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3537U -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3537U
CN213493537U CN202021394604.6U CN202021394604U CN213493537U CN 213493537 U CN213493537 U CN 213493537U CN 202021394604 U CN202021394604 U CN 202021394604U CN 213493537 U CN213493537 U CN 213493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pipe
fluidized bed
fe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46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元媛
曾华明
汪姣玲
樊振南
唐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tian Sal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etian Sal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etian Sal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etian Sal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46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3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3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3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nul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包括雾化系统、流化床机身、进风系统和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系统还包括与出风管连接的进风加热循环管和料液加热循环管;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与加热室之间、将进风管包裹的预热槽,设置于预热槽内、环绕进风管设置的进风加热盘管;所述雾化系统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料液罐内壁的料液加热盘管;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的出口端与进风加热盘管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料液加热循环管的出口端与料液加热盘管的入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可以利用排放的热风对料液和进风系统的风源进行加热,实现了排放热风残余热量的循环再利用,从而降低了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的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包衣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背景技术
流化床包衣是借助急速上升的空气流将小丸在包衣室内悬浮流化,使之处于不停的流动状态,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雾化喷入,即包裹在小丸表面,并被通入的热空气流干燥,反复包衣直到增重到所需厚度。流化床包衣按喷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顶喷流化床、底喷流化床和转动切喷流化床。其中,底喷流化床是由Dale Wurster教授研制,因此也称为Wurster系统,是包衣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其使对小粒径物料的包衣成为可能,主要应用于微丸的包衣,并具有包衣效率高,制得的微丸大小均匀、形状较好、包衣均匀度好等优点。在底喷流化床包衣中,通常需要控制进风温,向流化床主机中通入热风,使包衣溶媒蒸发,最后通过出风系统将尾气净化后直接排放,而排放的尾气仍然温度较高,携带有大量的余热,直接排放十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可以利用排放的尾气对料液和进风系统的风源进行加热,实现了排放尾气残余热量的循环再利用,从而降低了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的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包括雾化系统、流化床机身、进风系统和出风系统;所述雾化系统包括输液管,依次设置于输液管上的料液罐、输液泵和雾化喷头;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管,依次设置于进风管上的鼓风机和加热室;所述出风系统包括出风管和设置于出风管上的引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系统还包括与出风管连接的进风加热循环管和料液加热循环管;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与加热室之间、将进风管包裹的预热槽,设置于预热槽内、环绕进风管设置的进风加热盘管,填充于预热槽内的加热介质;所述雾化系统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料液罐内壁的料液加热盘管;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的出口端与进风加热盘管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料液加热循环管的出口端与料液加热盘管的入口端连通。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进风端的进风缓冲系统;所述进风缓冲系统包括缓冲腔室,设置于缓冲腔室内的加湿装置和除湿装置,设置于缓冲腔室侧壁的进风窗,与进风窗连接的空气过滤器。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灯。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料液加热循环管和出风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安全阀。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料液加热循环管和预热槽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系统排放的尾气接入雾化系统和进风系统,可利用排放的尾气余热对料液进行加热和对进风系统的风源进行预热,实现了尾气余热的循环再利用,从而降低了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的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推广实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系统中设置进风缓冲系统,进风缓冲系统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紫外杀菌灯、加湿装置、除湿装置,可实现对流化床机身供给风源的除尘净化、杀菌和根据需要控制进风风源的湿度,以保证包衣产品的安全卫生和精确控制流化床机身内的介质的蒸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
1-雾化系统,101-输液泵,102-料液罐,103-雾化喷头,104-输液管,105- 料液加热盘管;
2-流化床机身;
3-进风系统,301-鼓风机,302-进风管,303-加热室,304-预热槽,305-进风加热盘管,306-进风缓冲系统,3061-缓冲腔室,3062-加湿装置,3063-进风窗,3064-空气过滤器,3065-紫外杀菌灯,3066-除湿装置;
4-出风系统,401-出风管,402-出风管,403-进风加热循环管,404-料液加热循环管;
5-阀门;
6-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请参阅图1,包括雾化系统1、流化床机身2、进风系统3和出风系统4;雾化系统1包括输液管104,依次设置于输液管104上的料液罐102、输液泵101和雾化喷头103;进风系统3包括进风管302,依次设置于进风管302上的鼓风机301和加热室303;出风系统4 包括出风管401和设置于出风管401上的引风机402;其中,出风系统4还包括与出风管401连接的进风加热循环管403和料液加热循环管404;进风系统3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301与加热室303之间、将进风管302包裹的预热槽304,设置于预热槽304内、环绕进风管302设置的进风加热盘管305,填充于预热槽304 内的加热介质;雾化系统1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料液罐102内壁的料液加热盘管 105;进风加热循环管403的出口端与进风加热盘管305的入口端连通,料液加热循环管404的出口端与料液加热盘管105的入口端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排出的尾气可通过进风加热循环管403 进入进风加热盘管305内,尾气所携带的余热通过加热介质对进风管302内输送的风源进行预热,从而可降低后续加热室303的工作强度;同时,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排出的尾气可通过料液加热循环管404进入料液加热盘管105中,从而使尾气所携带的余热对料液罐102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排放尾气残余热量的循环再利用,达到了降低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的能耗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1,进风系统3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301进风端的进风缓冲系统306;进风缓冲系统306包括缓冲腔室3061,设置于缓冲腔室3061内的加湿装置3062和除湿装置3066,设置于缓冲腔室3061 侧壁的进风窗3063,与进风窗3063连接的空气过滤器3064;通过该结构,空气过滤器3064可实现对流化床机身供给风源的除尘净化,以保证包衣产品的安全卫生;同时,可利用加湿装置3062和除湿装置3066,根据需要控制进风风源的湿度,以精确控制流化床机身内的介质的蒸发能力。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1,缓冲腔室3061的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灯3065。
进一步的,为了根据需要以合理控制尾气的排放走向,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1,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和出风管401上均设置有阀门5;例如,当需要对进风系统3的风源和料液罐102的原料进行加热时,可先打开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上的阀门,然后关闭出风管401上的阀门。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和出风管401 均处于意外关闭状态而产生安全隐患,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1,出风管401上设置有安全阀6。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尾气在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和预热槽304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Claims (7)

1.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包括雾化系统(1)、流化床机身(2)、进风系统(3)和出风系统(4);所述雾化系统(1)包括输液管(104),依次设置于输液管(104)上的料液罐(102)、输液泵(101)和雾化喷头(103);所述进风系统(3)包括进风管(302),依次设置于进风管(302)上的鼓风机(301)和加热室(303);所述出风系统(4)包括出风管(401)和设置于出风管(401)上的引风机(402);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系统(4)还包括与出风管(401)连接的进风加热循环管(403)和料液加热循环管(404);所述进风系统(3)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301)与加热室(303)之间、将进风管(302)包裹的预热槽(304),设置于预热槽(304)内、环绕进风管(302)设置的进风加热盘管(305),填充于预热槽(304)内的加热介质;所述雾化系统(1)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料液罐(102)内壁的料液加热盘管(105);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403)的出口端与进风加热盘管(305)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料液加热循环管(404)的出口端与料液加热盘管(105)的入口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系统(3)还包括设置于鼓风机(301)进风端的进风缓冲系统(306);所述进风缓冲系统(306)包括缓冲腔室(3061),设置于缓冲腔室(3061)内的加湿装置(3062)和除湿装置(3066),设置于缓冲腔室(3061)侧壁的进风窗(3063),与进风窗(3063)连接的空气过滤器(306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室(3061)的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灯(306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和出风管(401)上均设置有阀门(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401)上设置有安全阀(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加热循环管(403)、料液加热循环管(404)和预热槽(304)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CN202021394604.6U 2020-07-15 2020-07-15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Active CN213493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4604.6U CN213493537U (zh) 2020-07-15 2020-07-15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4604.6U CN213493537U (zh) 2020-07-15 2020-07-15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3537U true CN213493537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4604.6U Active CN213493537U (zh) 2020-07-15 2020-07-15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3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5313U (zh) 用于3d打印机的出料保温装置
KR100543723B1 (ko) 열풍순환방식을 개선한 연료절감형 도장부스
CN213493537U (zh) 尾气可循环再利用的底喷流化床包衣系统
CN203886772U (zh) 一种防爆型加热装置
CN204251343U (zh) 物料的加热或烘干装置及电石生产设备
CN103877736A (zh) 节能型高效率喷雾干燥装置
CN207887494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线的烘烤装置
CN206410476U (zh) 一种双级高温除湿烘干设备
CN109631544A (zh) 基于双涵道风刀的节能型合成革烘干设备
CN209605173U (zh) 一种电泳烘干炉废气处理系统
CN208747630U (zh) 一种新型工业粗碘高温提纯装置
CN209887943U (zh) 一种烘干装置
CN211233809U (zh) 一种节能蚀刻隧道炉
CN209020347U (zh) 一种喷浆造粒干燥流化床装置
CN210154216U (zh) 一种烘干机柜
CN209116717U (zh) 利用余热对玻璃粉料进行烘干的装置
CN209365335U (zh) 节能热风式塑料挤出机
CN208493261U (zh) 一种用于喷干类产品生产的喷干温度及浓度控制设备
KR101989506B1 (ko) 회전식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폐기물 건조 시스템
CN211434204U (zh) 一种流化床包衣机
CN204651104U (zh) 一种节能型漆包线烘炉
CN206304136U (zh) 包衣机
CN219648020U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烤漆箱
CN211926581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印刷设备
CN212673884U (zh)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