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3884U -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3884U
CN212673884U CN202021003126.1U CN202021003126U CN212673884U CN 212673884 U CN212673884 U CN 212673884U CN 202021003126 U CN202021003126 U CN 202021003126U CN 212673884 U CN212673884 U CN 212673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ower
recycling
exhaust steam
cool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31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庆
姚佐胜
杜松松
谢甦
周志祥
樊赐贵
胡仁均
胡扬波
赵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RE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RE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RE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RE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031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3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3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3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氧化桶,氧化桶的尾气出气口连接至降温塔的下端部的进气口,降温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降温塔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一输送至增湿塔内,增湿塔和降温塔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塔体、降温水盛放区、排气口、填料区和喷淋区,且管道一的出水端与增湿塔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增湿塔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二与降温塔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增湿塔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三连接至蒸汽压缩机的进气口,蒸汽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四连接至氧化桶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减少水汽外排的同时乏汽热能得到回收循环再利用,产品能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氢气乏汽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生产中,氧化过程需要不断鼓入空气以完成氧化反应,氧化桶上部有含氢气余热乏汽溢出问题,现有处理方式为统一收集后外排,因大量乏汽直排,致使蒸汽能耗增加、生产车间操作环境变差,产品平均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同时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含氢气余热乏汽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节能高效,自动化程度高,装置运行稳定的乏汽循环再利用装置,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氧化桶、降温塔、增湿塔以及蒸汽压缩机,所述氧化桶的尾气出气口通过循环利用管道连接至降温塔的下端部的进气口,且循环利用管道上设有尾气风机,所述降温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降温塔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一输送至增湿塔内,所述增湿塔和降温塔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的底端部为降温水盛放区,所述降温水盛放区上方的塔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区和喷淋区,且管道一的出水端与增湿塔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所述增湿塔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二与降温塔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所述增湿塔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三连接至蒸汽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蒸汽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四连接至氧化桶的进气口。
所述的氧化桶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将桶体密封,所述端盖上设有尾气出口,所述桶体的底端设有气罩,所述气罩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气罩与桶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集气腔,所述管道四与集气腔连通。
所述的增湿塔和降温塔的填料区包括有设置在塔体内壁上的下填料过滤板和上填料过滤板,所述上、下填料过滤板之间为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内填充的物料包括有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上、下填料过滤板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导流孔。
所述的填料层内还填充有与活性炭颗粒混合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采用 XG-KXQ型除氯除氧高吸附性空心球。
所述的降温塔底端的进气口处安装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
所述的管道一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管道二上安装有第二输送泵。
所述的循环利用管道、管道一、管道二以及管道四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的循环利用管道、管道一、管道二、管道三以及管道四外分别缠绕有辅助保温的保温层。
其原理是:通过引风机将氧化桶乏汽出口的尾气引入到降温塔内,氧化乏汽经填料区和喷淋区降温换热后,通过降温塔的出气口直排大气,底部出液口经过第一输送泵送至增湿塔内;热水经喷头喷淋,经过填料区,可对其喷淋后的水进入到增湿塔底部储液区,增湿塔底部出液口与第二输送泵的进口相连,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降温塔进液口连通,换热降温后的热水通过第二输送泵返回降温塔,对氧化乏汽喷淋降温,增湿塔底部进来的新鲜空气,通过填料区和喷淋区换热增湿升温,进入增湿塔顶部出气口;增湿塔顶部出气口与蒸汽压缩机进口通过管道相连通,蒸汽压缩机出口与氧化桶通过管道连通,增湿升温后的空气经蒸汽压缩机升温增加,经管道输送至氧化桶内,整个过程中氧化乏汽的预热达到了最充分的利用,节能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减少水汽外排的同时乏汽热能得到回收循环再利用,产品能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自动化程度高,氧化乏汽经尾气风机输送至降温塔喷淋降温,降温后的乏汽外排,喷淋所得热水通过第一输送泵泵送至增湿塔,对干冷空气进行升温增湿,降温后的热水经第二输送泵输送至降温塔循环使用,升温增湿后的热空气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返回氧化桶提供热能和氧化所用空气,氧化桶实现密闭循环,减少水汽外排的同时乏汽热能得到回收循环再利用,产品能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降温塔填料区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氧化桶1、降温塔2、增湿塔3以及蒸汽压缩机4,氧化桶1包括有桶体1-1,桶体1-1的上端部设有端盖1-2,端盖将桶体密封,端盖1-2上设有尾气出口,桶体1-1的底端设有气罩1-3,气罩1-3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气罩1-3与桶体1-1的底端面之间构成集气腔,管道四与集气腔连通。
氧化桶1的尾气出气口通过循环利用管道5连接至降温塔2的下端部的进气口,且循环利用管道5上设有尾气风机6,降温塔2的顶部设有排气口,降温塔 2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一7输送至增湿塔3内,增湿塔3和降温塔2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塔体8,塔体8的底端部为降温水盛放区,降温水盛放区上方的塔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的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区10和喷淋区11,且管道一7的出水端与增湿塔3的喷淋区11的喷淋管道连接,通过喷淋降温,实现将氧化乏汽热量回收;增湿塔3和降温塔2的填料区包括有设置在塔体内壁上的下填料过滤板16和上填料过滤板17,上、下填料过滤板17、16之间为填料层18,填料层18内填充的物料包括有活性炭吸附颗粒,上、下填料过滤板17、 16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导流孔22。
增湿塔3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二12与降温塔2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通过热回收所得热水对干冷空气进行升温增湿,提高湿热空气焓值,增湿塔3 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三13连接至蒸汽压缩机4的进气口,蒸汽压缩机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四15连接至氧化桶1的进气口。将蒸汽再压缩技术应用于氧化铁颜料生产,通过蒸汽压缩机对湿热空气增压升温,实现氧化过程余热循环利用,且增压升温后的湿热空气同时满足氧化阶段升温和鼓泡氧化两种需求。
进一步,填料层内还填充有与活性炭颗粒混合的空心球23,空心球23采用 XG-KXQ型除氯除氧高吸附性空心球。
进一步,降温塔2底端的进气口处安装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19。
进一步,管道一7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20,管道二12上安装有第二输送泵21。
进一步,循环利用管道5、管道一7、管道二12以及管道四15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循环利用管道5、管道一7、管道二12、管道三13以及管道四15 外分别缠绕有辅助保温的保温层。
上述结构中可将降温塔、增湿塔设置液位、温度、进气量等在线检测,并远传中控系统,实现在线监控和操作。
上述结构对含氢气乏汽的具体循环利用过程是:
氧化桶的底端部设有进气口,上端部设有出气口,从上端部出气口出来的乏汽尾气通过循环利用管道进入到降温塔的底端部,尾气经过填料区和喷淋区进行过滤、喷淋,尾气对喷淋的喷淋水进行加温,降温过滤后的气体直接排空,喷淋后的水位于降温塔的底端,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泵输送至增湿塔的上端部,用于增湿塔的喷淋系统,自然空气从外界进入到增湿塔的底端部,通过其上方的喷淋系统进行增湿、预增温后,再进入到蒸汽压缩机进行压缩增温,再通入至氧化桶底端部的气体口,通过氧化桶底端部的进入口的设计,可实现为气体从底端部的均匀出气,增湿塔内的喷淋水经过填料区过滤后,其底端部的水再通过管道二进入至降温塔的喷淋管道,实现将氧化乏汽热量回收
整个过程中,氧化乏汽经尾气风机输送至降温塔喷淋降温,降温后的乏汽外排,喷淋所得热水通过第一输送泵泵送至增湿塔,对干冷空气进行升温增湿,降温后的热水经第二输送泵输送至降温塔循环使用,升温增湿后的热空气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返回氧化桶提供热能和氧化所用空气,氧化桶实现密闭循环,减少水汽外排的同时乏汽热能得到回收循环再利用,产品能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氧化桶(1)、降温塔(2)、增湿塔(3)以及蒸汽压缩机(4),所述氧化桶(1)的尾气出气口通过循环利用管道(5)连接至降温塔(2)的下端部的进气口,且循环利用管道(5)上设有尾气风机(6),所述降温塔(2)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降温塔(2)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一(7)输送至增湿塔(3)内,所述增湿塔(3)和降温塔(2)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塔体(8),所述塔体(8)的底端部为降温水盛放区,所述降温水盛放区上方的塔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的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区(10)和喷淋区(11),且管道一(7)的出水端与增湿塔(3)的喷淋区(11)的喷淋管道连接,所述增湿塔(3)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二(12)与降温塔(2)的喷淋区的喷淋管道连接,所述增湿塔(3)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三(13)连接至蒸汽压缩机(4)的进气口,所述蒸汽压缩机(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四(15)连接至氧化桶(1)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桶(1)包括有桶体(1-1),所述桶体(1-1)的上端部设有端盖(1-2),所述端盖将桶体密封,所述端盖(1-2)上设有尾气出口,所述桶体(1-1)的底端设有气罩(1-3),所述气罩(1-3)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气罩(1-3)与桶体(1-1)的底端面之间构成集气腔,所述管道四与集气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湿塔(3)和降温塔(2)的填料区包括有设置在塔体内壁上的下填料过滤板(16)和上填料过滤板(17),所述上、下填料过滤板(17、16)之间为填料层(18),所述填料层(18)内填充的物料包括有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上、下填料过滤板(17、16)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导流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层内还填充有与活性炭颗粒混合的空心球(23),所述空心球(23)采用XG-KXQ型除氯除氧高吸附性空心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塔(2)底端的进气口处安装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一(7)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20),所述管道二(12)上安装有第二输送泵(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利用管道(5)、管道一(7)、管道二(12)以及管道四(15)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利用管道(5)、管道一(7)、管道二(12)、管道三(13)以及管道四(15)外分别缠绕有辅助保温的保温层。
CN202021003126.1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12673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3126.1U CN212673884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3126.1U CN212673884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3884U true CN212673884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3126.1U Active CN212673884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3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0374B (zh) 一种压缩空气溶液干燥和余热再生装置及方法
CN203469768U (zh) 新型效节能二级喷淋吸附有机废气系统空气处理装置
CN107931297A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VOCs处理设备
CN207886950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110094745B (zh) 一种双通路处理凹印有机废气的节能减排方法
CN212673884U (zh)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CN111561828A (zh) 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09612230U (zh) 耐腐蚀降膜蒸发器及稀硫酸浓缩系统
CN207471752U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热回收系统
CN109692490A (zh) 耐腐蚀降膜蒸发器、稀硫酸浓缩系统及其工艺和应用
CN215327822U (zh) 一种用于有机固废肥热联产的料堆通风取热一体化装置
CN215261286U (zh) 一种冷却器、吸附甲醇尾气的再生冷却系统
CN108607791A (zh) 使用热泵热回收和喷淋塔的锂电池极片涂布机烘干系统
CN212870037U (zh) 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9322919U (zh) 一种高炉熔渣环保消白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12119484U (zh) 糠醛废气处理装置
CN209890954U (zh) 一种利用废气循环的合成革生产线烘箱系统
CN208485901U (zh) 一种制取气基还原铁竖炉用密封气的装置
CN206715617U (zh)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缩及分离排出处理设备
CN103030117B (zh) 一种废酸回收工艺
CN208814725U (zh) 一种多段进气湿式氧化系统
CN208019112U (zh) 适用于印刷机的VOCs处理设备
CN215626916U (zh) 一种带可调温湿度生产强氧化气体的装置
CN212778808U (zh) 节能型nmp回收机组
CN206366042U (zh) 一种胶塞灭菌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