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7736U -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7736U
CN213497736U CN202022586869.2U CN202022586869U CN213497736U CN 213497736 U CN213497736 U CN 213497736U CN 202022586869 U CN202022586869 U CN 202022586869U CN 213497736 U CN213497736 U CN 213497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support frame
sleeve seat
slid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6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乃金
贺子龙
韩照
涂齐才
虞森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ad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ad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ad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ad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6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7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7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7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床的支撑架,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架使用通用性不足等问题。本车床的支撑架,包括位于主轴箱与尾座之间的左支架和右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轴箱上的左固定轴和固定连接在尾座上的右固定轴,左固定轴与车床的主轴平行设置,左支架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上,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右固定轴上,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支撑架提高了使用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箱、拖板组件、卡盘和尾座等,拖板组件上固定有刀架,刀架上固定刀具,卡盘固定在主轴箱的主轴上,尾座与主轴相对设置。卡盘和尾座用于夹持工件,主轴箱上的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拖板组件带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在车床上装夹工件时,特别是长轴类零件,在床身上还固定有支撑架用于装夹之前的预支撑,以便卡盘和尾座准确的夹紧工件。
如图1所示,现有的支撑架包括左支架6和右支架7,左支架6和右支架7均固定在床身上并位于卡盘4和尾座5之间,左支架6位于卡盘4的右侧,右支架7位于左支架6的右侧。车床加工时,工件1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左支架6和右支架7上,然后尾座5移动使顶尖5a靠近工件1,之后顶尖5a顶推在工件1上推动工件1向左移动,使工件1的左端插入到卡盘4中,且工件1的左端面贴靠在卡盘4的定位面上,然后尾座5停止运动,顶尖5a顶压在工件1右端的中心孔中,卡盘4夹紧工件1的左端,完成工件1的装夹。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左支架6和右支架7均固定在床身上,尾座5移动推动工件1时工件1相对于左支架6和右支架7向左移动。工件1移动之前,工件1的左端面与卡盘4的右端面之间具有一个间隙使工件1轻松放入到左支架6上,工件1需要向左移动的距离为卡盘4左端面到定位面的距离与间隙的总和。现有的支撑架适合表面没有台阶的光轴,当工件1为台阶轴时,如图1所示的工件1,工件1左端具有左支撑段1b,工件1左端的外侧面上位于左支撑段1b的右侧设置有凸出的凸环1a,当左支撑段1b左端面到凸环1a左端面的距离小于卡盘4右端面到卡盘4定位面的距离时,即使将左支架6设置在工件1左支撑段1b的最左端处,尾座5推动工件1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凸环1a会先抵靠在左支架6上而导致工件1的左端面无法贴靠到卡盘4定位面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工件1无法完成装夹。因此现有支撑架的使用通用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床的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架使用通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包括位于主轴箱与尾座之间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轴箱上的左固定轴和固定连接在尾座上的右固定轴,所述左固定轴与车床的主轴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架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上,所述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右固定轴上,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使用时,工件放置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然后尾座向左移动,由于右支架通过右固定轴固定在尾座上,左支架通过连接杆与右支架固定连接,且左支架可轴向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上,因此尾座带动右支架、左支架和工件一起向左移动,工件相对于右支架和左支架保持不动,工件的左端插入到卡盘内且工件的左端面贴靠在卡盘的定位面上,然后尾座不动,顶尖伸出顶压在工件右端面的中心孔中,卡盘夹紧工件的右端,完成工件的装夹。由此可见,在装夹工件的过程中,左支架、右支架和工件基本保持不动,因此在工件左移插入到卡盘内的过程中,即使工件为台阶轴,左支架和右支架也不会对工件的移动产生阻碍,使工件顺利插入到卡盘中并抵靠在定位面上进行定位,从而顺利完成工件的装夹。本车床的支撑架不仅适合光轴装夹,还适合台阶轴装夹,提高了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左支架上设置有左穿孔,所述右支架上设置有右穿孔,所述连接杆的左端穿设在左穿孔中,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穿设在右穿孔中,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左锁紧螺母和右锁紧螺母,所述左锁紧螺母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左支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所述右锁紧螺母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右支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
这样设置使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调节时,将左锁紧螺母或/和右锁紧螺母拧开,然后移动左支架或/和尾座,调节左支架或/和右支架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重新拧紧左锁紧螺母或/和右锁紧螺母即可。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使本支撑架可以适应更多不同长度的工件,提高本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左支架包括套装在左固定轴上的左滑套座,所述左固定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滑槽,所述左滑套座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左滑槽配合的左滑块,所述左滑块嵌入到左滑槽内并能够沿左滑槽滑动。
左滑槽与左滑块的配合连接结构使左滑套座在左固定轴上周向固定且可轴向滑动,从而使左支架能够在左固定轴上滑动来避免对左移的工件造成阻碍,使台阶轴也能够顺利完成装夹,提高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左固定轴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定位平面,所述左滑套座上螺纹连接有与左定位平面相对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内端面贴近左定位平面。
限位螺栓的内端面贴近左定位平面使得左滑套座与左固定轴形成周向限位,防止左滑套座发生转动,同时又能够保证左滑套座在左固定轴上滑动顺畅,使左支架不会对工件的左移造成阻碍。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左定位平面有两个并关于左固定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左定位平面对应有两个限位螺栓。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左滑套座发生转动,使左支架在左固定轴上连接稳定。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左滑套座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左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上叠合固定有左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呈V形的左支撑槽,所述左固定板和左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一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板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一,所述固定螺栓一穿过条形孔一后与左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条形孔一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
左固定板与左支撑板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使左支撑板高度可调。调节时,将固定螺栓一拧松,然后上下滑动左支撑板,调节好高度后再重新拧紧固定螺栓一即可。左支撑板的高度可调且左支撑板的上端具有呈V形的左支撑槽,使得左支撑板能够支撑不同直径的左支撑段并能够使工件与主轴对中,提高了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右固定轴与主轴平行,所述右支架包括右滑套座,所述右滑套座套装在右固定轴上并能够沿右固定轴滑动,所述右固定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右滑槽和右定位平面,所述右滑套座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右滑槽配合的右滑块,所述右滑块嵌入到右滑槽内并能够沿右滑槽滑动,所述右滑套座上螺纹连接有与右定位平面相对的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的内端面抵靠在右定位平面上。
加工工件时,右支架固定在右固定轴上,此时锁定螺栓拧紧使锁定螺栓的内端面抵靠在右定位平面上。当工件的右支撑段到顶尖的距离不合适时,需要调节右支架与尾座之间的距离,先将锁定螺栓拧松,然后使右滑套座在右固定轴上左右移动调节位置,调节完成后将锁定螺栓重新拧紧即可。右滑套座与右固定轴之间的配合连接结构,使右滑套座能够固定在右固定轴上,又能够调节右支架相对尾座的距离,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长度和结构的工件,提高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右滑套座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右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上叠合固定有右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呈V形的右支撑槽,所述右固定板和右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二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所述固定螺栓二穿过条形孔二后与右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条形孔二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
右固定板与右支撑板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使右支撑板高度可调。调节时,将固定螺栓二拧松,然后上下滑动右支撑板,调节好高度后再拧紧固定螺栓二即可。右支撑板高度可调且右支撑板的上端具有呈V形的右支撑槽,使得右支撑板能够支撑不同直径的右支撑段并能够使工件与顶尖对中,提高了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在上述的车床的支撑架中,所述右定位平面有两个并关于右固定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右定位平面对应有两个锁定螺栓。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使右滑套座在右固定轴上固定稳定,使右支架在右固定轴上固定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左固定轴固定在主轴箱上,左支架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上,右固定轴固定在尾座上,右支架固定在右固定轴上,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使本支撑架不仅能够用于光轴的支撑,还能够用于结构复杂的台阶轴的支撑,提高了本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左支架上的左支撑板上下位置可调,右支架上的右支撑板上下位置可调,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右支架与尾座之间的距离可调,进一步提高了本支撑架使用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支撑架在车床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支撑架在车床上的正视图;
图3是本支撑架中左固定轴与左支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支撑架中左固定轴与左支架的剖视图;
图5是本支撑架中右固定轴与右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支撑架中右固定轴与右支架的剖视图。
图中,1、工件;1a、凸环;1b、左支撑段;2、主轴箱;3、主轴;4、卡盘;5、尾座;5a、顶尖;6、左支架;6a、左滑套座;6a1、左固定板;6a2、左穿孔;6b、左滑块;6c、限位螺栓;6d、左支撑板;6d1、左支撑槽;6d2、条形孔一;6e、固定螺栓一;7、右支架;7a、右滑套座;7a1、右固定板;7a2、右穿孔;7b、右滑块;7c、锁定螺栓;7d、右支撑板;7d1、右支撑槽;7d2、条形孔二;7e、固定螺栓二;8、左固定轴;8a、左滑槽;8b、左定位平面;9、右固定轴;9a、右滑槽;9b、右定位平面;10、连接杆;11、左锁紧螺母;12、右锁紧螺母;13、左安装座;14、右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图6所示,一种车床的支撑架,包括左固定轴8、右固定轴9、左支架6和右支架7,左支架6和右支架7位于主轴箱2与尾座5之间,左固定轴8固定连接在主轴箱2上,右固定轴9固定连接在尾座5上,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均与车床的主轴3平行设置。左支架6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8上,右支架7固定连接在右固定轴9上,左支架6和右支架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
左固定轴8与主轴箱2之间连接有左安装座13,左安装座13的外沿设置有左法兰盘,左法兰盘通过四个左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轴箱2的右端面上。左安装座13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右插孔,右插孔的孔壁面上具有左定位挡环,左固定轴8的左端插入到右插孔中并固定。左安装螺栓穿过左定位挡环后与左固定轴8螺纹连接,左固定轴8的左端贴靠在左定位挡环上。左固定轴8左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左定位槽,左安装座13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定位块,左定位块嵌入到左定位槽内,对左固定轴8进行周向定位,使左固定轴8的周向位置准确,并能够防止左固定轴8在左安装座13上发生转动,使左安装座13与左固定轴8之间的固定结构稳定。
右固定轴9与尾座5之间连接有右安装座14,右安装座14的外沿设置有右法兰盘,右法兰盘通过四个右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尾座5的左端面上。右安装座14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左插孔,左插孔的孔壁面上具有右定位挡环,右固定轴9的右端插入到左插孔中并固定。右安装螺栓穿过右定位挡环后与右固定轴9螺纹连接,右固定轴9的右端面抵靠在右定位挡环上。右固定轴9右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右定位槽,右安装座14的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右定位块,右定位块嵌入到右定位槽内,对右固定轴9进行周向定位,使右固定轴9的周向位置准确,并能够防止右固定轴9在右安装座14上发生转动,使右安装座14与右固定轴9之间的固定结构稳定。
左支架6包括套装在左固定轴8上的左滑套座6a,左固定轴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滑槽8a,左滑套座6a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左滑槽8a配合的左滑块6b,左滑块6b嵌入到左滑槽8a内并能够沿左滑槽8a滑动。左固定轴8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定位平面8b,左滑套座6a上螺纹连接有与左定位平面8b相对的限位螺栓6c,限位螺栓6c的内端面贴近左定位平面8b。左定位平面8b有两个并关于左固定轴8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左定位平面8b对应有两个限位螺栓6c。左滑套座6a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左固定板6a1,左固定板6a1上叠合固定有左支撑板6d,左支撑板6d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1的呈V形的左支撑槽6d1。左固定板6a1和左支撑板6d通过固定螺栓一6e固定连接,左支撑板6d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一6d2,固定螺栓一6e穿过条形孔一6d2后与左固定板6a1螺纹连接。条形孔一6d2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调节左支撑板6d的高度时,将固定螺栓一6e拧松,然后上下滑动左支撑板6d,调节好高度后再拧紧固定螺栓一6e即可。
右支架7包括右滑套座7a,右滑套座7a套装在右固定轴9上并能够沿右固定轴9滑动。右固定轴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右滑槽9a,右滑套座7a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右滑槽9a配合的右滑块7b,右滑块7b嵌入到右滑槽9a内并能够沿右滑槽9a滑动。右固定轴9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右定位平面9b,右滑套座7a上螺纹连接有与右定位平面9b相对的锁定螺栓7c,锁定螺栓7c的内端面抵靠在右定位平面9b上。右定位平面9b有两个并关于右固定轴9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右定位平面9b对应有两个锁定螺栓7c。右滑套座7a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右固定板7a1,右固定板7a1上叠合固定有右支撑板7d,右支撑板7d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1的呈V形的右支撑槽7d1。右固定板7a1和右支撑板7d通过固定螺栓二7e固定连接,右支撑板7d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7d2,固定螺栓二7e穿过条形孔二7d2后与右固定板7a1螺纹连接。条形孔二7d2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调节右支撑板7d的高度时,将固定螺栓二7e拧松,然后上下滑动右支撑板7d,调节好高度后再拧紧固定螺栓二7e即可。调节右支架7与尾座5之间的距离时,先将锁定螺栓7c拧松,然后使右滑套座7a在右固定轴9上左右移动调节位置,调节完成后将锁定螺栓7c重新拧紧即可。
左固定板6a1上位于左支撑板6d的下方设置有左穿孔6a2,右固定板7a1上位于右支撑板7d的下方设置有右穿孔7a2,连接杆10的左端穿设在左穿孔6a2中,连接杆10的右端穿设在右穿孔7a2中,连接杆10螺纹连接有左锁紧螺母11和右锁紧螺母12,左锁紧螺母11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左固定板6a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右锁紧螺母12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右固定板7a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或者左滑套座6a的下端上具有左连接板,左连接板上设置有左穿孔6a2,右滑套座7a的下端上具有右连接板,右连接板上设置有右穿孔7a2,连接杆10的左端穿设在左穿孔6a2中,连接杆10的右端穿设在右穿孔7a2中,连接杆10螺纹连接有左锁紧螺母11和右锁紧螺母12,左锁紧螺母11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左连接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右锁紧螺母12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右连接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调节左支架6和右支架7之间的距离时,将左锁紧螺母11或/和右锁紧螺母12拧开,然后移动左支架6或/和尾座5,调节左支架6或/和右支架7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重新拧紧左锁紧螺母11或/和右锁紧螺母12即可。
使用本支撑架时,先根据工件1的尺寸和结构调节左支撑板6d和右支撑板7d的高度,调节左支架6和右支架7之间的距离,调节右支架7与尾座5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将工件1放置到左支架6的左支撑槽6d1和右支架7的右支撑槽7d1上,然后尾座5向左移动。由于右支架7通过右固定轴9固定在尾座5上,左支架6通过连接杆10与右支架7固定连接,且左支架6可轴向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8上,因此尾座5带动右支架7、左支架6和工件1一起向左移动,工件1相对于右支架7和左支架6保持不动。尾座5向左移动,使工件1的左端插入到卡盘4内且工件1的左端面贴靠在卡盘4的定位面上。然后尾座5不动,尾座5上的顶尖5a伸出顶压在工件1右端面的中心孔中,卡盘4夹紧工件1的右端,完成工件1的装夹。由此可见,在装夹工件1的过程中,左支架6、右支架7和工件1基本保持不动,因此在工件1左移插入到卡盘4内的过程中,即使工件1为台阶轴,左支架6和右支架7也不会对工件1的移动产生阻碍,使工件1顺利插入到卡盘4中并抵靠在定位面上进行定位,从而顺利完成工件1的装夹。本车床的支撑架不仅适合光轴进行装夹,还适合结构复杂的台阶轴进行装夹,提高了使用的通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床的支撑架,包括位于主轴箱(2)与尾座(5)之间的左支架(6)和右支架(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轴箱(2)上的左固定轴(8)和固定连接在尾座(5)上的右固定轴(9),所述左固定轴(8)与车床的主轴(3)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架(6)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的套装在左固定轴(8)上,所述右支架(7)固定连接在右固定轴(9)上,所述左支架(6)和右支架(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6)上设置有左穿孔(6a2),所述右支架(7)上设置有右穿孔(7a2),所述连接杆(10)的左端穿设在左穿孔(6a2)中,所述连接杆(10)的右端穿设在右穿孔(7a2)中,所述连接杆(10)上螺纹连接有左锁紧螺母(11)和右锁紧螺母(12),所述左锁紧螺母(11)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左支架(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所述右锁紧螺母(12)有两个并分别抵靠在右支架(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6)包括套装在左固定轴(8)上的左滑套座(6a),所述左固定轴(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滑槽(8a),所述左滑套座(6a)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左滑槽(8a)配合的左滑块(6b),所述左滑块(6b)嵌入到左滑槽(8a)内并能够沿左滑槽(8a)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轴(8)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左定位平面(8b),所述左滑套座(6a)上螺纹连接有与左定位平面(8b)相对的限位螺栓(6c),所述限位螺栓(6c)的内端面贴近左定位平面(8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平面(8b)有两个并关于左固定轴(8)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左定位平面(8b)对应有两个限位螺栓(6c)。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套座(6a)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左固定板(6a1),所述左固定板(6a1)上叠合固定有左支撑板(6d),所述左支撑板(6d)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1)的呈V形的左支撑槽(6d1),所述左固定板(6a1)和左支撑板(6d)通过固定螺栓一(6e)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板(6d)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一(6d2),所述固定螺栓一(6e)穿过条形孔一(6d2)后与左固定板(6a1)螺纹连接,所述条形孔一(6d2)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轴(9)与主轴(3)平行,所述右支架(7)包括右滑套座(7a),所述右滑套座(7a)套装在右固定轴(9)上并能够沿右固定轴(9)滑动,所述右固定轴(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右滑槽(9a)和右定位平面(9b),所述右滑套座(7a)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与右滑槽(9a)配合的右滑块(7b),所述右滑块(7b)嵌入到右滑槽(9a)内并能够沿右滑槽(9a)滑动,所述右滑套座(7a)上螺纹连接有与右定位平面(9b)相对的锁定螺栓(7c),所述锁定螺栓(7c)的内端面抵靠在右定位平面(9b)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滑套座(7a)上端具有竖直设置的右固定板(7a1),所述右固定板(7a1)上叠合固定有右支撑板(7d),所述右支撑板(7d)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工件(1)的呈V形的右支撑槽(7d1),所述右固定板(7a1)和右支撑板(7d)通过固定螺栓二(7e)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7d)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7d2),所述固定螺栓二(7e)穿过条形孔二(7d2)后与右固定板(7a1)螺纹连接,所述条形孔二(7d2)有两个并前后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定位平面(9b)有两个并关于右固定轴(9)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右定位平面(9b)对应有两个锁定螺栓(7c)。
CN202022586869.2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Active CN213497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6869.2U CN213497736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6869.2U CN213497736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7736U true CN21349773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6869.2U Active CN213497736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7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7779U (zh) 筒壁钻孔复合机床钻孔装置
KR200478870Y1 (ko) 공작기계용 피가공물 고정용 지그장치
JP6843386B2 (ja) レーザ加工ヘッドを備えた複合加工機
US6874213B2 (en) Machine tool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 rod-shaped workpiece
TW200427534A (en) Vertical lathe
CN203831142U (zh) 显微镜变倍补偿镜座车夹具
CN213497736U (zh) 一种车床的支撑架
CN10852649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桥大包双头车床专机
CN211661221U (zh) 一种金属管材切割机工件夹持装置
CN211708192U (zh) 管筒件的等分铣削机
US5586382A (en) Right angle turning attachment for milling machine
CN106002379B (zh) 显微镜变倍补偿镜座钻孔方法
JP2001170803A (ja) 工作機械の心押台
JP3979722B2 (ja) 旋盤用補助ガイド装置及び補助ガイド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旋盤
JP2001191253A (ja) 汎用加工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工方法
CN214560266U (zh) 工件支撑装置
US5765455A (en) Lathe attachment
US39955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ol support and adjustment in turret-type automatic screw machines
CN213163099U (zh) 一种缸筒找正工装
US5184431A (en) Apparatus for the grinding of workpieces, especially tools
CN103231095A (zh) 花键轴两头对滚铣削用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08681332U (zh) 一种精加工连杆圆弧面装夹装置
CN115055713B (zh) 一种电机座高精度加工方法
CN218799319U (zh) 一种钻床四爪调心扶管中心架
CN215036723U (zh) 工件支撑杆及工件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