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7076U - 分切机 - Google Patents

分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7076U
CN213387076U CN202021559116.6U CN202021559116U CN213387076U CN 213387076 U CN213387076 U CN 213387076U CN 202021559116 U CN202021559116 U CN 202021559116U CN 213387076 U CN213387076 U CN 21338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inding
tension
detection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91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91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7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切机,包括用于释放基材的放卷机构、用于分切基材的分切机构、用于收卷小条的收卷机构以及控制小条张力的张力控制机构;放卷机构释放的基材、经由分切机构分切为小条、最终被收卷机构收卷;张力控制机构设置在分切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张力控制机构包括主动辊、张力辊和被动辊;主动辊主动旋转,能够匹配分切机构的分切速度,及时准确地向下游牵引小条;小条绕经张力辊时,张力辊能够检测经过的小条的张力,进而将张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随后,控制系统控制收卷机构调整收卷速度,能够使得小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便于收卷。

Description

分切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材分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切机。
背景技术
分切机用于将基材裁切为多根宽度较窄的小条。为方便收集和后续使用,分切后的小条需要进行清洁、打标和收卷;为方便小条走带,分切机中,分切机构下游还设有多根过辊,小条绕经各过辊、经由过辊引导,经过清洁机构、打标机构、最终由收卷机构收卷。
小条走带过程中,收卷机构会主动收卷,进而给小条提供一定牵引力,以便于小条持续走带;同时,用于释放基材的放卷机构,会主动放卷,以便于输出基材供分切机构分切;另外,小条走带过程中,会与过辊及其他机构摩擦,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力。综上,基材和小条在走带过程中,受多种外力影响,张力会时时变化;为避免张力变化影响收卷或者正常走带,传统分切机中多设置摆辊以调节张力。但摆辊的控制较为复杂,且摆辊受力影响存在一定波动,对小条的张力控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切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张力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切机,包括:放卷机构,用于释放基材;分切机构,设于放卷机构下游,用于将基材分切为多根小条;收卷机构,设于分切机构下游,用于收卷小条;张力控制机构,设于分切机构下游、收卷机构上游,用于调控小条走带的张力;张力控制机构包括:多根主动辊,设于分切机构下游;张力辊,设于主动辊下游、用于检测小条上的张力;多根被动辊,设于张力辊下游,小条绕经张力辊后,进入被动辊,最终经由被动辊引导、进入收卷机构;其中,分切后的小条绕经多根主动辊,主动辊通过自转牵引小条向张力辊走带;张力辊检测到小条上的张力后,反馈给收卷机构和主动辊,以便于收卷机构控制收卷速度,进而调控小条上的张力。
进一步地,被动辊采用碳纤维辊,通过减少转动惯量、以便于收卷机构快速收卷。
进一步地,多根主动辊通过同步带组件联动;同步带组件包括:多个同步带轮,任一主动辊一端连接有一个同步带轮;同步带,套设在同步带轮上;同步驱动件,连接其中一个同步带轮、并驱动同步带轮旋转,通过同步带,带动全部的同步带轮旋转,进而带动主动辊自转。
进一步地,分切机构包括上刀组件和下刀组件,上刀组件包括上刀轴,以及套设在上刀轴上的多把上切刀;下刀组件包括下刀轴,以及套设在下刀轴上的多把下切刀;上刀轴和下刀轴平行设置;任一上切刀沿上刀轴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任一下切刀沿下刀轴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上切刀和/或下切刀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刀刃相对,待分切的基材自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穿过、被裁为多根小条。
进一步地,收卷机构包括四套收卷组件,任一收卷组件包括收卷轴和驱动收卷轴自转的收卷驱动件;多根主动辊分为四套,以分别引导部分小条进入对应的收卷组件。
进一步地,四套收卷组件设置在放卷机构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多根主动辊中包括:一根第一分路辊,设于分切机构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中,部分进入第一分路辊;一根第二分路辊,设于分切机构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中,另一部分进入第二分路辊;两根第三分路辊,设于第一分路辊下游,进入第一分路辊的小条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第三分路辊、部分进入另一根第三分路辊;两根第四分路辊,设于第二分路辊下游,进入第二分路辊的小条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第四分路辊、部分进入另一根第四分路辊。
进一步地,分切机包括:四套张力辊,任一收卷组件上游对应设置有一套张力辊;四套被动辊,任一收卷组件上游、对应的张力辊下游设置有一套被动辊;其中,一套被动辊包括多根。
进一步地,分切机还包括缺陷检测装置,设于放卷机构下游;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基材的第一面;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基材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第一检测辊,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端正对绕经第一检测辊的基材;第二检测辊,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端正对绕经第二检测辊的基材;其中,第一检测辊设于第二检测辊的输入端,基材绕经第一检测辊后进入第二检测辊;或者,第一检测辊设于第二检测辊的输出端,基材绕经第二检测辊后进入第一检测辊;基材绕经第一检测辊的一面与绕经第二检测辊的一面互为正反面。
进一步地,分切机还包括:打标机构,设于缺陷检测装置下游、收卷机构上游;和/或,喷墨机构,设于缺陷检测装置下游、收卷机构上游;其中,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对基材进行检测,检测为存在缺陷的基材经过打标机构或者喷墨机构时,打标机构或者喷墨机构能够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切机,包括用于释放基材的放卷机构、用于分切基材的分切机构、用于收卷小条的收卷机构以及控制小条张力的张力控制机构;放卷机构释放的基材、经由分切机构分切为小条、最终被收卷机构收卷;张力控制机构设置在分切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张力控制机构包括主动辊、张力辊和被动辊;主动辊主动旋转,能够匹配分切机构的分切速度,及时准确地向下游牵引小条;小条绕经张力辊时,张力辊能够检测经过的小条的张力,进而将张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随后,控制系统控制收卷机构调整收卷速度,能够使得小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便于收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动辊通过同步带组件联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内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解释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附图内容,部分附图向左翻转 90°以供阅读;但是,文中对应附图描述“左”、“右”、“上”、“下”等方向时,以图中标数的朝向为准;即,图中标数朝左设置时,方位以该图向右翻转90°时的情况为准。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分切机,其包括:放卷机构100,用于释放基材1;分切机构200,设于放卷机构100下游,用于将基材1分切为多根小条2;收卷机构300,设于分切机构200下游,用于收卷小条 2。
其中,基材1为待分切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材料。为方便持续裁切,一定长度的基材1被收卷为料卷。放卷机构100包括放卷轴和放卷驱动件(未图示),基材1构成的料卷套设在放卷轴上,放卷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放卷轴旋转,进而释放基材1。其中,放卷轴可以采用气涨轴,放卷驱动件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者磁粉盒。
分切机构200用于沿基材1的宽度方向、将基材1分切为多根宽度较窄的小条2。例如,利用分切机构200,能够将基材分切为8条、 16条或者24条小条等。
收卷机构300包括收卷组件310,收卷组件310包括收卷轴和收卷驱动件(未图示);收卷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收卷轴旋转,以便于收卷轴接收并卷绕小条2,小条2在收卷轴上收卷为料卷、方便后续使用。其中,收卷轴可以采用滑差轴,收卷驱动件可以采用伺服电机。
需要解释的是,放卷驱动件驱动放卷轴旋转,会使得最表面的一层基材1逐渐脱离料卷;对应的,收卷驱动件驱动收卷轴旋转,会使得分切后的小条2卷绕起来。不考虑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放卷机构 100释放的材料、直接被收卷机构300卷走时,放卷机构100“放”的效率与收卷机构300“收”的效率匹配,二者之间的基材1或者小条2就能够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不会因为放卷机构100“放”得过快,使得材料松散,也不会因为收卷机构300“收”得过快,使得材料紧绷甚至断裂。
但是,由于基材2经过分切,且分切后、一根基材1变成多根小条2,各小条2的走带方向、绕经机构都会影响其走带过程中的张力。为避免材料在分切机中松散或者紧绷,本申请提供的分切机还包括张力控制机构400,设于分切机构200下游、收卷机构300上游,用于控制小条2走带的张力、以便于收卷机构300稳定收卷。
张力控制机构400包括:多根主动辊410,设于分切机构200下游;张力辊420,设于主动辊410下游、用于检测小条2上的张力;多根被动辊430,设于张力辊420下游,小条2绕经张力辊420后,进入被动辊430,最终经由被动辊430引导、进入收卷机构300。分切后的小条2绕经多根主动辊410,主动辊410通过自转牵引小条2 向张力辊420走带;张力辊420检测到小条2上的张力后,反馈给收卷机构300,以便于收卷机构300控制收卷速度,进而调控小条2上的张力。
其中,主动辊410用于匹配分切机构200的分切速度,以保证基材1被分切为若干小条2后,小条2能够及时被牵引。同时,由于主动辊410对小条2具有牵引力,主动辊410向前牵引小条2时,还能够配合放卷机构100稳定释放基材1,使得基材1主动进入并最终离开分切机构200。如此,主动辊410配合放卷机构100和分切机构200,在放卷速度和/或分切速度变化时,能够稳定地协调小条2走带,控制小条2收卷的初始张力。
张力辊420包括供小条2走带的过辊、以及设于过辊端部的张力传感器。具体地,小条2进入张力辊420时,会绕经过辊;小条2在过辊上具有一定包角,走带时,小条2会与过辊产生摩擦,进而对过辊施加一定压力,张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小条2对过辊的力,并将检测到的力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判断过辊上的力是否合理。
具体地,若过辊上的力过大,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收卷机构300,使得收卷驱动件驱动收卷轴减缓自转速度,进而放松小条2,避免小条2过于紧绷;例如,收卷轴采用滑差轴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滑差轴对应对应位置气压比例降低,此时,该滑差位置与其主轴的打滑程度增加,进而减缓滑差位置的收卷速度,通过缓慢收卷小条2、以减缓张力辊420上的压力。
对应地,若过辊上的力过小,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收卷机构300,使得收卷驱动件驱动收卷轴加快自转速度,进而张紧小条2,避免小条2过于松散;例如,收卷轴采用滑差轴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滑差轴对应对应位置气压比例增大,此时,该滑差位置与其主轴的打滑程度减小,进而加快滑差位置的收卷速度,通过加速收卷小条2、以增加张力辊420上的压力。
如此,先通过主动辊410使得分切后的小条2处于稳定的张紧状态,再通过张力辊420实时检测小条2走带的张力变化,并配合收卷机构300实时调整小条2的走带情况,能够使得小条2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便于分切机构200裁切、并便于收卷机构300稳定收卷。
进一步地,分切机还包括缺陷检测装置500,设于放卷机构100 下游;缺陷检测装置50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510,用于检测基材1 的第一面;第二检测机构520,用于检测基材1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第一检测辊530,第一检测机构510的检测端正对绕经第一检测辊530的基材1;第二检测辊540,第二检测机构520 的检测端正对绕经第二检测辊540的基材1;其中,第一检测辊530 设于第二检测辊540的输入端,基材1绕经第一检测辊530后进入第二检测辊540;或者,第一检测辊530设于第二检测辊540的输出端,基材1绕经第二检测辊540后进入第一检测辊530;基材1绕经第一检测辊530的一面与绕经第二检测辊540的一面互为正反面。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第一检测辊530设于放卷机构100 的输出端,放卷机构100释放的基材1绕经第一检测辊530,而第一检测机构510能够检测绕经第一检测辊530的基材1的第一面,以便于获知经过的基材1第一面是否有缺陷。第二检测辊540设于第一检测辊530的输出端,基材1离开第一检测辊530后,绕经第二检测辊 540;而第二检测机构520能够检测绕经第二检测辊540的基材1的第二面,以便于获知经过的基材1第二面是否有缺陷。
需要解释的是,基材1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其表面会存在破损、污渍、或者材质不均等问题。通过设置缺陷检测装置500,能够实时对基材的两个表面进行检测。其中,第一检测机构510和第二检测机构520可以采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通过拍摄基材1表面,能够获得基材表面的情况;随后,CCD相机将拍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判断基材1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容易理解的,基材1具有一定长度、收卷为料卷,经由放卷轴旋转释放;为此,基材1裁切而成的小条也具有一定长度,经由收卷轴旋转收卷。所以,基材1表面存在缺陷时,其缺陷位置不可使用,但不存在缺陷的位置却并不影响使用。为区分缺陷和非缺陷位置,分切机还包括:打标机构600,设于缺陷检测装置500下游、收卷机构300 上游;和/或,喷墨机构(未图示),设于缺陷检测装置500下游、收卷机构300上游;其中,第一检测机构510和第二检测机构520对基材1进行检测,检测为存在缺陷的基材1经过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时,打标机构500或者喷墨机构能够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
通过设置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能够对基材1或者小条1 上有缺陷的位置进行标记,进而便于后期使用时避开缺陷位置。
需要补充的是,若将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设置在分切机构 200之前,分切过程中,标记可能被破坏。为保证标记的完整,优选将打标机构600和/或喷墨机构设置在收卷机构300附近;如此,具有缺陷的小条2位置经过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能够被标记,而标记后的小条2旋即被收卷,避免标记在小条2走带过程中受损。
需要补充的是,打标机构600用于在基材1或者小条2表面黏贴标签,喷墨机构用于在基材1或者小条2表面喷着墨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仅使用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中的一者对缺陷进行标记。但是,容易理解的,标签具有一定宽度,当分切后的小条2宽度较窄(例如小于等于7mm)时,对小条2贴标签,标签会存在部分暴露在外,极易影响小条2收卷。为此,对宽度较窄的小条2进行标记时,优选采用喷墨机构。
还需要补充的是,不管缺陷位置在基材1的第一面还是第二面,该位置的基材1都无法继续使用,是不合格品。为此,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时,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可以对小条2的任意面进行标记。
本申请中,被动辊430主要用于引导小条走带。设置有打标机构 600和/或喷墨机构时,被动辊430还能够提供一个方便标记的平台;小条2绕经被动辊430时,小条2在被动辊430上的包角部分被被动辊430支持并展开,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的工作端正对被动辊 430;缺陷位置经过被动辊430时,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能够准确地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
由于被动辊430靠近收卷机构300,如果被动辊430也主动旋转,那会使得张力控制更加复杂,也极易干涉收卷机构300。为此,设置被动辊430,既不妨碍小条2正常走带,又能够方便地引导小条2穿过打标机构600和/或喷墨机构、进入收卷机构300。
进一步地,被动辊430可采用轻质辊,通过减少过辊的质量,能够减少过辊惯量;如此,小条2绕经被动辊430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能够避免小条2滞留在过辊上、进而避免小条2被绷紧甚至断裂。优选地,被动辊430可以采用碳纤维辊,碳纤维辊质量小、强度高,既能够满足小条2的走带,又不妨碍收卷机构300工作。
为驱动主动辊410主动旋转,一实施方式中,任一主动辊410均可以配置有一驱动件(可以采用电机等旋转驱动件);此时,各主动辊410能够独立自转,从而牵引小条2向前运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多根主动辊410联动,如此,一根主动辊410 自转,即可带动全部的主动辊410同步自转。例如,参照图2,多根主动辊410通过同步带组件联动;同步带组件包括:多个同步带轮 11,任一主动辊410一端连接有一个同步带轮11;同步带12,套设在同步带轮11上;同步驱动件13,连接其中一个同步带轮11、并驱动同步带轮11旋转,通过同步带12,带动全部的同步带轮11旋转,进而带动主动辊410自转。
具体地,同步驱动件13可以采用伺服电机。同步驱动件13连接的同步带轮11可以是连接某一主动辊410的一个同步带轮11,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不连接主动辊410的同步带轮11;例如,图2中,多个同步带轮11中,存在一些不连接主动辊410的同步带轮11;这些同步带轮11中,部分用于引导同步带12走带、避免同步带12干涉到其他机构的安装;同时,还有一个同步带轮11连接同步驱动件 13;同步驱动件13能够驱动该同步带轮11旋转,通过同步带12传动,能够带动其他同步带轮11跟转,进而实现多根主动辊410的联动。
通过设置多根主动辊410联动,一方面,能够减少驱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仅设置一个同步驱动件13,能够简化控制流程,优化张力控制。
为方便分切基材,分切机构200包括上刀组件210和下刀组件 220,上刀组件210包括上刀轴211,以及套设在上刀轴211上的多把上切刀212;下刀组件220包括下刀轴221,以及套设在下刀轴221 上的多把下切刀222;上刀轴211和下刀轴221平行设置。
由于上、下切刀套设在刀轴上,一实施方式中,上、下切刀采用圆刀;如此,刀轴旋转、圆刀跟转时,圆刀能够持续不断的对基材进行裁切。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任一上切刀212沿上刀轴211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任一下切刀222沿下刀轴221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上切刀212和/或下切刀222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上切刀212和下切刀222的刀刃相对,待分切的基材1自上切刀 212和下切刀222之间穿过、被裁为多根小条2。
通过设置上切刀212或者下切刀222厚度方向的两侧均有刀刃,一把上切刀212设置在两把下切刀222之间时,上切刀212的两侧分别配合一把下切刀222,能够直接自基材上裁下一根小条2;或者,一把下切刀222设置在两把上切刀212之间时,下切刀222的两侧分别配合一把上切刀212,能够直接自基材上裁下一根小条2。
容易理解的,由于一把上切刀212配合两把下切刀222,或者一把下切刀222配合两把上切刀212即可裁下一根小条2,通过控制上切刀212和/或下切刀222的厚度,即可方便地裁切不同宽度的小条 2。利用这种分切道具,能够实现较小宽度的小条2分切。
进一步地,相邻两把上切刀212之间设有上刀座213;相邻两把下切刀222之间设有下刀座223。通过设置上刀座213和下刀座223,一方面,能够隔开相邻的两把切刀,并限定切刀的位置,避免切刀在对应的刀轴上移动、改变间距。另一方面,控制刀座的厚度,能够方便地调整相邻两把切刀之间的距离,以便于一把上切刀212设置在两把下切刀222之间时,下刀座223隔开的距离既允许上切刀212伸入,又保证上切刀212的两个刃端分别与一把下切刀222的刃端配合;一把下切刀222设置在两把上切刀212之间时,上刀座213隔开的距离既允许下切刀222伸入,又保证下切刀222的两个刃端分别与一把上切刀212的刃端配合。
进一步地,上切刀212和下切刀222密集交替布置;其中,一把上切刀212设置在两把下切刀222之间时,上切刀212正对两把下切刀222之间的下刀座223;一把下切刀222设置在两把上切刀212之间时,下切刀222正对两把上切刀212之间的上刀座213。
具体参照图3和图4,沿刀轴方向、自左向右看,第一把切刀是上切刀212a,该上切刀212a右侧设有第一把下切刀222a;第一把下切刀222a右侧设有第二把上切刀212b;此时,第一把下切刀222a 配合第一把上切刀212a和第二把上切刀212b,能够裁下第一根小条 2。第二把上切刀212b右侧是第二把下切刀222b;此时,第二把上切刀212b配合第一把下切刀222a和第二把下切刀222b,能够裁下第二根小条2。第二把下切刀222b右侧是第三把上切刀212c;此时,第二把下切刀222b配合第二把上切刀212b和第三把上切刀212c,能够裁下第三根小条2……以此类推,通过密集交替布置的上、下切刀,能够便捷地将基材分切为若干小条2。
当任一上切刀212和下切刀222的厚度一致、任一上刀座213和下刀座223的厚度一致时,密集交替布置的上、下切刀能够将将基材分切为若干宽度一致的小条2。
进一步地,分切机构200还包括刀架230,上刀轴211和下刀轴 22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刀架230上;驱动组件240,用于驱动上刀轴211和下刀轴221旋转。其中,驱动组件240包括驱动件241 和联动件242,驱动件24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联动件242可以采用同步带组件;具体地,同步带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和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两个同步带轮分别连接一根刀轴,驱动件241 连接其中一根刀轴;如此,驱动件241驱动该刀轴旋转,通过同步带组件的传动,能够带动另一根刀轴跟转,进而实现切刀的滚切,以便于实现基材1的高效裁切。
当基材1分切的小条2条数较多时,收卷机构300可以设置多套收卷组件310。例如,一实施例中,收卷机构300包括四套收卷组件 310,任一收卷组件310包括收卷轴和驱动收卷轴自转的收卷驱动件;多根主动辊410分为四套,以分别引导部分小条2进入对应的收卷组件310。
需要解释的是,一根收卷轴上不宜卷绕过多的小条2,若小条2 收卷而成的料卷过于接近,在收卷过程中容易相互干扰;为此,设置四套收卷机构410,分切机构200切出的小条2,能够分为四组、分别进入一套收卷组件310,进而保证每套收卷组件310收卷的小条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进一步地,四套收卷组件310设置在放卷机构100的同一侧,以便于任一收卷轴上收卷的小条2面向一致。参照图1,一实施例中,四套收卷组件310设置在放卷机构100右侧;此时,放卷机构100释放的基材1自左向右、绕经多根过辊和处理机构(例如,除尘机构、打标机构或者喷墨机构)后,由收卷组件310收集成卷。由于四套收卷组件310设置在同一侧,基材1自放卷机构100释放后,始终以同样的面向向前走带。若部分收卷组件310设置在放卷机构100右侧、部分设置在放卷机构100左侧;假设,放卷机构100释放基材1时,基材1的第一面朝上,基材1向设置在右侧的收卷组件310走带时,始终是第一面朝上;但,基材1向设置在左侧的收卷组件310走带时,基材1会先变向、使得其第二面朝上、再进入左侧的收卷组件310;这种情况下,两侧收卷组件310收卷的料卷、面向不一致,会妨碍后期使用。通过将收卷组件310设置在放卷机构100的同一侧,能够避免后期对小条料卷进行重新卷绕,能够保证全部的小条料卷规格一致。
为避免走带过程中,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2相互干涉、彼此影响,多根主动辊410中包括:一根第一分路辊411,设于分切机构200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2中,部分进入第一分路辊411;一根第二分路辊412,设于分切机构200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2中,另一部分进入第二分路辊412;两根第三分路辊413,设于第一分路辊 411下游,进入第一分路辊411的小条2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第三分路辊413、部分进入另一根第三分路辊413;两根第四分路辊414,设于第二分路辊412下游,进入第二分路辊412的小条2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第四分路辊414、部分进入另一根第四分路辊414。
其中,第一分路辊411和第二分路辊412能够先将分切而成的小条2分成两路,分别引向两个方向,再由第三分路辊413和第四分路辊414,进一步拆分小条2至各收卷机构300。
具体参照图1,第一分路辊411和第二分路辊412设置在分切机构200的输出端,分切而成的小条2,交替进入两根分路辊,实现一次分路。第三分路辊413设置在第一分路辊411下游,经由第一分路辊411引导而来的小条2,交替进入两根第三分路辊413,实现二次分路;同理,第四分路辊414设置在第二分路辊412下游,经由第二分路辊412引导而来的小条2,交替进入两根第四分路辊414,实现二次分路。通过两次分路,能够将较为密集的小条2分散开来;最终,经由第三分路辊413和第四分路辊414输出的小条2,彼此之间的相对距离较远,能够方便收卷组件310准确收卷。
进一步地,存在四套收卷组件310时,优选对各收卷组件310分别进行张力控制。为此,分切机包括:四套张力辊420,任一收卷组件310上游对应设置有一套张力辊420;四套被动辊430,任一收卷组件310上游、对应的张力辊420下游设置有一套被动辊430;其中,一套被动辊430包括多根。
具体参照图1,任一收卷组件310均能够通过对应的张力辊420 独立监测小条2的走带张力,进而调控收卷组件310自身的收卷速度、以及主动辊410的自转速度,保证小条2状态。同时,任一收卷组件 310均能够通过对应的被动辊430引导并支撑小条2、实现小条2的准确走带。
更进一步地,分切机还包括四套打标机构600和/或喷墨机构;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的工作端正对被动辊430,能够准确地对小条2缺陷位置进行标记。另外,由于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具有一定体积,通过将被动辊430设置为四套、并通过设置多根被动辊430,能够很好地间隔设置打标机构600或者喷墨机构,方便设备布局。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部件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部件,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卷机构(100),用于释放基材(1);
分切机构(200),设于所述放卷机构(100)下游,用于将基材(1)分切为多根小条(2);
收卷机构(300),设于所述分切机构(200)下游,用于收卷小条(2);
张力控制机构(400),设于所述分切机构(200)下游、所述收卷机构(300)上游,用于调控小条(2)走带的张力;所述张力控制机构(400)包括:
多根主动辊(410),设于所述分切机构(200)下游;
张力辊(420),设于所述主动辊(410)下游、用于检测小条(2)上的张力;
多根被动辊(430),设于所述张力辊(420)下游,小条(2)绕经所述张力辊(420)后,进入所述被动辊(430),最终经由所述被动辊(430)引导、进入所述收卷机构(300);
其中,分切后的小条(2)绕经多根所述主动辊(410),所述主动辊(410)通过自转牵引小条(2)向所述张力辊(420)走带;所述张力辊(420)检测到小条(2)上的张力后,反馈给所述收卷机构(300)和所述主动辊(410),以便于所述收卷机构(300)控制收卷速度,进而调控小条(2)上的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辊(430)采用碳纤维辊,通过减少转动惯量、以便于所述收卷机构(300)快速收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主动辊(410)通过同步带组件联动;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
多个同步带轮(11),任一所述主动辊(410)一端连接有一个所述同步带轮(11);
同步带(12),套设在所述同步带轮(11)上;
同步驱动件(13),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同步带轮(11)、并驱动所述同步带轮(11)旋转,通过所述同步带(12),带动全部的所述同步带轮(11)旋转,进而带动所述主动辊(410)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构(200)包括上刀组件(210)和下刀组件(220),所述上刀组件(210)包括上刀轴(211),以及套设在所述上刀轴(211)上的多把上切刀(212);
所述下刀组件(220)包括下刀轴(221),以及套设在所述下刀轴(221)上的多把下切刀(222);
所述上刀轴(211)和所述下刀轴(221)平行设置;
任一所述上切刀(212)沿所述上刀轴(211)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任一所述下切刀(222)沿所述下刀轴(221)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厚度;
所述上切刀(212)和/或所述下切刀(222)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刀刃;
所述上切刀(212)和所述下切刀(222)的刀刃相对,待分切的基材(1)自所述上切刀(212)和所述下切刀(222)之间穿过、被裁为多根小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300)包括四套收卷组件(310),任一所述收卷组件(310)包括收卷轴和驱动所述收卷轴自转的收卷驱动件;
多根所述主动辊(410)分为四套,以分别引导部分小条(2)进入对应的所述收卷组件(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四套所述收卷组件(310)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100)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主动辊(410)中包括:
一根第一分路辊(411),设于所述分切机构(200)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2)中,部分进入所述第一分路辊(411);
一根第二分路辊(412),设于所述分切机构(200)下游,分切而成的多根小条(2)中,另一部分进入所述第二分路辊(412);
两根第三分路辊(413),设于所述第一分路辊(411)下游,进入所述第一分路辊(411)的小条(2)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所述第三分路辊(413)、部分进入另一根所述第三分路辊(413);
两根第四分路辊(414),设于所述第二分路辊(412)下游,进入所述第二分路辊(412)的小条(2)中,部分进入其中一根所述第四分路辊(414)、部分进入另一根所述第四分路辊(4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包括:
四套所述张力辊(420),任一所述收卷组件(310)上游对应设置有一套所述张力辊(420);
四套所述被动辊(430),任一所述收卷组件(310)上游、对应的所述张力辊(420)下游设置有一套所述被动辊(430);
其中,一套所述被动辊(430)包括多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还包括缺陷检测装置(500),设于所述放卷机构(100)下游;所述缺陷检测装置(500)包括:
第一检测机构(510),用于检测基材(1)的第一面;
第二检测机构(520),用于检测基材(1)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互为正反面;
第一检测辊(530),所述第一检测机构(510)的检测端正对绕经所述第一检测辊(530)的基材(1);
第二检测辊(540),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20)的检测端正对绕经所述第二检测辊(540)的基材(1);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辊(530)设于所述第二检测辊(540)的输入端,基材(1)绕经所述第一检测辊(530)后进入所述第二检测辊(540);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辊(530)设于所述第二检测辊(540)的输出端,基材(1)绕经所述第二检测辊(540)后进入所述第一检测辊(530);基材(1)绕经所述第一检测辊(530)的一面与绕经所述第二检测辊(540)的一面互为正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还包括:
打标机构(600),设于所述缺陷检测装置(500)下游、所述收卷机构(300)上游;和/或,
喷墨机构,设于所述缺陷检测装置(500)下游、所述收卷机构(300)上游;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机构(510)和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20)对基材(1)进行检测,检测为存在缺陷的基材(1)经过所述打标机构(600)或者所述喷墨机构时,所述打标机构(600)或者所述喷墨机构能够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
CN202021559116.6U 2020-07-31 2020-07-31 分切机 Active CN21338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116.6U CN213387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116.6U CN213387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7076U true CN213387076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9116.6U Active CN213387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70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575A (zh) * 2021-09-15 2021-11-26 深圳市友利特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悬臂开放式、锂电池材料正负极片分切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575A (zh) * 2021-09-15 2021-11-26 深圳市友利特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悬臂开放式、锂电池材料正负极片分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6656B (zh) 薄膜自動捲繞裝置、長條膜捲繞系統以及捲繞薄膜的製造方法
DE3811138C2 (zh)
JP3516842B2 (ja) 巻取り装置、とくにスリッタワインダにおける紙ウエブもしくは同等のウエブ様材料を通す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装置
FI76390C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spetsdragning av en bana.
US4346855A (en) Stri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cessing of a continuous laminated web
SE451963B (sv) Konstruktionselement i form av en langstreckt metallbana med lengsgaende delningsslitsar
CN213387076U (zh) 分切机
US20090078814A1 (en) Web Inspection and Repair Machine with Rotary Razor Slitting
JPS6343291B2 (zh)
JP4090710B2 (ja) 巻取制御方法
US20200009847A1 (en) Plant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per logs
CN211444449U (zh) 蓝牙分切机
JPH0631693A (ja) 欠点検査装置を備えたスリッター
JP3699710B2 (ja) スリッターのローラ駆動装置
EP2390211B1 (en) An apparatus for unwinding and slitting a material web
WO2008116311A1 (en) Web processing system with adjustable multiple slit web separation and redirection system and/or with automatic rewind and/or automatic unwind roll transfer system
US20080245461A1 (en) Cover stock cutter and splicing apparatus for wallboard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211110242U (zh) 放卷机构及分切机
CN220033578U (zh) 一种标签带分条机
JP3033627B2 (ja) 金属条のスリッティング装置
PL182037B1 (pl) Urzadzenie do ukladania wyrobów warstwowych PL
JP2750546B2 (ja) スリッターリワインダー
JPH03264453A (ja) 帯状物の通紙装置
JP3555601B2 (ja) シート分割巻取装置
JP2006016099A (ja) シート巻取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