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0115U - 一种切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00115U CN213500115U CN202022186927.2U CN202022186927U CN213500115U CN 213500115 U CN213500115 U CN 213500115U CN 202022186927 U CN202022186927 U CN 202022186927U CN 213500115 U CN213500115 U CN 2135001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rotor
- impeller
- cutt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削设备,包括:设有叶轮组件和刀片的转子、定子和壳体;所述叶轮组件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盘组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盘组和第二叶片;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一轮盘组、所述第二轮盘组固定连接;所述定子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子连接,且带动所述转子转动;壳体,包括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所述转子贯穿所述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且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刀片一部分设于置于所述切削腔内,另一部分暴露于切割腔外,所述切削腔与所述吸尘腔之间通过吸尘管道连通,用于所述叶轮组件吸取切削腔产生的粉尘和飞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削设备。
背景技术
切削设备用于对瓷砖、石材等进行开槽或是切割,而在干切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主要是无水硅酸,又名硅土,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多种疾病,对使用者的健康很不利,并且给环境带来污染。为保护使用者的健康,有的切割瓷砖时尽可能用湿加工法减少粉尘,但浪费水源,而且还会污染地面墙壁;另外有的采用吸尘器来吸走切削设备生产的粉尘,但吸尘器使用成本较高,而且便捷性极差。虽然传统吸尘电锯能克服以上问题,但是传统吸尘电锯却存在几个缺点:粉尘管道挂在外壳表面,属于暴露型,便携性差,无法存储大量粉尘;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体积大,重量大,制作模具费用成本高而浪费原料等问题。
且在切削设备的长时间运作时,转子会产生较高的热量,若不进行散热,则有损坏切削设备的可能,也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吸尘效果和散热效果的应用于切削设备的切削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设备,包括: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叶轮组件和刀片,所述转子转动带动所述叶轮组件和刀片转动;所述叶轮组件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盘组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盘组和第二叶片;所述转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轮盘组、所述第二轮盘组的中心且与所述第一轮盘组、所述第二轮盘组固定连接;定子,所述定子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子连接,且带动所述转子转动;壳体,包括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所述转子贯穿所述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且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切削腔包括切割口,所述刀片一部分设于置于所述切削腔内,另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切割口外;所述切削腔与所述吸尘腔之间通过吸尘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叶片为圆弧形或螺线形,所述第二叶片为直线型或圆弧形或螺线形;所述转子转动时,所述第一叶轮吸取周围空气沿所述转子径向流通,且数个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转子连接加大了所述转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吸尘腔设于所述切削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或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切削腔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腔的两侧;或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切削腔内,且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切削腔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腔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叶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片的切线与所述第一轮盘组圆心的连线为叶片切线,所述第一叶片的远心端与所述第一轮盘组圆心的连线为参考线,所述叶片切线与所述参考线之间的夹角α为:5°≦α≦60°,所述第一叶片包括与所述转子连接的近心端、与所述第一轮盘组的边缘连接的远心端,所述第一轮盘组上设有数个所述第一叶片,且数个所述第一叶片绕所述转子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叶片为直线型,所述第二叶片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轮盘组中心的近心端、与所述第二轮盘组的边缘连接的远心端,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盘组的径向长度为所述第二轮盘组半径的1/10-1;所述第二轮盘组上设有数个所述第二叶片,且数个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转子周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盘组包括一号轮盘和二号轮盘,所述第一叶片设于所述一号轮盘与所述二号轮盘之间,且所述第一叶片同时与所述一号轮盘、所述二号轮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轮盘组之间为非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轮盘组之间的安装角度β为:45°≦β<90°;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轮盘组之间为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柱形,且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电机腔所在的壳体表面,所述把手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壳体上还可拆连接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与所述吸尘腔连通;所述吸尘腔内还设有超声探测仪和警示灯,所述超声探测仪上设有人机操作界面,所述超声探测仪和所述警示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子上还设有碳刷,所述碳刷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叶轮之间,两所述碳刷在所述转子上相对设置;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碳刷孔,所述碳刷通过所述碳刷孔暴露于所述壳体外。
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刀片之间设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刀片之间通过力传递轴连接,所述刀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力传递轴上,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刀片之间设有压板。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的齿轮半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齿轮半径;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为外齿合或内齿合。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叶轮在转子转动时,可吸取周围空气相所述定子的径向移动,设置于所述切削设备内,可在所述切削设备内形成负压,实现所述切削设备的吸尘功能;所述第二叶轮通过在轮盘上设置数个叶轮可增加所述转子的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对转子的散热功能;所述切削设备通过同时设有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二叶轮,可同时具备吸尘和散热的作用,且不占据所述切削设备的壳体内部空间;
2.通过将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一轮盘组组设置为非垂直,可加大第二叶轮的风力,在所述切削设备内可实现更佳的吸尘效果;
3.沿所述壳体径向设置的把手,相对于轴向设置更加省力,且使用更加方便。
4.通过设置所述超声探测仪,可检测切割深度,操作者可根据需求在所述人机操作界面上设置深度数据,所述超声探测仪感应检测到实际深度等于或接近所述深度数据时,即可开启感应灯通知操作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切削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切削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切削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切削设备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轮盘组,1-1一号轮盘,1-2-二号轮盘,2-第一叶片,3-第二轮盘组,4-第二叶片,5-转子,6-定子,7-刀片,8-压板,9-轴承,10-碳刷,11-齿轮组,12-壳体,13-吸尘腔,14-切削腔,15-吸尘管道,16-把手,17-集尘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见附图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设备,包括壳体12、设于壳体12内的转子5和定子6,转子5上设有叶轮组件和刀片7,转子5转动带动叶轮组件和刀片7转动。叶轮组件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盘组1和第一叶片2,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盘组3和第二叶片4;转子5依次穿过第一轮盘组1、第二轮盘组3的中心且与第一轮盘组1、第二轮盘组3固定连接。转子5转动带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从而在壳体12内形成一股风力,使得壳体12内风力的指向端为负压,从而在切削设备内部实现吸尘的效果。在刀片7切削物体时,产生的粉尘、飞屑被叶轮组件吸取,避免粉尘、飞屑被使用人员吸进身体二造成危害,也保证了切削设备的工作环境的干净。刀片7上设有锯齿,加快切削效率。
定子6为电机,电机与转子5连接,且带动转子5转动。壳体12包括吸尘腔13、电机腔和切削腔14,转子5贯穿吸尘腔13、电机腔和切削腔14,自然的,第一叶轮设于吸尘腔13内,电机设于电机腔内,切削腔14包括切割口,刀片7一部分设于置于切削腔14内与转子5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暴露于切削口外,用于对物体进行切削。切削腔14与吸尘腔13之间通过吸尘管道15连通,使得切削产生的粉尘、飞屑能通过吸尘管道15直接被叶轮组件吸取,避免进入电机腔给运行中的电机造成影响。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为圆弧形,第一叶片2的切线与第一轮盘组1圆心的连线为叶片切线,第一叶片2的远心端与第一轮盘组1圆心的连线为参考线,叶片切线与参考线之间的夹角α为:5°≦α≦6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还可为螺线形,此处以在第一叶轮处形成风力为目的,而不限制叶片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为直线型,当为直线型时,第二叶片4沿第二轮盘组3的径向长度为第二轮盘组3半径的1/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还可为圆弧形或螺线形,此处同样以增大转子5的散热面积为目的,不限制第二叶片4的形状,当圆弧形或螺线性的叶片形状可实现更佳的散热效果时,亦可采用圆弧形或螺线形叶片。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沿第二轮盘组3的径向长度还可设置为其他数值,以满足散热面积要求为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叶轮设于吸尘腔13内,与第一叶轮同设,而吸尘腔13与切削腔14分别设于电机腔的两侧;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叶轮也设于吸尘腔13内,与第一叶轮同设,且吸尘腔13设于切削腔14与电机腔之间;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叶轮设于切削腔14内,与刀片7同设,且吸尘腔13与切削腔14分别设于电机腔的两侧。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目的在壳体12内产生负压的环境且实现散热的功能,而其具体安装位置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一端为近心端,与第一轮盘组1中心连接;另一端为远心端,与第一轮盘组1的边缘连接。第一轮盘组11上设有数个第一叶片2,且数个第一叶片2绕转子5周向设置。第二叶片4一端为近心端,靠近第二轮盘组3的中心并与第二轮盘组3连接;另一端为远心端,与靠近第二轮盘组3边缘部位连接,第二轮盘组3上设有数个第二叶片4,且数个第二叶片4绕转子5周向设置。转子5转动时,第一叶轮吸取周围空气沿转子5径向流通,设置于所述切削设备内,可在所述切削设备内形成负压,实现所述切削设备的吸尘功能;与转子5连接的第二轮盘组3上设置的数个第二叶片4加大了转子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转子5的散热面积。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为直线型,当为直线型时,第二叶片4沿第二轮盘组3的径向长度为第二轮盘组3半径的1/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还可为圆弧形或螺线形,此处同样以增大转子5的散热面积为目的,不限制第二叶片4的形状,当圆弧形或螺线性的叶片形状可实现更佳的散热效果时,亦可采用圆弧形或螺线形叶片。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沿第二轮盘组3的径向长度还可设置为其他数值,以满足散热面积要求为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叶轮上的第二叶片4设于第二轮盘组3朝向定子6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还可设于第二轮盘组3背向定子6的一侧,此处以增大转子5的散热面积为目的,不限制第二叶片4的设置朝向。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盘组1包括一号轮盘1-1和二号轮盘1-2,第一叶片2设于一号轮盘1-1与二号轮盘1-2之间,且第一叶片2同时与一号轮盘1-1、二号轮盘1-2连接。
较佳地,第一叶片2与第一轮盘组1之间为非垂直设置,且第一叶片2与第一轮盘组1之间的安装角度β2为:45°≦β2<90°。非垂直的安装角度结合圆弧形的叶片形状,使得第一叶轮所能形成的风力越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与第一轮盘组1之间亦可为垂直设置,在满足第一叶轮风力的情况下,不限制第一叶片2与第一轮盘组1之间的安装角度。
较佳地,壳体12为圆柱形,且壳体12上设有把手16,把手16设于电机腔所在的壳体12表面,把手16沿壳体12的径向设置,相对于轴向设置的把手16更加省力,且使用更加方便。壳体12上还可拆连接有集尘袋17,集尘袋17与吸尘腔13连通,被叶轮吸取的粉尘、飞屑直接进入集尘袋17,使用者可将集尘袋17随时拆卸进行清理。
较佳地,吸尘腔内还设有超声探测仪和警示灯,超声探测仪上设有人机操作界面,操作者可根据需求在所述人机操作界面上设置深度数据,超声探测仪和警示灯电连接,超声探测仪感应检测到实际深度等于或接近操作者设定的深度数据时,即可开启感应灯通知操作者,防止切割过度或切割过浅。
较佳地,转子5上还设有碳刷10,碳刷10设于电机与第二叶轮之间,两碳刷10在转子5上相对设置;壳体12上还设有碳刷10孔,碳刷10通过碳刷10孔暴露于壳体12外。
较佳地,转子5与刀片7之间设有齿轮组11,齿轮组11包括相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转子5连接,从动轮与刀片7之间通过力传递轴连接。转子5上设有与主动轮配合的滑键,且通过螺纹与主动轮固定连接。电机带动转子5转动,转子5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上的力通过啮合传递给从动轮,从动轮将力通过力传递轴继续传递给刀片7,使得刀片7迅速转动,切割物体。刀片7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力传递轴上,且固定螺栓与刀片7之间设有压板8,进一步稳固刀片7,避免其倾斜造成切割误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外齿合的啮合方式,且主动轮的齿轮半径小于从动轮的齿轮半径,力传递系数更大。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还采用内齿合的啮合方式,或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半径比以获取最佳的传动比。
齿轮组11与电机之间、叶轮与电机之间还设有轴承9,在电机带动转子5高速运转时,为转子5提供支撑保护力。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叶轮组件和刀片,所述转子转动带动所述叶轮组件和刀片转动;所述叶轮组件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盘组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盘组和第二叶片;所述转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轮盘组、所述第二轮盘组的中心且与所述第一轮盘组、所述第二轮盘组固定连接;
定子,所述定子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子连接,且带动所述转子转动;
壳体,包括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所述转子贯穿所述吸尘腔、电机腔和切削腔,且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切削腔包括切割口,所述刀片一部分设于置于所述切削腔内,另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切割口外;所述切削腔与所述吸尘腔之间通过吸尘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为圆弧形或螺线形,所述第二叶片为直线型或圆弧形或螺线形;
所述转子转动时,所述第一叶轮吸取周围空气沿所述转子径向流通,且数个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转子连接加大了所述转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吸尘腔设于所述切削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
或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切削腔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腔的两侧;
或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切削腔内,且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切削腔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腔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片的切线与所述第一轮盘组圆心的连线为叶片切线,所述第一叶片的远心端与所述第一轮盘组圆心的连线为参考线,所述叶片切线与所述参考线之间的夹角α为:5°≦α≦60°,所述第一叶片包括与所述转子连接的近心端、与所述第一轮盘组的边缘连接的远心端,所述第一轮盘组上设有数个所述第一叶片,且数个所述第一叶片绕所述转子周向设置;
所述第二叶片为直线型,所述第二叶片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轮盘组中心的近心端、与所述第二轮盘组的边缘连接的远心端,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盘组的径向长度为所述第二轮盘组半径的1/10-1;所述第二轮盘组上设有数个所述第二叶片,且数个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转子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盘组包括一号轮盘和二号轮盘,所述第一叶片设于所述一号轮盘与所述二号轮盘之间,且所述第一叶片同时与所述一号轮盘、所述二号轮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轮盘组之间为非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轮盘组之间的安装角度β为:45°≦β<90°;
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轮盘组之间为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且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电机腔所在的壳体表面,所述把手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
所述壳体上还可拆连接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与所述吸尘腔连通;
所述吸尘腔内还设有超声探测仪和警示灯,所述超声探测仪上设有人机操作界面,所述超声探测仪和所述警示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上还设有碳刷,所述碳刷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叶轮之间,两所述碳刷在所述转子上相对设置;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碳刷孔,所述碳刷通过所述碳刷孔暴露于所述壳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刀片之间设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刀片之间通过力传递轴连接,所述刀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力传递轴上,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刀片之间设有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齿轮半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齿轮半径;
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为外齿合或内齿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86927.2U CN213500115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切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86927.2U CN213500115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切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00115U true CN213500115U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46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86927.2U Active CN213500115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切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00115U (zh)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22186927.2U patent/CN2135001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532829U (zh) | 一种高精度车削电主轴 | |
CN202592146U (zh) | 一种墙体砂光机 | |
CN106863502B (zh) | 一体式吸尘电机及斜切锯 | |
CN213500115U (zh) | 一种切削设备 | |
CN210650969U (zh) | 一种建筑设计用快速切割装置 | |
CN213500114U (zh) | 一种新型叶轮和设有该新型叶轮的切削设备 | |
CN218625371U (zh) | 一种容易散热的减速机 | |
CN110961413A (zh) | 一种电气安装自行转动式吸灰设备 | |
US20220097156A1 (en) | Impeller assembly and cutting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impeller assembly | |
CN213270443U (zh) | 一种应用于切削设备的新型叶轮组件 | |
CN201776674U (zh) | 磨砂机 | |
CN205363456U (zh) | 一种打磨机的自吸尘结构 | |
CN213419463U (zh) | 一种新型叶轮组件和设有该新型叶轮组件的切削设备 | |
CN214978163U (zh) | 一种切削设备 | |
CN220988717U (zh) | 一种清洁装置的风叶传动机构 | |
CN102233532A (zh) | 磨砂机 | |
CN215239997U (zh) | 一种角磨机 | |
CN215396132U (zh) |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 | |
CN221356722U (zh) | 一种吸尘器地刷的电机降温结构 | |
CN214906400U (zh) | 一种地刷 | |
CN218760504U (zh) | 一种噪音小的风机 | |
CN219599027U (zh) | 一种机床外壳表面抛光工具 | |
CN210077550U (zh) | 电动地刷 | |
CN220440496U (zh) | 一种吸尘器电机 | |
CN217608172U (zh) | 一种防尘通风的新型变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