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0847U -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0847U
CN213510847U CN202022335503.8U CN202022335503U CN213510847U CN 213510847 U CN213510847 U CN 213510847U CN 202022335503 U CN202022335503 U CN 202022335503U CN 213510847 U CN213510847 U CN 213510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oler
chamber
casing
air
ch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55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良
王贵琛
赵丽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55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0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0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0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该中冷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冷芯(1),冷芯的进气侧与壳体的内壁围构成进气腔(23),冷芯的出气侧与壳体的内壁围构成出气腔(25),冷芯的非透气侧与壳体的内壁围构成旁通通道(24),壳体开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旁通通道连通进气腔和出气腔,且旁通通道内设置有旁通控制阀(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冷器具备中冷旁通功能,当遇偏低环境温度时,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低,从而保障发动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增压发动机普遍配置有中冷器,以满足动力性与排放性的要求。对于车用发动机,其中冷器往往按照夏季最高环境温度(如40℃)设计,然而,冬季环境温度会降到0℃以下,北方地区甚至能达到-20℃以下,这样,增压空气中冷后的温度会低于0℃,即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低于0℃,较低的进气温度将导致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不良,还有可能在低温时出现结冰,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改进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以避免进气温度过低,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该中冷器具备中冷旁通功能,当遇偏低环境温度时,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低,从而保障发动机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冷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冷芯,所述冷芯的进气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构成进气腔,所述冷芯的出气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构成出气腔,所述冷芯的非透气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构成旁通通道,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所述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旁通通道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且所述旁通通道内设置有旁通控制阀。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旁通通道位于所述冷芯的顶部或者侧部。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旁通控制阀为蝶阀。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自动放水阀,所述自动放水阀位于所述出气腔的底部。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口处。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出气腔的侧壁具有向所述自动放水阀收束的斜坡面。
可选地,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自动放水阀的阀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外螺纹或者卡接部。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与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相连的中冷器,所述中冷器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中冷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冷器中,冷芯的非透气侧与壳体的内部围构成旁通通道,该旁通通道将中冷器的进气腔和出气腔相连,而且,旁通通道内设置有旁通控制阀,因此,当旁通控制阀打开时,进气腔内的增压空气会有一部分从旁通通道流到出气腔,由于这部分增压空气不经过冷芯,所以能够提高出气腔内中冷后的增压空气的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冷器具备中冷旁通功能,当遇偏低环境温度时,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低,从而保障发动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中冷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自动放水阀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冷芯;2、壳体;21、进气口;22、出气口;23、进气腔;24、旁通通道;25、出气腔;3、旁通控制阀;4、自动放水阀;41、阀体;42、挡圈;43、阀芯;4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中冷器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内的冷芯1,冷芯1的进气侧与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进气腔23,冷芯1的出气侧与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出气腔25,冷芯1的非透气侧与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旁通通道24。壳体2开设有与进气腔23连通的进气口21和与出气腔25连通的出气口22,旁通通道24连通进气腔23和出气腔25,且旁通通道24内设置有旁通控制阀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旁通通道24位于冷芯1的顶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旁通通道24也可以位于冷芯1的侧部。具体实际应用中,旁通控制阀3可以选用蝶阀。
中冷器布置在增压器和发动机之间,空气首先经过增压器,然后增压空气由进气口21流入进气腔23,当旁通控制阀3关闭时,进气腔23内的增压空气全部经冷芯1流到出气腔25,实现冷却,出气腔25内的增压空气由出气口22流向发动机。为避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低,当中冷后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旁通控制阀3打开,随着旁通控制阀3开度的变化,进气腔23内的增压空气会有一部分从旁通通道24流到出气腔25,由于这部分增压空气不经过冷芯1,所以能够提高出气腔25内中冷后的增压空气的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冷器具备中冷旁通功能,当遇偏低环境温度时,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低,从而保障发动机的可靠性。
增压空气中冷后产生的冷凝水通常会进入发动机的气缸中随着燃烧消失,但仍有少量冷凝水会积聚在中冷器的底部,在冬季容易造成结冰,进而胀坏中冷器。为此,本实施例在壳体2上设置有自动放水阀4,如图2所示,自动放水阀4位于出气腔25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放水阀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本实用新型对自动放水阀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图3展示了本实施例中自动放水阀4的结构,自动放水阀4包括阀体41、挡圈42、阀芯43和复位弹簧44,当中冷器内部气压较低时,复位弹簧44克服阀芯43的重力,出气腔25中的水能够依次通过阀芯43的圆孔和阀体41的圆孔,实现放水。当中冷器内部形成压力时,压力和压力波动推动阀芯43下行与阀体41接触,形成密封面。密封面的形成反过来增大了阀芯43内外部压力差,从而强化密封,保证不对发动机大负荷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出气腔25中的温度,可以在壳体2的出气口22处设置温度传感器。为了便于出气腔25中的冷凝水向自动放水阀4收集,本实施例中,出气腔25的侧壁具有向自动放水阀4收束的斜坡面,如图2所示。
具体实际应用中,自动放水阀4与壳体2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例如,本实施例采用的自动放水阀4在阀体41上设置有用于与壳体2连接的外螺纹,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该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中冷器,中冷器与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相连。由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中冷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中冷器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的冷芯(1),所述冷芯(1)的进气侧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进气腔(23),所述冷芯(1)的出气侧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出气腔(25),所述冷芯(1)的非透气侧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围构成旁通通道(24),所述壳体(2)开设有与所述进气腔(23)连通的进气口(21)和与所述出气腔(25)连通的出气口(22),所述旁通通道(24)连通所述进气腔(23)和所述出气腔(25),且所述旁通通道(24)内设置有旁通控制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通道(24)位于所述冷芯(1)的顶部或者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控制阀(3)为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自动放水阀(4),所述自动放水阀(4)位于所述出气腔(25)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口(22)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25)的侧壁具有向所述自动放水阀(4)收束的斜坡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水阀(4)的阀体(41)具有用于与所述壳体(2)连接的外螺纹或者卡接部。
8.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与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相连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冷器。
CN202022335503.8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Active CN213510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503.8U CN21351084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503.8U CN21351084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0847U true CN213510847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5503.8U Active CN21351084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0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0076B2 (en) Controlled condensate collection and evacuation for charge air cooler
CN111997710A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和方法
CN213510847U (zh) 一种中冷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US10781742B2 (en) Condensate drain valve for charge air cooler
CN107916983B (zh) 一种中冷器自动放水装置
CN108266280A (zh) 一种内燃机瞬变加载过程的egr率自动调节装置
CN208010473U (zh) 一种内燃机瞬变加载过程的egr率自动调节装置
CN213684264U (zh) 一种集成自加热功能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CN21607736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布置结构
CN214331629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用常通阀
CN213393689U (zh) 一种回油单向阀
CN212985336U (zh) 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和发动机
CN210622921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流结构及其涡轮增压器
KR20050028106A (ko) 자동차의 인터쿨러 성능 향상 시스템
CN111691941A (zh) 气门座圈及包括其的汽油机
CN111255598A (zh) 用于egr系统的冷却器及具有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
CN215408806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18787145U (zh) 增压器壳体、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05064144U (zh)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20929548U (zh) 船用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系统
CN214331603U (zh) 一种中冷器用自动泄水压力阀
CN215927615U (zh) 一种进气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10370848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用同芯管集成单向阀加热装置
CN213235167U (zh) 呼吸系统
CN2622412Y (zh) 柴油机增压空气的两级中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