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5329U -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5329U CN213475329U CN202021898466.5U CN202021898466U CN213475329U CN 213475329 U CN213475329 U CN 213475329U CN 202021898466 U CN202021898466 U CN 202021898466U CN 213475329 U CN213475329 U CN 2134753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lifting
- lifting platform
- base
- hin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涉及货物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台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和第一驱动器和多个第一伸缩臂,所述第一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端部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臂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伸缩臂之间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配送设备包括上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占用更小的空间并提供更大的升降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在用于运送货物的机器人的下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带动上部结构升降。升降机构通常包括驱动器和伸缩臂,伸缩臂为剪叉式结构。但是,剪叉式升降臂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升降范围相对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其能够占用更小的空间并提供更大的升降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台和第一升降机构;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和第一驱动器和多个第一伸缩臂,所述第一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端部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臂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伸缩臂之间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臂杆之间。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伸缩臂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板。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柱,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固定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升降台能够搭接于所述固定板。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台或所述第一伸缩臂。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二伸缩臂包括两个第二臂杆,两个所述第二臂杆相对倾斜设置且相互铰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铰接。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臂杆与所述升降台或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装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所述滑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件,所述滑块设置有锁孔,其中一个所述锁止件伸入所述锁孔以锁止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伸缩以带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安装座。
一种配送设备,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第一升降机构位于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第一驱动器驱动升降台升降的过程中,升降台带动第一伸缩臂伸缩,第一伸缩臂中的第一臂杆相对转动。第一驱动器停止驱动后,在升降台固定于当前高度,此时第一伸缩臂中的多个第一臂杆相对倾斜设置,相邻的第一臂杆在铰接处抵接,以对于升降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由于在第一伸缩臂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臂杆的铰接处位于端部,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剪叉式伸缩臂相比,采用同样长度的和同样数量的臂杆,第一伸缩臂的伸缩范围更大;若为相同的伸缩范围,则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装置所需的第一臂杆的数量更少(或各第一臂杆的长度更小),即伸缩臂所占用空间更小。
综上,与现有技术中剪叉式伸缩臂的升降结构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装置升降范围更大,所需占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未示出支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未示出支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驱动器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驱动器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驱动器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驱动器;2-底板;3-安装座;4-升降台;5-固定板;6-支柱;7-第二驱动器;8-滑轨;9-锁止件;10-滑块;
11-转轴;11a-第一转轴;11b-第二转轴;11c-第三转轴;11d-第四转轴;11e-第五转轴;
12-连杆;12a-第一连杆;12b-第二连杆;
13-第一臂杆;13a-左前上第一臂杆;13b-左前下第一臂杆;13c-右前上第一臂杆;13d-右前下第一臂杆;13e-左后上第一臂杆;13f-左后下第一臂杆;13g-右后上第一臂杆;13h-右后下第一臂杆;
14-加强筋;14a-第一加强筋;14b-第二加强筋;14c-第三加强筋;
15-限位杆;15a-第一限位杆;15b-第二限位杆;
16-第二臂杆;16a-后上第二臂杆;16b-后下第二臂杆;16c-前上第二臂杆;16d-前下第二臂杆;
17a-第一传动轴;17b-第二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台4和第一升降机构,其中: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和第一驱动器1和多个第一伸缩臂,第一驱动器1分别与底座和升降台4连接,第一驱动器1用于驱动升降台4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底座;第一伸缩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底座和升降台4,第一伸缩臂包括端部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臂杆13,相邻的两个第一伸缩臂之间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
具体地,传动杆可以为转轴11或者连杆12,或同时包括转轴11和连杆12。
各第一臂杆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用于穿过轴以进行铰接。多个第一伸缩臂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或者,多个第一伸缩臂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或者,多个第一伸缩臂中,部分第一伸缩臂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部分第一伸缩臂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为铰接孔的轴向。
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伸缩臂之间的传动杆为转轴11,即采用同一个转轴11依次穿过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伸缩臂中对应的各铰接孔,以使得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伸缩臂通过转轴11传动连接,各第一臂杆13可分别相对于转轴11转动,且转轴11可带动各第一伸缩臂的铰接处同步升降。进一步地,转轴11可以为阻尼轴,铰接孔可以为阻尼孔,从而提高第一伸缩臂的支撑稳定性。举例来说,铰接孔内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凹槽,多个凹槽在铰接孔的内壁沿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转轴11的外侧壁对应各凹槽分别对应设置有凸块。在第一臂杆13相对于转轴11转动时,凹槽与凸块在外力作用下分离,转动后,凸块伸入转动后对应的新的凹槽。凸块与凹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限位作用。
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伸缩臂之间的传动杆为连杆12,连杆12分别与各第一臂杆13的铰接轴相铰接,以使得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伸缩臂相对应的第一臂杆13同步摆动。
当多个第一伸缩臂中,部分第一伸缩臂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部分第一伸缩臂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时,连杆12与转轴11铰接。
优选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加强筋14,加强筋14连接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臂杆13之间。或者说,在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伸缩臂中,相对的两个第一臂杆13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臂杆13的中部区域连接。加强筋14可以为杆状、板状等结构形状。加强筋14的设置使得第一伸缩臂的支撑强度更强,支撑稳定性更高。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底座包括底板2和安装座3,安装座3安装于底板2的顶面,第一伸缩臂安装于安装座3的顶面,第一驱动器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升降台4和底板2。
具体地,第一驱动器1相对于升降台4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由于安装座3具有一定高度,而第一驱动器1的最短长度也具有一定长度,因此使得第一驱动器1的安装位于比第一伸缩臂低,可更为有效利用第一驱动器1的伸缩距离,从而使得升降台4的升降范围更大。此外,在相同的升降范围内,该种安装方式可使得第一伸缩臂所需的第一臂杆13的数量更少,即采用更少的第一臂杆13,实现更大的升降范围。
安装座3可为空心结构,其具有内腔,在安装座3的内腔中可安装其他结构,例如电池、滚轮等。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5和支柱6,固定板5通过支柱6固定于底座上方,固定板5设置有通孔,升降台4位于固定板5上方,第一升降机构穿过通孔后与升降台4连接,升降台4能够搭接于固定板5。
如此设置,固定板5对于升降台4起到限位作用,在升降台4与固定板5接触后,将被固定板5阻挡而无法继续向下移动。当升降台4上放置有物品,且升降台4处于最低位置时,物品主要由固定板5、支柱6和底座的配合进行支撑,支撑更为稳固。如此可降低物品对于第一升降机构的压力,对于第一升降机构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装置还包括限位杆15,限位杆15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板5的底面,另一端铰接于升降台4或第一伸缩臂。在图1和图2中,限位杆15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于固定板5的底面,另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臂中与升降台4相铰接的第一臂杆13的铰接处。具体地,在升降台4的底部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转动连接有转轴11,第一臂杆13通过转轴11与铰接座铰接,从而与升降台4铰接,而限位杆15的另一端也铰接于该转轴11。在第一伸缩臂伸缩的过程中,限位杆15以其与固定板5相铰接的一端为轴转动。限位杆15对于第一伸缩臂起到向上的限位作用,限定了第一伸缩臂带动升降台4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地,升降台4可包括顶升板和支撑板,顶升板的结构尺寸与固定板5的通孔的尺寸相近,顶升板能够穿过固定板5的通孔,支撑板位于顶升板的上方,顶升板的结构尺寸大于支撑板的通孔的尺寸。支撑板可直接搭接于顶升板上,或者,支撑板与顶升板相连接。支撑板的设置使得在升降过程中,升降台4与其上方物品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升降稳定性,且提供了更大的载物空间。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一伸缩臂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伸缩臂中,两两成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一伸缩臂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两对第一伸缩臂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图5为图4中结构的另一不同角度,以便于显示在图4中被遮挡的加强筋。以下,以图4中示出的角度方位为准,对于第一升降机构进行具体举例。为便于区分各第一臂杆,将图4中位于前侧的四个第一臂杆按照其分布方位分别称为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左前下第一臂杆13b、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和右前下第一臂杆13d;将图4中位于后侧的四个第一臂杆按照其分布方位分别称为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左后下第一臂杆13f、右后上第一臂杆13g和右后下第一臂杆13h。
其中,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和右后上第一臂杆13g分别用于与升降台铰接。左前下第一臂杆13b、右前下第一臂杆13d、左后下第一臂杆13f和右后下第一臂杆13h分别用于与底座铰接。且,左前上第一臂杆13a与左前下第一臂杆13b铰接,右前上第一臂杆13c与右前下第一臂杆13d铰接,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和左后下第一臂杆13f铰接,右后下第一臂杆13h和右后上第一臂杆13g铰接。
在第一臂杆之间连接有多个转轴,为便于区分,将转轴分别称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
左前上第一臂杆13a与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平行,且通过第一转轴11a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1a的两端分别与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和左后上第一臂杆13e转动连接。左前下第一臂杆13b与左后下第一臂杆13f平行,且通过第二转轴11b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1b的两端分别与左前下第一臂杆13b和左后下第一臂杆13f转动连接。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和左前下第一臂杆13b的铰接处,以及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和左后下第一臂杆13f的铰接处,均通过第三转轴11c铰接。
右前上第一臂杆13c与右后上第一臂杆13g平行,且通过第四转轴11d传动连接,第四转轴11d的两端分别与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和右后上第一臂杆13g转动连接。右前下第一臂杆13d与右后下第一臂杆13h平行,右前下第一臂杆13d与右后下第一臂杆13h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底座铰接。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和右前下第一臂杆13d的铰接处,以及右后上第一臂杆13g和右后下第一臂杆13h的铰接处,均通过第五转轴11e铰接。
在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和右后上第一臂杆13g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4a,第一加强筋14a的两端分别与右前上第一臂杆13c和右后上第一臂杆13g固定连接,且第一加强筋14a位于第四转轴11d和第五转轴11e之间。
在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和左后上第一臂杆13e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4b,第二加强筋14b的两端分别与左前上第一臂杆13a和左后上第一臂杆13e固定连接,且第二加强筋14b位于第一转轴11a和第三转轴11c之间。
在左前下第一臂杆13b和左后下第一臂杆13f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4c,第三加强筋14c的两端分别与左前下第一臂杆13b和左后下第一臂杆13f固定连接,且第三加强筋14c位于第二转轴11b与第三转轴11c之间。
在上面四个第一伸缩臂之间连接有两个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12a和第二连杆12b,第一连杆12a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转轴11c的前端和第五转轴11e的前端,第二连杆12b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转轴11c的后端和第五转轴11e的后端。
对应第一升降机构设置有两个限位杆,分别称为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其中第一限位杆15a的一端用于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板5铰接,且该铰接座靠近于左前上第一臂杆13a,第一限位杆15a的另一端铰接于第四转轴11d的一端(前侧的一端);第二限位杆15b的一端用于过铰接座与固定板5铰接,且该铰接座靠近于左后上第一臂杆13e,第二限位杆15b的另一端铰接于第四转轴11d的另一端(后侧的一端)。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包括两个第二臂杆16,两个第二臂杆16相对倾斜设置且相互铰接,其中一个第二臂杆16的一端与升降台4铰接,另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另一个第二臂杆16的一端与升降台4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在升降台4升降的过程中,第二伸缩臂伸缩运动,在升降完成后,第二伸缩臂与第一伸缩臂一同对于升降台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7所示,升降台4和底座均设置有滑轨8,第二臂杆16的一端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滑动装配于对应的滑轨8,滑轨8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件9,滑块10设置有锁孔,其中一个锁止件9伸入锁孔以锁止滑块10与滑轨8。
如此设置,在第二伸缩臂伸缩的过程中,滑块10相对于滑轨8滑动,在伸缩完成后锁止件9伸入对应的锁孔,从而锁止滑块10与滑轨8,也即将第二伸缩臂锁止于当前伸展状态,从而使得第二伸缩臂能够为对于升降台4提供更大的支撑强度,支撑稳定性增强。
进一步地,在第二伸缩臂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在沿轴向相对的第二臂杆16之间可连接有传动轴,以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伸缩臂传动连接,且可进一步地增强其结构稳定性。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第二伸缩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伸缩臂的结构相同,为便于描述,以图7中的角度方位为准,将图7中位于前侧的一个第二伸缩臂按照其滑块安装位置分别称为前上第二臂杆16c和前下第二臂杆16d,将位于后侧的一个第二伸缩臂按照其滑块安装位置分别称为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后下第二臂杆16b。前上第二臂杆16c即为其位于视图的前侧,且其安装有滑块的一端与升降台滑动装配。前下第二臂杆16d即为其位于视图的前侧,且其安装有滑块的一端与底座滑动装配。前上第二臂杆16c与前下第二臂杆16d相互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同理,后上第二臂杆16a即为其位于视图的后侧,且其安装有滑块的一端与升降台滑动装配。后下第二臂杆16b即为其位于视图的后侧,且其安装有滑块的一端与底座滑动装配。后上第二臂杆16a与后下第二臂杆16b相互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其中,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前上第二臂杆16c相对平行设置,后下第二臂杆16b和前下第二臂杆16d相对平行设置。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前上第二臂杆16c分别通过滑块10与滑轨8的配合与升降台4滑动连接,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前上第二臂杆16c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底座铰接;后下第二臂杆16b和前下第二臂杆16d分别通过滑块10与滑轨8的配合与底座滑动连接,后下第二臂杆16b和前下第二臂杆16d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升降台4铰接。
为便于区分,将第二臂杆之间传动连接的两个传动轴分别称为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
在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前上第二臂杆16c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7a,第一传动轴17a的两端分别与后上第二臂杆16a和前上第二臂杆16c铰接。在后下第二臂杆16b和前下第二臂杆16d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7b,第二传动轴17b的两端分别与后下第二臂杆16b和前下第二臂杆16d铰接。第一传动轴17a和第二传动轴17b相互平行,且均安装于第二臂杆靠近于铰接座的一端。
滑轨8的结构相等,沿滑轨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锁止件9,锁止件9可以为锁销。在滑块10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孔,如此设置,滑块10至少可以锁止于滑轨8上四个不同位置,从而将第二伸缩臂锁止于至少四个不同的伸展状态,以使得升降台4可以稳固固定于至少四个不同高度。
如图6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7,第二驱动器7分别与升降台4和底座连接,第二驱动器7能够伸缩以带动升降台4升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器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台4和安装座3。具体地,第二驱动器7垂直于升降台4。如此设置,第二驱动器7对于升降台4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进一步地,配送装置还包括储物结构,例如储物柜、储物箱、储物盒或储物篮等,储物结构与升降装置的升降台连接,或者储物结构放置于升降台的上方,升降台能够与储物结构的底面接触,以由升降台托持储物结构。由于配送装置包括上述升降装置,因此配送装置具有上述升降装置具有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台和第一升降机构;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和第一驱动器和多个第一伸缩臂,所述第一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端部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臂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伸缩臂之间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臂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伸缩臂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柱,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固定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升降台能够搭接于所述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台或所述第一伸缩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二伸缩臂包括两个第二臂杆,两个所述第二臂杆相对倾斜设置且相互铰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臂杆与所述升降台或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装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所述滑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件,所述滑块设置有锁孔,其中一个所述锁止件伸入所述锁孔以锁止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伸缩以带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安装座。
10.一种配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升降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98466.5U CN213475329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98466.5U CN213475329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5329U true CN213475329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41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98466.5U Active CN213475329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53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6127A (zh) * | 2021-06-24 | 2021-09-03 | 江苏锐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持力层顶升装置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21898466.5U patent/CN2134753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6127A (zh) * | 2021-06-24 | 2021-09-03 | 江苏锐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持力层顶升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12151B1 (en) | Nesting and folding table | |
CN102151006B (zh) | 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 |
AU741452B2 (en) | Folding stage | |
US8567795B2 (en) | Lower frame for a product holder, holder and operating procedure | |
CN213475329U (zh) | 升降装置及配送设备 | |
US11083304B2 (en) | Electric bed | |
CN103025974A (zh) | 桁架支承结构 | |
CN102062284A (zh) | 固定架 | |
JPH02200262A (ja) | 仰臥台に於ける床部支持フレームの昇降機構及びその昇降機構を備えた仰臥台 | |
EP2045204B1 (en) | Scissor lift | |
JP2008174053A (ja) | キャリーカート | |
JP2018192911A (ja) | 昇降キャスタおよび台車 | |
CN202959424U (zh)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
CN216946031U (zh) | 一种超大承重可移动举升机 | |
JP2017081301A (ja) | ロールボックスパレット | |
JP4943736B2 (ja) | 折畳み式台車 | |
CN210559198U (zh) | 搬运装置 | |
CN216270691U (zh) | 一种蚀刻液转移装置 | |
JP4540050B2 (ja) | 運搬用台車 | |
JP4375563B2 (ja) | 折り畳み可能な荷運搬台車 | |
JP4228294B2 (ja) | 荷搬送台車の中間棚支持装置 | |
CN219089651U (zh) | 一种支撑装置与手术台车系统 | |
CN214870437U (zh) | 一种车桥存放装置 | |
JP6847559B2 (ja) | 荷受台昇降装置 | |
JP4606232B2 (ja) | 折り畳み及びネスティング機能を有する運搬台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4, courtyard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4, courtyard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