元件55e~55g配置于相同高度的例子。但是,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可以分成更多级的高度来配置,也可以以相同高度设置为一列。其中,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优选配置为沿着遮光部43的前端43c的形状。另外,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优选配置于与穿过配置于比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靠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直线重叠或比该直线高的位置、且是与穿过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直线重叠或比该直线低的位置。因而,可以是,第一发光元件55a~55c以相同高度配置,第一发光元件55e~55g以相同高度配置,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55d以第一发光元件55a~55c与第一发光元件55e~55g的中间高度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的间隔不均匀的例子,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可以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遮光部43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43ds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第一反射面43a的后端43d不形成台阶。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的车辆用前照灯,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利用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前照灯等领域中。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所述第一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下方;
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第二光,所述第二光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上方;
遮光部,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向前方延伸;以及
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所述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所述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
所述遮光部在上表面具有使所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反射的第一反射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透过所述投影透镜,并且在下表面具有使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反射的第二反射面,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透过所述投影透镜,
所述遮光部的前端具有与所述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上下方向的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备有多个,
以特定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基准而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配置于另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设置高度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和配置为夹持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的一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的平均间隔小于彼此相邻的其他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平均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遮光部的前端所具有的所述台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以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为基准而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比配置在另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低的位置,所述遮光部的前端形成为以所述台阶为基准而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比另一侧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遮光部的前端所具有的所述台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以所述特定的第一发光元件为基准而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比配置在另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低的位置,所述遮光部的前端形成为以所述台阶为基准而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比另一侧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部的前端从左右端部朝向中央而逐渐向后方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部的上表面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具有与近光的配光图案对应的凸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后端具有与所述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对应的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遮光部的前端所具有的所述台阶和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后端所具有的所述台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CN201920294514.0U 2018-03-15 2019-03-08 车辆用前照灯 Active CN20974427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8610 2018-03-15
JP2018048610 2018-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4278U true CN209744278U (zh) 2019-12-06

Family

ID=6795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4514.0U Active CN209744278U (zh) 2018-03-15 2019-03-08 车辆用前照灯
CN201910175971.2A Active CN110274210B (zh) 2018-03-15 2019-03-08 车辆用前照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5971.2A Active CN110274210B (zh) 2018-03-15 2019-03-08 车辆用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7442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210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EP4174368A4 (en) * 2020-06-24 2023-12-06 Ichikoh Industries, Ltd. LIGH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0558A (ja) * 1995-03-01 1996-09-10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前照灯のリフレクタ
JP4597890B2 (ja) * 2006-03-29 2010-12-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の灯具ユニット
JP4700081B2 (ja) * 2008-05-23 2011-06-15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6052569B2 (ja) * 2012-01-25 2016-12-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KR20160024483A (ko) * 2014-08-26 2016-03-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광학 구조
AT517409B1 (de) * 2015-06-30 2017-06-15 Zkw Group Gmbh Leuchtmodul für einen Fahrzeugscheinwerfer sowie Fahrzeugscheinwerfer
CN10681317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欧司朗有限公司 一种车前灯
JP6713869B2 (ja) * 2016-07-25 2020-06-2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CN209744278U (zh) * 2018-03-15 2019-12-0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210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110274210B (zh) * 2018-03-15 2021-08-2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EP4174368A4 (en) * 2020-06-24 2023-12-06 Ichikoh Industries, Ltd. LIGH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210B (zh) 2021-08-20
CN110274210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0273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5746930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11819392B (zh) 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
US7597466B2 (en) Vehicle lamp
US11353186B2 (en) Vehicular headlight
JP5894494B2 (ja) 車両用灯具
JP4942886B2 (ja) 簡略された光学的構造体を備えた表示ランプ
CN209744278U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209744277U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209744276U (zh) 车辆用前照灯
JP483560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6046264A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CN112005046A (zh) 车辆用灯具
JP2016046055A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7407668B2 (ja) 灯具ユニット
US20240142076A1 (en) Motor vehicle light module comprising a low wall for positioning and/or attaching an optical device
CN117581057A (zh) 车辆用灯具
JP2022074954A (ja) 光源ユニット
JP5970509B2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5889978B1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2016046053A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5819496B1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5893692B1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照明装置及び基板固定部材
CN115066581A (zh) 灯具单元
JP2016154152A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