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59424U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Google Patents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59424U CN202959424U CN 201220108723 CN201220108723U CN202959424U CN 202959424 U CN202959424 U CN 202959424U CN 201220108723 CN201220108723 CN 201220108723 CN 201220108723 U CN201220108723 U CN 201220108723U CN 202959424 U CN202959424 U CN 2029594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olumn
- hinged
- hinge
- sub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架、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各层架铰连接在四各立柱之间,可分别直立向上折叠;各层架上两子层架之间的两铰的转轴销分别贯穿在两连杆机构上的一刚性连接部的通孔中,各转轴销分别可在各所述通孔内旋转,该两支撑横梁铰连接四立柱之间,可水平向内折叠,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均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框架的结构更加简洁,并且更加稳固,承载力强,易于折叠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背景技术
家具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传统的家具通常是在四个立柱的上方固定一子层架组成。而睡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的限制,传统的家具存在使用不便、占地过大的缺点。
近年来,折叠家具广受人们的欢迎。折叠家具(或者折叠框架)是一种在使用时可以被展开作为传统使用,在运输或收纳时可以被折叠起来的家具。例如:组合厨房、服务车、工作板、工艺台、园艺车、以及凹形架等等。
虽然传统的折叠框架可以折叠成一定的大小,然而传统的折叠框架的外形比较笨重。特别是,传统的折叠框架折叠后的体积较大。
另外,在目前的运输,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厂家会将产品以未安装好的形式打包成集装的形式进行运输,但是现有的打包形式都是将未安装好的各部件进行紧凑打包,使得能够以紧凑的方式进行运输,方便运输。但是,采用该方式,终端用户需要将运送到的家具进行组装,导致使用不便。
因此,人们希望一种折叠框架,该折叠框架可以以预先安装好且紧凑的形式运输、以及存放的,并且可以展开到最大尺寸作为具有多个层架的桌子或者车子的家具。另外,人们希望其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便可完成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转变。
专利号为6123207的美国专利,披露了一种运输架子,该运输架子展开时可以方便的用于存放、运输物品,当其还可以处于展示模式,可以用于展示展品,还可以被折叠起来而本身存储起来。该架子具有一对中央支撑拄、在各中央支撑柱的两边分别设置由两个边柱。在边柱、中央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复数个层架,当本架子处于展开状态时,这些层架处于水平状态。当中央支撑柱连同边柱立起时,层架的枢轴倾斜。当层架基本直立时,这些边柱向中央支撑柱靠近,此时支架处于折叠状态。该支架在中央支撑柱、以及边柱的支撑的作用下可处于可靠状态。在一个立柱上设置有一个弹力均衡系统,该弹力均衡系统可以支持本架子的模式转换。
该折叠框架使用两中央支撑柱以及四个边柱形成支撑结构,通过弹力均衡系统实现整个架子的展开、折叠之间的模式装换,存在结构复杂、部件复杂的缺陷。
另外,专利号为5131547的美国专利,披露了一种折叠存储支架装配,该支架装配包括多个直立的、反U字形的框架组件,在这些支架组件的水平延伸空间内,设置有铰链连接的折叠层架组件。利用交叉梁作为之间的支撑以及折叠活动,该存储支架可以容易、快速地打开,从而可以移动框架组件使其相互分开。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移动该框架组件使其相互靠近该存储支架使得这些框架组件并拢在一起,同时通过铰链的向上运动、层架组件向上折叠,可以将该存储支架简单折叠起来。
但是在该专利中,其利用交叉梁作为折叠框架可以实现框架折叠,但是由于交叉梁的存在,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部件复杂繁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框架,其结构更加简洁易于制造,并且更加稳固,承载力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框架,其折叠以及打开的操作更加容易且顺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框架,其制造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框架,包括:四个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层架,各所述层架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之间,各所述层架可分别直立向上折叠;
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的两支撑横梁,每所述支撑横梁分别通过至少垂直相对的两铰而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两刚性的连杆机构,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直立位于各所述层架的外侧,分别与各所述层架铰连接;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与两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各支撑横梁水平向内折叠,四个所述立柱的其中两个与另两个立柱相互靠近。
可选地,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互相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
可选地,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刚性的直杆、以及在两所述直杆之间的至少两个刚性连接部,在各连杆机构上的各所述刚性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第一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
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一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
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另一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可选地,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为一刚性杆,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具体是:
第一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一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另一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可选地,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为一刚性杆,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具体是:
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所述第一铰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所述第二铰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第二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到所述折叠线的距离相同。
可选地,在至少一所述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和/或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储物框架;
所述储物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框、以及铰连接在所述侧框底部的底框,
各所述侧框的顶部与所述层架铰连接,各所述侧框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可选地,各所述侧框分别由上下铰连接在一起两梯形框架构成,两梯形框架的形状沿两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连接线对称,两所述梯形框架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底边均为各自最短的底边,
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层架铰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底框铰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底框、以及本所述储物框架上的所述子层架上还分别设置有扣锁部件,
当各所述侧框分别水平向内折叠至完全时,所述底框上的扣锁部件与及所述子层架上的扣锁部件可相锁。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包括:中心为空、高度相同的方形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一所述立柱上,另一相对侧边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边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相对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另一所述立柱上;
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框架与另一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框架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通过一与所述支撑横梁同高的铰而连接在各所述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框架,包括:
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架,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
所述第一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折叠线两外端的铰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铰、第二铰;
第一连杆机构,铰连接在各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铰上;
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在各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二铰上;
第一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第二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分别水平向内折叠,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刚性的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在各所述刚性连接部上还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机构包括:第三直杆、第四直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直杆与第四直杆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在各刚性连接部上还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在各层板上,所述第一铰分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以及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一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本所述第一铰侧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铰分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以及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二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本所述第二铰侧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为一刚性杆,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为一刚性杆,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可选地,在各所述连杆机构上还设置有一手柄,所述手柄相对于底层的所述层架较靠近所述最顶层的所述层架。
可选地,在至少一所述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和/或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储物框架;
所述储物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框、以及铰连接在所述侧框底部的底框,
各所述侧框的顶部与所述层架铰连接,各所述侧框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可选地,各所述侧框分别由上下铰连接在一起两梯形框架构成,两梯形框架的形状沿两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连接线对称,两所述梯形框架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底边均为各自最短的底边,
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层架铰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底框铰连接。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包括:中心为空、高度相同的方形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一所述立柱上,另一相对侧边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边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相对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另一所述立柱上;
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框架与另一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框架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还包括:旋面板,所述旋面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所述旋面板沿本旋面板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的连接点翻转,可翻转悬挂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外侧,
所述旋面板可水平翻转至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顶部。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
在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的底面四周设置有突出的裙边,
所述第一面板上平行相对的第一裙边、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铰、第二滑动铰、第三滑动铰以及第四滑动铰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平行相对的第一裙边、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五滑动铰、第六滑动铰、第七滑动铰以及第八滑动铰与所述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
所述第三滑动铰、第七滑动铰分别水平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两侧,所述第四滑动铰、第八滑动铰分别水平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两侧;
当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别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铰链接处水平接合,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顶面;
当所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别向上旋转至直立时,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至最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至最近,所述第一面面板、第二面 板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述折叠框架,包括:
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架,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一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第三铰以及第四铰为位于各所述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第一刚性杆,在所述第一刚性杆上设置有水平并排且到所述折叠线距离相同的两通孔,在其中一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一铰的转轴销,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所述第一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在所述第一刚性杆上的另一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二铰的转轴销,所述第二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二刚性杆,在所述第二刚性杆上设置有水平并排且到所述折叠线距离相同的两通孔,在其中一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三铰的转轴销,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所述第三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在所述第二刚性杆上的另一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四铰的转轴销,所述第四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一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第二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分别水平向内折叠,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当收起折叠框架时,用户只需要托起提起最顶层(第一层架)的层架的中心,使层架直立向上折叠,在层架折叠的同时,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的转轴销旋转,并且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直立向上运动。由于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中的刚性连接部的通孔,故在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的直立向上运动时,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直立往上运动,在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机构往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其连接的其他各层的层架(第二层架以及第三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各层层架同步直立向上折叠,在各层架直立向上折叠过程中,连接在各层架四周的四个立柱相互靠近,当各层架被完全直立折叠时,四个立柱两两紧紧相贴,整个折叠框架被折叠成很小体积的结构,便于收纳以及运输。
当打开本折叠框架时,对最顶层的层架施加向下的压力,在力的作用下,最顶层层架(第一层架)展开,在层架(第一层架)展开的同时,层架(第一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的转轴销旋转,并且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直立向下运动。由于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中的刚性连接部的通孔,故在第一铰以及第二 铰的带动下,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往下运动,在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机构直立往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其连接的其他各层的层架(第二层架以及第三层架)中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从而带动各层层架同时展开。在各层层架展开的过程中,各层层架对其四周连接的四个立柱有向外的力的作用,四个立柱在向外的力的作用下展开,在四个立柱展开的过程中,连接在底部的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在立柱的带动下展开。当各层层架展开至水平时,四个立柱被完全打开,并且四个立柱下部的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也被全部展开,此时,最底层的层架(第三层架)的背面与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相接触,第一支撑横梁以及以及第二支撑横梁起承载的作用。
并且,由于各层架中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分别于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并且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均为直线刚性机构,故当在处于展开可使用状态的各层层架上放置有物品时,虽然在除最底层的层架外的其余各层架的底部均无支撑机构,除底层外各层架的压力主要通过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而垂直向下地传递到最底层的层架,与最底层的层架背面通过由无限个接触点构成的、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相互接触的接触面,较为分散均匀地将压力进一步垂直向下地传递至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仅而垂直向下地将压力通过其连接的四个立柱传导到地面。
可见,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仅在最底层的层架下方设置一对支撑横梁以及在各层架之间设置一对刚性的连杆机构而保证整个折叠框架具有良好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承载能力,并且其结构更加简洁,易于制作,并且受力均匀而不易于变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分别通过其两刚性直杆之间的刚性连接部还与各层架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之间连接并绕其转动的第一铰以及第二铰的转轴销(即各层架的折叠线与第一铰、第二铰的转轴销之间的直线)连接,即保证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与各层架的中心转轴一致,保证折叠框架在打开或者收起操作时各处的转轴唯一,确保整个折叠框架的运动更加顺畅。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折叠框架,其结构简洁易于操作并且结构稳定,承载力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折叠框架处于展开状态且储物框架处于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杆结构与各层架的连接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折叠框架从侧面半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折叠框架处于半打开状态时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折叠框架当其储物框架处于折起状态时,半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折叠框架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折叠框架处于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4中储物框架处于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储物框架处于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所示储物框架在方向000的正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所示储物框架在方向111的正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折叠框架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受力原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比方案一结构的折叠框架的受力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立柱:101; 第二立柱:102; 第三立柱:103; 第四立柱104;
第一层架:201; 第二层架:202; 第三层架 203; 第一子层架:2011;
第二子层架2012; 第一铰:2013; 第二铰:2014;
第一铰2013的转轴销:200; 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300;
第一连杆机构:301; 第二连杆机构:302; 第一直杆:3011; 第二直杆:3012;
第一直杆3011与第二直杆3012之间的刚性连接部:3013
第三直杆:3021;
第四直杆:3022; 第三直杆3021与第四直杆3022之间的刚性连接部:3023;
第一支撑横梁:401; 第二支撑横梁:402; 第一框架:4011; 第二框架:4012;
第三框架:4021; 第四框架:4022; 第一直梁:501; 第二直梁:502;
第三直梁:503; 第四直梁:504; 储物框架:800;
侧框801、802、803、804; 底框:805; 图10中第一梯形框架:901;
第二梯形框架:902; 图11中第一梯形框架:1001; 第二梯形框架:1002;
第一刚性杆/第二刚性杆:1401; 通孔:1402;
第一铰/第二铰中的转轴销:1403; 第一分臂:1404; 第二分臂:1405;
第一刚性杆/第二刚性杆:1501; 第二通孔:1502; 第一通孔:1503;
第一铰:1504; 第二铰:1505; 旋面板:1601; 第一面板:2101;
第二面板:2102; 第一裙边:21011; 第一滑动铰:21012; 第三滑动铰:2101;
第一裙边:21021; 第五滑动铰:21022; 第七滑动铰:21023;
实心的方形平板:14051; 实心的方形平板:14052; 铰:140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8。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框架包括以下主要部件:
四个立柱,在本实施例示例中记为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第三立柱103、第四立柱104;
至少二层层架,在本实施例中以三层层架结构为例,记为第一层架201、第二层架202、第三层架203;
两刚性的连杆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记为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302;
两支撑横梁,在本实施例中记为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402。
其中各部分的具体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对于各层架,每层层架分别包括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其中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的外形、尺寸可均基本相同。
第一子层架2011的一侧铰连接在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之间,另一侧通过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与第二子层架2012的一侧连接,第二子层架2012的另一侧铰连接在第三立柱103与第四立柱104之间。其中,第一铰2013、第二铰2014分别位于各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以及第二子层架2012连接线的两端部。这样形成在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之间的多层平行的层架,且每层层架均可以直立向上折叠。
第一连杆机构301主要包括第一直杆3011、第二直杆3012以及固定在第一直杆3011与第二直杆3012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3013,刚性连接部3013的数量与层架的数量一致,在各刚性连接部3013上分别设置有一通孔,每层架上第一子层架2011与第二子层架2012连接处一端的每第一铰2013的转轴销200分别贯穿第一连杆上一刚性连接部3013的通孔,各转轴销200可以在各通孔内旋转。即通过第一连杆机构301中的刚性连接部3013与各层架端部同一侧的铰(第一铰2013)中的转轴销200的连接,而将第一拉杆机构固定在本折叠框架上各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的铰连接轴线上。
其中,第一直杆3011、第二直杆3012以及刚性连接部3013可以为金属部件,也可以由其他刚性材料制成。
参见图1-8、12,特别是图2所示,第一连杆机构301上具有三个刚性连接部3013:第一刚性连接部3013、第二刚性连接部3013、第三刚性连接部3013。在连接时:
第一连杆机构301上第一刚性连接部301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一层架201上的第一铰2013的转轴销200,该转轴销2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二刚性连接部301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二层架202上的第一铰2013的转轴销200,该转轴销2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三刚性连接部301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三层架203上的第一铰2013的转轴销200,该转轴销2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二连杆机构302主要包括第三直杆3021、第四直杆3022以及固定在第三直杆3021与第四直杆3022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3023,刚性连接部3023的数量与层架的数量一致。
在各刚性连接部3023上分别设置有一通孔,每层架上第一子层架2011与第二子层架2012连接处位于第一铰2013对端的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300分别贯穿第二连杆机构302的一刚性连接部3023的通孔,使各转轴销300可以在各通孔内旋转,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其中,第三直杆3021、第四直杆3022以及刚性连接部3023可以为金属部件或者金属块、金属片,也可以为由其他刚性材料制成。
参见图1-8、12,特别是图2所示,第二连杆机构302上具有三个刚性连接部3023:第一刚性连接部3023、第二刚性连接部3023、第三刚性连接部3023。在连接时:
第二连杆机构302上第一刚性连接部302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一层架201上的第二铰2014 的转轴销300,该转轴销3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二刚性连接部302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二层架202上的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300,该转轴销3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三刚性连接部3023的通孔中贯穿有第三层架203上的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300,该转轴销300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与第一连杆机构301的工作原理同理,通过第二连杆机构302中的刚性连接部3023与各层架端部一侧的铰(第二铰2014)中的转轴销300的连接,而将第二拉杆机构固定在本折叠框架上各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的铰连接轴线上,使第一拉杆机构、第二拉杆机构相对低位于本折叠框架上各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的铰连接线上的两端部。
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均固定在本折叠框架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即参见图1-5所示: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位于最底层层架,即图1-6中第三层架203的背面。
第一支撑横梁401铰连接在第一立柱101与第四立柱104之间,第二支撑横梁402铰连接在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之间。其分别可以水平向内折叠,当各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最底层的层架(即第三层架203)的背面与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的顶部相接触,该支撑横梁可以作为支撑机构对其上的层架起承载的作用。
本折叠框架的工作原理是:
当收起折叠框架时,用户只需要托起提起最顶层(第一层架201)的层架的中心,使层架直立向上折叠,在层架折叠的同时,层架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300旋转,并且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直立向上运动。由于层架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中的转轴销200、300还贯穿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中的刚性连接部3013、3023的通孔,故在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的直立向上运动时,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直立往上运动,在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机构往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其连接的其他各层的层架(第二层架202以及第三层架203)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各层层架同步直立向上折叠,在各层架直立向上折叠过程中,连接在各层架四周的四个立柱相互靠近,当各层架被完全直立折叠时,四个立柱两两紧紧相贴,整个折叠框架被折叠成很小体积的结构,便于收纳以及运输。
当打开本折叠框架时,对最顶层的层架(第一层架201)施加向下的压力,在力的作用下,最顶层层架(第一层架201)展开,在层架展开的同时,层架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200、300旋转,并且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直立向下运动。由于各层架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中的转轴销200、300还贯穿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中的刚性连接部3013、3023的通孔,故在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的带动下,第一拉杆机构以及第二拉杆机构往下运动,在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机构直立往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其连接的其他各层的层架(第二层架202以及第三层架203)中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 二铰2014,从而带动各层层架同时展开。在各层层架展开的过程中,各层层架对其四周连接的四个立柱有向外的力的作用,四个立柱在向外的力的作用下展开,在四个立柱展开的过程中,连接在底部的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在立柱的带动下展开。当各层层架展开至水平时,四个立柱101、102、103、104被完全打开,并且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下部的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也被全部展开,此时,最底层的层架(第三层架203)的背面与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的顶部相接触,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起承载的作用。
并且,由于各层架中第一子层架2011与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的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分别于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连接,并且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均为直线刚性机构,故当在处于展开可使用状态的各层层架上放置有物品时,虽然在除最底层的层架外其余各可直立折叠层架的底部均无类似支撑横梁之类的承载机构,但各层架可以在该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的支撑下定位,并且除最底层外其余各层架上的受力可以通过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而垂直向下地传递到最底层的层架,最底层的层架背面两相对的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平行地支撑在其背面,承载其压力,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再将压力通过其连接的四个立柱101、102、103、104垂直向下地传导到地面。具体的受力原理图参见图12所示。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仅在最底层的层架下方设置一对支撑横梁以及在各层架之间设置一对刚性的连杆机构而保证整个折叠框架具有良好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承载能力,并且其将结构更加简洁,易于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框架中仅在最底层的层架背面设置两个支撑横梁,而其他各层的层架背面均无任何支撑部件,通过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302连接刚性连接机构而巧妙地将上面各层层架的重量传递至最底层的层架上,再通过最底层的层架将压力均匀传递至其背面的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由于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分别与四个立柱101、102、103、104连接,故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上的压力均匀传递至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上,其相对于在各层架背面分别设置支撑横梁或者支撑装置,由各支撑横梁分别承载各层架压力的技术方案,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结构更加简易,更有利于节省材料以及降低体积,并且在折叠过程中通过两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使本实施例结构的折叠以及打开更加顺畅。
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研究之前,还发现以下技术方案(记为对比方案一):
对比方案一的折叠框架的结构参见图13所示,在各层架701的背面为空,各层架701设置有两连杆机构702,两连杆机构702共同连接各层架701,并且在每连杆机构702的下部设置两斜杆,该两斜杆分别将连杆机构702与两边的四个立柱703连接起来。
对比方案一中,各层层架701的支撑原理参见图13中的箭头所示为:上层的各层层架701的压力承载在连杆机构702上,最底层的层架701的压力向下拉下连杆机构702,其压力同样由连杆机构702承载,即在对比方案一中,各层层架701的压力主要承载在连杆机构702上,与各连杆机构702连接的各斜杆进一步将连杆机构702上的压力传递至四个立柱703上,施加于四个立柱703与连杆连接的四个连接点7031上。
经过本发明人的研究分析发现,图13所示对比方案一存在以下缺陷:在方案一中,四个 立柱703在本立柱703与斜杆连接点7031处受到斜线向外的压力,长期使用受力后,四个立柱703位于该点7031的下部容易向外岔开而导致折叠框架变形,各层层架701承载越重,变形将越剧烈。
相对于对比方案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除最底层的层架外其他各层架(如第一层架201、第二层架202)的压力的传递路径具体参见图12所示:最底层外的上层各层架(如第三层架203)的压力通过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302)从两边垂直向下传递至最底层的层架(第三层架203),最底层的层架(第三层架203)通过由无限个与支撑横梁(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402)的连接点构成的平面将压力较为均匀分散地垂直向下而传递至其背面的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402,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402将压力通过与其连接的立柱101、102、103、104将压力垂直传递至四个立柱101、102、103、104,四个立柱101、102、103、104受到的压力为垂直向下而非向斜向下。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层架的承重压力传递原理与对比方案一完全不同,并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个立柱101、102、103、104受到的压力为均匀向下的压力而非斜向外的压力,长期使用后,不易发生如方案一所述立柱701向外岔开而摇晃的问题,故该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载重能力。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分别通过其两刚性直杆之间的刚性连接部3013、3023与各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第一铰2013以及第二铰2014的转轴销200、300连接,即保证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与各层架的中心转轴一致,保证折叠框架在打开或者折叠操作时各处的转轴唯一,确保整个折叠框架的运动更加顺畅。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折叠框架,其结构简洁易于操作并且结构稳定,承载力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折叠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在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四个固定的直梁。其中,第一直梁501以及第二直梁502固定在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之间,第三直梁503以及第四直梁504固定在第二立柱102与第四立柱104之间,该四个横梁均水平设置,分别两两正对地设置在折叠框架的上部以及下部,具体:第一直梁501以及第三直梁503分别正对地固定在四个立柱101、102、103、104的上部,位于最顶层的层架的下方位置,第二直梁502以及第四直梁504分别正对地固定在四个立柱101、102、103、104的下部,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下方位置。该四个横梁在四个立柱101、102、103、104的上部、下部两两相对正对设置,可以在折叠框架应用过程中牢牢地固定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晃腿”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折叠框架的结构稳固性,以及确保在本实用新型折叠框架中的各受力均为垂直向下。
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的应用,还可以在本折叠框架中最顶层的层架的一外边缘或者两正对的两外边缘上,具体是第一子层架2011和/或第二子层架2012的一非相对链接的外边缘上固定一空心框部(图中未画出)。这样,用户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该空心框部对该折叠框架进行拖拉或者提起等操作,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
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操作还可以在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302上分别设置一个操作手柄部,人们可以通过该操作手柄部而更为容易地打开、折叠以及移动该折叠框架。
另外,还可以在本折叠框架的四个立柱101、102、103、104的底部固定滑轮500,以通过滑轮500进一步方便折叠框架的移动以及搬运,以节省移动的力度,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还避免立柱与地板直接的摩擦力过大而损害立柱以及地板。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人设计了以下的结构的可水平向内折叠的支撑横梁:
第一支撑横梁401包括第一框架4011以及第二框架4012,第一框架4011以及第二框架4012均为中心空心设置的方形。其中第一框架4011的一边通过至少两铰部件连接在第一立柱101上,相对的另一边通过一个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的铰或者通过至少两个分别位于连接线之间两端部的铰部件与第二框架4012的一边连接,第二框架4012的另一相对边一个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的铰或者通过至少两个分别位于连接线之间两端部的铰部件与连接在第四立柱104上。即通过两个方形的较大的方形框架而组成一较大尺寸的可水平向内折叠的机构,且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
同理,第二支撑横梁402由第三框架4021以及第四框架4022组成,第三框架4021以及第四框架4022均为中心空心设置的方形。其中第三框架4021的一边通过一个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的铰或者通过至少两个分别位于连接线之间两端部的铰部件连接在第二立柱102上,相对的另一边通过一个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的铰或者通过至少两个分别位于连接线之间两端部的铰部件与第四框架4022的一边连接,第四框架4022的另一相对边通过至少两铰部件连接在第三立柱103上,且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几乎与本框架同高。
申请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上述两个方形的较大的方形框架而组成一较大框架尺寸的可水平向内折叠的机构(支撑横梁)以及采用上述的较长高度的铰链接方式,可以在采用较少原材料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402与立柱101、102、103、104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取得更好的支撑效果,更好地确保四个立柱101、102、103、104之间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由两子层架组成每层架的、中部具有一个折叠轴线的折叠框架为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框架不限于此。譬如:
各层架还可以有三个子层架或者三个以上的子层架组成,则此时各层架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叠轴线,则此时,则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杆机构,使得在任一折叠轴线两端部的铰上的转轴销分别一连杆机构,具体是各层板上的、各折叠轴线各端部的铰中的转轴销分别贯穿该连杆机构中的一通孔,各铰的转轴销分别可在各相应的通孔内旋转。其工作原理与本实施例同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空心的框架组成支撑横梁为例,但实际上并不限于此,在应用中还可以采用两实心的框架组成一较大的支撑横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三层层架为例,从本实施例结构出发,还可以得到具有两层、四层或者四层以上层架的装置。
再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各层架以及各子层架可以为:平板,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中空结构的各种框架。
参见图1-12,特别是图8-1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框架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的折叠框架中的一层架中的一子层架的中部为空,并且在该中部为空的子层 架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在第三层架203的背面)还设置有一个可折叠的储物框架800。
该储物框架800包括:四个相对的侧框801、802、803、804、以及铰连接在侧框801、802、803、804底部的底框805。
各侧框801、802、803、804的顶部分别与其正上方的子层架铰连接,各侧框801、802、803、804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在储物框架800的底框805、以及本储物框架800上方的子层架上还设置有扣锁部件,当各侧框801、802、803、804分别水平向内折叠至完全时,位于底框805以及子层架上的扣锁部件可相互锁定,从而将该底框805与该子层架相互锁定,使得该折叠成较薄片状的储物框架800被牢牢地锁住固定在层框的背面。
当用户需要使用储物框架800时,可以打开扣锁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底框805向下落下,各侧框801、802、803、804分别向下落下,向外打开至最大,该储物框架800呈“篮子”状,此时储物框架800处于可使用状态,人们可以往其顶部的开口处置入物件。
当用户不需要使用储物框架800时,可以向上托起底框805,在底框805的向上作用力下,各侧框801、802、803、804均水平向内折叠,当各侧框801、802、803、804折叠至完全时,扣上底框805以及其上方的层架上的锁定部件,从而将该底框805与该子层架相互锁定,使得该折叠成较薄片状的储物框架800被牢牢地锁住固定在层框的背面,此时,折叠框架的底框805可以托在其上方中部为空的子层架的背面,该储物框架800此时可以作为水平框架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在中部为空的子层架的下方设置储物框架800作为示意,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平板状的子层架的背面设置储物框架800,此时,可以为该储物框架800设置两个或者三个侧框以及一个底框805。这样无论储物框架800是否被展开,则其上方的子层板均可作为平面搁板使用;当储物框架800被打开时,用户可以从未设置有侧框的任意一侧往储物框架800中置入物件,此时储物框架800作为侧面开口的“储物柜”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储物框架800的折叠控制的关键部件的各侧框801、802、803、804的结构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
参见图9、10所示,侧框801、803分别设置包括上下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梯形框架901以及第二梯形框架902(图9中侧框802、804第一梯形框架1001以及第二梯形框架1002),第一梯形中长度较短的底边与第二梯形框架902中长度较短的底边相互水平铰连接,第一梯形中较长的底边铰连接在其顶部的子层架上第二梯形中较长的底边与底框805的接触边缘相互铰连接。由于各侧框中间的底边较短,即各侧面垂直边缘均向中间铰连接轴逐渐变窄,故各侧面均可容易地水平向内折叠并且不会与立柱101、102、103、104或者各侧框之间发生碰撞而折叠不能或者不充分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梯形框架901和/或第二梯形框架902可为梯形平板,也可以为由多个线条组成的线条框架。
另外构成各侧面的结构不限于为由两个梯形框架组成,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框架组成,只要其在中间连接的边缘相对其上下的边缘较短,而保证其均可向内折叠至完全即可。譬如其还可以为不规则的圆弧边缘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储物框架800中的各侧面可以但不限于如上所述由两个梯形框架组成,也可以顺次由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的框架上下顺次铰连接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折叠框架与实施例1所示折叠框架所不同之处仅在于:
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分别由两个实心的方形平板14051、14052通过铰14053连接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402还可以由中部设置有折叠线的一方形面板构成,再次不做赘述。
两连杆机构以及两连杆机构与各层板的连接上;
各支撑横梁具体由方形实心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铰链接组成。
具体连杆机构的结构以及两连杆机构与各层板的连接详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为一较粗的垂直的刚性杆1401,将第一连杆机构记为第一刚性杆、第二连杆机构记为第二钢性杆,第一钢性杆、第二钢性杆分别位于各层架中的折叠线的两端部。
在第一刚性杆以及第二刚性杆上对应各层架分别设置有一列通孔1402。
各层架的折叠线一外端部的第一铰的第一臂身1403铰连接本层架的第一子层架2011的背面,第二臂身1404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2012的背面,第一臂身1403与第二臂1404身之间的转轴销1403贯穿第一刚性杆上的通孔1402,使得各转轴销1403可在各通孔内旋转。
同理,在另一侧,各层架的折叠线另一外端部的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本层架的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本层架的第二子层架的背面,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贯穿第二刚性杆上的通孔,使得各转轴销可在各通孔内旋转。
其中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同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折叠框架与实施例2所示折叠框架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刚性连杆与各层架的连接关系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仍然分别为一较粗的垂直的刚性杆1501,将第一连杆机构记为第一刚性杆、第二连杆机构记为第二钢性杆,第一钢性杆、第二钢性杆分别位于各层架中的折叠线的两端部。
在第一刚性杆以及第二刚性杆上对应各层架分别设置有两列通孔,该两列通孔每排的两个通孔分别水平并排,且各自到本派通孔对应的层架中的中间折叠线的距离相同。
在此将该水平并排的两通孔分别记为第一通孔1503、第二通孔1502。
将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2011与第二子层架2012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记为第一铰1504以及第二铰1505,位于折叠线另一端部的铰连接部件记为第三铰(图中未画出)以及第四铰(图中未画出)。
在第一刚性杆上的第一通孔1003内贯穿有第一铰1504的转轴销,该转轴销可在通孔内旋转,第一铰1504的臂身铰连接第一子层架2011的背面,在第一刚性杆1501上的第二通孔1502内贯穿有第二铰1505的转轴销,第二铰的臂身铰连接第二子层架2012的背面。
同理,在另一侧,在第二刚性杆的第一通孔内贯穿有第三铰的转轴销,转轴销可在该通孔内旋转,第三铰的臂身铰连接第一子层架的背面,在第二刚性杆上的第二通孔内贯穿有第 四铰的转轴销,第四铰的臂身铰连接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本实施例的折叠框架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与实施例1同理,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刚性连杆机构与各层架之间的铰连接方案不同,在该结构中使各层架的折叠线位于与各层层架连接的连杆机构上的两铰两旋转轴的中心而使得连杆与各层架之间的运动保持顺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折叠框架,本实施例的折叠框架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折叠框架的顶面还设置有:旋面板1601。
该旋面板1601通过铰连接部铰连接在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的顶部,使该旋面板1601可以沿其与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之间的连接铰构成的旋转线翻转。由图可见,当折叠框架处于全展开状态时,可以将旋面板1601翻转至水平并且至于四个立柱的顶面,这样该旋面板1601便可作为四个立柱顶部的台面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旋面板1601的背面以及第三立柱、第四立柱104上分别设置锁定机构(图中未标出),当该旋面板1601位于该四个立柱的顶面时,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使得该旋面板1601被牢牢地锁定在四个立柱的顶面,而便于使用。
当用户需要收起该折叠框架时,可以松开锁定机构,向上翻转旋面板1601使其被旋转至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的外侧,此时向上托起与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图中未画出,具体结构参见第一连杆机构301)的最顶层的层架,使得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垂直向上运动,第一支撑横梁401、第二支撑横梁(图中未画出)水平向内折叠,便可将折叠框架折叠至完全折叠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旋面板可以采用多小木块拼接而成,一方面有利于节省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各拼接块之间形成细小缝隙,以便在应用过程中容纳各小木块自身的形变而避免整旋面板整体产生形变。
本实施中的各层架与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可以如本实施例图示的示意,也可以参考实施例1、2、3中的任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结构的折叠框架,本实施例折叠框架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折叠框架中还进一步包括: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其连接关系具体如下:
在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的底面四周设置有一圈突出的裙边。
将第一面板2101上位于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图中未画出)侧,互相平行相对两裙边记为:第一裙边21011、第二裙边(图中未标出)。
第一面板2101的第一裙边21011、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铰21012、第二滑动铰(结构与第一滑动铰21012同理,图中未画出)、第三滑动铰21013以及第四滑动铰(结构与第三滑动铰21013同理,图中未画出))与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使第一面板2101可以沿其背面裙边的各滑动铰在直立平面内向上或者向上旋转。
将第二面板2102上位于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侧,互相平行相对两裙边记为: 第一裙边21021、第二裙边。
第二面板2102的第一裙边21021、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五滑动铰21022、第六滑动铰(结构与第五滑动铰21022同理,图中未画出)、第七滑动铰21023以及第八滑动铰与第三立柱、第四立柱104、第一连杆机构30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使第二面板2102可以沿其背面裙边的各滑动铰在直立平面内向上或者向上旋转。
,当第一面板2101垂直顺时针旋转第二面板2102逆时针旋转均(即两者与连杆机构连接部位往上运动)时,与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连接的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在其带动下垂直向下运动,并且带动各层架使各层架展开,四个立柱互相远离展开,使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分别水平向外打开,当第一面板2101以及第二面板2102分别旋转至水平时,各层架展开至水平,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在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的铰链接处水平接合,分别覆盖在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104的顶面,该在中间结合的第一面板2101以及第二面板2102拼接成一较大面积的水平台面,以方便人们使用。
当人们需要将处于使用状态的折叠框架折起时,参见图2可以向上托起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此时,第一面板2101以及第二面板2102的内侧向上运动,第一面板2101逆时针旋转,第二面板2102顺时针旋转,各层板分别直立向上折叠,四个立柱互相靠近,第一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二支撑横梁垂直分别水平向内折叠,直到折叠完全,此时折叠框架被折叠成以下结构:第一面面板、第二面板2102的下部位于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104的外侧。
本实施中的各层架与第一连杆机构301、第二连杆机构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可以如本实施例图示的示意,也可以参考实施例1、2、3中的任一。
在本实施例中,其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的设置一方面在于提供一个较宽的台面以进一步方便人们的使用外,还进一步有利于加固本折叠框架的使用结构:当该折叠框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第一面板2101与第二面板2102互相接合而被定位,在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自身的重力下,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连接的四个立柱除了受到其与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的滑动铰的连接固定,还进一步被其顶部压力固定,进一步起到防止四个立柱变形的问题。另外,该第一面板2101、第二面板2102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折叠框架的折叠联动性能,进一步方便用户折叠操作。
并且采用本实施例结构,能够使得其顶部台面的面积更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折叠框架,其特征是,包括:
四个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层架,各所述层架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之间,各所述层架可分别直立向上折叠;
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的两支撑横梁,每所述支撑横梁分别通过至少垂直相对的两铰而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两刚性的连杆机构,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直立位于各所述层架的外侧,分别与各所述层架铰连接;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与两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各支撑横梁水平向内折叠,四个所述立柱的其中两个与另两个立柱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互相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刚性的直杆、以及在两所述直杆之间的至少两个刚性连接部,在各连杆机构上的各所述刚性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第一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
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一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
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另一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为一刚性杆,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具体是:
第一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在所述第二子 层架的背面,
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一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还贯穿另一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为一刚性杆,
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两端部,具体是:
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所述第一铰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所述第二铰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第二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到所述折叠线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在至少一所述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和/或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储物框架;
所述储物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框、以及铰连接在所述侧框底部的底框,
各所述侧框的顶部与所述层架铰连接,各所述侧框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侧框分别由上下铰连接在一起两梯形框架构成,两梯形框架的形状沿两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连接线对称,两所述梯形框架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底边均为各自最短的底边,
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层架铰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底框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在所述底框、以及本所述储物框架上的所述子层架上还分别设置有扣锁部件.,
当各所述侧框分别水平向内折叠至完全时,所述底框上的扣锁部件与及所述子层架上的扣锁部件可相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包括:中心为空、高度相同的方形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一所述立柱上,另一相对侧边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边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相对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另一所述立柱上;
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框架与另一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框架的高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2之任一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通过一与所述支撑横梁同高的铰而连接在各所述立柱上。
11.一种折叠框架,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架,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
所述第一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折叠线两外端的铰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铰、第二铰;
第一连杆机构,铰连接在各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铰上;
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在各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二铰上;
第一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第二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分别水平向内折叠,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
12.根据权利要11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刚性的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在各所述刚性连接部上还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机构包括:第三直杆、第四直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直杆与第四直杆之间的复数个刚性连接部,在各刚性连接部上还分别设置有一通孔,
在各层板上,所述第一铰分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以及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一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本所述第一铰侧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铰分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以及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二铰中的转轴销还贯穿本所述第二铰侧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刚性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为一刚性杆,
所述第一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为一刚性杆,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第二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二铰的第一臂身与第二臂身之间的转轴销贯穿所述刚性杆上的一通孔,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在各所述连杆机构上还设置有一手柄,所述手柄相对于底层的所述层架较靠近所述最顶层的所述层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任一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在至少一所述层架中的第一子层架和/或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储物框架;
所述储物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框、以及铰连接在所述侧框底部的底框,
各所述侧框的顶部与所述层架铰连接,各所述侧框分别可水平向内折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侧框分别由上下铰连接在一起两梯形框架构成,两梯形框架的形状沿两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连接线对称,两所述梯形框架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底边均为各自最短的底边,
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层架铰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梯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底框铰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
各所述支撑横梁分别包括:中心为空、高度相同的方形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一所述立柱上,另一相对侧边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边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相对侧边铰连接在四个所述立柱中的另一所述立柱上;
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框架与另一所述立柱的铰连接部位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框架的高度 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任一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还包括:
旋面板,所述旋面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所述旋面板沿本旋面板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的连接点翻转,可翻转悬挂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外侧,
所述旋面板可水平翻转至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顶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任一所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
在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的底面四周设置有突出的裙边,
所述第一面板上平行相对的第一裙边、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铰、第二滑动铰、第三滑动铰以及第四滑动铰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平行相对的第一裙边、第二裙边的内侧分别通过第五滑动铰、第六滑动铰、第七滑动铰以及第八滑动铰与所述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铰连接,
所述第三滑动铰、第七滑动铰分别水平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两侧,所述第四滑动铰、第八滑动铰分别水平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两侧;
当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别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铰链接处水平接合,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顶面;
当所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别向上旋转至直立时,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至最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至最近,所述第一面面板、第二面板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外侧。
20.一种述折叠框架,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
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架,各所述层架分别包括相互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子层架、第二子层架,所述第一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子层架铰连接在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第一铰以及第二铰为位于各所述第一子层架与第二子层架之间的折叠线的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第三铰以及第四铰为位于各所述折叠线的另一外端的铰连接部件;
第一刚性杆,在所述第一刚性杆上设置有水平并排且到所述折叠线距离相同的两通孔, 在其中一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一铰的转轴销,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所述第一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在所述第一刚性杆上的另一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二铰的转轴销,所述第二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二刚性杆,在所述第二刚性杆上设置有水平并排且到所述折叠线距离相同的两通孔,在其中一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三铰的转轴销,所述转轴销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所述第三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一子层架的背面,在所述第二刚性杆上的另一通孔内贯穿有所述第四铰的转轴销,所述第四铰的臂身铰连接所述第二子层架的背面;
第一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第二支撑横梁,铰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仅位于最底层的层架的背面,可水平向内折叠;
当各所述层架展开至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以及第二支撑横梁的顶部与最底层的所述层架的背面相接触,
当各所述层架直立向上折叠时,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分别水平向内折叠,所述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相互水平靠近,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水平靠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08723 CN202959424U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08723 CN202959424U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59424U true CN202959424U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850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087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59424U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5942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01130A (zh) * | 2019-11-27 | 2020-02-18 | 安徽中物联创园区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加长货架 |
CN111387715A (zh) * | 2020-03-24 | 2020-07-10 | 袁麒然 | 一种多层可折叠书架 |
CN113335356A (zh) * | 2021-08-02 | 2021-09-03 | 杭州鼎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活动料架 |
-
2012
- 2012-03-12 CN CN 201220108723 patent/CN2029594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01130A (zh) * | 2019-11-27 | 2020-02-18 | 安徽中物联创园区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加长货架 |
CN111387715A (zh) * | 2020-03-24 | 2020-07-10 | 袁麒然 | 一种多层可折叠书架 |
CN113335356A (zh) * | 2021-08-02 | 2021-09-03 | 杭州鼎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活动料架 |
CN113335356B (zh) * | 2021-08-02 | 2023-03-24 | 杭州鼎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活动料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1006B (zh) | 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 |
US8523197B2 (en) | Folding transport cart | |
TWI609809B (zh) | 具有模式變換器之承載裝置 | |
EP1635676B1 (en) | Multi-plane compound folding frame | |
TWI616369B (zh) | 具運輸模式及定置模式之可變形載具 | |
EP2183993B1 (en) | Foldable table | |
CN202959424U (zh)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
CN113892754B (zh) | 伸缩折叠桌 | |
CN215685524U (zh) | 多功能轮子折叠桌 | |
CN102973046A (zh) | 用于游戏床框架的锁定机构 | |
CN102303738B (zh) | 一种led显示单元箱体的包装箱 | |
CN210433032U (zh) | 一种双层折叠桌 | |
CN206949846U (zh) | 翻转拼合式伸缩台 | |
CN216723618U (zh) | 伸缩折叠桌 | |
WO2013134914A1 (zh) |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 |
CN108720306B (zh) | 纵向折叠搁置架 | |
CN210748957U (zh) | 一种折叠浴巾架 | |
CN205525754U (zh) | 滑动限位固定销轴连接装置 | |
CN220682411U (zh) | 一种野营车底座及野营车车架 | |
CN209629024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折叠架 | |
CN208582079U (zh) | 一种儿童旅行床 | |
CN221477156U (zh) | 一种方便折叠的露营车 | |
CN108820028A (zh) | 多功能折叠式摇篮推车 | |
CN219382532U (zh) | 一种可用作桌子的折叠手推车及折叠手推车侧架 | |
CN216255985U (zh) | 一种桌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