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653U -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653U
CN213423653U CN202022819729.5U CN202022819729U CN213423653U CN 213423653 U CN213423653 U CN 213423653U CN 202022819729 U CN202022819729 U CN 202022819729U CN 213423653 U CN213423653 U CN 213423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screen module
protective cov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97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Q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Q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Q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Q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97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屏模组包括:衬底,衬底包括相邻的器件分布区域和单层区域,单层区域位于衬底的边缘,器件分布区域分布有薄膜晶体管层;保护盖板,保护盖板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背离衬底的一侧;驱动器,驱动器设置于单层区域;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主体部与驱动器电连接,每个支撑部设置于衬底的单层区域与保护盖板之间。支撑部作为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可在主体部邦定时直接通过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衬底的单层区域上,减少了再单独设置硅酮胶或PET的工艺步骤,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屏等显示屏模组中,阵列基板的边缘部分区域(简称单层区域)不设置薄膜晶体管等器件,而用来设置驱动器。为避免单层区域中驱动器以外的部分与显示屏模组的保护盖板之间形成间隙,导致保护盖板悬空,在上述间隙中填充硅酮胶或PET(英文全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具体可参考图1和图2,显示屏模组包括的阵列基板15,阵列基板15包括衬底15a和形成于衬底15a上的薄膜晶体管层15b,薄膜晶体管层15b上形成有发光器件层16等,发光器件层16背离阵列基板15的一侧设有玻璃盖板11。衬底15a的边沿部分未形成薄膜晶体管层15b,而形成单层区域M1,单层区域M1中部设有IC驱动器14,和设置在IC驱动器14两侧的支撑部件12a及12b,支撑部件12a及12b可以为硅酮胶或PET。柔性电路板13与IC驱动器14邦定。IC驱动器14、支撑部件12a及12b均设置于衬底15a的单层区域M1和玻璃盖板11之间。
但是,硅酮胶点胶精度差,成本高;而PET需要人工黏贴,精度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提高对保护盖板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粘贴精度,并简化作业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该显示屏模组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相邻的器件分布区域和单层区域,所述单层区域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所述器件分布区域分布有薄膜晶体管层;
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单层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每个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单层区域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
在上述显示屏模组中,通过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主体部的至少一个支撑部设置在衬底的单层区域和保护盖板之间,支撑部作为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可在主体部邦定时直接通过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衬底的单层区域上,减少了再单独设置硅酮胶或PET的工艺步骤,提高效率;且柔性电路板通过热压工艺邦定时,可采用CCD光学定位工艺将支撑部可以准确定位到衬底的边缘,扩大对保护盖板的支撑面积。
不必再单独设置独立的硅酮胶或PET支撑于衬底的单层区域和保护盖板之间,硅酮胶点胶精度差,成本高;而PET需要人工黏贴,精度差,效率低。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间隙介于0.3mm至0.5mm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设有缓冲部件。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间隙介于0.05mm至0.1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泡棉。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边缘与所述衬底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介于0.15mm至0.20mm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列于所述驱动器的两侧。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衬底相互对应的边缘相互平行。
第二方面,提高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屏模组。
该显示装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出现有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所示显示屏模组的侧视图;
图3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图3所示显示屏模组的侧视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模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包括:
衬底25a,衬底25a包括相邻的器件分布区域和单层区域M2,单层区域M2位于衬底25a的边缘,器件分布区域分布有薄膜晶体管层25b;
保护盖板21,保护盖板21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25b背离衬底25a的一侧;
驱动器24,驱动器24设置于单层区域M2;
柔性电路板22,柔性电路板22包括主体部22c,以及,与主体部22c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主体部22c与驱动器24电连接,每个支撑部设置于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与保护盖板21之间。
在上述显示屏模组中,通过与柔性电路板22连接的主体部22c的至少一个支撑部设置在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和保护盖板21之间,支撑部作为柔性电路板22的一部分,可在主体部22c邦定时直接通过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上,减少了再单独设置硅酮胶或PET的工艺步骤,提高效率;且柔性电路板22便于通过热压工艺邦定,并采用CCD光学定位工艺将支撑部可以准确定位到衬底25a的边缘,扩大对保护盖板21的支撑面积。
具体可参考图3和图4,显示屏模组包括的阵列基板25,阵列基板25包括衬底25a和形成于衬底25a上的薄膜晶体管层25b,其中,薄膜晶体管层25b上形成有发光器件层26等,发光器件层26背离阵列基板25的一侧设有保护盖板21。衬底25a的边沿部分未形成薄膜晶体管层25b,而形成单层区域M2,衬底25a除单层区域M2以外的部分为器件分布区域,薄膜晶体管层25b具体分布于器件分布区域;为方便观察,在图3中,保护盖板21与单层区域M2对应的部分被剖切掉,实际产品中该部分没有被剖切。单层区域M2中部设有IC驱动器24,柔性电路板22和设置在IC驱动器24两侧的支撑部22a及22b。柔性电路板23与IC驱动器24邦定并电连接。IC驱动器24、支撑部22a及22b均设置于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和保护盖板21之间。其中,支撑部22b和22a分别与保护盖板21之间的间隙介于0.3mm至0.5mm之间,具体可以是0.3mm、0.4mm和0.5mm,虽然保护盖板21未与支撑部22b和22a直接接触,但是,可以在保护盖板21遇到外力时,保护盖板21仅在最大幅度稳定在0.3mm至0.5mm之间的小幅度范围内撬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支撑部22b和22a分别与保护盖板21之间设有缓冲部件23。在邦定柔性电路板22后,在支撑部22b和22a上方放置缓冲部件23,以减小保护盖板21撬动的范围。缓冲部件23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泡棉。缓冲部件23与保护盖板21之间的间隙介于0.05mm至0.1mm之间,具体可以是0.05mm、0.07mm、0.09mm或0.1mm。
支撑部22b和22a的边缘与衬底25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介于0.15mm至0.20mm之间,以使支撑部22b和22a可以对保护盖板21充分支撑,具体可以使支撑部22b和22a的边缘与衬底25a的边缘相适应,使支撑部22b和22a与衬底25a相互对应的边缘相互平行。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通过与柔性电路板22连接的主体部22c的至少一个支撑部设置在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和保护盖板21之间,支撑部作为柔性电路板22的一部分,可在主体部22c邦定时直接通过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衬底25a的单层区域M2上,减少了再单独设置硅酮胶或PET的工艺步骤,提高效率;且柔性电路板22便于通过热压工艺邦定,并采用CCD光学定位工艺将支撑部可以准确定位到衬底25a的边缘,扩大对保护盖板21的支撑面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相邻的器件分布区域和单层区域,所述单层区域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所述器件分布区域分布有薄膜晶体管层;
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单层区域;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每个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单层区域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间隙介于0.3mm至0.5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设有缓冲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的间隙介于0.05mm至0.1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边缘与所述衬底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介于0.15mm至0.2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列于所述驱动器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衬底相互对应的边缘相互平行。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
CN202022819729.5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3423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9729.5U CN21342365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9729.5U CN21342365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653U true CN213423653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9729.5U Active CN21342365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101A (zh) * 2021-07-20 2021-10-22 南昌勤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101A (zh) * 2021-07-20 2021-10-22 南昌勤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9101B (zh) * 2021-07-20 2023-05-16 南昌勤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1298B2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transparent optical adhesive layer structure
CN1087662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12802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1387769B (zh) 显示器件
US9217889B2 (en) Narrow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KR20160092123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12182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及一种透明光学胶层结构
CN10527813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0984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227717A1 (zh) 发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965330A (zh) 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737251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13423653U (zh)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664938B2 (en) Display device
US94890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8288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275355B (zh) 曲面显示面板和曲面显示装置
CN10173875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623371A (zh) Csp芯片贴装载具及贴装方法
US1031031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5813624U (zh) 一种新型侧边遮光胶
CN114613270A (zh) 显示模组及保护支架
CN112764255A (zh) 一种新型侧边遮光胶及其贴附方法
KR101146390B1 (ko) 액정표시모듈
CN111694186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