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8651U - 电池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8651U
CN213398651U CN202022218269.0U CN202022218269U CN213398651U CN 213398651 U CN213398651 U CN 213398651U CN 202022218269 U CN202022218269 U CN 202022218269U CN 213398651 U CN213398651 U CN 213398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attery
lower connecting
upper connecting
clamp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82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82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8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8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8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夹持工装,其包括间距布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且由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连接,而可将电池夹置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于上连接板和/或下连接板上设有限位件,且限位件被配置为用于限定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后的间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通过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限位件,从而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时,可有效保护电池,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池受到挤压损坏,而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辅助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方形锂电池、圆柱锂电池和软包锂电池。相对于圆柱锂电池和软包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具有诸多优势,因此,目前电动车上多采用方形电池来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电池安全性。
现有的方形电池生产和测试过程中用的工装,其在夹紧方形锂电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挤压力过大的情况,容易导致电池损坏,易出现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夹持工装,以防止损坏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夹持工装,用于夹持电池,所述电池夹持工装包括间距布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且由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连接,而可将所述电池夹置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用于限定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连接后的间距。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上一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经由穿经所述连接孔设置的连接件固连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穿经所述连接孔的第一螺栓,以及可与所述第一螺栓螺接相连的第一螺母。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两侧形成有多个上部外凸部,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上部外凸部一一对应设置的下部外凸部,且于对应的所述上部外凸部和所述下部外凸部上一并开设有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上连接板或所述下连接板的设有所述连接孔的部位,并于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孔开设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的背向所述电池的一侧成型有加强结构,且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成型于上连接板或所述下连接板上的凹槽或凸起。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以调节所述电池位置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两者之一上成型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两者另一翻折,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接于所述翻边上的且可顶置于所述电池上的第二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通过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限位件,从而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时,可有效保护电池,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池受到挤压损坏,而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2)设置连接孔,并通过穿设于连接孔中的连接件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结构简单,便于夹持电池。
(3)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可采用现有的标准件,成本较低。
(4)通过设置上部外凸部和下部外凸部,而使连接孔开设于上部外凸部和下部外凸部上,重量较轻,且可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5)限位件固设于上连接板和/或下连接板上,可提高电池夹持工装应用的便利性。
(6)限位件设于上连接件或下连接件的设有连接孔的部位,可有效限定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连接之后的间距。
(7)通过设置凹槽或凸起,可提高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的自身结构强度,从而可在电池循环测试过程中,防止膨胀力过大导致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变形,而影响测试结果。
(8)设置调节机构,可提高电池夹持工装的适用范围,从而可采用一种电池夹持工装,而夹装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
(9)通过设置翻边,并使调节机构设为螺接于翻边上的第二螺栓,加工方便,且成本较低。
(10)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重量较轻,可防止压伤电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的上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的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限位件;
101、上部外凸部;102、连接孔;103、凹槽;
201、下部外凸部;202、翻边;203、第二螺母;
301、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夹持工装,其主要包括用于夹持电池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并于上连接板和/或下连接板上设有限位件,且限位件被配置为用于限定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后的间距,以防止夹伤电池。
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描述,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的电池夹持工装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其中,图1至图4为上连接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 5为下连接板2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先参照图1至图4来介绍上连接板1 的结构,上连接板1整体呈板状,其具有分置于自身两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于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槽103,下表面则为光面。
凹槽103的具体形状和设置位置可参照图1所示,凹槽103包括成型于上连接板1中部的多个中部凹槽,以及成型于上连接板1的边缘的多个边缘凹槽。多个中部凹槽具体呈环形,并于上连接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距排布,多个边缘凹槽环连接板的边缘均匀分布,以可有效提高上连接板1的自身结构强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03即构成形成于上连接板1上的加强结构,其设置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上连接板1的自身结构强度,以防止上连接板1变形,从而防止因自身强度不够导致弯曲,影响实验结果。除此以外,还可将凹槽103 设为凸起,以提高上连接板1的结构强度。
于上连接板1的两侧均形成多个上部外凸部101,各上部外凸部101依次间距排布,并于各上部外凸部10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102。
为了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池损坏,于上连接板1上固设有多个限位件3,多个限位件3对应于各连接孔102设置,并于各限位件3上开设有让位孔301。
接下来参照图5来描述下连接板2的结构,下连接板2的形状与上连接板 1的形状和结构大致相同,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连接板2上的外凸部称之为下部外凸部201。下连接板2与上连接板1的主要区别在于,于下连接板2的两侧均形成有两个翻边202,且翻边202朝向上连接板1一侧翻折,于各翻边 202上均开设有过孔,对应于过孔的部位焊接有第二螺母203,并于第二螺母 203螺接有图中未示出的第二螺栓,在将电池放置于下连接板2上时,可通过旋紧或旋松第二螺栓,而调节电池于下连接板2上的位置。
在该结构中,第二螺栓即构成设于下连接板2上的以调节电池位置的调节机构,第二螺栓除了可设置于下连接板2上,还可在上连接板1上成型翻边202,并在翻边202上设置第二螺母203以螺接第二螺栓。
此外,除了可在下连接板2的两侧均成型翻边202以设置第二螺栓,还可仅于下连接板2的一侧成型翻边202,如此在电池夹装过程中,可利用设于下连接板2另一侧的第一螺栓,以对电池的一侧定位,并通过调节第二螺栓,而调整电池的夹装位置。
以上结构的设置,通过使上连接板1、电池和下连接板2自上而下布置,且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光面均朝向电池设置,因此通过穿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2的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螺接,而可于电池厚度方向上夹持电池,也即由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连接,而可将电池夹置于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
由于在上连接板1上固设有限位件3,因此在第一螺栓旋紧的过程中,其可有效限定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连接后的间距,从而防止第一螺栓旋紧力过大,导致电池过度挤压而损坏。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3除了可固设于上连接板1上,其还可固设于下连接板2上,或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均设置限位件3。此外,限位件3除了可固设于上连接板1上,其还可为套筒状,在连接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时,将其套设于各第一螺栓上即可,如此虽可通过调整限位件3的厚度,而使本电池夹持工装适用于多种不同厚度规格的电池,然而零部件较多,导致夹持电池的夹装过程较为繁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如其可选用铝合金6061,重量较轻,且可满足电池长时间循环测试的要求,当然其还可选用其他现有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通过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设置限位件3,从而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连接时,可有效保护电池,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池受到挤压损坏,而防止出现安全问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调整电池的夹装位置,而有利于电池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夹持工装,用于夹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持工装包括间距布置的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且由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的连接,而可将所述电池夹置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或所述下连接板(2)上设有限位件(3),且所述限位件(3)被配置为用于限定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连接后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上一并开设有连接孔(102),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经由穿经所述连接孔(102)设置的连接件固连于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穿经所述连接孔(102)的第一螺栓,以及可与所述第一螺栓螺接相连的第一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连接板(1)的两侧形成有多个上部外凸部(101),于所述下连接板(2)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上部外凸部(101)一一对应设置的下部外凸部(201),且于对应的所述上部外凸部(101)和所述下部外凸部(201)上一并开设有所述连接孔(1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固设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或所述下连接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设于所述上连接板或所述下连接板的设有所述连接孔(102)的部位,并于所述限位件(3)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孔(102)开设的让位孔(3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或所述下连接板(2)的背向所述电池的一侧成型有加强结构,且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成型于上连接板(1)或所述下连接板(2)上的凹槽(103)或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或所述下连接板(2)上设有以调节所述电池位置的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连接板(1) 和所述下连接板(2)两者之一上成型有翻边(202),所述翻边(202)朝向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两者另一翻折,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接于所述翻边(202)上的且可顶置于所述电池上的第二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2)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CN202022218269.0U 2020-09-30 2020-09-30 电池夹持工装 Active CN213398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269.0U CN21339865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池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269.0U CN21339865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池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8651U true CN213398651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8269.0U Active CN21339865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池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8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1954B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202921945U (zh) 用于加工薄壁件的扇形卡爪装置
CN213398651U (zh) 电池夹持工装
US11901577B1 (en) Cover plate assembl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battery
CN202282409U (zh) 新型动力锂电池单元模块化结构
CN204632836U (zh) 汽车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
CN217768680U (zh) 电芯焊接折弯一体化治具
CN21327822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电池包
CN110034265A (zh) 具有非焊接式极耳连接结构的软包电池模组及连接方法
CN210306225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多极耳超声焊夹具
CN212342679U (zh) 一种新型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夹具
CN210607506U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工装结构
CN211208492U (zh) 一种平膜高爆点值防爆膜的电池盖板
CN213322646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CN220178547U (zh) 一种方壳电芯终焊夹具
CN106531948A (zh) 一种电池组连接片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
CN217316619U (zh) 一种发电机端盖防焊接变形工装
CN211088370U (zh) 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CN211785624U (zh)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检测辅助架
CN220439682U (zh) 刀片电池拘束加压托盘机构
CN216980737U (zh) 电池模组
CN220679818U (zh)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20456603U (zh) 一种双卷芯电池的连接片及盖板
CN218567072U (zh) 电池极柱测试结构
CN210803107U (zh) 焊接拉力测试夹紧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