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7119U -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7119U
CN213417119U CN202022265476.1U CN202022265476U CN213417119U CN 213417119 U CN213417119 U CN 213417119U CN 202022265476 U CN202022265476 U CN 202022265476U CN 213417119 U CN213417119 U CN 213417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hea
collecting tube
pipe
yarn
guide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54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英
张子明
杨雪萍
陆耀平
陈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Hualei Sil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Hualei Sil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Hualei Sil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Hualei Sil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654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7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7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7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丝线筒,在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卷绕筒,在丝线筒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导线轮,在导线轮与卷绕筒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在导向轮与导线轮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集束管,所述集束管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集束管的管壁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在集束管的内壁上间隔阵列有若干个出气孔,在集束管的管壁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连接至气泵,在气管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丝线在并线过程中的摩擦力、阻力小,减少断头的情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丝织品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需要选择根数不同的丝线合股形成丝束,再进行织造。现有的并线机对丝线的并线过程中,由于阻力较大,容易造成丝线断头等情况,造成设备运行稳定性差,而且影响并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能减少丝线并线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并线稳定性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丝线筒,在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卷绕筒,所述丝线筒间隔排列设置,在丝线筒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与丝线筒一一对应,在导线轮与卷绕筒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在导向轮与导线轮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集束管,丝线筒上输出的丝线经过对应的导线轮后进入集束管,然后经过导向轮后在卷绕筒上进行卷绕;所述集束管为喇叭状结构,且靠近导线轮一端的集束管的开口小于其另一端的开口,所述集束管的管壁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在集束管的内壁上间隔阵列有若干个出气孔,在集束管的管壁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连接至气泵,在气管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所述气管与集束管的管壁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向集束管开口较大的一端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的丝线从丝线筒上输出后,经过对应的导线轮后集中进入集束管,经过集束管的合股后通过导向轮进入卷绕筒进行收卷,完成并线。其中集束管的侧壁为中空结构,且在其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而气泵向集束管的侧壁内部注入空气形成高压,而高压空气从出气孔输出,从而促使多根丝线进行合股,且可以减少丝线与集束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摩擦,同时由于出气孔的出气方向向开口较大一端倾斜,从而可以减少高压空气对丝线输送的阻力,确保并线更加顺畅,可靠。所以通过上述方案,能有效减少丝线并线过程中与集束管之间的阻力,丝线并线的稳定性高,设备持续运行能力强,同时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丝线的合股能力强。气压调节阀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的丝线需求选择合理的输出气压,确保不会对丝线造成损伤。
所述导线轮的结构包括一个轮轴,在轮轴上设置有轴承,在轴承上连接有轮本体,在轮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周向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轴向截面为:包括V型开口及半圆形的导线腔,所述开口与导线腔之间通过一个矩形通道连通,且矩形通道的宽度小于半圆形的导线腔的直径。上述技术方案,其轮本体在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其自由转动能力强,所以其与丝线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另外,其V型卡口、半圆形的导线腔、及矩形通道的设计,可有效方便丝线进入导线腔,而且丝线在导线腔内稳定可靠,不易跳出导线腔,在减少摩擦,避免丝线断头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丝线在并线过程中的摩擦力、阻力小,减少断头的情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丝线筒1,在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卷绕筒3,所述丝线筒1间隔排列设置,在丝线筒1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导线轮2,所述导线轮2与丝线筒1一一对应,在导线轮2与卷绕筒3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轮4,在导向轮4与导线轮2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集束管5,丝线筒1上输出的丝线经过对应的导线轮2后进入集束管5,然后经过导向轮4后在卷绕筒3上进行卷绕;所述集束管5为喇叭状结构,且靠近导线轮2一端的集束管5的开口25小于其另一端的开口25,所述集束管5的管壁为内部中空结构51,且在集束管5的内壁上间隔阵列有若干个出气孔52,在集束管5的管壁上连接有气管7,所述气管7连接至气泵6,在气管7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8,所述气管7与集束管5的管壁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孔52的出气方向向集束管5开口25较大的一端倾斜。
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轮2的结构包括一个轮轴21,在轮轴21上设置有轴承22,在轴承22上连接有轮本体23,在轮本体2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周向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轴向截面为:包括V型开口25及半圆形的导线腔24,所述开口25与导线腔24之间通过一个矩形通道26连通,且矩形通道26的宽度小于半圆形的导线腔24的直径。

Claims (2)

1.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丝线筒,在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卷绕筒,所述丝线筒间隔排列设置,在丝线筒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与丝线筒一一对应,在导线轮与卷绕筒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在导向轮与导线轮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集束管,丝线筒上输出的丝线经过对应的导线轮后进入集束管,然后经过导向轮后在卷绕筒上进行卷绕;所述集束管为喇叭状结构,且靠近导线轮一端的集束管的开口小于其另一端的开口,所述集束管的管壁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在集束管的内壁上间隔阵列有若干个出气孔,在集束管的管壁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连接至气泵,在气管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所述气管与集束管的管壁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向集束管开口较大的一端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线轮的结构包括一个轮轴,在轮轴上设置有轴承,在轴承上连接有轮本体,在轮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周向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轴向截面为:包括V型开口及半圆形的导线腔,所述开口与导线腔之间通过一个矩形通道连通,且矩形通道的宽度小于半圆形的导线腔的直径。
CN202022265476.1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Active CN213417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5476.1U CN213417119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5476.1U CN213417119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7119U true CN213417119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5476.1U Active CN213417119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7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5998B (zh) 一种集聚复合纱的纺纱装置
CN103572421A (zh) 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方法
CN107938041A (zh) 一种用于锦纶丝加捻的加捻装置
CN100503917C (zh) 生产合股线的纺织机及方法
CN213417119U (zh) 一种低阻力真丝并线装置
CN103572420A (zh) 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
CN204608261U (zh) 一种环锭纺用解捻装置
CN210341208U (zh) 转杯纺长丝与短纤维包芯纱和包覆纱生产装置
CN103215700B (zh) 一种生产花式纱的涡流复合纺纱方法
CN202830259U (zh) 氨纶分丝专用装置
CN203782318U (zh)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
CN203429314U (zh) 一种适用于环锭纺包芯纱的导丝装置
CN106567163A (zh) 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215800109U (zh) 一种一步法放卷倍捻成筒机
CN102390766B (zh) 一种粗纱管
CN102345192A (zh) 一种中空锭子捻线机
CN204690196U (zh) 捻线并线机
CN204401206U (zh) 可三孔紧密赛络双芯纺的细纱机
CN203846194U (zh) 长丝纱网络空气集束装置
CN209082069U (zh) 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捻线机
CN207259688U (zh) 一种包芯包缠长丝短纤复合纱及生产装置
CN202099461U (zh) 三色结子线生产装置
CN204714970U (zh) 涤纶包芯纱细纱机
CN103938326A (zh)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
CN104153078A (zh) 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