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1358U - 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1358U
CN213511358U CN202021873453.2U CN202021873453U CN213511358U CN 213511358 U CN213511358 U CN 213511358U CN 202021873453 U CN202021873453 U CN 202021873453U CN 213511358 U CN213511358 U CN 213511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impeller
shell
range hood
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34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爱香
范强
王伟
闫茂松
赵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34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1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1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烟机,包括:主箱、壳体、离心叶轮和内蜗壳。主箱内部限定出负压腔;壳体其轴向投影为圆形,且设置于所述负压腔内;离心叶轮与所述壳体同心设置;内蜗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在本申请中,相较于现有的离心风机可在壳体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离心叶轮的尺寸,保持风压和风量的前提下降低离心叶轮的转速,产生的噪音较小。

Description

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烟机风量由主箱壳体内的风机提供,其中风机包括电机、叶轮和蜗壳。但传统风机中蜗壳为径向蜗壳,叶轮受径向蜗壳限制,叶轮尺寸较小,提供的风量和风压有限。传统油烟机提升风量和风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大整机尺寸,从而给风机让出空间增大叶轮直径,达到提升风量的目的,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安装条件受限;另一种是整机尺寸不变,提升风机转速。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噪音增大,用户体验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可保持风压和风量的前提下降低离心叶轮的转速,产生的噪音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烟机包括:主箱、壳体、离心叶轮和内蜗壳。主箱内部限定出负压腔;壳体其轴向投影为圆形,且设置于所述负压腔内;离心叶轮与所述壳体同心设置;内蜗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壳体轴向投影为圆形,离心叶轮与壳体同心设置,这样使离心叶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均匀,离心叶轮产生的气流进入内蜗壳与壳体之间的风道内,由于风道的同流面积逐渐增大,可以将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进而保持产生足够的风压,离心叶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均匀,相较于现有的离心风机可在壳体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离心叶轮的尺寸,保持风压和风量的前提下降低离心叶轮的转速,产生的噪音较小。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01、第一壳部;102、第二壳部;103、连接面;104、凸起面;200、离心叶轮;300、导流片;301、第一导流片;302、第二导流片;400、主箱;401、负压腔;500、排风通道;600、内蜗壳;70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油烟机包括:主箱400、壳体100、离心叶轮200和内蜗壳600。主箱400内部限定出负压腔401;壳体100其轴向投影为圆形,且设置于所述负压腔401内;离心叶轮200与所述壳体100同心设置;内蜗壳6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部,且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其壳体100轴向投影为圆形,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同心设置,这样使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均匀,离心叶轮200产生的气流进入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的风道内,由于风道的同流面积逐渐增大,可以将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进而保持产生足够的风压,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均匀,相较于现有的离心风机可在壳体100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离心叶轮200的尺寸,保持风压和风量的前提下降低离心叶轮200的转速,产生的噪音较小。
其中壳体100是指风机的壳体100,即等同于现有风机的蜗壳。
可选地,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同心设置是指壳体100的轴向投影的环形的圆心与离心叶轮200的圆心重叠。这样,在壳体100轴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最大限度的提升离心叶轮200的轴向尺寸,提高风机的气流量。
可选地,所述内蜗壳600与所述离心叶轮200沿轴向并排设置。这样,扩大壳体100的轴向尺寸,使离心叶轮200产生的气流向轴向流动,在轴向的内蜗壳600与风机蜗壳之间将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风机的风压,使离心叶轮200在尺寸上可更接近壳体100,在壳体100径向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离心叶轮200径向的尺寸,进而提高风机的风量。
可选地,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最近的距离等于离心叶轮200圆周与壳体100之间的径向距离。这样,可降低离心叶轮200的出风进入内蜗壳600时的阻力,使气流流通更加顺畅。
可选地,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最远的距离大于离心叶轮200圆周与壳体100之间的径向距离,且小于或等于离心叶轮200圆心与壳体100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的一半。这样,一方面使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将离心叶轮200产生的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风量和风压,另一方面防止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距离过大造成气流回流,影响风机的风压。
可选地,内蜗壳600设置在背向离心叶轮200进风端的一侧。这样,可防止内蜗壳600阻碍离心叶轮200的进风,保持风机进风的通畅。
可选地,还包括:电机700。电机700设置于所述内蜗壳600内部,且其传动轴伸出所述内蜗壳600与所述离心叶轮200连接。这样,驱动离心叶轮200的风机设置在内蜗壳600的内部,可节约安装空间,使整体安装更紧凑。
可选地,内蜗壳600背向离心叶轮200的一端为中空的开放槽。这样,便于对电机700进行拆卸安装。
可选地,内蜗壳600背向离心叶轮200的一端与壳体100固定连接。这样,保持内蜗壳600的稳定性,使风机整体结构稳定。
可选地,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并且易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壳体100的直径与所述负压腔401的宽度相同。这样,最大限度的增加壳体100的尺寸,进而增加其内部离心叶轮200的尺寸,提高风机的风量,在不增加噪音的前提下更好的排油烟。
可选地,所述离心叶轮20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直径的0.8倍。这样,可使离心叶轮200径向的尺寸更接近壳体100的径向尺寸,在壳体100径向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离心叶轮200的径向尺寸,提高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使风机具备更高的效率,进而在不增加噪音的前提下更好的排油烟。
可选地,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部101和第二壳部102。第一壳部101,包裹所述离心叶轮200和所述内蜗壳600;第二壳部102,与所述第一壳部101轴向连通,且其轴向的宽度逐渐增大。这样,通过第一壳部101容纳离心叶轮200,使离心叶轮200在第一壳部101内稳定的工作,离心叶轮200产生的气流进入与第一壳部101轴向连接的第二壳部102内,在第二蜗壳内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离心叶轮200转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风机产生的风压,进而提高油烟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第一壳部101轴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离心叶轮200轴向的宽度与内蜗壳600轴向的宽度的和。这样,使第一壳部101可将离心叶轮200与内蜗壳600包裹,使离心叶轮200在第一壳部101内稳定的工作,并且使内蜗壳600与第一壳部101之间形成风道,将离心叶轮200产生的动压转换为动压。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部102包括:连接面103和凸起面104。连接面103与所述第一壳部101的轴向面连通;凸起面104背向所述连接面103在轴向上沿着设定角度凸起。这样,第二壳部102沿着设定角度凸起,使第二壳部102内部具有逐渐增宽的通道,便于将进入第二壳部102的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进而提高风机的风压,提高风机的效率。
凸起面104背向连接面103在轴向上沿着设定角度凸起,其中的设定角度是指凸起面104距离连接面103最近处到凸起面104距离连接面103最远处在轴向上偏转的角度。
可选地,凸起面104沿着壳体100的环形圆周方向螺旋凸起。这样,使壳体100内部的气流通道为螺旋形结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便于将气流的静压转化为动压,提高风机的风压,进而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第二壳部102内在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壳部101在径向上的宽度。这样,第二壳部102在径向上的宽度可与第一壳部101在径向上的宽度相同,也可不同,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选择第二壳部102的尺寸,使该风机的适配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部101与所述第二壳部102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使第一壳部101与第二壳部102之间更稳定,且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部102轴向的宽度增大的方向,与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增大的方向一致。这样,可同时利用第二壳部102内逐渐增大的同流面积,以及内蜗壳600与壳体100之间同流面积逐渐增大的风道一起将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使风机的出风效率更高。
可选地,所述离心叶轮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径向的间隙相同。这样,可使离心叶轮200径向的尺寸更接近壳体100的径向尺寸,在壳体100径向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离心叶轮200的径向尺寸,提高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使风机具备更高的效率。
可选地,离心叶轮200位于径向的出风端设置在壳体100内,且离心叶轮200轴向的进风端位于壳体100的圆形进气口内。这样,使气流经过壳体100的圆形进气口进入,在离心叶轮200的作用下进入到壳体100内部,气流更顺畅。
可选地,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径向的间隙小于或等于离心叶轮200半径的五分之一。这样,降低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径向的间隙,在壳体100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离心叶轮200的尺寸,进而提高风量,使风机的工作效率更高。
可选地,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的径向的间隙等于离心叶轮200半径的五分之一。这样,一方面,降低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径向的间隙,在壳体100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离心叶轮200的尺寸,提高风量,另一方面使离心叶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径向的间隙不至于过小,使其具有足够的通风空间,防止风阻的增加,进一步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还包括:排风通道500。排风通道50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且与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最大处连通。这样,使气流在风道宽度最大出排出,使风机排气更顺畅。
可选地,所述排风通道500的通流面积沿其内部气流方向逐渐增大。这样,通过排风通道500进一步扩大静压,并且使气流能更顺畅的排出,提高风机的排风效率。
可选地,排风通道500的一侧边设置在壳体100环形投影的外切线上,其相对的另一侧边向环形的圆心方向偏移。这样,便于风机整体在家电内的安装,可使风机壳体100紧贴家电箱体的内壁设置,在家电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风机的尺寸。
可选地,排风通道500的最小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壳体100内的最大流通面积。这样,防止排风通道500对气流通道内排出的气流形成风阻,可使出风更顺畅,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油烟机还包括:导流片300。导流片300沿离心叶轮200旋转方向设置于壳体100内,且在轴向上具有偏移角度,所述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角度。这样,可更好的将第一壳部101内的气流向第二壳部102内疏导,使气流更均匀的进入第二壳部102,并向第二壳部102的边缘扩散,防止第二壳部102的边缘处产生回流,可防止压力损失,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是指,导流片300在壳体100的轴向上偏移的角度。即如图8中的角度α。
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是指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壳部102的凸起面104相对于连接面103凸起的角度。
可选地,导流片300的迎风端在第一壳部101内。这样,可将第一壳部101内的气流分流,将部分气流向第二壳部102内疏导,进而使气流在第一壳部101和第二壳部102内流通更加均匀,更好的将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风机的排风风压,使风机的效率更高。
可选地,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等于所述设定角度。这样,使导流片300与第二壳部102的凸起面104平行,在凸起面104与导流片300之间形成一个均匀的通道,使气流的流通更加均匀顺畅。
可选地,导流片300的偏移角度等于设定角度的一半。这样,使导流片300与第二壳部102的凸起面104之间形成的通道也具有轴向宽度逐渐增大的特性,更好的将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风机的出风效果。
可选地,导流片300包括:第一导流片301和第二导流片302。第二导流片302与第一导流片301相比更靠近第二壳部102的凸起面104,且第一导流片301的偏移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导流片302的偏移角度。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导流片300可更好的将第一壳部101内的气流向第二壳部102内疏导,提高气流流动的均匀性,降低第二壳部102内的回流,进而提高风压,使风机的效率更高。
可选地,第一导流片301的偏移角度等于第二导流片302的偏移角度。这样,使第一导流片301与第二导流片302之间具有均匀的通道,可更均匀稳定的将第一壳部101内的气流向第二壳部102的内部疏导,降低第二壳部102内的回流,进而提高风压,使风机的效率更高。
可选地,第一导流片301的长度小于第二导流片302的长度。这样,使第一导流片301和第二导流片302分别从不同位置开始对气流进行疏导,更好的将第一壳部101内的气流向第二壳部102内疏导。
可选地,第一导流片301的长度为第二导流片302长度的一半。这样,防止第二导流片302中段对应第一壳部101内的部分产生气流堆积,采用第一导流片301更好的将气流向第二壳部102内疏导,防止气流堆积,造成出风不顺畅,进而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导流片300垂直设置在壳体100内壁上,其相对于壳体100内壁突出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壳体100内气流通道的径向宽度,且大于或等于壳体100内气流通道的径向宽度的一半。这样,使导流片300将壳体100内的气流通道从径向上完全分隔或者不完全分隔,径向上完全分隔气流通道使导流片300两侧的气体不会发生相互流动,气流流动更稳定,并且导流片300可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提高壳体100的稳固性,而导流片300相对于壳体100内壁突出的高度小于壳体100内气流通道的径向宽度的情况下未将导流片300两侧的气流分隔,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可通过导流片300与壳体10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通,使导流片300两侧的压力均衡,提高气流的均匀性。
可选地,导流片300相对于壳体100内壁突出的高度等于壳体100内气流通道的径向宽度。这样,导流片300完全分隔其两侧的气体,使其两侧的气体不会发生相互流动,气流流动更稳定,并且导流片300可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提高壳体100的稳固性。
可选地,导流片300相对于壳体100内壁突出的高度为壳体100内气流通道的径向宽度的三分之二。这样,未将导流片300两侧的气流分隔,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可通过导流片300与壳体100内壁之间的间隙流通,使导流片300两侧的压力均衡,提高气流的均匀性,进而提高风机的出风效果。
可选地,第一导流片301和第二导流片302的末端均设置在壳体100内的气流通道轴向宽度最宽处,且分别位于壳体100内的气流通道的轴向宽度的三等分点上。这样,使第一导流片301和第二导流片302两侧的通道宽度更均匀,使出风更均匀,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箱,内部限定出负压腔;
壳体,其轴向投影为圆形,且设置于所述负压腔内;
离心叶轮,与所述壳体同心设置;
内蜗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蜗壳与所述离心叶轮沿轴向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设置于所述内蜗壳内部,且其传动轴伸出所述内蜗壳与所述离心叶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直径与所述负压腔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叶轮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直径的0.8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部,包裹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内蜗壳;
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一壳部轴向连通,且其轴向的宽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部轴向的宽度增大的方向,与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增大的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通道,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与所述风道的通流面积最大处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的通流面积沿其内部气流方向逐渐增大。
CN202021873453.2U 2020-08-31 2020-08-31 油烟机 Active CN21351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3453.2U CN21351135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3453.2U CN21351135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1358U true CN213511358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3453.2U Active CN21351135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1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3196U (zh) 斜流式通风机
CN210196137U (zh) 离心风机及其蜗壳和家用电器
CN114352573A (zh) 一种紧凑型离心风机
CN213511358U (zh) 油烟机
CN114109869A (zh) 一种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家电
CN210568923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16812271U (zh) 组合式扇叶及组合出风装置
CN216111362U (zh)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CN11307413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12959185U (zh) 一种风机的安装结构及其应用的吸尘器
KR100599860B1 (ko) 후드에 구비되는 복합 다단 축류 송풍기
CN108253488B (zh) 一种带有增压翅片的涡轮及包含该涡轮的油烟机
CN212959186U (zh) 一种风机的动叶轮罩体
CN220379792U (zh) 导流结构及烟机
CN220134270U (zh) 离心叶轮及离心风机
KR101156413B1 (ko) 팬 및 쉬라우드 조립체
CN217399505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吹风机
CN219262728U (zh)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CN217685223U (zh) 用于集成灶的风道组件和集成灶
CN217401193U (zh) 一种高速离心风机
WO2023108921A1 (zh) 风机及其清洁设备
CN217682470U (zh) 离心风机用集流器、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4891417U (zh) 烟机
CN220378500U (zh) 燃气热水器的风机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15596000U (zh)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